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35張高清美圖,帶你極速了解淨土宗高僧道綽大師的一生!

2021-01-20 智慧20191314

1.道綽大師是南北朝末期北齊人,公元562年出生於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一帶)一戶姓衛的普通人家。

2.當時的北方大地上有北周和北齊兩個政權,兩國長年交戰,道綽大師的故鄉正好位於戰爭前線。

3.戰亂、饑荒、瘟疫,大師的少年時代在各種天災人禍中驚險地度過。

4.14歲時,大師深感人命危脆、世事無常,毅然選擇出家求道。

5.大師出家後精研《涅槃經》,對於佛性義理有了很深的見解。

隨後的時間裡,大師開講《涅槃經》,總共講了二十四遍,很快就小有名氣。

6.可是到了後來,大師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理論上眾生都有佛性,可想要成佛卻並非易事,需要滿足諸多的條件。

就好像一粒種子,如果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沒有陽光雨露的滋潤,是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的。

7.而大師所處的時代已經進入了末法時代,很多出家人貪圖名聞利養,攀附權貴,道風日漸衰退。在這樣的氛圍裡修行,何時才能成佛呢?

大師悄然離開了原來的寺院,踏上了尋道之路。

8.當時的河北一帶,有一個遠居山林的僧團,由慧瓚禪師領導。他們保留了很多佛陀時代的優良傳統,嚴持戒律,行頭陀法,成為了當時的一股新風。

9.一心求道的道綽大師來到這裡,開始了禪法的修行,以期證悟空性。

10.然而在二十年的精勤禪修後,大師無奈地發現,禪法的精妙高深,絕不是自己這樣的末法凡夫能夠參悟的。

11.八萬四千法門中,有哪一門是凡夫也可以修行成就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48歲的大師再次踏上了求道之旅。

12.這一次,大師來到了山西石壁玄中寺,這裡是淨土宗祖師曇鸞大師晚年住錫的道場,此時離鸞祖往生過去了69年。

13.寺內有記錄鸞祖生平的碑文,大師目睹之後豁然醒悟,百感交集。鸞祖所倡導的淨土法門,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尋的嗎?

14.大師當即在鸞祖塔前自誓為弟子,從此放下聖道修行,歸心淨土,日誦佛號七萬聲。

15.大師繼承了鸞祖的學說,在玄中寺開講《觀無量壽經》,前後共講了兩百遍,吸引了大量淨土行人前來求學。

16.每每講座散席之時,大眾都同念佛號,聲震山谷。

17.為了方便大眾念佛計數,大師發明了數豆念佛的方法,念一聲佛就在器皿內放入一粒小豆,以此計數。

18.後來,大師又將這一方法改良,發明了我們現在用的念珠。

19.在大師的教化之下,晉陽、太原、汶水三縣七歲以上的人都知道念阿彌陀佛,大街小巷隨處可聞念佛之聲。

20.大師著有《安樂集》兩卷,繼承鸞祖自力和他力的分判,將佛法分判為聖道門和淨土門。

大師緊緊抓住末法時代的特點和眾生的根機,闡明聖道門難修難證,勸導眾生歸入易行易往的淨土門。

21.這是因為淨土門有阿彌陀佛的誓願作為保證,任何一個眾生,哪怕生前造罪造惡,臨終時只要念了十聲佛,都可以憑藉佛力往生到淨土。

22.當時有人看不起淨土法門,認為往生到淨土不是大丈夫所行,應當學習地藏菩薩,要在穢土度化眾生。對此,大師打了一個比喻來說明。

23.大師說,地藏菩薩等身居不退位的菩薩,即使在穢土之中也不會被穢土所染,就好像鴨和鵝進入水池裡,也不會被水打溼了羽毛。

24.但對於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來說,是會被穢土中的五濁所染汙的,就好像把雞趕到水裡去,一下子就變成了落湯雞。

25.也曾有邪見之人想要詆毀大師,但是親眼見到大師的慈容後,當下就被大師所攝服。

26.到了唐朝時,大師高德更加遠揚,唐太宗路過太原時,特地與文德皇后一同前往玄中寺拜見大師,並布施供養。

27.68歲那年,大師預知時至,通告僧俗弟子前來相送。一時之間,遠近數百弟子趕赴山上。

28.到了四月初八這天,大眾看見已經往生的鸞祖從空中駕著七寶船而來,對道綽大師說:「你在極樂世界的淨土堂已經建成了,但娑婆世界還有任務需要你來完成。」

29.大眾還看見化佛立在空中,天上灑下鮮花,很多人由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30.那麼到底是什麼任務需要大師留下來完成呢?十二年後,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僧人的到訪揭開了謎底。

31.這位年輕的僧人就是日後淨土宗的開宗祖師善導大師,他聽聞道綽大師在玄中寺講解《觀經》,此番特意前來求學。

32.而在此之前,善導大師就已經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證入了觀佛三昧,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33.年屆八旬的道綽大師一眼就看出了善導大師的非凡,知道淨土法門後繼有人,內心十分欣慰。

