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百句法語總匯:哪怕一句聽入心,今生往生亦決定!

2020-12-17 淨宗傳承

《無量壽經》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

勿違佛教而棄捨之,當令汝等獲不善利。

淪沒長夜備眾危苦,是故我今為大囑累。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

假使大火滿三千,及彼莊嚴諸牢獄;如是諸難悉能超,皆是如來威德力。

得聞無量壽佛名號,發一念信心,歸依瞻禮。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觀無量壽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一向專念彌陀佛名之意)

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阿彌陀經》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龍樹菩薩》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實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以念佛故,能除重罪,濟諸苦厄。

《天親菩薩》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我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曇鸞祖師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

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系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若如來不加威神,將何以達?

阿彌陀如來法王所領,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贊仰心歸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淨土宗」宗祖師論淨土的「生因」究竟是什麼?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演繹和評價「淨土三經」及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的開宗《觀經四帖疏》說明,行者以三心為正因,念佛為正行;念佛是因,往生是果。乘佛願力,得生淨土,是釋迦和彌陀的本懷,諸佛齊證的誠實言。諸位淨土宗祖師依教立宗,亦不乖此「生因」相承下去。
  • 淨土宗:為什麼要一門深入的念佛
    從極樂世界過來的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中如是開示:大凡修淨土人,最忌諱的是夾雜。什麼是夾雜?即是又讀經,又持咒,又做種種法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禪,又要談些吉兇禍福、見神見鬼的話。這些都屬於夾雜。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就難了,這樣不就空費了一生的事嗎?
  • 【今日功德九億倍】曾造重大惡業,至心懺悔念佛能往生淨土嗎?
    【今日功德九億倍】曾造重大惡業,至心懺悔念佛能往生淨土嗎?——《佛說無量壽經》緣起 漢朝傳入中原的淨土思想,自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承遠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延壽大師、省常大師、祩宏大師、智旭大師、行策大師、實賢大師 、際醒大師至印光大師,代代相傳,形成我國淨土宗十三祖譜系。
  • 如何建立淨土信仰 且看祖師法語甘露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徹悟大師接著說:「信佛語故,則造後四。不信佛語,但造前四。」「前四」表明娑婆眾生所面臨的困境,「後四」高揚淨土的超勝。大師還從「信佛語不虛」「信實有淨土」的角度,詮釋佛的真實語、不誑語,其意圖就是在於讓眾生生起知苦、離苦、了苦的解脫心,以深信願求生淨土。
  • 念多少句「阿彌陀佛」,才能往生極樂淨土?
    阿彌陀佛成道之本緣,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為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熟知諸佛之淨土,歷經五劫之思慮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 此後,不斷積聚功德,而於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成阿彌陀佛,在離此十萬億佛土之西方,報得極樂淨土。
  •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散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淨土嗎,大安法師開示。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美譽,可見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大的緣分。出家人之間見面都會道一聲,「阿彌陀佛」。在家念佛的也一樣,這是一種問好,也是祝願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
  • 從"宗教、歷史、當代"維度看淨土宗祖庭文化的價值意蘊一一以九江...
    二、從歷史維度看東林寺淨土宗祖庭文化價值意蘊傳播文化(人間佛教文化)。淨土宗文化弘法實現最大化,便利化,不受場地,不受外界條件限制,只要心存念佛,發心行願,就能堅信往生極樂。這是慧遠法師將古印度淨土佛教與中國實際的相結合的一種漢傳佛教的修行理念、修行制度、修行模式全新創造,殊勝無比。
  • ...當代"維度看淨土宗祖庭文化的價值意蘊一一以九江廬山東林寺為例
    二、從歷史維度看東林寺淨土宗祖庭文化價值意蘊傳播文化(人間佛教文化)。淨土宗文化弘法實現最大化,便利化,不受場地,不受外界條件限制,只要心存念佛,發心行願,就能堅信往生極樂。即慧遠公由入三昧→見佛→往生,形成其淨業修證的脈絡路向。慧遠大師念佛,以信心契入,著重凝觀禪定,入三昧境界,即可隨宜應物,顯現妙境,終能見及佛境。受佛力法力之加持,堅固皈命西方極樂世界之願心,命終得以上品往生,此即遠公禪觀念佛之要義。慧遠法師創造了「結社念佛」模式,慧遠法師這種別具一格的念佛思想與實踐,在當時的佛學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淨宗在中國生根廣被,作出了重大貢獻。
  • 淨土宗星空多璀璨!善導大師、慧遠大師乃至其他祖師
