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玉屏簫笛:一簫一笛琴瑟和鳴

2020-12-22 澎湃新聞

文化 | 玉屏簫笛:一簫一笛琴瑟和鳴

2020-12-17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劉崑山簫笛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貴州玉屏簫笛製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劉澤松指著店裡高掛在牆上的相框告訴客商,這套簫笛的製作師是自己的朋友:玉屏侗族自治縣簫笛行業協會會長,玉屏簫笛製作非遺傳承人姚茂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屏簫笛製作技藝傳承人——劉澤松

劉澤松所指的簫笛是中國簫笛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教授張維良2015年在英國首相府慶祝中國新年贈與英國朋友的禮物。

「姚茂順製作的這套簫笛珍品,選用五年以上、千裡挑一的紫竹作為竹材,簫選用九節竹,這在以前非貴為『九五至尊』的皇室不能使用。微雕工藝,選用象徵崇高吉祥的龍鳳圖案精琢細刻,簫為『九鳳朝陽』,笛為『九龍戲珠』。此外,還將吟笛詠簫的唐詩選刻在了簫笛上。一簫一笛,充滿眾多中國元素,中國傳統工藝、傳統器樂、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說起這些,劉澤松自己也非常驕傲。

「姚茂順生於1976年,15歲開始跟隨爺爺姚本林學習簫笛製作,姚本林是玉屏的知名簫笛藝人。」言語間,流露一位國家級玉屏簫笛製作大師對另一位大師的尊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屏簫笛製作技藝傳承人——劉澤松

劉澤松是「劉崑山簫笛社」第四代傳人及社長。10歲開始跟隨父親劉文忠學習吹奏簫笛,15歲進入玉屏侗族自治縣簫笛廠參加工作,從此正式踏入簫笛製作行業。

2007年5月,劉澤松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玉屏簫笛製作技藝傳承人,成為推廣宣傳玉屏簫笛的「名片人物」。

其實,在許多玉屏人眼裡,劉澤松和姚茂順,猶如玉屏簫笛一般,一簫一笛琴瑟和鳴,是玉屏驕傲。

玉屏簫笛為傳統「貴州三寶」之一,是中國著名的傳統竹管樂器,以音色清越、雕刻精緻而著稱。

雕刻

「製作簫笛要經過70多道工序,關鍵步驟有選材、烘烤、校直、打孔、上漆、雕刻等。」劉澤松給筆者介紹說,「做簫笛最難的是打孔,要計算音孔距離的比例,這關係到簫笛的音準、音色、音質,還要具備相當水平的簫笛演奏和音樂鑑賞能力。音不準,什麼都是廢的。」

劉澤松認為,對於初學者難的是雕刻,須具有一定的書法和繪畫功底,非多年勤學苦練難以有所成就。劉澤松小時候跟爺爺和父親學藝主要是磨練雕刻手藝。

在簫笛廠工作期間,劉澤松曾擔任技術小組組長,赴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學習,並得到制簫笛名師的指導,「那一段,我對簫笛製作音準、音色、音質的把握有了質的飛躍。」姚茂順說。

幾十年來,劉澤松在傳統產品的基礎上,推出了尺八簫笛、竹根簫笛、初學者簫笛、專業演奏簫笛等產品,廣受歡迎。

「傳承老手藝的文化和記憶,創新新時代的內涵和技藝。」劉澤松弟子開辦的簫笛廠就引進雕刻機進行簫笛的規模化生產,劉澤松認為這與傳統製作技藝並不衝突。

筆者走訪了解,在玉屏新成立的不少簫笛製作企業,現代機器的使用已非常普遍,雕刻機、鑽孔機等設備,都是數控。劉澤松的徒弟們說,「既好又多、保質有量」這也是師傅希望我們突破的「瓶頸」。

在玉屏,老一輩簫笛製作師,要麼善於調音,要麼擅長雕刻,劉澤松、姚茂順,兩方面都達到了一個理想的平衡。

經歷了400多年發展的玉屏簫、笛,是傳統的手工藝品經典的代表,備受國際友人青睞,產品遠銷歐、美發達國家,更是受到東南亞地區華人華僑的喜愛,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動了簫笛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 文/楊雲

