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培養學霸兒子的六個訣竅,大多數父母可能都做不到!

2020-12-05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白巖松,中國著名的主持人,因為對教育的很多獨到見解也被廣大網友喜歡。

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曾在英國留學,也是非常優秀的。在談到如何教育兒子時,白巖松講到,我並沒有像很多父母那樣給孩子施加很多壓力,報很多輔導班,整天逼孩子學習再學習。我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見,我與孩子的關係更像是朋友,而不是父子。

那麼白巖松是如何教育兒子的呢?可能第一條我們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第一:反對假期學習,趕兒子出去玩。

白巖松的兒子初二那年暑假,白巖鬆開玩笑地對兒子說:「你要是在家學習我就打斷你的腿」。結果孩子瘋玩了十幾天以後竟然主動要求著要學習。

在白巖松看來,與其逼著孩子學習,不如讓他主動想學的時候再學,那樣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但我們普通父母基本都做不到,別說讓孩子玩十幾天了,恐怕幾天不學習不上輔導班,我們的父母就無法忍受了。

在很多父母看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一切時間都必須抓緊不能浪費。

第二: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

白巖松不關注孩子的成績,反而整天對孩子說:「你要是考了第一,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

雖然看似一句玩笑話,但我們卻可以看出白巖松對兒子成績的淡定。他說,人生不是競技場,站在第一位置上的人不一定是勝利者,一時的風光賭不來一世的順暢。在漫長的人生馬拉松賽場上,追求更高更好強過追求最好。

我們普通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呢?有的孩子已經很優秀了,但父母還在為孩子不是第一名而焦慮不堪。現實中,能做到對成績如此淡定的父母恐怕很少很少吧。

第三:孩子,我只是你人生的觀眾,而不是編劇。

白巖松說過,自己和孩子更像是朋友,他尊重孩子的所有想法。

他從不告訴孩子「你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而是讓孩子自己領悟、選擇和創造。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主見的孩子。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父母,多少在強迫孩子學這學那。有的孩子不想學鋼琴,一邊學一邊哭,但家長還在逼孩子;有的孩子不想上補習班,但家長必須讓孩子上。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很多父母就是希望孩子什麼都聽自己的,孩子的人生自己必須為他規劃好,還美其名曰「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中國父母喜歡主宰孩子的人生,太多太多了!

第四:夫妻倆絕對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白巖松說,自己和老婆有個協議,無論兩個人火氣再大,也絕對不會在孩子面前吵架。

他和妻子有了矛盾,都會避開兒子商量解決,偶爾有了火氣正要發作時,扭頭一看兒子就在身邊,於是再大的火氣也會煙消雲散。時間久了,不但夫妻感情越來越好,孩子的性格也更加開朗活潑。

這點我們很多普通父母可能也做不到,關鍵是根本不在意孩子是否在身邊,有的夫妻當著孩子的面破口大罵,甚至互相打架的也有。可想而知孩子當時的心理陰影有多大,時間長了,也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

第五:尊重兒子的想法,和他做「哥們兒」

白巖松說,自己一直都很尊重孩子,孩子很小的時候和孩子建立的就是一種平等和諧的父子關係,自己不會高高在上,用父親的威嚴去震懾孩子。

只要兒子有想法,並且觀點正確能自圓其說,他都絕對不吝嗇讚美之詞,不以成人的理性去潑冷水。所以兒子把爸爸也當成了「哥們兒」,有什麼話也願意和父親交流。

這點我們很多父母可能也做不到。有些父母只要孩子和自己頂幾句嘴,就認為威懾到了父母的尊嚴,不尊重父母,然後對孩子大發雷霆。

孩子們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願意和父母交流。

當然,也有人說了,名人的孩子就算不上大學也差不到哪裡去,畢竟父母為孩子創造的財富足夠孩子幸福地過一生了。但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們還是可以借鑑的。

每個孩子都是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中國父母唯一缺乏的可能就是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尊重。

說白了,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好的父母!

