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八百壯士」的真實歷史嗎?這段視頻值得一看!

2020-12-19 央視新聞

八百壯士浴血奮戰

用生命捍衛民族尊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8個炮彈孔,430多個槍彈孔,無需穿越時空,歷史仿佛就近在眼前。視頻中的這面牆是復原過後的四行倉庫的西牆。

因為《八佰》這部電影的熱映,四行倉庫紀念館的訪客量比以往多出兩倍,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到這個廣場,獻上鮮花以及對英雄的敬意。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局勢惡化,中國軍隊西撤迫在眉睫。此時,九國公約籤字國會議即將召開,為爭取國際支援,蔣介石下達「留置主力一部在閘北堅持戰鬥」的命令,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

謝晉元之子 謝繼民:給我父親的任務就是守一個禮拜,至少一個禮拜,後面一句叫能守多久守多久,他作為一個軍人,守土衛國,這是他的本職。

駐守四行的將士前後共420多人,但為壯聲勢對外宣稱「八百」。70多年後,美聯社記者海嵐·裡昂拍攝的一組照片公之於世,人們才第一次看清楚「八百壯士」當年的模樣。

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館長 馬幼炯:有好多人看上去年紀都不大,有記者說當時最小的士兵才十五六歲,淞滬抗戰因為戰況非常激烈,中國軍人的傷亡非常大,包括88師524團,先後五次補充兵力,它的比例比較高的就是湖北。

1937年10月27日清晨,日軍沿著蘇州河進攻,謝晉元率隊與日軍槍炮相接。這段影像,真實記錄了當時的場景。

謝晉元之子 謝繼民:南面跟東面是租界,西面跟北面,特別是西面沿著光復路,是日本進攻的主要方向,所以他(日軍)就不斷地反覆衝鋒,衝鋒以後我們就把他打退打退,第一天就消滅了80個日本鬼子。

最危險的時刻發生在10月28日黎明前,日軍手持厚鋼板,偷偷潛到倉庫大門和牆根,填埋炸藥,試圖破樓而入。

謝晉元之子 謝繼民:手榴彈二樓三樓下去都給鋼板彈出去了,這時候在五樓窗口是我們有一個敢死隊員,二連二排四班的,原來的副班長陳樹生,他在那裡一看以後,他不請示,這就是他認為最正確的辦法,抱了一捆手榴彈以後,從樓上跳下來,把十幾個將近二十個日本兵爆炸。

當晚,謝晉元召集各連官兵,傳達了「死守四行倉庫,與最後陣地共存亡」的命令。

八百壯士,死守四行,這一切被租界內的上海市民看在眼中,引發轟動。人們不顧流彈橫飛,見中國軍隊消滅敵人就歡呼叫好,見敵軍偷襲便大聲喊叫提醒,還源源不絕地送入食品和藥品。而這一切,也被各國媒體記者拍進膠片裡,寫進報導中。

謝晉元之子 謝繼民:很多外國記者,他一面在平臺上吃咖啡,一面就看著這裡打,然後旁邊就有人打字,通過電報,傳到美國,傳到英國,傳到歐洲這些國家,就像我們現在實況直播一樣,稱為東方魔樓「四行倉庫」,有這麼幾百個人不怕死。

四天四夜的鏖戰,八百壯士擊退日軍十多次進攻,斃傷敵人200多人,我方陣亡9人,傷20多人。

1937年10月31日,在日軍施壓後,謝晉元率部撤退進入公共租界,被軟禁於孤軍營長達4年。

謝晉元之子 謝繼民:八百壯士謝晉元樹了一個榜樣,每一個軍人,都能夠儘自己的責任。勇敢不怕死,中國就能夠跟日本人打,中國就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

看八百壯士

孤軍奮守東戰場

……

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在孤軍營被日偽收買的叛徒殺害,時年36歲。

截至目前,已知的「八百壯士」現已全部離世,四行倉庫紀念館仍在繼續尋找未找到姓名的四行老兵……

(總臺央視記者 魏然 周力 李曉北)

(編輯 王楠)

