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經驗說」簫笛豁裂及預防/周林生

2020-12-15 笛簫小樂

文/周林生

關鍵詞:竹子、簫笛、內應力、豁裂、預防。

文選出處:《樂器》1987年05期

簫笛豁裂,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竹子本身結構的原因

竹子在乾燥脫水過程中,由於竹材弦向、徑向收縮的差異,會產生很大的"內應力",從而 使之發生縱向豁裂。因此,竹子要放在通風的室中自然陰乾。這樣乾燥速度緩慢,可以減弱 竹子內應力,降低竹子豁裂率。

預防豁裂,一般採用扎線的方法,來「抵制」內應力。

在民間,有一種"以豁治豁"的辦法,是以消除"內應力"為出發點。簡單地 說,"以豁治豁"就是將簫笛毛坯人為地精心剖成2~ 3 片,再拼合起來製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 用強度大的膠合劑粘合,而只宜用填補縫隙 的材料。這樣,彼此獨立的竹片本身失去了向外的弾性張力,製成簫笛後,塗上底色,再扎線上柒,一般是很難發現人為的縫隙的。我在1974年曾用這種方法做過一支笛子,效果不錯。

2.自然損傷

竹子一般要生長3~5年才能採伐制笛。在這期間,自然力(風、雨、雪、光)對竹子 也會帶來損傷。因此在選材時,要將豁裂的和 有暗縫的竹子剔去。

3.加工損傷

竹笛在加工過程中,要經過烘烤、撬直、鑽孔等。如果加工不當,也容易造成竹子纖維的損傷,留下豁裂隱患。

烘烤要掌握"火候",尤其在撬直過程中更要小心。一定要等竹子烘烤軟熟後再進行扳撬。

其次,撬板的孔洞大小要合適,要平坦光溜,不要有楞角。

鑽孔的鑽頭要鋒利,進鑽速度不要太快。現在都用鑽孔機開孔,一次成型,優點是產量高質量好,缺點是進鑽速度太快,容易造成竹纖維損傷。

簫笛的豁裂現象大都發生在孔的部位,與鑽孔受傷有關。

有一種工藝叫"火燙孔",操作不當也容易造成開裂。

銅套加工不慎,接口部位的開裂也是常見的。

有些人受利益驅動,將剛砍下的鮮竹進行烈火烘烤,以其儘快乾燥儘快製作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在簫笛半成品過程中(尚未油柒前),對音孔內壁竹纖維孔,銅套竹纖維部位,灌滴"502"快瞬膠水,對防裂很有效果。

防止簫笛豁裂的方法很多。

如,新購的簫笛,開始不要長時間吹,要慢慢讓簫笛適應管內管外溫度溼度的變化。

冬天不要在戶外寒冷地區吹簫笛。

不要讓簫簫"吹空調",曬太陽或接近高溫。

乾燥季節,可適當在笛簫內滴些水或茶汁,以保持溼度。

簫笛不吹了要放進箱、袋收妥,不要隨便亂放,等等等等。

(2020.02.26修改)

