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見聞VIP" APP。
作者|張超 編輯|安心
「過於感人,18個小時就到了。由於是新開的快遞,配送員騎個摩託車給我送了箱烏龍茶。看好哦。」
這份網友好評,說的不是順豐、京東,更不是四通一達,而是開通業務不到一周的快遞業新兵——極兔。極兔是極兔速遞(J&T Express)的簡稱。
極兔被視為中國快遞市場的「攪局者」,由於誕生在印尼,行事作風一直比較低調,但卻來勢洶洶。
從籌划進軍中國到正式推出快遞服務,極兔並沒有對外披露太多信息,但其與電商巨頭拼多多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引發了廣泛關注。再加上,極兔在不到半年時間裡迅速組建起了快遞網絡,這讓所有人都對它另眼相看。
選擇在中國快遞業激烈廝殺的下半場入局,極兔勇氣可見一斑,而它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目標鎖定Top3。
極兔創始人李傑(Jet Lee)此前在致中國代理的公開信中提到:「如果有一天,我們在中國進入行業Top3,你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J&T品牌的發展之路上,何等驕傲和自豪!」
江湖險惡,快遞水深。在中國快遞業這片紅海中,極兔與拼多多究竟什麼關係?它靠什麼爭搶市場蛋糕?它的出現和發展,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國內電商格局?
快遞業新兵
2019年下半年才開始籌備起網的極兔,在中國快遞戰場中顯然還是一個「新兵蛋子」。
官網資料顯示,極兔速遞最早於2015年8月在印尼雅加達起步,之後陸續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柬埔寨等國開展業務,服務人口超5.5億,員工超6萬,是一家跨境綜合物流服務商。
進入2019年,這家在東南亞一路高歌猛進的企業調轉方向,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據專欄作者「驛站老鬼」稱,去年上半年開始,極兔創始團隊骨幹成員就聚集在上海,一方面招兵買馬、補充團隊力量;另一方面,低調籌劃,搭建物流網絡。
直到2019年9月,極兔速遞運營主體——「上海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才正式註冊成立,公司法人代表為楊路路。但在2020年1月,該公司對法定代表人、投資人、經營範圍、企業類型等多項重要工商信息進行了變更。
天眼查顯示,目前極兔的疑似實際控制人名為樊蘇洲,其通過「上海龍邦速運有限公司」(簡稱「龍邦快遞」)間接持有極兔99%的股份,極兔另一股東則為吳蓉眉。
極兔速遞股權穿透圖
而根據國家郵政局許可證和年報信息查詢平臺的公開信息,龍邦快遞持有國郵級許可證,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經營。這也就意味著,極兔通過大股東持股龍邦快遞的方式,短時間內擁有了快遞經營許可。
完成工商登記後,極兔開始建設物流網絡。
全天候科技從極兔內部人士處獨家獲悉,其物流網絡建設採取分批搭建的方式,自3月1日起,首批在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8個省份的部分地區經營業務;第二批起網工作目前正在緊張籌備中,預計4月底、5月初全部開通,部分省份如湖南、雲南當前已處於試運營階段;第三批起網區域則集中在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預計會在今年7月正式開通。
登記在冊的極兔系快遞公司(圖片來源:天眼查)
為了快速組網,極兔在中國依然延續了「直營+加盟」的經營模式,在核心區域建立自營網點,保障服務;部分地區利用加盟網點拓展網絡覆蓋範圍。
據悉,目前極兔已經接入拼多多、噹噹、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業務正穩步推進。
據極兔方面透露,截至3月末,公司網點數量已經超過1500家,員工數量超過15000人。
極兔正在招聘多種崗位(圖片來源:百度)
物流行業資深人士李君(化名)向全天候科技透露,目前,極兔快遞定價介於中通和順豐之間,前期主要是想將OPPO、vivo手機供應鏈上的快遞需求拿下來,之後再對外擴張。
李君還提到,極兔快遞業務負責人出自阿里系,名為「後軍儀」,此前曾在圓通總部,擔任運營中心高級總監等職,還曾任順豐速遞大區運營總監、在DHL也工作過。
就此,全天候科技向極兔方面求證,對方證實後軍儀確為公司高管,是快遞業務負責人之一,「加入極兔,屬於正常的職業變動」。
拼多多系快遞公司?