相關焦點

  • 「八百壯士」背後的故事
    《八佰》聚焦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謝晉元團長率領「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電影的熱映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轉向了83年前,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怎麼回事?謝晉元和「八百壯士」都經歷了什麼?如何評價管虎導演的《八佰》?日前,謝晉元次子謝繼民在上海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
  • 「八百壯士」唯一在世的楊養正檔案曝光,附​「八百壯士」歷史...
    2015年8月13日八百壯士楊養正先生的遺孀趙孝芳到上海參加「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開館儀式後在閘北區文化局張局長的見證下趙孝芳將楊養正先生的遺物捐贈給了「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由「閘北區革命史料館」馬館長代表紀念館接收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最後一名老兵楊養正
  • 「八百壯士」唯一在世的楊養正檔案曝光,附 「八百壯士」歷史影像...
    「八一三」日軍轟炸閘北 歷史影像資料:淞滬會戰之「八百壯士」 上海女童子軍楊慧敏與著名記者曹聚仁將一面中國國旗送到「八百壯士」陣地上,四行倉庫屋頂飄起了中國國旗。
  • 讀書| 「八百壯士」 謝晉元
    聽聽看↑↑↑抗戰題材的影片《八佰》上映後,好評如潮。電影《八佰》的熱映讓我們了解到了那段悲壯的抗戰歷史,電影中呈現的有關謝晉元團長的許多細節都是真實存在的,今天慧說趣事帶您走近四行倉庫保衛戰,看真實的「八佰壯士」
  • 讀書|「八百壯士」 謝晉元
    FM102.3《慧說趣事》 漫漫絲綢路,黃沙翩翩舞 古今天下事,中外多趣聞 慧說趣事 帶你走進歷史瞬間,回味古今中外的那些愛恨情仇。
  • 電影《八佰》熱映,緬懷「八百壯士」,原址紀念館成網紅景點
    這裡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也是四行倉庫原址原建築,是1937年淞滬會戰上「八百壯士」堅守在上海的最後一塊根據地。最近熱映的電影《八佰》中所涉及的真實歷史事件正是發生於此。截至8月24日,電影累計票房已破9億元。不少遊客因電影《八佰》了解到四行倉庫原址,並慕名前來。
  •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英勇抗日的事跡當時的外媒是怎樣評價的?
    1937年10月,打了三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行將結束,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奉命守衛四行倉庫,這支英勇的中國軍隊,硬抗住了驕橫狂妄的日本侵略軍四天四夜的瘋狂進攻,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 那英獻唱《八佰》片尾曲「八百壯士」真實名字震撼催淚
    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都是守家衛國的戰士,催人淚下、令人肅然。那英與波切利首度合作獻唱片尾曲《蘇州河》一覽南北岸戰事奇觀《八佰》片尾曲《蘇州河》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裡小調》,那英與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這也是二人首度合作。
  • 《八佰》中你不知道的事:「八百壯士」現實結局比電影更令人唏噓
    全世界的圍觀 電影《八佰》取材於「八百壯士」於上海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史實。 淞滬會戰末期,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會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當局決定戰略性退出,以保障南京安全。
  • 這位壽縣人,是「八百壯士」一員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守住國土,壯士們經受住了生死的考驗,熱血、慘烈、震撼、悲慟……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一部電影把我們重新拉回到那個我們不忍直視但又必須刻骨牢記的傷痛歲月。  這一縱敢於馬革裹屍的「八百壯士」中,一位抱定了捐軀赴國難的勇士王文川有倖存活了下來。他是淮南壽縣人,是「八佰」中的機槍手。
  •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卻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昨晚,電影《八佰》在漢進行點映,將觀眾帶回到1937年的淞滬會戰現場,見證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激昂壯烈。而很多觀眾都發現了:電影裡的這些壯士,怎麼大多說著湖北方言?這是湖北人不能忘卻的記憶:「八百壯士」一半以上都是湖北人,其中又以通城人為主。壯士離開了留下的傳奇永不褪色「說是『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00多人。」
  • 八百壯士背後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你知道嗎?
    最近隨著電影《八佰》火熱上映,我們的記憶也跟著電影來到了1937年上海。八百壯士是國史傳奇,但蔣介石留下的孤軍死守四行倉庫的原因。甚至有人說,在命令中暗喻八百壯士必須死,以此換的九國的同情資助。
  • 八百壯士
    壯士不辱使命   堅守四行倉庫的勇士們本已下定了必死的決心,然而,事態的發展,並不是他們個人的意志能夠決定的。   10月30日,四行倉庫戰鬥已是第四天。日方高官接二連三地發表露骨談話,威脅和恫嚇租界當局立即採取措施,消除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的抵抗行動,否則,日軍「將不顧一切後果,採取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電影《八佰》中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原標題: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
  • 「八百壯士」的最後歲月
    電影《八佰》的熱映,讓1937年8月「八百壯士」的浴血傳奇重現公眾視野。147分鐘的精彩劇情,讓我們直達歷史現場,重溫那裹著血與火的硝煙……聞名天下的「八百壯士」最後被迫放下武器,退進租界孤軍營。「文革」期間,有些人因為歷史原因被迫害。更多的人隱姓埋名,不願提起曾是國軍的歷史,那段戰史很長一段時間湮沒在歷史中。1947年7月,田際鈿脫去一身戎裝,帶著一身傷痕回到故裡。兒時的玩伴都已成家立業,見到高大卻瘦削的他都格外地驚詫:「雀兒哥(田際鈿早年的綽號),我們都認為你早沒了,沒想到你還在外邊蕩了這麼多年。」鄉音未改的田際鈿一見到兒時的夥伴,便簡單地說了一下多年來的軍旅生活。
  • 八百壯士是不是上海最後的孤軍
    八百壯士是不是上海最後的孤軍?電影《八佰》沒告訴你的歷史細節用醒目大字寫著「八百壯士抵抗數萬日軍,保衛上海最後一塊陣地「(見截圖),引來瘋狂點讚一百多萬。這當然是錯的。四行倉庫並非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八百壯士26日夜或27日晨進入四行倉庫,30日夜或31日晨撤離,31日當天即被日軍佔領。在這四天當中,淞滬戰鬥仍在激烈進行。在真如、在南翔、在金山衛、在龍華、在楓涇、在浦東……等等,都有我重兵集結。
  • 45年前《八百壯士》上映,歌聲「中國一定強」響徹臺灣街頭
    5天拿下11.5億,《八佰》用傲人的票房成績證明了觀眾的喜愛程度。 「真實」、「慘烈」、「震撼」,這幾個詞是對我們《八佰》最直觀的感受。
  • 我和八百壯士萬連卿
    這期間,我認識了上海淞滬會戰「四行保衛戰」中八百壯士的倖存者萬連卿老人。懷著對八百壯士的無限景仰和對中國抗戰史的濃厚興趣,我一有空就主動接近萬連卿,和他聊天交心。相處時間長了,我們慢慢地聊出了友誼,聊出了感情,逐漸成了忘年之交,無話不談。
  • 《八佰》|電影故事與真實歷史
    觀影之時,慘烈的戰鬥場面抨擊內心深處...歷史的細節,只有放在歷史中才能更好的觀察,才能讓芸芸眾生更加真實的了解並銘記歷史!01八百壯士孤軍堅守,象徵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對於《八佰》的評價,外界褒貶不一。但是就八百壯士孤軍堅守而言,象徵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