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常敗將軍,但每次戰敗,都能斬殺敵方一員大將

2020-12-22 文史江山

導語:相信朋友們都知道,三國時期趙雲被稱為常勝將軍,這主要是趙雲幾十年軍旅生涯中鮮有敗績,不論在幽州和異族人對抗,還是在中原和諸侯諸侯對抗,又或者在長坂坡和幾十萬曹軍對抗,以及漢中之戰時和數倍於自己的敵軍對抗中,趙雲總是可以逆勢翻盤。而有常勝將軍就會有常敗將軍,三國時期就有這麼一個人,每次出戰必輸但卻打出了自己的名氣。

這個常敗將軍就是江夏太守黃祖,他出身荊州名門望族,漢靈帝掌權時期黃祖曾經在洛陽為官,後來劉表做荊州牧時請求漢靈帝把黃祖調到荊州輔佐自己。漢靈帝知道劉表的弱勢同時也諮詢了黃祖的意見。在黃祖看來雖然在帝都洛陽機會更多但卻處處受限,不如回到家鄉,儘管職務不高但實際權力更大,也沒有什麼人約束,同意接任江夏太守一職。

黃祖因為家族的關係在江夏相當於一個土霸王,過得非常愜意。反董卓聯盟破裂後江東猛虎孫堅帶著傳國玉璽還有江東兵馬借道荊州返回江東,劉表表面上同意孫堅的請求但卻暗中設下埋伏,執行人就是黃祖。當孫堅的帶著部隊沿江而下感嘆荊州的義氣時黃祖突然發難,帶兵居高臨下用亂箭射殺江東軍隊。孫堅也是身經百戰的大將,面對這種情況很快反應過來,趕緊命令軍隊和船隻靠岸,隨即帶著將士們反攻。

孫堅這種反應讓黃祖始料未及,他慌忙的帶著部隊對戰孫堅,但手下都是弓弩兵不適合近戰,前面一波弓弩兵很快被江東將士殲滅,黃祖只好帶著剩下一波弓弩兵爬上山憑藉地勢再次反擊。而孫堅被黃祖幾輪亂射給射死了,江東將士群龍無首隻好溜之大吉。這場仗名義上是黃祖贏了,但實際上本應該100%獲勝的戰爭卻讓自己損失了那麼多將士,實際上是輸了。

孫策起兵後念念不忘報仇,他先是依靠幾千江東兵馬強行佔領了廬江作為大本營,隨後在周邊大肆招兵買馬,接二連三吞併周邊的小城市,錢糧不夠就想從淮南一地的名門望族身上獲取。當時有一個土豪名叫劉勳,他不想為孫策提供錢糧於是向黃祖報信,黃祖早就有吞併廬江的決心,得到消息後當即帶著士兵朝廬江殺去。孫策正愁不知道該如何擊殺黃祖為父報仇,知道黃祖的消息後非常亢奮,帶著軍隊迎戰黃祖。而黃祖不論士氣還是戰力都不如孫策,這場仗輸的一塌糊塗,幸好江邊有艦船等候才能逃離戰場。儘管黃祖這次也輸了戰爭,但還是擊殺了孫策的表哥徐琨。

孫權執掌江東之後孫家已經徹底鞏固了這塊地區,孫權的戰略構想就是吞併荊州和益州然後奪取天下,厲兵秣馬後朝荊州門戶江夏殺去。這一次黃祖採納謀士的意見在江邊布下埋伏以逸待勞,但手下士兵的戰力終究比不上江東水軍,設下的埋伏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就被越過,黃祖只能帶著將士們狂奔回江夏。而江東先鋒凌操想獲取更多的軍功賣力追殺黃祖,不料被黃祖開弓射箭射死在戰場上。

