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 | 劉娜 8號樓工作室
周一,娃哈哈在廣州開出全國首個奶茶直營店。
娃哈哈奶茶主打產品包括AD芒芒波波冰、草莓乳酸鈣AD奶、芝士妃子笑等,價格設定相對親民,大多數飲品價位在15元左右。
對於娃哈哈、大白兔等老牌飲品、零食品牌進軍新茶飲市場,奈雪的茶公關負責人對8號樓表示,「期待更多品牌進入新式茶飲領域的,新式茶飲是充滿無限可能無限創造力的賽道,正是頭部品牌的良性競爭造就了新式茶飲行業的活力。」
某頭部茶飲從業者對8號樓表示,無論是奶茶還是新式茶飲已經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新式茶飲市場空間來自存量替代和增量需求,隨著這兩年茶飲品牌不斷誕生,存量市場之間的競爭越發嚴重,已經進入此消彼長的階段。」
「娃哈哈的多元化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嘗試做多元化對企業進行補足。」對於娃哈哈近年來的多元化嘗試,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在整體的運營過程中,卻並沒有得到多元化所帶來的紅利,更多的是給企業帶來負面效果。」
娃哈哈直營奶茶店價格遠低第一梯隊 加盟店已在5月開啟
7月27日,娃哈哈奶茶在廣州開出了全國首個直營店,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親自站臺。
據大眾點評顯示,娃哈哈奶茶首個直營店品類上有鮮果茶系列、雙重AD鈣奶系列、雪山鈣奶冰激凌系列、經典奶茶系列和乳酸菌鈣奶系列。目前娃哈哈奶茶主打飲品AD芒芒波波冰、草莓乳酸鈣AD奶、AD紅豆波波冰、芝士妃子笑等茶飲,主要是以自有產品AD鈣奶、乳酸鈣奶為基礎,添加水果、抹茶、芝士奶蓋等食材搭配而成。
價位上,除「膠原蛋白樹莓」這一單品價位是22元以外,大多數娃哈哈奶茶的價位在10元至18元區間內,其中「奶茶奶烏」10元價位最低,「芝士妃子笑」、「芝士脆珠芒芒」等飲品18元。
相較於喜茶、樂樂茶、奈雪的茶26元至38元的定價區間,娃哈哈奶茶定價不高;而相較於COCO奶茶、快樂檸檬等奶茶品牌8元至20元的定價區間,哈哈奶茶定價則不相上下。
「娃哈哈奶茶自2019年就已經開始籌備,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開出約370家加盟店,主要以三四線城市為主。廣州這家店是娃哈哈奶茶目前第一家直營店,未來可能還會在杭州開第二家娃哈哈奶茶的直營店。」娃哈哈奶茶招商人員對8號樓表示。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娃哈哈就已經開啟線下奶茶店,主要以加盟方式為主。
據娃哈哈奶茶招商手冊,加盟娃哈哈奶茶店的費用為25萬元,包括運營服務、技術培訓和運營培訓13萬元,店面機器設備以及收銀系統及供應鏈10萬元,以及合作保證金2萬元。除加盟費之外,加盟商還需自行支付店面租金、裝修費用、原料採購、人員開支等成本。
天眼查顯示,娃哈哈線下奶茶店的運營方是廣州娃哈哈健康飲品有限公司,該公司有兩大股東,由廣東冠華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佔股75%,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佔股25%。
對於娃哈哈奶茶店的管理問題,娃哈哈官方微博回應是,「奶茶項目不是我們直營,是我們授權給合作夥伴在運營的。」
對於奶茶加盟店會出現的品質管控、盈利問題以及未來的市場競爭,娃哈哈官方微博回應稱,「奶茶項目不是我們直營的哦,是我們授權給合作夥伴在運營的。」按照娃哈哈公關相關負責人對媒體的表態,娃哈哈奶茶店是通過品牌授權給到合作夥伴,由他們在全權運營,娃哈哈方面沒有直接參與到實際運營之中。
娃哈哈「第三次創業」 闖入紅海市場
娃哈哈奶茶開業當天,宗慶後也來到現場品嘗主打產品並表示支持,他表示,「這是娃哈哈的『第三次創業』,娃哈哈的樹冠雖然很大,但根還不夠深,在與世界級對手正面抗衡後,我們面臨的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並關乎生死」。
而娃哈哈選擇「第三次創創業」的戰場,已經是一個充滿廝殺的紅海市場。
2015年前後,喜茶、樂樂茶、奈雪的茶、小鹿茶等新式茶飲的陸續出現,使本就競爭激烈的奶茶店、茶飲店在過去幾年已經變成非常擁擠的賽道。
據招商手冊的規劃,娃哈哈奶茶在未來5年內將以廣東為主的華南地區為發展前線,在全國布局1萬家門店。娃哈哈作為賽道新玩家想站穩腳跟,與賽道老玩家廝殺獲得市場份額,並長足發展並非易事。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0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加速了門店的倒閉,目前茶飲門店現存48萬家,相比去年50萬家的數量,減少了2萬家。《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顯示,儘管作為茶葉消費大國,中國茶飲市場規模巨大,但是飲品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主營品類邊界逐漸弱化成為趨勢。
「新式茶飲市場空間來自存量替代和增量需求,隨著這兩年茶飲徹底進入了紅海競爭,存量市場之間的競爭越發嚴重,已經進入此消彼長的階段。」某頭部茶飲從業者對8號樓表示。