相關焦點

  • 城市掃地僧:能吹幾百首曲子 自己還製作簫笛
    原標題:能吹幾百首曲子 自己還製作簫笛工作中的龔金明(圖左)工作之外,龔金明最大的愛好就是吹奏笛子和簫。背著樂器的龔金明樂器盒子裡的簫和笛子一簫一笛,樂聲美妙,自製樂器、環衛工……這些字眼一組合,有沒有讓你瞬間想到武俠劇裡的掃地僧,深藏不露。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就有這樣一位環衛工,不僅會吹奏口琴、簫、笛、嗩吶等樂器,還會製作簫、笛。
  • 玉屏簫笛製作工匠、簫笛演奏人才評選暨簫笛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
    2020年玉屏侗族自治縣簫笛製作工匠、 簫笛演奏人才評選 暨簫笛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頒獎晚會舉行 9月24日,2020
  • 「笛王」已逝,笛聲長留——送別一代宗師陸春齡
    5月26日,著名笛子表演藝術家陸春齡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 湯彥俊 攝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題:「笛王」已逝,笛聲長留——送別一代宗師陸春齡作者 王笈有著「魔笛」「神笛」「笛王」美譽的中國笛界一代宗師陸春齡2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97歲。
  • 能吹百首曲子能制簫笛 這位城市「掃地僧」,藥師都來找他學藝
    在大渡口,就有這樣一位環衛工,不僅會吹奏口琴、簫、笛、嗩吶等樂器,還會製作簫、笛。因為吹奏出來的樂聲美妙,最近,許多人慕名而來,向這位「掃地僧」學藝,他儼然又成了傳藝的「黃藥師」。他叫龔金明,今年46歲。最近,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工作之外,自己最大的愛好就是把弄簫笛,以樂會友,清潔美化城市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生活吹奏出樂聲。
  • 文化| 玉屏簫笛:一簫一笛琴瑟和鳴
    :玉屏侗族自治縣簫笛行業協會會長,玉屏簫笛製作非遺傳承人姚茂順。「姚茂順生於1976年,15歲開始跟隨爺爺姚本林學習簫笛製作,姚本林是玉屏的知名簫笛藝人。」言語間,流露一位國家級玉屏簫笛製作大師對另一位大師的尊敬。
  • 《太吾繪卷》武器蕭笛種類分析大全
    《太吾繪卷》蕭笛既是樂器也是武器,且有著不同的材質和種類,能給玩家帶來不同的選擇,戰鬥場上有著不同的作用。這裡給大家帶來的是《太吾繪卷》武器蕭笛種類分析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啊。太吾冷笑話幾則1.住在百花谷等功法,如果谷主突然送了一個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裝備,那就是笛子了。2. 太吾裡功法名稱和裝備名稱完全相同的有哪些?萌新:架海神杖。老鳥:大輪金剛杵。雲玩家:鬼夜哭(軟鐵二品笛)。3. 鐵笛子發揮要膂力,鐵琴不要...4. 笛子。
  • 「重磅」《精彩笛奏新篇章——2019笛界部分事記》待補充更正版
    4月28日至5月31日,「《玉屏簫笛》文化展」系列活動於2019年期間在上海音樂學院淮海路藝術成果展廳展出。28日上午唐俊喬教授《玉屏簫笛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及在新時代中的拓展專題講座》;28日晚上,上海音樂學院竹笛樂團和玉屏簫笛樂團聯合出演「非遺傳承簫聲笛韻」玉屏簫笛文化展覽開幕音樂會,唐俊喬教授導聆。
  • 非遺制笛大師推薦三款笛子給喜歡民樂的你!
    大約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期,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8月18日一場傳統手工制笛大賽在中泰舉行餘杭區中泰街道是中國最大的竹笛生產基地,素有「中國竹笛之鄉」、「中國苦竹之鄉」的美稱。
  • 這幾位大師是無愧於當代笛、簫領軍人物!
    這幾位大師是無愧於當代笛、簫領軍人物!笛子是橫著吹的,距今已有七千年的歷史,應該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 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哨,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橫吹笛子豎吹簫」,看看都有哪些笛簫大師!
  • 名家筆下的貴州|鄧宏順: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
    這裡博物館的簫笛歷史告訴我們,最早的簫笛僅僅是為了發聲而演奏樂曲,是在漫長的生活長河中,藝人們在追求這種樂器聲音的準確和優美的同時,也不斷追求簫笛本身形象的美觀。因此,竹刻藝術也就很自然地被引用到簫笛外象造形上,在取得理想的觀賞效果之後,藝人們不斷努力,使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日益精湛,到今已成為簫笛價值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尤其高檔簫笛,其竹刻藝術已顯得非常重要,幾乎成為簫笛的直觀自份!
