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武統並非大陸社會主流,「臺獨」也不是臺灣多數人的信仰

2020-12-12 海峽導報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在《中國時報》撰文,呼籲兩岸共創「一中新概念」,遭大陸「武統派」痛批,一時之間「武統論」充斥網絡空間。中美關係惡化牽動的兩岸敏感神經,後作用力不可輕忽。

「和統vs.武統」也算不上什麼新話題,自兩岸開放交流後,「和統」與「武統」的辯論、爭吵持續至少30年。不過,長期以來相關爭論都是以報刊為陣地隔空過招,後來電視政論節目興起,變為直面對決,但依然是各說各話「文人論政」性質,僅供茶餘飯後談興。但2016年政黨輪替、兩岸關係惡化,加上網絡興起,「和統vs.武統」之爭已變成各自裹挾十萬、百萬乃至千萬民粹的對撞。

至此,兩派爭論的內容不變,形式卻變了,性質也變了,已不是簡單的政策辯論,而是民粹海嘯的風起雲湧,甚至吞噬了社會、菁英圈、決策層的理性認知。此次「和武論戰」,臺灣大部分人隔岸觀火,「獨派」則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統派聲援武統論的觀點又成為大陸「武統派」的炮彈,更猛烈地向「和統派」轟擊。

如果真的了解大陸的對臺方針,就應該認識到,講求「唯物辯證法」的大陸官方從來不會把「和統」和「武統」對立起來、割裂開來。解決臺灣問題是目標,和與戰只是兩手策略,大陸從未放棄戰的一手、硬的一手,否則大陸東部戰區怎麼會時時刻刻準備對臺作戰?否則怎會有《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動武三大條件?

若兩岸形成「以武促統」和「以武謀獨」之間的對決,挑起臺海陷入戰火,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即可甩開中國。大陸以犧牲30年發展為代價拿下臺灣,美國以犧牲臺灣為代價重新坐穩全球老大,誰賺誰虧,誰贏誰輸?

事實上,武統並非大陸社會主流,「臺獨」也不是臺灣多數人的信仰,追求過好日子、兩岸和平共處、心靈契合,是兩岸人民發自內心的聲音。即便環境再艱難,兩岸「和平派」應該堅持做促進兩岸溝通,化解兩岸心結的事。反對武統應是臺灣人的基本良知,這是毫無疑問的。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有刪節收起