原標題:《文化 | 玉屏簫笛:一簫一笛琴瑟和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玉屏簫笛製作工匠、簫笛演奏人才評選暨簫笛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
    2020年玉屏侗族自治縣簫笛製作工匠、 簫笛演奏人才評選 暨簫笛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頒獎晚會舉行 9月24日,2020
  • 名家筆下的貴州|鄧宏順: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
    因此,竹刻藝術也就很自然地被引用到簫笛外象造形上,在取得理想的觀賞效果之後,藝人們不斷努力,使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日益精湛,到今已成為簫笛價值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尤其高檔簫笛,其竹刻藝術已顯得非常重要,幾乎成為簫笛的直觀自份!在我到過的古玩市場裡,幾乎都有玉屏簫笛陳設在講究的玻璃櫃檯內或者明、清時期瓷缸裡,供古玩收藏者欣賞和購買。
  • 一蕭一劍走天涯,洞簫、南簫、琴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
    小曲最近又喜歡上了簫哦!一蕭一劍走天涯,琴簫、洞簫、南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快來和小曲一起來看看吧!簫的來源也是傳統的9000多年前的骨哨。屬於吹管氣鳴樂器。在秦漢至唐,簫是多指的都是指編管的排簫。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 城市掃地僧:能吹幾百首曲子 自己還製作簫笛
    原標題:能吹幾百首曲子 自己還製作簫笛工作中的龔金明(圖左)工作之外,龔金明最大的愛好就是吹奏笛子和簫。背著樂器的龔金明樂器盒子裡的簫和笛子一簫一笛,樂聲美妙,自製樂器、環衛工……這些字眼一組合,有沒有讓你瞬間想到武俠劇裡的掃地僧,深藏不露。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就有這樣一位環衛工,不僅會吹奏口琴、簫、笛、嗩吶等樂器,還會製作簫、笛。
  • 能吹百首曲子能制簫笛 這位城市「掃地僧」,藥師都來找他學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簫一笛,樂聲美妙,自製樂器、環衛工……這些字眼一組合,有沒有讓你瞬間想到武俠劇裡的掃地僧,深藏不露。吹奏的1分多鐘裡,記者注意到,他的氣息連貫,音準、音高、節奏都把握得很好,一氣呵成,還帶有對歌曲的理解和情緒表達。「簫是這一兩年新學的,我覺得簫聲比笛聲更悠遠深沉,適合表現更為悲傷一點的音樂。」他說完,又拿出笛子,在沒有看簡譜的情況下,先後演奏了《父親》《又見山裡紅》《梅花三弄》等歌曲。
  • 「笛子經驗說」簫笛豁裂及預防/周林生
    文/周林生關鍵詞:竹子、簫笛、內應力、豁裂、預防。簡單地 說,"以豁治豁"就是將簫笛毛坯人為地精心剖成2~ 3 片,再拼合起來製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 用強度大的膠合劑粘合,而只宜用填補縫隙 的材料。這樣,彼此獨立的竹片本身失去了向外的弾性張力,製成簫笛後,塗上底色,再扎線上柒,一般是很難發現人為的縫隙的。我在1974年曾用這種方法做過一支笛子,效果不錯。
  • 譚盾談世博會《牡丹亭》:樂隊只用1簫1笛1古琴
    遼寧日報  在上海大學錢乃榮教授、《上海戲劇》胡曉軍主編、上海崑劇院著名小生演員張軍的幫助下,本報記者日前在位於上海近郊的古鎮朱家角譚盾工作室採訪了上海世博會文化大使、音樂家譚盾。  在採訪之前,記者聽過譚盾的交響樂作品《地圖》;看過譚盾配樂的電影《臥虎藏龍》;欣賞過譚盾創作的歌劇《茶》。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譚盾的音樂作品,那就是「非同凡響」。
  • 《太吾繪卷》武器蕭笛種類分析大全
    《太吾繪卷》蕭笛既是樂器也是武器,且有著不同的材質和種類,能給玩家帶來不同的選擇,戰鬥場上有著不同的作用。這裡給大家帶來的是《太吾繪卷》武器蕭笛種類分析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啊。太吾冷笑話幾則1.太吾裡功法名稱和裝備名稱完全相同的有哪些?萌新:架海神杖。老鳥:大輪金剛杵。雲玩家:鬼夜哭(軟鐵二品笛)。3. 鐵笛子發揮要膂力,鐵琴不要...4. 笛子。《太吾繪卷》武器蕭笛種類分析大全  竹木簫笛:木製簫笛雖然脆弱,絕非兵刃,但輕巧靈動,聲音尤其婉轉動聽...