    故慧遠大師往生(公元416年)之後無人繼承其法,直到唐初二百多年間,他的淨土思想與修行方法對當時淨土行者並沒有多大影響,也沒有廣泛傳開;亦即在淨土一系中,至唐初時仍然默默無聞。因此,唐初迦才大師在《淨土論·序》中說:「上古之先匠,遠法師、謝靈運等,雖以僉期西境,終是獨善一身;後之學者,無所承習。」
  • 【一心專念佛】窺基大師《西方要決釋疑通規》雲:彌陀本願,誓度娑婆,上盡現生一形,下至臨終十念,俱能決定,皆得往生(一)
    第三十二段文是窺基大師在《西方要決釋疑通規》這一本書所開示的一段法語,這一段法語也是在說明,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的道理。窺基大師是唐朝時代的人,是唯識宗的祖師,也是玄奘大師的得意弟子。窺基大師不但弘揚唯識宗,也弘揚淨土宗教下的祖師,也兼弘阿彌陀佛的教法。這令許多教下的學者,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了希望。
  • 淨空法師: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真的不是假的
    不說,不是不知道,說這句話的人不簡單,如果沒有明心見性,他說這句話就是大妄語,大妄語的罪是無間地獄,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他說這句話,真的,阿彌陀佛接引他到極樂世界了,可見他不是妄語。他的明心見性,在淨土宗裡頭叫理一心不亂。淨宗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功夫成片。一般要像老和尚他所具備的條件,他的條件是什麼?最難得的,老實、聽話、真幹。
  • 這句阿彌陀佛的無上密咒,蘊藏著一個大秘密
    意思就是說憶念阿彌陀佛,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欲求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發願求往生。既然淨土宗的祖師們都異口同聲地強調信願這兩個條件,我們要怎麼增強信願呢?就信心而言,首先我們要相信念阿彌陀的心咒具有非常殊勝的功德。
  • 佛學,什麼是往生極樂淨土?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佛學正知見,什麼是往生淨土?鴻無道人釋:佛學這句話,其實是指大智大慧達彼岸。覺性,即是淨土!人心入滅,自性覺悟,謂之生。所謂涅槃妙心,真空妙有之旨!自性本來清淨,照見本性,即是淨土。經云:若智慧明了,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
  • 上人法語:機法二信的人,就是明信佛智,永在彌陀光明當中
    14.信心決定的念佛,以及信名號的念佛,這兩種是一種。因為信心決定的內容,就是這句名號。這句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願力完全顯現在這句名號中。15.平生都專念彌陀名號,而且願生極樂,堅定不移,同時對彌陀的悲心救度有了體認,對自己的卑微下賤有了體認,這就是機法二信。
  • 印祖:佛陀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讓若聖若凡於現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仗佛慈力往生極樂世界,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印光大師開示】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薰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於是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俾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往生西方。聖則速證無上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系縛。
  • 佛教:念句簡單的「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嗎?
    宏海法師《百千萬劫難遭遇》第34講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淨土宗祖師叫善導大師,善導大師他叫光明和尚。他念佛每念一句佛號口裡就出一道光明。當時在隋唐時期,在唐朝佛教的教義已經非常發達,那麼有的人就提出來說,淨土這一門有可能是一個方便說法,方便說法是什麼意思?又叫別時意趣,就是說,可能你這輩子接觸佛法太少了,沒有善根,那麼就設立一個法門,讓你念阿彌陀佛,不斷的這樣積累積累,等到某一生某一世因緣成熟了再修因證果成就。
  • 淨土宗為何強調持阿彌陀佛名號?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輔佐阿彌陀佛,普度十方眾生離苦得樂,為何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不能往生?淨界法師答:我們沒有說念觀世音菩薩不能往生。現在問題不是能不能往生,而是直接跟間接的問題。在整個淨土宗的傳承當中,最強調持名的是善導大師。
  • 淨宗法師:淨土行人應依淨土祖師
    所謂「願力不思議宗」,如果依諸師的解釋,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意思,諸師是說這個人臨終發了菩提心才往生,可是善導大師、曇鸞大師的解釋都不這麼說。下面說,「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往生是靠佛的神力。到極樂世界之後呢?「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無上道心」就是「佛道根芽」。
  • 漫畫|35張高清美圖,帶你極速了解淨土宗高僧道綽大師的一生!
    12.這一次,大師來到了山西石壁玄中寺,這裡是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晚年住錫的道場,此時離鸞祖往生過去了69年。13.寺內有記錄鸞祖生平的碑文,大師目睹之後豁然醒悟,百感交集。鸞祖所倡導的淨土法門,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尋的嗎?14.大師當即在鸞祖塔前自誓為弟子,從此放下聖道修行,歸心淨土,日誦佛號七萬聲。
  • 淨土宗: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諸佛共證一法身
    此三賢十地諸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劫或已圓滿,或未圓滿 ;果上的福慧或究竟,或未究竟 ;現行的煩惱,或已斷盡,或未斷盡 ;煩惱習氣或完全消除,或尚未完全消除 ;自行化他的功行或有作意 (七地以還) ,或契入無作妙用 (八地以上) ;或已證一切智,或未證一切智 ;直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正受金剛心」,以薩婆若(一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