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清淨莊嚴的安樂國

2020-12-11 彌陀法音
供養菩薩

既然三界不是眾生歸命之福地,因此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便發誓要成就一個超越三界、真實的、沒有眾生無窮輪迴、安樂清淨、不能被汙染、不可被破壞的終極清淨的世界,指的就是《往生論》所說的「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這句話。

我們作為凡夫,從娑婆世界的視角,以了了分明的心念,來專注細緻地觀查和了解極樂世界所具有的功德成就,就是「觀察莊嚴清淨功德成就」。

《論注》對此是這樣表述的:「欲置眾生於不虛偽處,於不輪轉處,於不無窮處,得畢竟安樂大清淨處,是故起此清淨莊嚴功德也。『成就』者,言此清淨不可破壞,不可汙染。

《大明三藏法數》這樣解釋「清淨」一詞,「謂此涅槃之理,安住清涼,諸障悉淨,故曰清淨」,這是以修行究竟涅槃之法理來解釋「清淨」;《佛光大辭典》定義「清淨」,「指遠離因惡行所致之過失煩惱」,並引用《寶性論》卷四說「清淨」有二種,「一曰自性清淨,萬法皆空,本來即清淨;二曰離垢清淨,離煩惱而成為清淨」,這是從自證本性方面來解釋「清淨」;《佛學常見辭彙》解釋「清淨法界」是「清淨本然的法界,也就是佛所證的真如境界」,這是以修行究竟得果來解釋「清淨」。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論注》所言的「清淨」是佛的涅槃清淨,因為「此清淨不可破壞,不可汙染」。而非《攝大乘論釋》卷二所言的,由有漏道之修行,能暫時壓抑現行之煩惱的世間清淨的概念。此「清淨」亦是天親菩薩偈言「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所表達的果地清淨歸命之所在,是諸障消滅的根本究竟之清淨。

佛所發起的並要達成的這個「清淨功德成就」,不能理解為單一的、有別於其他不同種類的功德成就,這個「清淨功德成就」指的是極樂世界整體全貌都是這一成就下所通徹的世界,是沒有絲毫汙染的世界相。

不僅保證了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和佛本體的正報都是清淨的,還包括了蓮花化生,過去、現在和未來前往極樂世界的大海會眾菩薩所具有的功德成就皆是清淨無染的。連同此清淨功德成就,《論注》一共講了國土、佛和菩薩三種莊嚴,二十九種功德成就,其他所列各類功德成就,在《論注》中分別表達在後。正如《論注》所言:「『觀察莊嚴清淨功德成就』。此清淨是總相。彼安樂國也。『世界相』者,彼安樂世界清淨相也,其相別在下。

為了把《往生論》「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這一問題講得更加透徹,曇鸞大師在《論注》中引用「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來說明極樂世界眾生的境界。曰:「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溼生,緣茲高揖;業系長維,從此永斷。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

文中大意是:讓大眾達到安心和歡樂,是菩薩慈悲起行之因由。可以這樣理解,沒有眾生三界之苦,也就沒有菩薩慈悲之修行,菩薩與眾生緊密不分,我們此時聯想法藏比丘在因地所發的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佛的慈悲本願為苦難眾生所建。正因為此,三界中的胎生、卵生、溼生、化生這些雜居眾生,由於有安樂世界的存在,那麼就應該在辭別三界時,高舉作揖致禮;這是因為三界眾生由於業力牽引而導致的輪迴從此永遠斷掉,所應該的感恩戴德。那麼到了極樂世界,眾生的境界就如同往空射箭,且箭箭相續,首尾相連,不使墮地一樣,不用諸佛相勸,也不會再行退轉了;極樂世界眾生居功而自謙,與普賢菩薩之德行等同。而極樂世界勝過三界,只是曇鸞大師一種隨順凡夫根機,讓凡夫可以理解的大致方便說法,其實西方極樂世界勝過三界道豈止這麼直白與簡單。用今天的語言來說,是完全沒有絲毫的可比性!

由此,西方極樂世界是佛真實功德所成,是清淨無染的安樂國土,是眾生可以永恆的、理想的、完美的歸命之所在!

