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發行四川省分行營業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探索創新城市行支持脫貧攻堅路徑,依託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定點幫扶、消費扶貧等模式,多點發力,奮勇攻堅。累計向成都地區投放各類扶貧貸款25.5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758人,支持消費扶貧65餘萬元,走出了一條城市行扶貧特色路徑,有效降低了成都市周邊地區貧困發生率,為2020年如期脫貧摘帽,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農發行力量。
教育扶貧「穩根基」。距成都市50餘公裡的簡陽市周邊鄉鎮,青山環抱,綠樹掩映,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學校矗立其中。「紅牆綠瓦映新苔,莘莘學子讀書忙」,可是誰又曾知道,僅僅在兩年前,當地無數適齡少年兒童還在陳舊老化的教室裡上課,配套教學實施也十分落後,「大通鋪」、「大班額」問題突出。如今,這些鄉鎮的農村學生從此告別過去破舊不堪的簡陋學校,走進渴慕已久的現代化學校。
這一切都離不開農發行政策性金融的鼎力支持。作為農發行四川省分行營業部轄內唯一一家區域內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支行,該行將服務脫貧攻堅作為全行重大政治任務統攬業務全局,秉承家國情懷,強化責任擔當,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在當地金融扶貧中的先鋒、主力和示範作用。為積極響應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方針和簡陽市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該行立足簡陽市委、市政府脫貧攻堅戰略部署,探索扶貧信貸政策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契合點,量身設計可行性融資方案。在省、市、縣農發行三級聯動下,僅用3個月左右時間就審批投放扶貧過橋中長期貸款18億元,用於簡陽市石橋鎮、新市鎮等36個鄉鎮的53所義務教育學校新建和擴建,為簡陽市提供學校規模班額1302個,總學位數59970個,徹底解決了過去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分布不均、設施落後等突出問題,直接服務於區域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9758人。目前,該項目支持新、擴建的53所學校已全部投入使用,共招收41000餘名學生。
扶貧先扶智。全面改善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成為簡陽市落實精準扶貧「五個一批」,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招」。該筆教育扶貧貸款的投放,不僅為簡陽市適齡少年兒童的「上學夢」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能輻射帶動無數貧困家庭從此實現「脫貧夢」。作為簡陽市「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的重要內容,農發行支持的簡陽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建設項目顯現出良好扶貧成效和社會效益。經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督導評估認定,簡陽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得分97.5分,高分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實地認定。
「現在簡陽市的每個鄉鎮均至少擁有一所設施完備的高標準義務教育學校,這是簡陽市乃至四川省在教育領域史無前例的一次大規劃、大投入,全面有效地解決了簡陽未來義務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現代化的需求。」簡陽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由衷地讚嘆道:「扶貧先扶智,解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農發行功不可沒啊!」
產業扶貧「添動力」。該營業部各轄屬支行廣泛宣傳、積極動員承貸企業參與到脫貧攻堅行動之中,匯聚社會扶貧力量。藉助「萬企幫萬村」平臺,以「用工協議」「農產品採購」等形式籤訂精準幫扶協議,帶動偏遠山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大膽探索銀企合力共同服務脫貧攻堅路徑。
簡陽市雲龍鎮郊外的山坳裡有片開闊的平地,在約40餘個足球場大小面積的平地上,整整齊齊排列著20餘座廠房。今年7月,這些廠房被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農發行簡陽市支行支持的德青源(簡陽)現代蛋雞產業示範項目正式投產。「德青源」(簡陽)現代蛋雞產業示範項目是由國務院扶貧辦、農發行總行和北京德青源公司共同發起的「金雞扶貧計劃」項目,項目建設地位於簡陽市雲龍鎮柏林村、禾豐鎮接龍村、雲龍鎮萬安村,項目建設累計流轉農村土地4238.9畝,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616戶,項目建成後不僅可直接為貧困戶帶來固定租金收益,還可以提供3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帶動附近村民增收致富。
農發行簡陽市支行抓準簡陽市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良好契機,全力推動「金雞扶貧計劃」項目落地,於2019年7月起累計發放2億元貸款支持項目建設,如今已建成飼料廠11524平方米、雞場325902平方米、蛋雞廠56430平方米,該基地主要面向成渝地區市場,滿產能生產後,可同時容納近400萬隻蛋雞,每年可加工雞蛋約7億枚,並向兩地近5000萬常住人口提供4萬噸高品質雞蛋。
在一個小時車程外的雙流區,另一個農發行支持的產業扶貧項目正迎接著各路遊人的追捧,這就是成都華僑城黃龍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現代農業創意博覽園。2018年,農發行雙流區支行投放3億元信貸資金支持該項目建設,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全部完工,今年1-10月項目累計接待遊客93.71萬人次,實現項目收入4751.93萬元。
該行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戰略,帶動大型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打通了政企銀扶貧政策壁壘,創新轉型發展思路,將此旅遊項目與精準脫貧攻堅相融合,積極與當地農發局、統戰部及對口幫扶的巴塘縣政府領導全程謀劃配合,將項目納入了雙流區「千企幫千戶」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名錄,公司採用就業幫扶方式參與雙流區扶貧攻堅行動,從巴塘縣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戶中篩選了人員到公司參與項目的日常保潔維護工作,並籤訂了正式的勞務協議。經過長達兩年時間的幫扶,公司前期就業幫扶的5名建檔立卡戶已成功脫貧摘帽,產業扶貧取得實效。
消費扶貧「暖人心」。該營業部黨委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對消費扶貧任務進行統籌規劃、系統部署,並及時向轄內各支行下發任務計劃,確保「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的扶貧工作能紮實推進、取得實效。通過食堂購買、以銷訂購、電商平臺等方式,加大定向幫扶力度,全力推動「以購代捐」工作順利有序開展。通過向西藏、涼山等深度貧困地區購買農副產品,助力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截至10月末,營業部全轄員工300餘人積極參與活動,消費扶貧購買金額達65餘萬元。
定點幫扶「接地氣」。該營業部及轄屬各機構以黨建為引領,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積極開展貧困戶走訪、定點幫扶等主題黨日活動。各級行領導多次前往貧困戶家中開展調研和幫扶工作,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求,並送去米麵油等生活物資。同時,組織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引導企業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切實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事業,推動扶貧方式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打通扶貧工作「最後一公裡」。
「脫貧攻堅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該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立足城市行扶貧路徑,不斷加大「兩不愁,三保障」、產業扶貧、定點幫扶等支持力度,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用更多更好的扶貧舉措,發揮好金融扶貧的先鋒主力模範作用。(馮娟 陳高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