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林生
關鍵詞:竹子、簫笛、內應力、豁裂、預防。
文選出處:《樂器》1987年05期
簫笛豁裂,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竹子本身結構的原因
竹子在乾燥脫水過程中,由於竹材弦向、徑向收縮的差異,會產生很大的"內應力",從而 使之發生縱向豁裂。因此,竹子要放在通風的室中自然陰乾。這樣乾燥速度緩慢,可以減弱 竹子內應力,降低竹子豁裂率。
預防豁裂,一般採用扎線的方法,來「抵制」內應力。
在民間,有一種"以豁治豁"的辦法,是以消除"內應力"為出發點。簡單地 說,"以豁治豁"就是將簫笛毛坯人為地精心剖成2~ 3 片,再拼合起來製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 用強度大的膠合劑粘合,而只宜用填補縫隙 的材料。這樣,彼此獨立的竹片本身失去了向外的弾性張力,製成簫笛後,塗上底色,再扎線上柒,一般是很難發現人為的縫隙的。我在1974年曾用這種方法做過一支笛子,效果不錯。
2.自然損傷
竹子一般要生長3~5年才能採伐制笛。在這期間,自然力(風、雨、雪、光)對竹子 也會帶來損傷。因此在選材時,要將豁裂的和 有暗縫的竹子剔去。
3.加工損傷
竹笛在加工過程中,要經過烘烤、撬直、鑽孔等。如果加工不當,也容易造成竹子纖維的損傷,留下豁裂隱患。
烘烤要掌握"火候",尤其在撬直過程中更要小心。一定要等竹子烘烤軟熟後再進行扳撬。
其次,撬板的孔洞大小要合適,要平坦光溜,不要有楞角。
鑽孔的鑽頭要鋒利,進鑽速度不要太快。現在都用鑽孔機開孔,一次成型,優點是產量高質量好,缺點是進鑽速度太快,容易造成竹纖維損傷。
簫笛的豁裂現象大都發生在孔的部位,與鑽孔受傷有關。
有一種工藝叫"火燙孔",操作不當也容易造成開裂。
銅套加工不慎,接口部位的開裂也是常見的。
有些人受利益驅動,將剛砍下的鮮竹進行烈火烘烤,以其儘快乾燥儘快製作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在簫笛半成品過程中(尚未油柒前),對音孔內壁竹纖維孔,銅套竹纖維部位,灌滴"502"快瞬膠水,對防裂很有效果。
防止簫笛豁裂的方法很多。
如,新購的簫笛,開始不要長時間吹,要慢慢讓簫笛適應管內管外溫度溼度的變化。
冬天不要在戶外寒冷地區吹簫笛。
不要讓簫簫"吹空調",曬太陽或接近高溫。
乾燥季節,可適當在笛簫內滴些水或茶汁,以保持溼度。
簫笛不吹了要放進箱、袋收妥,不要隨便亂放,等等等等。
(2020.02.2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