物流的背後是商流。電商包裹已經成為當前快遞企業的重要業務之一,而快遞物流對電商平臺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近年來,中國電商龍頭都在搭建自己的物流網絡。阿里巴巴有三通一達等組成的菜鳥網絡,京東不僅自建京東物流還籌劃了眾郵快遞,蘇寧收購了天天快遞,也有蘇寧物流。
而電商新勢力拼多多則在物流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外界紛紛猜測,極兔將與拼多多合作,助力後者對戰其它電商巨頭。
這一猜測很大一個原因是基於極兔創始人李傑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極兔創始團隊和早期投資均來自OPPO,其創始人李傑曾是OPPO印尼創始人。
極兔創始人李傑
1998年,從北京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營銷專業畢業的李傑加入了江蘇安徽步步高公司,出任AV 事業部總經理;經過10年的打拼,他一路升至OPPO蘇皖地區總經理,在李傑的帶領下,蘇皖團隊綜合打分連年排名前三,銷售貢獻穩居冠軍寶座。
2013年,李傑隻身趕赴印尼,印尼成為OPPO走向世界的第一站。三年後,OPPO作為自拍手機領導者成為了印尼家喻戶曉的智能機品牌,市場份額達到了20%,躋身手機行業TOP2。
2015年,依託OPPO遍布印尼全境的銷售網絡,李傑開始向快遞行業進軍,成立了J&T Express,並在短短兩年內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強大的快遞「黑馬」。
不僅如此,全天候科技通過查詢發現,極兔公司主體的實際控制人樊蘇洲也曾在OPPO印尼工作,長居印尼萬隆,直到2015年才開始進入J&T Express。
由此可見,極兔有著極強的OPPO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OPPO幕後老闆段永平也是拼多多的投資人,他不僅是黃崢的創業導師,還將黃崢帶上了巴菲特的飯局,二者關係非同一般。
創始人之間的這層關係,使得極兔創立之初就被看作是「拼多多系」企業。
物流業資深人士李君透露,極兔初期融資了2000萬美元,由印尼國內最大的物流公司投資,拼多多參與了部分投資,未來,極兔計劃追加超50億的融資。目前,極兔平臺業務量還比較少,業務整體開展起來比較困難,李君稱,極兔想藉助拼多多平臺擴展業務。
對此,全天候科技向極兔方面求證,對方稱「消息並不屬實」。截至發稿,拼多多方面也無公開回應。
從目前的工商信息看,極兔與拼多多並無股權關係。僅從創始人關係似乎也不能完全證明極兔就是「拼多多系」企業。畢竟從該公司過往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來看,其與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控股的Lazada、螞蟻金服戰略投資的Akulaku、阿里巴巴領投的Tokopedia都是J&T Express在東南亞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前述極兔內部人士提到,「不論是作為商家還是消費者,只要想寄東西都可以,我們不會挑客戶。」
電商巨頭鏖戰物流
疫情期間,幾大電商平臺配送速度極大地影響了消費體驗。這也再次彰顯出了電商平臺物流布局的重要性。
今年2月,全天候科技曾就各大電商平臺的配送速度發起一份在線調研,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長沙、西安、濟南、佛山、無錫、邯鄲、東營等十二城的用戶分享了他們於1月20日-2月16日在電商平臺的購物體驗。
我們收集的103份訂單顯示:京東平臺訂單基本都在一周內完成派送,特別是京東自營店鋪商品大部分配送時間都控制在3天內;其次是擁有自建物流的蘇寧易購,以及與順豐合作的唯品會,他們大多數訂單可在3天內送達;其它平臺配送速度則明顯滯後,招致用戶各種吐槽。
事實上,極兔進入中國的同時,各大電商平臺已經排兵布陣,新一輪物流大戰正在上演。