建安十三年孫權再次傾盡整個江東之力攻打江夏,這場戰役中有頭有臉的江東大將周瑜、魯肅、凌統、周泰等人全部聚集於此。而黃祖本想憑藉江夏的城防進行防禦,奈何實力對比懸殊,最後江夏城破自己也被孫權斬首,江東也終於打開了通常荊州的大門。而縱觀黃祖一生雖然敗多勝少,但實際上每場戰敗都能斬殺敵軍一名大將,這也是敵軍對他恨得牙痒痒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三國正史中,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武將是誰?前三名竟是他們!
    在三國時期,諸侯們為了爭霸而互相對抗。這個時期是歷史上少有的亂世。而既然在亂世之中,伴隨著戰爭的出現,自然會因此產生很多猛將。在《三國演義》中,呂布、關羽、張飛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將,他們也都處於三國頂級武將之列,殺敵無數。不過在正史中,最強大、殺敵最多的武將卻不是這幾位。
  • 三國正史四大猛將:臨陣斬殺敵方大將,連呂布和馬超也做不到
    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有人能在將對將的單挑中斬殺對手,那麼此人絕對算得上是一員猛將,今天就以此為標準來看一看三國正史四大猛將:臨陣斬殺敵方大將,連呂布和馬超也做不到。關羽斬殺顏良《三國志》記載:「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
  • 都知道三國常勝將軍是趙雲,可是你知道三國「常敗將軍」是誰嗎?
    如果要對三國武將做一個排名的話,那麼有句俗話說的好:「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其中,排第二的趙雲又被稱為三國時期的常勝將軍,他戎馬一生未嘗一敗,長坂坡七進七出無人能擋,可是大家知道三國的第一常敗將軍是誰嗎?
  • 三國蜀國最被忽視的一員大將,曾頂替張飛的位置,與關羽性格相似
    三國蜀國最被忽視的一員大將,曾頂替張飛的位置,與關羽性格相似我們看三國的時候,在我們心中一直是把蜀國當成是正統的,而曹魏就是反面,孫吳就是打醬油的。對於裡面的文臣武將最喜歡的也就是諸葛亮和劉備的五虎上將了,尤其是他們在打仗的時候都是希望他們能獲勝。
  • 呂布從未斬殺過一流大將,為何公認三國第一猛將,其實原因不簡單
    也有一代能帶領千軍萬馬,上陣殺敵,如蜀漢五虎將軍、曹魏五虎將軍、東吳十二虎將軍等,其中有一個人物不再是三國中不可忽視的人物了。與同時代的關羽相比,過五關斬六將、殺顏良誅文丑、斬龐德擒于禁差遠了,可以說在人們的印象中,呂布是第一名,在遊戲中,呂布的地位更是用神來之筆,甩關羽好幾條街,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呂布被封為三國第一猛將的幾個原因。名將襯託,單挑不敗,俗話說,紅花還得靠綠葉配,實力如何還得看綠葉怎麼找。
  • 一共斬殺了兩位魏將,他們分別是誰?
    三國時期,在蜀國軍隊中,一直不缺乏能徵善戰的將軍,早在劉備打天下的初期,就有關羽張飛和趙雲三人對他鼎力相助,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的小將跟隨劉備。這也是劉備雖然弱小,但是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依舊存在的原因。之後又有馬超和黃忠加入了劉備的隊伍。
  • 三國姓張的猛將,你知道的有幾個?最厲害的竟然不是張飛
    引言:三國猛將如雲,而張姓又是中國的大姓。三國時期姓張的猛將你知道幾個,最厲害的是誰?01張遼張遼在三國中可以說一位極其特殊的猛將。他先後跟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直到最終跟隨曹操以後,才打出名氣,他算是曹操手下最能打的名將。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收復青州東萊諸縣被封為蕩寇將軍。以七千多守軍大破孫權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曹操手下猛將眾多,只有張遼一人入選武廟七十二大將。張遼也被後人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無論是從戰功還是武力來講,張遼絕對是三國張姓,第一猛將!
  • 曹魏名將張遼是如何一戰斬殺太史慈的?張遼最終的結局如何?
    三國名將很多,但真正做到威震敵國的極少。著名的24名將中要說真正文武雙全的大將也就關羽,孫策,張郃,鄧艾,姜維罷了。關羽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孫策以一個校尉的身份平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而張郃也是九死一生,成為了曹魏後期第一名將,威震天下;鄧艾與姜維這對生死冤家,在三國後期表現也是極為耀眼。
  • 歷史上呂布是三國最強?此人曾戰敗呂布兩次,原來都被小說騙了
    凡讀過漢末三國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呂布勇武,史書上稱其為「飛將」,在《三國演義》中,更是被公認為三國第一猛將,無論史書還是小說,都可以看出呂布的勇武。但是,還有一個人堪稱三國中最強的虎將,曾連續兩次擊敗呂布,董卓根本不敢惹,還想於其聯姻,卻在一次意外中喪生。
  • 「常敗將軍」夏侯惇,曹操的吉祥物!曾因迷路不小心打了勝仗