相關焦點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在解決臺灣問題上,實現和平統一始終是大陸的第一選項。但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持續在「臺獨」道路上飆車,讓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
  • 「武統」臺灣話題很熱,會發生嗎?
    美方在一次次的壓力測試中,一定感受到了大陸堅如磐石的意志和強大的軍事實力。盎格魯-撒克遜的後裔不是傻子,虧本生意是絕對不會做的。  (2)過去無論是臺灣還是美國戰略界,都認為大陸「武統」臺灣成本過高,會引起民意反彈從而威脅到政權。依據就是大陸東南沿海是經濟重鎮,還有大陸社會承平日久,不再具有強大動員力。
  • 解放軍戰機與島內高山「合影」 臺灣輿論擔憂被大陸「武統」
    【觀察者網 綜合】解放軍空軍官方微博日前曬出一張戰略轟炸機與臺灣兩座山峰的照片,在島內投下一枚震撼彈,兩岸三地輿論均有分析:如果「臺獨」勢力仗著美國撐腰肆意妄為,結果只會招致大陸「武力統一」。 16日,空軍官方微博@空軍發布 發布了一張空軍戰機與疑似臺灣屏東縣境內的北大武山「合影」照片,多家臺媒援引觀察者網相關報導,還藉此詢問臺「國防部」,其發言人「嚴正否認」,稱相關報導是媒體臆測。那邊話音剛落,網友周日又扒出一張解放軍戰機與疑似臺灣島嶼的照片,臺「國防部」發言人立即改口稱:「中共軍機均在防空識別區外飛行,國軍能有效掌握與應處。」
  • 國臺辦前副主任一席話嚇壞臺媒:大陸要「武統」啦?
    編輯:供奉12月6日當天,臺灣「中時新聞網」發布的一篇報導將不少臺灣網友嚇得夠嗆,之所以會引起他們這麼大反應,主要在於標題提及「大陸決定武統臺灣」。該報導一經發布便引發熱議,不少人對大陸是不是要「武統」臺灣存有疑慮。畢竟臺海局勢緊張,島內綠營瘋狂叫囂著要「臺獨」,持續升級兩岸對抗,不怪島內民眾憂心。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編輯:晨星由於今年突發的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國際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而我國大陸和臺灣的兩岸關係也發生了一定變化,而且由於民進黨當局對大陸所採取的種種錯誤行為,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很大一部分激進的網民更是提出「武統
  • 「武統」是最後手段!王在希:此番就是在震懾「臺獨」
    其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島內部分日漸囂張的「臺獨」勢力。 「武統」只是最後選擇 王在希還指出,若民進黨當局對當下形勢產生誤判,自認為美國會護著「臺灣」,而做出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那麼面臨的後果,不但民進黨當局將無法承擔
  • 何時「武統」臺灣?解放軍專家做出解釋:6大觸發條件
    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太「騷」,對中國大陸和美國完全是兩副面孔,對自己的同胞冷血之極,叫囂著一片口罩也不會給中國大陸,卻諂媚地向美國每周送上10萬片口罩,這一無恥行徑,引發網上 「武統」聲音。楊承軍解讀「武統」時間:6大觸發條件解放軍專家楊承軍對關於什麼時候「武統」臺灣,做了詳細的解說。
  • 臺媒:「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島內主流民意是追求和平
    從長期趨勢來看,過去10多年以來,臺灣民意的變化其實並不算大,穩定的藍綠兩大黨政治,以及維持兩岸現狀的目標。如果單純審視臺灣社會對兩岸的看法,橫貫的主軸更不會是藍綠或是統獨,而是追求和平的願景。這也是蔡賴配雖然獲得到57%得票率,但政大選研中心調查數據,統獨立場裡偏向「臺獨」的比例,僅有1/3左右,與蔡的得票率有多達3成的落差。因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追求和平,「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民眾非常謹慎。進一步來說,從9成追求和平的民意來看,更可大膽推測,包括許多主張「臺獨」的人都不希望兩岸衝突。
  • 大陸一學者提「智統」臺灣,徐巧芯稱:因為他發現「武統」做不到
    據臺媒報導 大陸近日有位學者提出新的「統一臺灣」方式:以制定「新憲法」來「智統」臺灣。針對如此「創新」的說法,臺北市議員徐巧芯表示,他可能是因為發現「武統」做不到,才提出這種想法。徐巧芯在網絡直播節目中指出,提出「智統」的大陸學者倪永傑,並沒有提到「新憲法」的內容為何,根本只是文字遊戲而已,意義不大。那為何大陸學者要提出「智統」?
  • 臺灣學者:「武統」不是能不能問題,而是打下來要如何收拾殘局?
    520即將到來,外界關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談話是否能改善兩岸關係。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接受訪問時認為,大陸知道和統臺灣的機會已經沒了,520之後大陸對臺政策將愈趨強硬,並不斷等待、尋找適當時機對臺動手。