  • 時光|溫志航:笛子
    在確定笛子調性後,在竹子大的一頭畫定吹孔,依次挖完六個音孔,一個吹孔,一個笛膜孔。最後在頂端加木塞,刷上烤膠漆,使笛身金黃剔透。圍觀的青溝子娃娃很好奇,成年人則向他諮詢笛子的由來。他解釋道:「市場上的笛子,一般用江浙一帶的白竹子,江西安徽一帶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很好。白竹子做的笛子發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發音柔和、圓潤。
  • 中國民族樂器百科-笛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笛子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流行樂器,而且有更進一步發展的趨勢,笛子的長短、粗細等都有一定的變化。唐代時期已經出現了許多著名的笛子演奏名家,這些演奏名家對中國音樂的發展非常重要。從唐代開始,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分。豎吹的篪被稱之為簫,橫吹的被稱之為笛。
  • 笛:以極其鮮明而光彩的個性立於世界藝術之林
    春秋戰國時期,笛子是用於祭祀等大型活動的主要樂器之一,這時期的笛子大多為豎吹笛,屈原的學生宋玉還寫了一首《笛賦》來讚美和抒發對笛子的感情。 到了秦漢時期,「笛」成為了豎吹簫和橫吹笛的總稱,並一直持續到唐朝。
  • 古代俗語:「斷腸笛子送命簫」,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古代俗語:「斷腸笛子送命簫」,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現代很多家長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一門樂器,畢竟學音樂可以陶冶孩子們的情操,也讓他們多掌握一本本領。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長在送孩子學音樂的時候,一般都會讓自己的孩子選擇西洋樂器,選擇中國傳統樂器的相對較少。
  • 笛子十大名曲,你聽過?
    笛子十大名曲,你聽過?在笛子的曲目中,有很多優秀的曲目,可是要說最有名的還是下面這些名曲。《姑蘇行》採用崑曲音調《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
  • 一蕭一劍走天涯,洞簫、南簫、琴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
    小曲最近又喜歡上了簫哦!一蕭一劍走天涯,琴簫、洞簫、南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快來和小曲一起來看看吧!簫的來源也是傳統的9000多年前的骨哨。屬於吹管氣鳴樂器。在秦漢至唐,簫是多指的都是指編管的排簫。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 "狩獵笛"武器配裝推薦————笛子大佬,真猛漢的選擇
    【巖賊龍號角II】(巖賊笛)凡是能吹攻大的笛子,傷害都差不到哪裡去,記住這句話!這把笛子和礦石笛音色一樣,面板略高一點,屬於中上層,自帶爆破屬性不能插無擊珠,匠4後有絲白斬,最大的好處就是自帶兩個2洞實在是太方便了!爆破值150,三級後190,不算太厲害的爆破,可用可不用,就當爆破是贈送的。製作也比較簡單,巖賊龍好打,沒啥怨念素材。
  • 笛子原來這麼容易學,滿滿的乾貨,笛子速成
    管類樂器大致有以下幾種:笛、簫、葫蘆絲、笙、等。其中笛子的吹奏較為簡單。今天,小編就簡要的說一說笛子的吹奏方法。俗語有:三年笛子五年簫的說法。要想學好管類樂器,除了掌握一些技法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勤加練習。最後,感謝我的152位粉絲大大。因為小編是一個新手,且才疏學淺,文風未定。目前尚在嘗試期間。近來發布的東西沒有明確的主題。但承蒙各位厚愛,依舊不離不棄。在這裡小編深鞠一躬,感謝各位支持。
  • 武漢音樂學院笛子專場音樂會暨湖北省笛子專業委員會會長擴大會
    錄製出版了多張演奏專輯,創作了多首笛子樂曲,撰寫、編輯出版多部(篇)專著、教材及論文,是當今中國笛壇富有成就的笛子演奏家。周可奇,武漢音樂學院中樂系副教授、碩土生導師、管樂教研室主任。自幼習笛,先後師承宋樹坤先生、楊明先生。1995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先後師承榮政先生、向思義先生、胡志平先生學習演奏與理論;2001年舉辦個人笛子獨奏音樂會,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 初學笛子應該要注意什麼?
    十、淺談笛子的吐音吐音是笛子的重要演奏技術,吐音的形態通常分單吐,雙吐,三吐,循環雙吐幾種。不管何種形態的吐音,都包含兩個部分,1。唇舌運動,2。與手指的配合。1、唇舌運動單吐時,舌作T的擬音,雙吐時,舌作TK的擬音,三吐時,舌作TTK,或TKT的擬音。由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人說雙吐擬音是「吐庫」,有人說是「得各「,又有人說是」肯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