相關焦點

  • 白巖松培養出學霸兒子!他獨特的育兒觀,能給家長帶來什麼啟發?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提到央視名嘴白巖松大家都很熟悉,不過白巖松除了知名主持人、記者、作家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身份——一位父親!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在他的教育下,一直是學校中品學兼優的學霸,在高中時就已經以筆名出版了一部小說,高三時就已經成為倫敦某名校的預備生,現在在大學學習的是歷史系研究蒙古史(白巖松父子是蒙古族)。作為父親,白巖松無疑是成功的,那麼他是靠什麼養出學霸兒子的呢?
  • 做不了學霸,就做「學霸的媽」,智慧父母牢記5個字助力孩子成長
    做不了學霸,就做「學霸的媽」的理念激勵這些家長'砥礪前行'。《親愛的小課桌》中,徐敬凱媽媽讓他在寒假做了376張試卷,有270張考卷、7本大題、50張自答卷。敬凱媽媽認為孩子不需要快樂的童年。不用統計就可以判定,絕大多數孩子和父母對話的高頻詞一定是「學習」。抑鬱、自殺、離家出走,這似乎是孩子在無助、迷茫時能想到的唯一退路。北京大學著名心理教育學者徐凱文老師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空心病」。「我是誰?我要到哪兒?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當代學生乃至知名學府中的學生都有的疑惑。
  • 學霸李浩源父母分享親身經驗:3點培養訣竅
    現在,很多人都會說寒門難出貴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學霸的成長,和家長的教育培養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能夠收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可以出"學霸"的,那麼普通父母到底如何才能培養出學霸呢?在此,縱觀那些優秀的寒門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都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
  • 央視名嘴白巖松才是人生贏家,妻子如此漂亮,學霸兒子帥到離譜
    但這絲毫也減弱不了他的社會責任感,無論走到哪,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他依舊會說,因此,很多人都對他相當的敬佩。白巖松,1968年8月20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從小非常調皮,每天被母親打,在8歲時父親離世,調皮的他忽然懂事,跟著母親相依為命。
  • 韓國博士牛媽,培養6個子女全上耶魯哈佛,學霸養成關鍵在小學
    在小學時,自己認真學習的孩子可能比不上父母坐在一旁檢查練習題的孩子,但是被父母強求著做功課的孩子在小學畢業以後就不行了。 到了中學,會出現父母輔導不了的內容,加上孩子也長大了,不再乖乖聽父母的話了,父母的強求方法也不會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學習的熱情,孩子很難把知識轉化成自己的。
  • 撤僑令下,赴美產子章子怡面臨「骨肉分離」,白巖松「栽」兒子手中
    章子怡:想生好幾個小孩記者:什麼是你理想中的快樂?章子怡:有漂亮的房子,幾個小孩,幾條狗。我有條件有培養能力,為什麼不生呢?培養出人才建設國家。記者:這是個幸福小家庭的畫面啊,那麼在此之前,選男友應該怎麼選?
  • 因支持滯留英國小留學生回國,白巖松備受爭議,他是不是假正經?
    而白巖松之所以這麼積極支持把孩子接回,是因為大家發現,原來他的兒子也在英國留學。此時,大家似乎恍然大悟,原來白巖松是在為自己的兒子求情,難怪如此積極。網上,這幾天到處都是質疑白巖松的聲音,有人說他是兩面派,風吹兩邊倒;有人說他口是心非,說的和做的不一致;也有人質疑他假公濟私,更多的,則認為他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切都是為自己服務。
  • 白巖松的兒子選了1個冷門專業,90%高考家長都不會選,你怎麼看?
    有網友說,有白巖松這個爹,他兒子當然可以隨意選擇專業,而普通人不能這麼任性。但我的觀點是,我們普通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有那麼多種選擇,選擇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願意去做的,當然是最好的選擇,而怕的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而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從小就喜歡金庸的小說,非常明確自己的興趣,所以選擇了自己的興趣作為自己的專業。
  • 從學霸到北大清華,父母主抓家庭教育「核心三點」,小學時就開始
    愛讀書,可以說是學霸父母們一定要培養出來的重要品質。 但是,這樣的讀書,只看其表而不知其裡,我們也可能無法掌握其中的重要精髓。 如果一定要說培養閱讀習慣,哪個因素最重要,那一定是興趣。興趣會讓孩子自發產生動力,進而形成習慣。
  • 拼音都要重頭學習的媽媽,培養了一個學霸,只因做對了這四點
    家長會上,學霸媽媽說:「我跟孩子爸爸都不是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學習方面,我們給不了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一年級的時候,我甚至要重新複習拼音,才能在家裡陪孩子拼讀。孩子成績好,更多的是因為有個輕鬆的家庭氛圍。」培養一個學霸,相信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是很多人認為,培養一個學霸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甚至有人覺得,學霸需要天賦,不是靠培養的。
