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加身,事已至此,蔡英文會成為扣動「武統」扳機的人嗎?

2021-01-09 時報看點

這樣的蔡英文,你見過嗎?

香港《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封面,蔡英文穿著「龍袍」、笑意盈盈。周刊以「臺灣民選獨裁幕後 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為題做了專題報導,揭開了民進黨和蔡英文搞「民選獨裁」的本質。

報導稱,民進黨2016上臺以來,從創立「黨產會」清算政敵資產、設置「促轉會」扮演撲殺政敵的「東廠」、官派水利會收編民脂民膏,到修改「國安五法」、制定「反滲透法」威嚇民眾,每一步,早有走向獨裁的脈絡。

蔡英文連任後更是變本加厲,儼然成了新威權主義的領袖。她行政專斷、立法唯諾、司法應聲,強調「全面執政」,卻變成「民選皇帝」。中天新聞臺被關臺事件,反對瘦肉精的醫生被警方查問,臺大教授批評政府被警察約談等等,每一件,都觸目驚心。

蔡當局蔑視民意、專斷獨裁的作風,連自家人都無法忍受。民進黨的創黨元老張俊宏、臺當局前領導人陳水扁、前副領導人呂秀蓮都痛批綠營的新威權主義。

從被標榜為全球民主轉型的典範案例,到被評為「民選獨裁」,臺灣僅用了短短30年。但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滿意度,仍不斷上漲。尤其是,近期的美豬事件,雖然遭到國民黨強力反對,卻對蔡英文的聲望沒有衝擊。很顯然,蔡英文的支持群體已經超過民進黨的支持者,不僅跨到中間選民,甚至跨進淺藍區段。

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如果在高民意的支持下,蔡英文自認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領導臺灣對抗大陸,即使任期到了也不想下臺,那麼試問,臺灣還有誰能叫她下臺?

另一方面,幾番扭捏之後,川普還是籤了所謂「臺灣保證法」。

據臺媒12月28日報導,當地時間2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等。該撥款法案12月21日在美國國會通過後,川普曾暗示否決法案,但白宮在隨後發出的新聞稿表示,川普已正式籤署總額高達2.3萬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撥款法案。

對此,有臺灣網友調侃道,「川普真是個銷售奇才,法案拖一下,讓新聞炒熱度,然後再籤下法案,給自己攬功。」

據報導,「臺灣保證法」鼓吹在「臺灣關係法」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臺美」關係。美國國會聲稱,美國政府支持臺灣持續針對不對稱戰力、促進臺灣增加防務支出以提供防務戰略的足夠資源、常態化對臺軍售以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等等。

有媒體將川普的這一舉動評價為「最後的瘋狂」,但縱觀其任期內的11次對臺軍售,他如今這麼做,也就不足為奇了。只不過,所謂的「臺灣保證法」,究竟能保證什麼?保證「掏空」臺灣嗎?

要知道,美國對臺軍售的種類與時間,一向都由美國單方面根據其國家利益決定,臺灣只有接受的份兒,沒有拒絕的權利。蔡英文當局試圖「倚美謀獨」,趁著軍售勢頭,賴上美國利用臺灣遏制大陸崛起的專列。

曾有臺媒計算過,民進黨從去年到今年,總共向美國購買了165.6億美元的武器,平均到每個臺灣民眾身上,大約是2.2萬元新臺幣。如果按照臺灣2019年的人均GDP數值來計算,相當於每個臺灣人盈利的1/50都用來向美國購買武器。

F-16戰機

可以預見,未來美臺軍售會變成常態化和例行化,維持穩定的武器輸送渠道。然而,大筆的軍售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安全,近年臺軍訓練水平如江河日下,事故頻發。這個問題的邏輯是這樣的:部隊久不操課,訓練必然不紮實,訓練不紮實,戰力必然下降,戰力下降,就會頻發事故。所以,臺軍就算買再多武器,一旦開戰,也根本擋不住解放軍的攻勢。

從解放軍頻繁軍演到軍機常態化巡航,再到霸氣喊話「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和「正在進行例行訓練,請不要幹擾我」,凡此種種,無不表明,解放軍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武統從過去的空中樓閣,變成了現實可行。

事已至此,怪誰呢?兩岸關係緊張,完全是因為蔡英文當局走上了歪路。臺灣的安全,事實上取決於健康的兩岸關係,當「臺獨」走到盡頭,統一之勢自然而起,誰也擋不住。武統大氣候既成,蔡英文會成為那個扣動扳機的人嗎?