在道綽大師的悉心教導下,善導大師對淨土法門有了更加全面的認知,很快又證入了念佛三昧。

34.至此,曇鸞——道綽——善導,中國淨土宗的三位根本祖師,跨越一百多年的時光,在玄中寺完成了法脈的傳承,迎來了淨土宗的興盛時代。

35.四年之後,圓滿完成任務的道綽大師於四月二十七日自在往生,春秋八十四。

繪畫 | 佛小居士

相關焦點

  • 淨土宗星空多璀璨!善導大師、慧遠大師乃至其他祖師
    《續高僧傳》記載:「近有山僧善導者,週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禪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西河就是山西境內。善導大師這一法脈的淵源關係,是遇到了道綽大師而專修念佛。「既入京師廣行此化,寫《彌陀經》數萬卷,士女奉者,其數無量」,道綽大師圓寂後,善導和尚又回到京師,京師就是當時的長安城。
  • 高僧傳|善導大師手把手教學,親身示範「一門深入」這樣修!
    這個故事中的善導大師是怎樣的人物呢?本期高僧傳,便來一探究竟。一門深入的善導大師善導是廬山慧遠之後的另一位淨土宗祖師,他生於隋煬帝時代,經歷了唐高祖、太宗時代,入滅於高宗時代,所處時代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昌隆的盛世,也是中國佛教最為繁盛的時期。
  • 這3方面,看中國「淨土宗」祖統,其師承、立祖未必直接師徒制?
    之後,印光大師曾推定行策(截流) 為淨土宗的第十祖, 把悟開法師推定的第十、十一祖遞降為第十一、十二祖。印光法師圓寂後,他的弟子們推尊他為淨土宗的第十三祖。由此可見,淨土宗的祖統所尊立的歷代祖師,是淨土門人根據其所了解的淨土高僧在弘揚淨土法門的貢獻及其影響力來推定的,即以「功高德盛」為立祖原則,而他們相互之間不一定直接認識、或有師徒關係,而且在法脈上也沒有相承關係。
  • 他一生坐不背西方,發明念佛珠,他是真心為眾生的道綽大師
    近代的印光大師也非常讚嘆道綽大師,也舉了這個例子,說道綽大師只以救度眾生為目的,所以他不厭重複,反覆講這部經,因為這部經是眾生解脫的津梁。有人講經說法,如果專門講淨土,別人可能會輕視他,「你只會講念佛,沒什麼智慧」,所以他還要講講別的經典,以顯示自己有智慧,這就不如祖師慈悲。
  •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
    蕅益大師是明朝高僧,是淨土宗第九祖,通曉經律論三藏,影響最大蕅益大師【己巳除夕白三寶文】菩薩戒比丘智旭,第三閱律藏畢。敬然臂香三炷,供本師釋迦牟尼三劫三千諸佛、一切批柰邪為首、及一切尊法、彌勒菩薩、優波離尊者及西天東土宏律大師。又三炷,代同學某等,供養三寶。
  • 善導大師手把手教學,親身示範「一門深入」這樣修!
    ■ 一幅畫引發一生修行 那時,佛教徒將佛經中描繪的場景及表達的內涵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供人欣賞,啟發人理解經意,這樣的繪畫被稱為「變相圖」。 ■ 拜訪道綽,一門深入 善導二十多歲的時候,正是道綽法師在山西廣泛弘揚淨土宗風之際。
  •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大師教誡:生死事大,老實念佛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大師教誡:生死事大,老實念佛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淨土宗第八代祖師。法名袾宏,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家姓沈,杭州人,因久居杭州雲棲寺,又稱雲棲大師,與紫柏真可大師、憨山德清大師、藕益智旭大師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 玄中寺是淨土宗的發源地之一,有三位高僧影響力極大
    糊裡糊塗也不知道拜的是何方神聖,作為一個華夏5000年文明的傳承者,如果不好好的去了解就會貢錯祖宗。今天說的是漢傳佛教的一個寺廟——玄中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景區。玄中寺是淨土宗的發源地之一,淨土宗與禪宗是對中國漢傳佛教影響最大的兩個支派。
  • 「古今佛門高僧大德」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淨土聖賢錄》
    【高僧大德】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淨土聖賢錄》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沈氏的子弟。年十七歲,中秀才,以學問德行著稱。鄰居有一位老婦人,每日念佛號數千,袾宏問她是何緣故,老婦人說:『我的先生持佛名號,臨命終毫無病苦,與人拱手作別而往生,因此知道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袾宏從此之後即歸心於西方淨土,書寫「生死事大」四個字,放在桌子前面,以自我警策。