奈雪的茶公關負責人對8號樓表示,「我們是期待更多品牌進入新式茶飲領域的,正是頭部品牌的良性競爭造就了新式茶飲行業的活力。」
奈雪的茶公關負責人認為,娃哈哈奶茶等老牌企業跨界新式茶飲將會擴大市場影響力、激發創造力,十年前,大家不會想到芝士和茶可以在一起喝,五年前,大家不會把芝士、水果和茶放在一起喝。
「新式茶飲是充滿無限可能、無限創造力的賽道,如果說傳統飲料品牌跨界奶茶行業對奈雪有影響的話,也一定是激發我們更多創造力的積極影響。」
創新乏力,娃哈哈多元化之困
「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多年前的一句廣告詞,正好擊中許多家長的脆弱的神經、引起共鳴,娃哈哈AD鈣奶也因此暢銷多年。後來的幾年,娃哈哈宗慶後的帶領下,於2013年創下了782.8億元的最高營收記錄。
娃哈哈有今日的成功源於1987年的一次創新,但是在創新這條路上,33歲的娃哈哈正在面臨「中年危機」。
在2013年創下業績記錄之後,宗慶後對娃哈哈的期望是「達到千億元年銷售額」,不僅這一目標未曾實現,自2014年起,娃哈哈的業績開始走下坡路。
多年來,中年飲料巨頭娃哈哈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在多個領域進行「多元化」試水,嘗試變「年輕」。
娃哈哈在過去十幾年曾經多次嘗試創新,2003年娃哈哈涉足童裝「WAHAHA KIDS」;2010年進軍奶粉「愛迪生」;2013 年進入白酒業;2014年進入商業地產,在杭州開了「娃歐 商場」。但是,這幾次跨界都不長久,也並未給娃哈哈帶來耀眼的成績。
宗慶後曾宣稱,「娃哈哈童裝3個月內組建2000家加盟連鎖店,年銷售額突破十億元」。然而,截至2012年,被寄予厚望的娃哈哈童裝公開銷售額只有2億元。
2013年,娃哈哈斥資150億元與茅臺鎮金醬酒業合作,進入當時正處「寒冬」的白酒行業,成立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領醬國酒業有限公司(下文稱「領醬國酒公司」),共同推出領醬國酒。
很快,娃哈哈跨界白酒就遭遇水土不服,在2014年領醬國酒公司銷售收入為7832萬元,但到了2015年卻大幅縮水至3269.85萬元。2017年,娃哈哈退出領醬國酒公司,後者也隨著新的股東入主而更名。
2019年,娃哈哈試水微商,與杭州哈多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關係,由哈多多旗下的微信商城全面代銷集團的大健康產品。也是因此,哈多多一直對外宣稱是「娃哈哈品牌社交電商」。
今年4月,哈多多被曝出其存在虛假宣傳,在發展微信商城會員過程中,還存在通過代理(經銷商)發展多層級下線的行為,涉嫌傳銷。哈多多隨後就發布了公開聲明,表示是經銷商(代理商)行為與公司無關。
這次事件也暴露出隱藏在娃哈哈社交電商背後的種種隱患。2020年5月娃哈哈宣布全面擁抱電商,將自建4個電商平臺——保健品電商品牌、食品飲料電商渠道、跨境電商平臺以及重在與年輕人交流的哈寶平臺,並啟動了康有利電商平臺,能否規避渠道上漏洞或許也是娃哈哈的一大隱患。
近年來崛起的茶飲,也成為娃哈哈搶奪的市場之一,娃哈哈線下奶茶店加盟店已在5月開啟,以加盟店。據《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顯示,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2019年突破4000億元。90後消費者已成為新式茶飲主流消費人群,佔整體消費者數量的50%,而80後消費者佔37%。
此外,娃哈哈也開始「探路」高端,2016年宗慶後之女、現任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宗馥莉打造了首款飲料品牌KellyOne。宗馥莉也多次表示,「我覺得茶是一個非常好的品類,是一個可以在世界上立足的品類。」但截至目前,儘管該茶飲產品近期還在北京永輝超市上架銷售KellyOne暫時還未在市場形成足夠的影響力。
對於娃哈哈的數次多元化嘗試,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曾表示,「娃哈哈的多元化布局主要集中在白酒、奶粉、服裝等領域,這些行業的競爭本身就已經很激烈了,加之娃哈哈對這些領域並不熟悉,缺乏經驗,必然導致經營效果不理想。」
伴隨娃哈哈轉型的,是娃哈哈近幾年的營收增長乏力。2013年,娃哈哈的營收達到782.8億,之後的娃哈哈營收一路下降,2015年為677億元,2016年為529.1億元,2017年為464.5億元,直到2018止跌,比2017年增長4.3億,達到468.9億元。
目前來看,娃哈哈的多元化戰略並未能為主業分憂。
「娃哈哈的多元化從來沒有停止過腳步,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嘗試做多元化對企業進行補足。」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對媒體表示,「但是在整體的運營過程中,卻並沒有得到多元化所帶來的紅利,更多的是給企業帶來負面效果。」
「多元化並非僅僅只是簡單的『土豪式』砸錢,隔行如隔山,若寄望憑藉飲料行業的強勢渠道去打通其他多元化方向的坦途,娃哈哈只會從一個錯誤走向另一個錯誤。」業內人士曾對媒體這樣評價娃哈哈的多元化之路。娃哈哈多次創新都未能取得理想結果,這一次高調進軍奶茶能否打破創新失敗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