相關焦點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服飾寶花香飄世界
    這就是《往生論》偈語所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燻」為我們描繪的出世間美景。《往生論注》說,此二句就是佛的「莊嚴雨功德成就」。那麼佛為何要建造一個這樣的世界呢?《往生論注》曰:「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欲以服飾布地,延請所尊,或欲以香華、名寶,用表恭敬;而業貧感薄,是事不果。是故興大悲願:『願我國土,常雨此物,滿眾生意。』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真空妙有的西方極樂聖境
    西方極樂世界所化現的勝景並非我們凡夫所認知的因緣和合之假相,而是佛證到了宇宙究竟實相真實功德的產物,完全是佛內證與外在功德的顯現,是真空妙有,依正二報妙境界之相。在《論注》中講述西方極樂世界莊嚴成就來自於第四觀察門。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成就」。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奇妙的極樂世界三事之水篇
    西方極樂世界也有水,但是西方極樂之水卻不是生存之要,而是有著更加殊勝的彌陀大寶海之加持妙用,我們先來看奇妙的極樂世界之水。《往生論》曰:「莊嚴三種功德成就者,有三種事,應知。何等三種?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虛空。」 那麼這與《往生論》前所講的「種種事功德成就」有什麼區別呢?既有相同,又有區別!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鋼刀與木刀
    《往生論注》曰:「『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這是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的結論。那麼經文也有體相嗎?有!經文的體相很抽象,不像物質世界有我們所能看到的外相。經文的體相不容易理解,畢竟那是佛的境界。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與眾不同的觸受之樂
    當然,極樂世界的「觸」不僅是指極樂眾生身根單一地碰觸,而是眾生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對依報世界全方位地感受與接觸,由觸起勝樂,這就是「莊嚴觸功德成就」所要達成的目的。《往生論》這樣表述:「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曇鸞大師說這就是極樂世界的「莊嚴觸功德成就」。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奇妙的極樂世界三事之虛空篇
    其引用《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來解釋虛空與空界的概念並非相同:「虛空是非色質世界,空界是色質世界;虛空無見,空界有見;虛空無漏,空界有漏;虛空無為,空界有為。」所以我們所見到的太空和地球大氣層空間,實際上是佛教所言的空界,而非虛空。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地球之巔與大乘至極之法
    《往生論注》曰:「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怎麼理解這句話就是大乘至極之法呢?這裡先把書名號內的文字略解一下,然後再作分解。首先我們看書名號中「無量壽經」這幾個字,曇鸞大師在解題時說道:「『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狹小侷促的娑婆界
    《論注》原文是這樣形容我們這個世界的:「三界狹小,墮陘陪陼,或宮觀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即便是世界皇宮第一的北京故宮,也是房屋相連而建,如果我們處於故宮兩側的通行甬道,舉頭上望,高大的圍牆與狹窄的甬道相襯託,便隱隱有一種壓迫之感,「宮觀迫迮」無時無刻不顯現於我們生存的環境中!至於山河阻隔和人為設立的國界,更是處處在隔絕人們的自由往來。
  • 淨空法師:我們念佛就有佛光注照,我們自己沒有感覺,鬼神有感覺
    業障是什麼?就是拉拉雜雜東西,無明習氣、煩惱習氣沒放下。心染汙,不清淨;心雜亂,不平等。阿彌陀如來清淨平等光照,我們自己染汙的心、雜亂的心,不相應。佛光普照,從來沒有間斷過,一切處、一切時都是!可是我們總是用染汙的意(末那識),用分別心(第六意識),總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錯了,這就是六道凡夫,這就是可憐憫者。為什麼?不知道是假的,不知道它是空的,以為它有,問題出在這裡。
  • 他每天念此願疏和簡略次第,無疾而終往生極樂世界
    經常都是說超度走了,眾生離開了,但沒有說過往生極樂。還有,說天眼其實並不嚴謹,佛法的天眼之修證,必須是四禪為基礎,四禪是什麼情況,飛天遁地,穿牆分身,火化水,水化土的境界。具體可以去研讀《清淨道論》。而這個時代,想進入四禪,談何容易?
  • 往生留下金身,用的什麼功夫?
    1.淨空法師:往生留下金身,用的什麼功夫?海賢老和尚去年往生了,一百一十二歲,預知時至。我們看了他一生的事跡,雖然寫得不很長,可是淋漓盡致。我們從他一生的行誼上看,他真放下了,他真修行。念到什麼時候?別人都睡覺了,他什麼時候休息的也不知道。第二天早晨一看他往生了,他走了。想想這幾天他所作所為、所說的這些話,都有味道,都是雙關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的徒弟印智法師到我這裡來,把這些事情告訴我們,帶了光碟,還帶了一份文字的檔案,就是光碟裡頭所說的話,寫成文字。我看了三遍,非常受感動。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莊嚴淨土分第十.西方極樂世界
    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這則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珂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 乘佛本願力,往生極樂國!
    修淨土法門的人,都想往生極樂世界!但很多人對往生沒有信心!原因在那裡?都是因為對往生的原理不了解,不清楚。很多人以為往生極樂是靠自己修行好往生的,這就大錯特錯了,這樣觀念就是靠自力!他們不知道往生極樂世界是靠佛力!
  • 助念往生紀實;夢見父親放金光,說已到了好地方!
    臨終病危,於2018年12月9日送到青雷寺求往生。送到寺院已經是半昏迷狀態,無法正常交流,也不能念佛,為其開示念佛後,於14日17:18在蓮友助念中命終。沐浴後其臉色寧靜安祥,身體柔軟。12月27日,宮和平的女兒來青雷寺做二七念佛,下殿後跟佛悅法師說,頭七的時候夢到她爸爸了,她說她爸爸身體白色透明,頭頂上放光,和,佛菩薩一樣放金光,非常漂亮。
  • 淨空法師: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真的不是假的
    惠能大師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全宇宙,空間,十方;時間,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法漏掉的。萬不是數目字,是形容,代表圓滿。宇宙之間世出世間一切法從哪來的?自性生的,自性是真心,我們真心生的。真心不可思議,這是說它起作用,前面說它的體,第一個是清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沒有染汙。
  •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實報莊嚴土裡面的一切現象都是真的
    釋迦牟尼佛講出來的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六祖講出來的實際上就是二十個字,描繪自性,五句二十個字,自性是什麼?「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我們就知道《華嚴經》就這五句,能大師略說,說出題目,這個題目展開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無二無別。五祖聽了這五句,行了,不用再說了,衣缽就傳給他,他就是禪宗第六代祖師。
  • 淨土宗百句法語總匯:哪怕一句聽入心,今生往生亦決定!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假使大火滿三千,及彼莊嚴諸牢獄;如是諸難悉能超,皆是如來威德力。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歸依瞻禮。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 論阿彌陀佛四十八宏願
    我做的佛的時候,所有眾生,聽到我的名號,能夠發起至誠無上的信受之心和樂意往生的心,把自己所種的一切善根,以一顆沒有雜染、清淨本然、真實純正的心回向給一切眾生,發願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往生極樂國土,乃至十念,包括我們說的十念法和臨終十聲念誦阿彌陀佛,如果不能往生極樂國土,就不取證佛果。唯獨除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和誹謗正法的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