即將過去的2020年,蔡英文當局「以疫謀獨」「倚美謀獨」,發起了一次又一次「臺獨衝鋒」,兩岸關係陷入急劇震蕩和危險之中。即將到來的2021年,兩岸關係雖然好不到哪兒去,但也會有一些新的變化——

美國方面,拜登政府雖然不會放棄「臺灣牌」,但應該也不會擺在優先位置上。

距離總統就職典禮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川普正不遺餘力給拜登「挖坑」,製造種種障礙。再加上美國疫情失控,經濟萎靡,國內一片狼藉。如此一來,擺在拜登政府面前最大、最急迫的問題是內政,臺海問題就顯得沒那麼急迫和重要了。

由於美國會重回多邊主義的立場,基於整體局勢的需要,臺灣也將從戰略棋子的地位後退。儘管拜登政府依然會打 「臺灣牌」,但出牌可能會溫和一些,不像川普政府那般橫衝直撞。但另一方面,深思熟慮後打出的牌,或許比野蠻出牌更難對付,對此,大陸方面務必提高警惕。

臺灣方面,斷不會輕易放棄「臺獨」路線,只不過可能由急趨緩,積蓄力量。

許多觀察家指出,由於蔡當局失去了川普的強援,其「臺獨」的步子勢必不敢邁大了。但另一方面,在兩岸關係中,很多事情已經回不去了。除了兩岸經濟交流,其他交流,臺灣方面定會不遺餘力地破壞;臺灣的「去中國化」也已度過臨界點,未來很難靠臺灣的自發力量來重建中國認同。

這就意味著,兩岸暫時既打不起來,也談不起來,交流的渠道越來越緊縮。這就像被雙手一點點卡緊脖子,雖然不至於馬上斷氣,但會一點點悶到窒息。如何打破這種局面,目前只有一個「等」字。

大陸方面,目前仍處在戰略機遇期,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大陸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之年,大事多、喜事大。大陸一直強調,兩岸關係的發展、臺灣問題的解決應「服從、服務於」「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

因此,在歷史關口的2021年,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會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持續遏制「臺獨」,穩中求進,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如果沒有發生「非常事件」,大陸應該不會出「重手」處理兩岸關係,不會以急迫的態度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有人擔心,兩岸分離的局面長期持續,會不會夜長夢多?這一點,在筆者看來也無需過分擔心。畢竟,大陸發展呈上升勢頭,臺灣則在走下坡路,這種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大陸始終掌握著戰略主動權、兩岸關係主導權,以及統一方式的最終決定權。也就是說,打不打、怎麼打、什麼時候打,由我們說了算。時與勢都在大陸這邊、統一這邊,我們離統一目標只會越來越近,拭目以待吧!(李建國)