  • 這幾位大師是無愧於當代笛、簫領軍人物!
    這幾位大師是無愧於當代笛、簫領軍人物!笛子是橫著吹的,距今已有七千年的歷史,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橫吹笛子豎吹簫」,看看都有哪些笛簫大師!
  • 笛:以極其鮮明而光彩的個性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笛子是骨哨,骨笛是距今7000年仰韶文化中骨器文化的一個代表。根據田繼周先生的《先秦民族史》記載,骨哨是用來模仿鳥獸叫聲從而吸引鳥獸、捕獵鳥獸的工具之一。 在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兩孔、三孔骨笛,被證實屬於仰韶文化,骨笛作為笛子的起源被記錄在了《中國音樂通史簡編》中。
  • 失傳千年的「琴瑟和鳴」在江蘇周莊重現
    失傳千年的「琴瑟和鳴」在江蘇周莊重現 2015-11-14 19:43: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重磅」《精彩笛奏新篇章——2019笛界部分事記》待補充更正版
    4月28日至5月31日,「《玉屏簫笛》文化展」系列活動於2019年期間在上海音樂學院淮海路藝術成果展廳展出。28日上午唐俊喬教授《玉屏簫笛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及在新時代中的拓展專題講座》;28日晚上,上海音樂學院竹笛樂團和玉屏簫笛樂團聯合出演「非遺傳承簫聲笛韻」玉屏簫笛文化展覽開幕音樂會,唐俊喬教授導聆。
  • 《一夢江湖》琴瑟和鳴怎麼玩 琴瑟和鳴玩法攻略
    導 讀 一夢江湖琴瑟和鳴怎麼玩 琴瑟和鳴玩法攻略,怎麼才能開啟琴瑟和鳴,具體應該要怎麼做,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笛王」已逝,笛聲長留——送別一代宗師陸春齡
    湯彥俊 攝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題:「笛王」已逝,笛聲長留——送別一代宗師陸春齡作者 王笈有著「魔笛」「神笛」「笛王」美譽的中國笛界一代宗師陸春齡2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7歲。5月26日,滬上各界人士手執鮮花來到上海龍華殯儀館,於名曲《鷓鴣飛》中送別「笛王」。1921年出生於上海的著名笛子表演藝術家陸春齡,是上?
  • 笛女酒業新廠開業投產
    重整出發的「笛女」在品質和外包裝上進行了雙重升級改造,笛女酒業也作為大足現代農業園區中重要的一員,肩負起了新的歷史使命。在大足人的印象中,笛女酒不僅僅是一種酒,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和回憶。上世紀80年代,笛女酒曾是大足本地家喻戶曉的白酒品牌。巔峰時期,其年產基礎酒2000餘噸,商品酒3000餘噸,一度被譽為「重慶五糧液」。
  • 饑荒哈姆雷特鳥笛怎麼製作 饑荒哈姆雷特鳥笛製作攻略
    導 讀 《饑荒:哈姆雷特》鳥笛介紹。鳥笛該怎麼製作呢?
  • 聆聽|陳強岑老師排笛獨奏《一隻鳥仔》、巴烏獨奏《草原春光...
    《一隻鳥仔》排笛獨奏:陳強岑02:52來自昭華民族音樂排笛獨奏《一隻鳥仔》編曲:張樹平演奏:陳強岑伴奏 :福建省歌舞團民族樂隊(排笛研製者:趙松庭)排笛獨奏《一隻鳥仔》1982年錄製,樂曲採用福建閩南民間小調改編而成。
  • 《怪物獵人世界》狩獵笛種類匯總 狩獵笛種類技能介紹
    《怪物獵人:世界》中的狩獵笛可以根據玩家的玩法不同分為多個種類,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狩獵笛的種類有哪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雨醬」分享的冰原DLC狩獵笛種類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冰原DLC狩獵笛種類介紹  笛子基本可定義為輔助型武器,單人solo雖然也是可以,但組隊作戰才能把笛子的特色發揮至盡。
  • 「中國笛王」、「國樂四大天王」都要來
    2018至2019年間李祥霆、吳玉霞、趙家珍、馮滿天等大家都曾在星海音樂廳的舞臺上一展中國音樂名家風採今年,星海音樂廳將邀請蜚聲國際的「中國笛王」「聖手簫王」張維良和「國樂四大天王」之一、二胡演奏家陳軍,一道探索國樂未來的新意象,傾情演繹時代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