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盆栽怎樣促使樹樁甦醒與休眠?
冬季過去光照增加,溫度逐步回升,樹樁經過本能的冬季休眠後,控制樹木生長的物質開始活動,促使樹木甦醒,進入又一個生長循環周期。秋季光照減少,溫度降低,控制樹木休眠的物質開始活動,促使植物進行休眠,迎接下一個生長季節。
樹木的甦醒與休眠,是植物長期生存發展、適應環境而形成的本能。它們在體內產生了適應環境冷熱改變的遺傳信息物質,現在已知的有脫落酸、赤黴素、RNA、生物酶等。這些控制植物生長與休眠的物質,在外界環境條件,主要是陽光和溫度作用下,發生周期性的生長變化。秋季日照減少溫度降低時樹木知道嚴冬就要來臨,體內脫落酸增加、葉片開始衰老、蛋白質含量減少、RNA含量也下降、葉片光合能力降低,這些生理生化和細胞的變化過程,促使植物落葉或者休眠。冬季過後,日照時間增長,環境溫度增高,植物體內控制生長的物質開始活動,赤黴素增加。在赤黴素作用下,一些能打破休眠以及萌發所需的酶活動,而且合成RNA的禁錮也慢慢得到解除,從而促使了蛋白質的合成。另一方面溫度增加,使植物休眠芽或細胞的原生質水合度增大,使其膠體狀態發生改變,從而使樹體所含的水解酶和氧化還原酶進入活動狀態,促使有機物的轉化和呼吸活動增強,從而導致植物具備了萌發的內部條件。外部環境溫度、光照、水分條件一旦符合生長需要,植物就會立即生,長.而植物打破休眠及進入休眠所需的日照和溫度條件與自然季節恰好一致,這是植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相對穩定的季節變化形成的一種主動適應性。
盆內種植的樹樁,尤其是精品樹樁,要使其發育健壯,必須順應其天性,才能在生長季節加速生長,為休眠期積累充分養分,在休眠期正常休眠,達到生理平衡,順利度過休眠期,按時甦醒,健康發展,生生不息,成為永不凋謝的好作品。要使樹樁及時休眠,必須在中秋停止施肥,控制新芽生長。晚秋梢生長時間短,即進入冬涼,枝條不能及時木質化,枝葉不能充分積累養分,不利于越冬,也不能產生花枝開花結果。常常可以見到金彈子、羅漢松、小葉榕、巖豆等常綠植物的秋葉明顯小於舂葉,即是日照與溫度所致。
在培養期的樹樁,為了增加生長時間,取得較多較粗的枝條,可採用促使甦醒與延遲休眠的辦法。促使甦醒在早春時採用增加溫度和光照,提前給肥的辦法,促使其體內的赤黴素等生長促進物質早日激活,支持樹體復甦和生長。提高溫度採用溫棚增溫、人工加溫、餘熱利用等辦法,將環境溫度提高,樹樁就能較早進入生長狀態。農業生產用的大棚及地膜覆蓋能達到低溫時促使植物生長,取得較好的生長效果。本人將黃葛樹、銀杏放置於有熱源的室內環境中,促使其提前 2個月發芽,較快地進入了生長狀態。近幾年重慶冬季黃葛樹,刺桐等落葉樹冬末仍不掉葉,幾乎成了常綠樹讓人驚訝,就是氣溫偏高使然。秋季要延長樹樁的生長時間,可採用增施秋肥的辦法,『促使其秋芽萌發,延長生長時間。猶如人喝了濃茶,睡眠時間到了但仍精神亢奮。另一種辦法是在夏末,將落葉樹或常綠樹葉全部摘掉,促發滿樹新葉,新葉中生長激素含量多於老葉,掉葉的時間晚於老葉,可以延長生長時間及觀葉時間。
採用增加光照和減少光照的辦法,也能對樹樁生長產生作用。有人觀察到上海路邊的法國梧桐樹,在路燈下的落葉時間晚一些,就是因為光的作用。光敏素增加和減少。能一定程度促使樹木生長發育,延遲休眠和提早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