相關焦點

  • 「武統」臺灣話題很熱,會發生嗎?
    平臺是官方的,作者是軍方的,熟悉操作流程的人都知道,像身份這麼特殊的作者,內容這麼敏感的文章,沒有一定層級授權,根本不可能在官媒堂而皇之發出來。以上是背景。  這篇文章不長,但信息量巨大,有必要給大家好好解讀一下。  第一、回應了近期網友「武統」臺灣的強烈訴求。
  • 蔡英文連任,離「武統」更近一步了嗎?
    觀察者網:最終蔡英文獲817萬票(57.1%),韓國瑜砍下552萬票(38.6%),宋楚瑜得60餘萬票(4.3%),這選票結果在您意料之中嗎?賴嶽謙:我原本的預料就是蔡英文佔優勢地位;但贏這麼多選票,這在意料之外。
  • 臺媒:武統並非大陸社會主流,「臺獨」也不是臺灣多數人的信仰
    「和統vs.武統」也算不上什麼新話題,自兩岸開放交流後,「和統」與「武統」的辯論、爭吵持續至少30年。不過,長期以來相關爭論都是以報刊為陣地隔空過招,後來電視政論節目興起,變為直面對決,但依然是各說各話「文人論政」性質,僅供茶餘飯後談興。但2016年政黨輪替、兩岸關係惡化,加上網絡興起,「和統vs.武統」之爭已變成各自裹挾十萬、百萬乃至千萬民粹的對撞。
  • 蔡英文太猖狂,「武統」呼聲已經壓不住了?國臺辦作出回應
    蔡英文太猖狂,「武統」呼聲已經壓不住了?國臺辦作出回應。大陸堅定立場態度不變發言人公開表明,臺灣地區的選舉結果其實並不會影響到大陸的立場,大陸對於臺灣地區的立場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並不會因為選舉的結果就因人而異做出改變。對臺灣民眾負責的態度理應如此,為臺灣民眾著想的態度更是理應如此。
  • 蔡英文特別點出「超狂秘密武器」,以武拒統死路一條
    對於臺軍此次演習,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似乎異常興奮。據臺媒報導,蔡英文15日下午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對臺軍此次演習大力吹捧,她宣稱:「這次演習有個重要的改變,我特別要和大家分享:後備軍人首次參與105榴彈炮射擊任務,後備兵力在演習中的角色與任務大幅提升!」
  • 澳大利亞再度態度大轉彎,欲對中國「扣動扳機」
    該法案的公布,被澳洲、美國一些媒體解讀為莫裡森正在向我國正式「扣動扳機」,ABC刊發的一篇文章則表達的更加直白,其表示當前的澳洲,在反華情緒上正處於「瘋狂」狀態,因為「漫畫事件」一事讓澳洲引發的一系列醜聞,已經嚴重影響了澳洲的國際形象,於是這一《外交關係法案》的出爐,大概率上就是為了報復「漫畫事件」的一箭之仇。
  • 刊登「蔡英文身著龍袍圖」遭綠營圍攻,《亞洲周刊》再放4張「英皇...
    但正如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所說,臺灣一步一步朝「民選獨裁」的方向發展,恐怕將成為蔡英文和民進黨甩不掉的歷史烙印。 戳到民進黨痛處雖然萊豬入臺已成定局,但各界反對聲浪仍未停息。12月31日傍晚,臺灣「反瘦肉精毒豬聯盟」將在景福門舉辦「反毒豬,凱道萊跨年」活動,並於次日進行「反獨裁拒毒豬」誓師。
  • 朝天扣動扳機,發射出的子彈最後掉哪兒了?砸到人會怎樣?
    導語:朝天扣動扳機,發射出的子彈最後掉哪兒了?砸到人會怎樣?子彈是一把槍的主要殺傷源,不同的槍枝型號有不同的子彈類型。有的槍枝是用來攻擊裝甲車的,因此子彈的威力自是不用說的,有的槍枝是用來攻擊生命目標的,有的會一槍斃命,有的卻不致死。
  • 保留「武統」可能,但積極爭取和平統一
    編輯:晨星蔡英文在臺灣地區2020選舉中成功連任讓兩岸關係即將迎來新的階段,自2016年上臺以來蔡英文就否認「九二共識」並在西方國家遊說,蔡英文在本次確定連任後也收到了一些西方政要發來的「祝賀」,這無疑更堅定了她的「
  • 「宋營」怒嗆蔡英文:為了抓一個邱毅,讓200萬臺商不敢回家!
    當法案通過以後,除了民進黨當局之外,幾乎遭到了其它所有黨派的反對,甚至宋楚瑜痛斥蔡英文,難道為了抓一個邱毅,就將200萬臺商也列入這項法案,讓他們有家不敢回嗎?不過對於「宋營」的怒斥,蔡英文無言以對,或者說她以及民進黨完全不在意其它黨派的意見和臺灣民眾的利益。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武統」有三大觸發條件:01「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大陸將對臺採取武力手段。 那麼,「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有哪些呢?
  • 3450米外扣動扳機,子彈飛行10秒命中!最高指揮官當即倒地