  • 白巖松:根深,方能葉茂
    遼寧李永波國際羽毛球俱樂部正式成立,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特意來沈道賀。站在這樣一塊硬體設施在國內乃至世界都屬於「頂配」的羽毛球場地中央,白巖松闡述他心中所聯想到的「自信」與「培根」,並以此為遼寧羽毛球運動發展、遼寧體育事業發展加油鼓勁兒。
  • 央視名嘴白巖松,娶上司當了23年老婆,兒子22歲當老闆成他的驕傲
    說到央視名嘴白巖松,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了。他如今是新聞界的領軍人物,並還是許多新聞記者的榜樣。然而,有些人也許不知的是,白巖松在他年輕的時候,成績是比較差的。始終是全班中的倒數,在高三之時才意識到自己應該要努力學習。此時的他也是花了一年的時間,便從全班倒數變成全班的前十。
  • 這5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
    這5類孩子,自帶「學霸」基因,父母要好好培養,別毀了孩子的將來一、獨立自主當今社會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孩子從小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感覺,導致孩子年紀輕輕就喪失了生活能力。非常適合家長在家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使用。三、好奇心強、擅長學習想必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經歷過孩子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天天追在你屁股後面問問題的場景吧,一會問天為什麼是藍的,一會問草為什麼是綠的,一個有一個問題總是會讓父母應接不暇。
  • 老師家的孩子為何多「學霸」?做到這2點,你也可以培養出學霸
    如果是高中老師的孩子,父母往往並不在重點高中任教,而是在普通高中任教。而且不少老師在業務能力上並不突出,但是卻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非常優秀,而優秀優秀的老師,培養孩子卻非常失敗。雖然這都不是絕對的,但是這裡卻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裡面,學習靠天賦,但是並不只有天賦,對於多數人而言,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學霸是可以培養的。
  • 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愛意滿滿,父母學霸,為什麼學習成績還不理想?
    雖然有個非常疼愛自己的小姨,但是小姨永遠都代替不了媽媽的位置。儘管小姨和小姨夫對他視如己出,想盡辦法不讓他有寄人籬下的感覺,但是他還是每天過得小心翼翼的。季楊楊:雖然父母雙全,但是父母因為工作原因,讓他做了六年留守兒童一般的生活。這六年正是他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他內心是對爸媽有怨的。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方一凡的原生家庭是幾個孩子裡最好的。
  • 超凡少年不問「出身」 揭秘學霸成長中的關鍵詞
    作為學霸代表,銘峻有足夠的底氣:無論周考、月考,永遠穩居年級第一,而且足足甩開班級第二名20多分,以至於經常有同學問她,「你為什麼那麼厲害?」而她把「厲害」的訣竅,歸結為三個關鍵詞:求助、興趣、堅持。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如此「厲害」的銘峻,卻把「求助」排在了訣竅的首位。
  • 誰說星二代都是靠父母!這7個有顏值又多才多藝的星二代是真學霸
    一般大家對星二代的印象可能還是停留在「靠父母」的形象,但殊不知其實有不少的星二代都是讀書成績很出眾的,對於這些星爸星媽來說,子女當然是他們的驕傲啦,現在就一起來看看下面這8個學霸星二代! 1. 陳浩民
  • 陳凱歌的兩個兒子,一個顏值擔當,一個是學霸中的學霸
    陳凱歌的兩個兒子,一個顏值擔當,一個是學霸中的學霸擁有無數好作品,獲得大獎無數的陳導有兩個兒子,我們大多數人通過電影《秘果》被人認識的陳飛宇,高高瘦瘦的男孩子,沒有哪個女生不愛吧,長得又高身材又好,真是顏值與實力的擔當
  • 教育兒子有訣竅,六條乾貨送給你,讓兒子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經常有人問,如何才能教育出一個有理想、有擔當、懂生活的好男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兒子教育這個話題,全部都是乾貨,相信對於那些有兒子家庭有用。01從小對他進行規則意識下的狼化訓練,培養他的競爭意識。兒子不吃?沒病沒災的不吃那就是不餓,等餓了再吃。三到四歲前生活完全自理,讓他明白,自己不動手啥也得不到,平時帶他出去玩與外人打交道的事,只要他能做的讓他上。影像視頻可以看,但不是阿貓阿狗小綿羊,而是動物世界的狼蟲虎豹。業餘愛好可以有,但不是唱歌跳舞嘰嘰歪歪,而是競技體育類項目,比如軍旗、象棋、圍棋、跆拳道、戶外運動。
  • 學霸父母都是這樣做的,哪一條你對上了
    一場疫情讓老師們都成為了主播,也讓家長們體會到了老師的辛苦,孩子各種理由不學習,不是渴了就是餓了,要麼就是不好好做作業。近期就在網上看見一位爸爸「教訓」了自己的女兒一頓,學習效果頓時就上去了,不僅作業乾淨了,學習態度也端正了,於是有網友調侃說:「學霸與學渣之間只差一頓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