2019年11月,阿里對菜鳥增資,持股比例從51%增加至63%。2020年3月,媒體報導稱,阿里巴巴計劃從韻達掌權股東、創始人夫婦聶騰雲、陳立英手中收購韻達至少10%股份;不過,阿里巴巴和韻達方面均未證實這一消息。
京東也在下沉市場迅速拓展物流網絡,將業務目標延伸至低價小件。2020年3月,京東旗下眾郵快遞亮相,專注下沉市場與經濟型商業發展,主要針對3kg小件電商包裹。其將通過加盟起網的模式,率先在廣東招募合伙人。
物流有多重要?疫情期間,拼多多深有體會。全天候科技發起的上述調研顯示,電商後起之秀拼多多疫情期間物流配送受影響頗大,其超40%的商品配送時長都在7天以上。
過去,拼多多在物流方面布局不多。
2018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對媒體表示,拼多多不會碰物流,「我們不會做採銷,也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經做得很好了,你幹嘛要做?很多公司什麼都做是因為它不相信別人。」
黃崢說這話時,拼多多的包裹量在中國物流配送中的佔比約為1/5。但隨著業務量的飆升,以及和阿里競爭的加劇,拼多多對於物流的態度在發生變化。
進入2019年,拼多多在物流方面的動作加速。
2019年2月,拼多多上線了自有的電子面單系統;緊接著,3月份,拼多多開始推廣電子面單,接入了7家快遞公司,包括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及郵政、天天快遞。拼多多稱,該系統免費向商家開放,也對非拼多多系商家開放。
到了2019年4月,根據黃崢的致股東信,拼多多的物流電子面單系統在短期內已躋身世界第二大電子面單系統。
4個月後的財報電話會上,黃崢透露,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他們將採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利用技術為商家和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此前市場也傳出過拼多多尋求入股韻達的消息,只是,這並未得到拼多多官方證實。
這種背景下,外界對極兔及其與拼多多的關係頗多猜測就不足為奇了。
儘管極兔與拼多多的關係尚未完全浮出水面,但快遞業對於新進入者的狙擊已經開始。各快遞巨頭除了積極布局自己的配送網絡,還發起了瘋狂的價格戰。
今年3月,被看作是全國快遞「風向標」的義烏髮起了「快遞8毛錢發全國」的超低價活動。而在2019年,義烏快遞平均單價都還在1.9元,最低時也有1.2元。這意味著,此次活動較2019年義烏快遞市場價格最低值還降了33%。這種「做一單虧一單」的低價策略被稱為是一場「屠殺」。
雖然目前只有少數幾家快遞公司參與了這次價格戰,但在槍林彈雨的風暴中,極兔想要保全自己絕不容易。
中國快遞業務目前基本都集中在幾家頭部快遞企業。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1月中國快遞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趨勢分析 疫情測壓下優秀企業將脫穎而出》顯示,2019年中國4家上市快遞公司(申通、韻達、圓通、順豐)市場份額達49.36%,到了2020年1月,這部分份額進一步提升至57.81%。
今年一季度,反映中國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的CR8指數已經達到84.8%。對於極兔而言,要想在這片紅海中挺進前三,實屬不易。
安信證券在報告中指出,考慮到全國起網時間、資本投入以及成本差異,極兔等新興快遞企業的入局,短期對於當前電商快遞市場競爭格局影響不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不論對於新入局者還是傳統快遞巨頭,唯有加強自身成本控制,提升時效、服務水平才能最終勝出。
不過,李傑卻表現出了對拿下中國市場的極大決心。他在一封公開信中稱,「現在哪個行業競爭不慘烈呢?如果不敢直面對手,不敢正視競爭,何談長久?即使偏居東南亞,早晚對手都會打進去,我們又何來栖身之所,又怎麼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