  • 「龍袍」加身,事已至此,蔡英文會成為扣動「武統」扳機的人嗎?
    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如果在高民意的支持下,蔡英文自認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領導臺灣對抗大陸,即使任期到了也不想下臺,那麼試問,臺灣還有誰能叫她下臺?另一方面,幾番扭捏之後,川普還是籤了所謂「臺灣保證法」。據臺媒12月28日報導,當地時間2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籤署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等。
  • 邱毅:沈富雄高估了蔡英文的「臺獨意志」
    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沈富雄日前聲稱「和統沒希望,武統更加遙遠」,引發網絡議論。對此,前「立委」邱毅在網上發文表示,我向來看不起沈富雄這種投機狡猾的人,也不太關注他說過什麼,不過此次談話茲事體大,而且是糖衣包裝的「新臺獨論述」,因此必須予以揭穿。
  • 臺灣要建造兩棲攻擊艦,以武拒統 痴人說夢
    臺媒稱臺灣兩棲攻擊艦模型圖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透露,臺軍計劃打造兩棲登陸艦,上面搭載攻擊直升機和氣墊船,俗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如果臺灣實際將兩棲攻擊艦用於對付大陸解放軍的攻臺,那麼,大陸解放軍將在大部隊攻臺之前,就會把臺灣從美國購買的昂貴武器包括兩棲攻擊艦在內,定點清除。
  • 非逼大陸動手?臺灣接連傳兩個消息,「臺獨」太猖狂!國民黨怒斥
    近兩年,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在島內搞「去中國化」,可謂不擇手段。除了篡改歷史課綱、荼毒臺灣青年一代外,民進黨當局近日又將毒手伸向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和臺灣中華航空。據環球網11月27日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臺當局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吳釗燮揚言「大陸武力犯臺」 臺媒:他想嚇唬誰?
    原標題:吳釗燮揚言「大陸武力犯臺」,臺媒嘲諷:跟蔡英文搶戲,他想嚇唬誰?
  • 暗含「以武拒統」思想?中美飛機過境後,民進黨就拉飛彈「溜溜」
    文丨楊玲 審丨暗藍美軍運輸機飛越臺灣,威脅到中國領土安全,為此,解放軍派出軍機「護航」。與此同時,臺灣當局在中美飛機過境以後試射飛彈。這樣的行為不免讓人猜想此次試射是否僅僅是單純的試射活動?解放軍的軍事行動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不是在對臺灣當局示威。民進黨當局卻肆意妄為的挑撥兩岸關係,無視同根情意,發射多枚飛彈示威,其破壞海峽兩岸和平穩定的目的顯而易見。民進黨判斷失誤,他們始終低估了大陸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
  • 和統、武統?國臺辦發言人講話具有兩重含義,國家統一進入倒計時
    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我也參加了《環球時報》的年會,現場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發言,尤其是贊成邱毅老師的思考。這其中,關鍵是和統與武統的關係問題。
  • 臺灣還有什麼選項?保留「武統」可能,但積極爭取和平統一
    臺獨」理念。新冠疫情看蔡當局態度新冠肺炎疫情讓新的一年開局就陷入了緊張,不光大陸緊張,由於臺灣的在陸民眾數量眾多,臺灣方面同樣需要做好準備,據不完全統計,來大陸發展的臺灣人約100萬人。為了島內健康安全,蔡英文當局本該積極配合大陸防疫工作,但是蔡英文的做法再次讓人看到了她的「狹隘」之處。
  • 「武統」臺灣機會大嗎?胡錫進說出這番話,「臺獨」慌了
    作者:筱雅就目前祖國大陸的軍事力量來說,使用武力解放臺灣是絲毫沒有問題的,可以說是舉手之間便能把臺灣拿下,絲毫不費吹灰之力。如今面對「臺獨」份子的一再挑撥,大陸的軍隊也是緊緊盯著臺灣,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發起極其迅速的行動,不過這也使得我國將與美國全麵攤牌,這也是我們謹慎小心的原因,也是為了維護兩岸人民的感情不得不做出的讓步。
  • 戰爭並非虛言!臺當局觸碰紅線的行為,正加劇「武統」發生的可能
    作為中美之間異常敏感的點,臺灣問題成為中美之間最直接的競爭平臺,臺當局「挾洋自重」,試圖藉助所謂的「金主美國」來謀求利益。臺灣地區自始至終都是中國的領土,解放軍將誓死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以及領土完整,在必要的時候,解放軍將發動統一的戰爭,而臺當局頻頻觸碰大陸紅線的行為正在加劇「武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