  • 從"宗教、歷史、當代"維度看淨土宗祖庭文化的價值意蘊一一以九江...
    東晉時,慧遠法師集儒釋精英慧永、慧持、道生及著名隱士劉遺民、周續之、畢穎之、宗炳、雷次宗、張野、張詮等學者居士等一百二十三人,於東林寺般若臺無量壽佛像前建齋立誓,精修念佛三昧,以期往生西方,其所依據的經典是《無量壽經》與《般舟三昧經》。《無量壽經》所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乃是慧遠法師及蓮社諸賢共修的綱宗。慧遠法師以及蓮社其他同倫,修念佛三昧,大多有定中見佛的體驗。結社學佛,專修淨業。
  • ...當代"維度看淨土宗祖庭文化的價值意蘊一一以九江廬山東林寺為例
    即以慧遠為首十八人,稱十八高賢),既有中外高僧,又有達官貴人,還有學者隱士,在廬山東林寺建齋立誓結白蓮杜,創立了中國佛教第一個社團——白蓮社。東晉時,慧遠法師集儒釋精英慧永、慧持、道生及著名隱士劉遺民、周續之、畢穎之、宗炳、雷次宗、張野、張詮等學者居士等一百二十三人,於東林寺般若臺無量壽佛像前建齋立誓,精修念佛三昧,以期往生西方,其所依據的經典是《無量壽經》與《般舟三昧經》。
  • 「淨土宗」宗祖師論淨土的「生因」究竟是什麼?
    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的演繹和評價「淨土三經」及淨土宗宗祖善導大師的開宗《觀經四帖疏》說明,行者以三心為正因,念佛為正行;念佛是因,往生是果。乘佛願力,得生淨土,是釋迦和彌陀的本懷,諸佛齊證的誠實言。諸位淨土宗祖師依教立宗,亦不乖此「生因」相承下去。
  • 印光大師談如何學習淨土三經,特推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印光大師談如何學習淨土三經,特推蕅益大師的《佛說阿彌陀經要解》關於淨土宗的佛經主要有三部即《佛說阿彌陀經》、《觀無論壽佛經》、《佛說無量壽佛經》,關於這三部經有不少註解,其中印光大師推薦的值得重視,如印光大師所說:「阿彌陀經,有澫益大師所著要解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誰知以善導為師者,尚不依從。則依從之人,殆不多見。豈夙世惡業所使,令於最契理契機之法,覿面錯過,而作無禪無淨土之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輪迴中人乎。哀哉!
  • 聖淨空法王:密宗比淨土宗高,但不適合普通人
    中國佛教有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心法,只要記住淨空法師給的這十個字就夠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淨土宗在當代的一位高僧——淨空法師,他的老師是李炳南居士,而李居士的老師就是淨宗十三祖,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老和尚,而印祖早已經故去多年,所以修淨土的師兄,真的不妨多看看淨空法師的文集或者視頻。
  • 佛教:苦行的「彌陀和尚」承遠大師,一生弘法身體力行,身教言教
    如果你翻開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的文集,會看到有篇名叫《南嶽彌陀和尚碑》的文章。柳宗元在這篇碑文裡,記敘了一個名叫承遠的和尚傳奇的一生。特別是文章一開頭就寫道,承遠的弟子法照是唐代宗時的國師,向天子介紹了老師的特異出眾的德行,使天子也十分景仰,每天南面遙向承遠行禮,並賜名承遠的道場為「般舟道場」。
  • 佛教:走出千迷道的曇鸞,被後世尊為淨土第一人
    曇鸞了解這是要考驗他的才能,也不慌張,很有自信地徑直坐到椅子上,開始講解佛性之奧義。曇鸞講完了,還三次對梁武帝說:「大檀越(施主),佛性之義很是深奧,剛才大略講述了一下,你如果有疑難不解之處就請賜問。」梁武帝於是除下了納帽,反覆多次與曇鸞辯論。一直到天色已晚,梁武帝才說,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相見吧。
  • 佛教 印光大師功德無量:偏執背後的慈悲,缺陷當中的圓滿
    我對於民國四大高僧,即虛雲大師,太虛大師,印光大師,弘一大師當中,我最推崇的虛雲老和尚。我崇拜他,我也敬仰他!至於其他三位實則不敢苟同。而且這個所謂的「四大高僧」的提法也不合適,最起碼應該有諦閒大師,因為我們縱觀民國佛教史是不應該也不可能少了諦閒大師的!
  • 佛教淨土有許多種,修行佛法的你,知道禪宗所說的淨土在哪裡嗎?
    網圖在佛祖的智慧之中,淨土有許多種,有人間淨土、天上淨土、極樂淨土、唯心淨土、華嚴淨土、琉璃淨土等許多種,一般都是因淨土創建者的願力所成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淨土宗極力宣揚的西方極樂淨土網圖淨土宗所極力推崇的西方極樂淨土,因為其宗門的興盛而廣為人知,似乎成了所有學佛之人所追求的一個通達之處,但其實,各個宗門因其信願的不同,其所追求的淨土也有所不同,比如說禪宗,一說到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