    導讀:3450米外扣動扳機,子彈飛行10秒命中!最高指揮官當即倒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想以武拒統?蔡英文沒料到,不等解放軍出手,7日臺媒先曝出噩耗
    面對解放軍軍機常態化巡航臺海,以及不斷增強的飛彈打擊能力,臺當局想「以武拒統」的意圖顯著。臺防務部門宣稱,計劃用購買武器的結餘款,向美軍再買進三百枚「愛國者三型」飛彈。預計到2027年全案可執行完畢,屆時臺灣將部署650枚「愛國者三型」飛彈。蔡英文在2019年1月下令,在確保品質前提下,加速量產「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 妄圖「以武拒統」,臺海軍戰力難成氣候
    繼臺灣當局「海巡署」舉行安平巡防艦首艘交船儀式之後,臺灣海軍「沱江級」巡防艦15日在宜蘭舉行量產型命名下水典禮,蔡英文出席。近一段時間以來,蔡英文頻頻主持自產艦艇成果的各項典禮,華語智庫研究員袁周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臺灣海軍裝備不斷老化,步入更新階段,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出於「以武拒統」的需要,希望加強對制海權的爭奪。
  •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自殺:在電視上直播中,他對著嘴巴扣動扳機
    在《孟子·告子》中捨生取義的觀念,被後世數千年的古代社會所推崇,但如果在現代社會,做出這樣行為的人,往往會被難以理解。在西方社會,美國史上最著名的自殺,就是一次自證清白的自殺。按照現代人的觀念來看,當一個人被判處極刑的時候,他通過死亡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只能被扣上一個畏罪自殺的帽子。
  • 中國古代的龍袍起源於什麼時候?從龍袍上的龍文化說起
    直到清朝時,在輿服制中正式使用「龍袍」一詞,皇帝穿的吉服就叫「龍袍」,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圓領右衽大襟,窄袖加素接袖、馬蹄袖端、四開裾長袍,這麼用文字描繪出來,可能很多人反而不清楚了,但實際上龍袍長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
  • 美國男子持槍自拍不慎扣動扳機 中彈身亡(圖)
    史密斯生前自拍照  美國媒體9月2日報導稱,美國得州警方說,一名19歲的男子在玩槍自拍時不小心扣動了扳機,不幸中彈身亡。昨天是我的生日,他來給我祝壽,而現在出了這種事。」  史密斯之死只是最近一系列自拍引起的意外傷害和死亡案例之一 。今年7月,一位名叫法斯勒(Todd Fassler)的聖地牙哥男子試圖與響尾蛇自拍,結果被響尾蛇咬了一口,他住院治療5天,花了15.6萬美元醫療費。  7月,21歲的俄羅斯女大學畢業生試圖以莫斯科國際商務中心為背景自拍時,從橋上掉下身亡。
  • 臺媒披露蘇貞昌已被蔡英文架空
    自從臺行政機構責任人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兩人的關係就備受關注。14日,臺媒又披露蔡英文已經把蘇架空。蘇貞昌已無人問津?臺灣《聯合報》14日稱,蘇貞昌日前透露早餐和午餐都和蔡英文在一起,12日兩人又罕見地兩度公開同臺,蘇貞昌更是大讚蔡領導有方,顯見外界熱議蘇貞昌是否被架空、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是否換人做等話題已讓兩人的關係起了變化。
  • 美國男子擦拭槍枝時不小心扣動扳機,意外射殺一旁觀看的8歲兒子
    據《每日星報》12月18日報導,近日,美國一男子在家清理槍枝時卻不小心扣動了扳機,這把槍本來應該是處於子彈未上膛的狀態,即使扣動了扳機也發射不出子彈。但是不知為何「砰」的一聲,子彈被射出,正在一旁好奇觀看父親擦拭槍枝的8歲兒子不幸被射殺。
  • 看來,蔡英文「失敗了」
    《亞洲周刊》「蔡英文身著龍袍圖」封面一事,再度把民進黨獨裁的真相推向高潮。臺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表示,民進黨正逼著臺灣往「民選獨裁」方向前進,這將是歷史上一個巨大的汙點。蔡英文專斷獨裁《中國時報》報導稱,蔡英文自執政後,每一步都是加劇「獨裁」,不論是清算政敵的資產,還是廝殺政敵,或者是修改相關規定。多年來,蔡英文手段狠辣、不斷變本加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