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寫《明朝那些事兒》的網絡作家當年明月,截至2014年時,這套書累計銷量就過千萬冊,創下了中國圖書銷量奇蹟。他本人也因此獲版稅4100萬元。當然,這個銷量還不包括盜版的銷量。突然爆紅,記者又去採訪他,他告訴記者:他還是當年的當年明月,每天下班後獨自回家吃完飯,繼續更新2000字文章。
當年明月在網站上連載作品時,其實還有副題《明朝的那些事兒--歷史應該可以寫得好看》,副題中有他自己的傲嬌:他自己覺得應該可以很好看。成名後,當年明月說,只有保有一顆純淨的心,心無旁騖的人,才能寫出好的作品。他認為,寫作的時候能做到心無旁騖就已經成功了。
之所以突然想起當年明月,是因為他的寫作目的、寫作態度和我讀到[日]田中泰延所寫《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一書所傳遞的理念不謀而合。田中泰延在書中並沒有去談寫作技巧,而是在談寫作的方法論,用寫作理念、思維方式上為寫作者們醍醐灌頂:寫作首先去取悅你自己,才能讓寫作水平有質的飛躍。
01取悅自己才是寫作者的原動力
取悅自己,才能將寫作繼續下去。作為日本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說,他並非是為了給很多人看他寫的文章才從事寫作的。工作之餘的寫的一篇文章的收入僅僅夠他喝一次酒。這和我們自媒體寫作者很像,熬更守夜地寫,卻無人點擊,無人點讚,更無人轉發。長期下去,當初的寫作激情之火早就熄滅。
田中泰延是怎麼堅持寫了幾十年,且成為了人氣專欄作家的?為自己而寫。「只要寫出自己想讀的文章,自己便會很開心。」倘若要是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點擊量,恐怕早就鬱鬱寡歡了吧。
把取悅自己當做寫作的目的,這是一種聰明的做法,這會讓我們目標更為專一,更為單純。不可否認,很多寫作者都懷著成為知名作家,甚至能通過寫作變現獲取不菲的收入。可惜的是,抱著這個想法去寫作的人,在歲月長河中要麼被湮沒,要麼就已經放棄。
因為一旦陷入流量陷阱,我們可能還沒來得及讓自己開心,可能就要變成焦慮的寫作者。
就像當年明月有著清醒認識:「做人做事不可太有目的性,上天很公平的,它不會把寫作的靈感和對一件事情執著於名利的追求同時給予任何一個人。」
如果寫的文章,自己都懶得讀或者讀不下去,那是無法堅持寫下去的,更別提讓別人來看。
02隨筆是事象和意象的交織
田中泰延認為網上的爆款文章有九成是隨筆,他把隨筆定義為:在事象和意象交織之處產生的文章。所謂的事象就是,你耳聞目睹的一切,人、事、物。意象就是指你對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想要把所想記錄下來的念頭。二者齊備,就能寫出隨筆。
寫隨筆實際上就是對事物有感而發,經過思考以一定的邏輯表達你的想法和看法。比如影評、書評等都是隨筆。當然,你在媒體上看到的針對某熱點事件的評論也算田中泰延,只不過它是媒體從業者所寫,本質上並沒有多大區別。
儘管[日]田中泰延在《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強調寫作是為取悅自己,但也並非是讓我們隨心所欲地誇誇其談。他說,儘管文章是按照作者自己的喜好來寫的,但是它的創作建立在收集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
所以,他提出要寫一篇隨筆,就需要調查,取得第一首資料,這樣你的隨筆才有強固的支撐。若要論搜集資料的專家,已故作家「狂人」李敖就是其中代表之一。特別是在鳳凰衛視做節目期間,他總是能將詳盡的資料搜集起來,引經據典來駁斥某個觀點,倘若整理出來就是一篇很好的隨筆。當然,他寫的書也是資料較為詳實的。
李敖調查資料來自何處呢?圖書館。田中泰延在《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中說做調查的訣竅是利用圖書館,圖書館去調查、搜集資料。他認為網上的信息不可靠,最好去國家圖書館或者大型圖書館查找。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寫作的過程中,要闡明思考的過程,不能什麼都寫,應該有所取捨。「讓讀者對我們的思考過程產生共鳴」。田中泰延在《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其實講述的內容很多,但要想在一篇文章中表達,只能取其能打動我的地方。
03寫隨筆的基礎練習:起承轉合
「接觸某個事象時,我們應詳細調查,如果產生了帶有愛意與敬意的意象,就闡明這個意象產生的過程,寫出自己想讀的文章。」
田中泰延在《寫你想讀的文章》一書中說,他總是遵循起承轉合的思路,因為它是一種寫作訓練的方式。起承轉合的結構如下。
起:引言、鋪墊,描述實際的經歷。這個部分就是如何開頭,用什麼來引出你要講的內容。
承:說明具體過程。為什麼要談這個內容。
轉:闡述意義,提出命題。轉為具體描述。
合:抒發感想或提出建議,點到為止。
我們可以將其進一步濃縮為:
發現,通常是以某個故事或者某一現象入手,闡述現象
歸納,對現象等進行歸納總結,引出你要闡述的觀點
演繹,通過具體的描述來論證你的觀點
感嘆,總結性陳詞,點名主題或者啟發聯想等等
這種結構的練習,能讓我們不偏離主題,在一定框架聚焦,集中精力寫文章。一旦形成習慣,兩小時甚至一小時內成本沒有問題。就像當年高考時的命題作文,時間那麼緊張,你依然能寫奮筆疾書完成。
04結語
田中泰延寫的《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並不是一本教人寫作技巧的書,如果衝著這點去讀,恐怕它要讓你失望了。
但這並不妨礙他帶給我們的驚喜:寫作的思維方式,以及如何幫自己把寫作堅持下去。他書中推翻了以往的寫手「要寫出影響世界的文章」「當作家」等等讓人鞋裡灌沙子的不切實際想法,直言不諱地指出,寫作首先要取悅自己,讓自己成為單純的寫作者,不要先想著通過寫作達到名利雙收的局面,而是著眼於眼前,先寫出讓自己開心的文章。譬如網絡作家當年明月、貓膩,劉欣慈等等,最初寫作絕對不是衝著名利而去,而是自己寫著爽。如果純粹衝著名利,寫著寫著就會為物所累,不堪重負,最終放棄。
寫作首先去取悅你自己,才能讓寫作水平有質的飛躍。這也是田中泰延《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想表達的觀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