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間有許多神話傳說,上古的神話傳說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開創了文學的先河。可以說,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文學史的開端。
一、中國古代神話文化產生
神話是什麼?茅盾先生曾下過一個定義:「神話是一種流行於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傳頌,卻確信以為是真的」。
神話產生的基礎是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和人們為爭取生存、提高生產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積極要求。
此時的神話中充滿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勞動者的願望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一層奇異的色彩。如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山海經》中的神話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類的認識和願望的理想化。
中國古代神話是遠古人類藉助想像用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為內容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類特有的意識形態,它通過幻想的形式,反映了那個時代人類的生活和理想。就像《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夸父逐日》等,體現了原始人探索的意圖,反映了人們對大自然成因的理解;像《后羿射日》、《精衛填海》、《鯀禹治水》、《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表達了遠古人類與自然作鬥爭的決心與勇氣;像《黃帝擒蚩尤》、《刑天舞幹戚》、《共工怒觸不周山》、《黃炎之爭》等,反映了遠古先民對統治秩序的挑戰。
這些神話除了被後人直接載錄外,還為後代各類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詩經.大雅.生民》中后稷的種種神跡、《楚辭》中諸神的出現、戰國時期莊子筆下《逍遙遊》中的鯤鵬的變化、三國時期曹植作品中洛水女神宓妃形象的塑造等等,均是對神話意象的妙用。
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利用神話素材進行再創作的例子也是舉不勝舉.唐代李威小說《柳毅傳》、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等,其中就有大量的神話情節。遠古神話故事中的素材,經後代作家們發掘、改造,給人的感覺總是常出常新。
二、神話小說的發展
1、神話小說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繁盛。當時寫作小說幾乎成為一種風氣,於是小說成為一種頗有影響的文學體裁,出現了大量的作品。
這些作品,按其內容可分為兩類: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前者主要記述神仙方術,鬼神妖怪,佛法靈異,殊方異物,充滿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民問故事和傳說。後者記述人物的軼聞瑣事,言談舉止,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政治生活的一些面貌。在藝術上,已粗具小說的規模,有了小說的雛型,比如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故事結構,也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刻劃。
上古的神話傳說,先秦兩漢的寓言故事和史傳文學對它的發展有明顯的影響,其中富於文學意味的描寫手法,被小說吸收過來,豐富了小說的表現藝術。例如,志怪小說摹仿《山海經》,志人小說學習諸子散文、歷史散文中描寫人物的記述生活片斷的寫法,都是非常明顯的。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數量很多,但大多已經散佚,現在保存下來的尚有三十餘種。其中東晉幹寶的《搜神記》成就最高,代表著這個時期志怪小說的面貌。
2、唐代傳奇小說唐中葉以後,很多著名文人從事傳奇的寫作,後人稱為唐傳奇。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形式上已不是三言兩語的雜記筆錄,而是結構完整,故事性強,長到幾千字甚至一萬字左右的短篇小說。在這些傳奇中,有不少精彩的神仙鬼怪的故事。主要有:
①神怪類。講的是神怪一類故事。題材雖襲志怪傳統,但內容、形式均有創新。如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兩篇表現榮華富貴如夢境之空虛,把夢境中的仕途榮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古嶽瀆經》、《廬江馮媼傳》、《三夢記》、《周秦行紀》等或述神鬼,或記奇夢,也屬此類。
②神怪兼愛情類。寫神怪鬼狐與人相愛。如沈既濟《任氏傳》、陳玄佑《離魂記》、李朝威《柳毅傳》、李景亮《李章武傳》。這些篇章實際上寫的是罩在神怪外衣下的以愛情婚姻為主的人情世態。
3、宋代大抵繼承唐代的傳統,雖有佳作,但總的說來沒有唐代那種繁榮的局面。在小說方面,宋代的一個重要的貢獻是編成了一部古代小說總集--《太平廣記》。
宋代已經有用白話文寫成的故事,通稱"話本"。元、明、清幾代最著名的是用白話文寫成的浪漫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
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鄧志謨的《鐵樹記》、《飛劍記》、《咒棗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
4、到了清初,又出現了一部用古文寫的志怪小說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這本書風行一時,受到普遍的讚揚。在此之後,又有主持《四庫全書》編纂的紀昀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其中有一些涉及神、狐、鬼、怪的傳聞的記載。紀昀之後,用古文寫的神話或志怪小說雖然還有一些,影響很大的就不多了。
中國古代神話源遠流長,它不僅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也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