    以前看《三國演義》,覺得夏侯惇就是曹操的第一猛將,那獨眼將軍的形象,感覺又強又威風。後來讀了歷史才知道,惇哥居然常常打敗仗。不過雖然他吞了不少敗仗,但從中尋找蛛絲馬跡,說不定還能看到他厲害的地方,今天就試試看看能不能幫惇哥洗白。一、惇哥優缺點剖析惇哥難得的優點在曹操舉兵討伐董卓時,由於兵馬不足需要募兵。
  • 正史中三國第一猛將到底是誰?
    演義中的呂布誰是三國(包括東漢末年)第一猛將有人會說了,這還用問麼?當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呂布「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第一是當之無愧,輕而易舉的斬殺方悅、穆順、重傷武安國,數會合敗公孫瓚,面對劉備關羽張飛的圍攻也不落下風。
  • 三國演義中前15名將排行榜,關羽只位列第5,而第一家喻戶曉
    三國時期,武將是梟雄爭奪天下的基石,所以一個梟雄要想成功,需要有一批大將輔助。僅以武功來看,三國時期,曹操、袁紹、劉備等梟雄帳下的名將,哪15位最為突出?1、前15~10魏延是蜀漢的第六大將,實力僅次於蜀漢的五虎將軍,他的謀略出眾,自己的才幹不俗,應該佔有一席之地。
  • 沙摩柯一箭射殺東吳猛將甘寧,為何卻被周泰二十回合斬殺?
    沙摩柯確實是一員猛將,一箭射殺東吳猛將甘寧,立下大功,最後卻被周泰二十回合斬殺,這是為什麼呢?依據三國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他還能在亂軍之中,一箭射殺東吳大將甘寧,說明箭術不凡,但是卻被周泰二十回合斬殺,有以下兩個原因。 其一,甘寧雖然厲害,卻虎落平陽被犬欺。 甘寧,曾一箭射殺東吳大將凌操,後輔佐孫權,斬殺荊州江夏郡太守黃祖。他最厲害的戰績為「百騎劫曹營」,曾帶領一百人,一百騎,夜襲曹營,在曹營之中大殺四方,無人能擋。
  • 對於常勝將軍人們了解眾多,但是,這些常敗將軍你又知道幾個?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將領,諸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孫武、白起、王翦,還有漢朝開國功臣韓信,以及為大漢抵禦匈奴的霍去病等,提起他們,往往有一個共同特性,那就是常打勝仗,所以他們也被冠以「常勝將軍」的名號。歷史上的常勝將軍很多,相信大家在各朝各代總能找出那麼幾個,但是,與常勝將軍相對應的——常敗將軍,大家又知道哪些呢?
  • 三國猜人名:能猜出5個才算是資深三國迷
    一.此人年少時為遊俠,身手不凡,雙臂能開弓。愛結交有志之士,江湖俠客之流多有欽佩,赤膽忠心,一心只想報效國家。國家發生叛亂時,積極參與平叛。後積累戰功,平步青雲,權勢滔天。 二.演義裡此人反覆無常,有勇無謀,薄情寡義,眾人多有不屑。被包圍之中卻不肯捨棄自己的孩子。以棉布裹其身背於身後。
  • 親自生擒關羽的東吳大將,非常好色,為何沒有被斬殺?
    東吳集團中,大將潘璋非常有意思。在戰爭中,潘璋曾經生擒了蜀漢第一大將關羽。但這個人非常的好色貪財,為何最後沒有被殺呢?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敗走麥城之後,關羽打算突圍,結果被東吳大將潘璋生擒。潘璋還繳獲了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這一點是真實的,關羽確實是被潘璋生擒的。
  • 正史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是誰,曹仁最擅長守城,能在曹營排到第幾
    這裡講正史不講三國演義,所以別說什麼許褚、典韋是曹營第一猛將,那是羅貫中神話的,如果講正史的話,曹操手下排名第一的大將是張遼,雖然張遼的地位不如同為五子的于禁,但是從戰績看,張遼就是第一大將。,三國整個戰場只有三個人,另外兩個分別是關羽和黃忠,因此張遼作戰是非常勇猛的,要知道敵方主帥身邊的親兵至少也有五六十名,想殺主帥,那是比登天還難的。
  • 身首異處:戰神刑天成斷頭將軍,他的頭顱被黃帝斬殺後哪裡去了?
    身首異處:戰神刑天成斷頭將軍,他的頭顱被黃帝斬殺後哪裡去了?既合作共贏,又相互競爭;上古時期,「炎黃」二帝,一起聯手,打敗了蚩尤。此後,炎帝與黃帝也曾發生過戰爭。蚩尤曾與黃帝有過激烈交戰。與蚩尤同族,同為炎帝後代的,還有一個名叫刑天的人。炎帝戰敗後退守南方火位,稱為南方天帝。
  • 三國英雄人物譜(蜀國篇)
    費禕,字文偉,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深得諸葛亮器重,屢次出使東吳,屢次被東吳官員言辭刁難,而能據理以答,辭義兼備,被孫權所賞識。諸葛亮死後,初為後軍師,再為尚書令,官至大將軍,費禕主政時,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增強了蜀漢國力。
  • 如果三國時期東吳也評五虎將,孫權哪些大將有資格?
    (千年風霜·第108期·三國史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熟讀三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劉備在戰場上徵戰最得意的便是他的五虎大將,個頂個的英勇,而曹操集團也有智勇雙全的五子良將,雖說江東孫權沒有那麼強的猛將陣容,但他手下也少不了能徵慣戰的大將,除過四大都督,我們來說說其他有資格入選的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