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嚴松 通訊員邵穎)「這下好了,以後出門再也不用提心弔膽了。」昨天,家住人民路5號3幢的居民胡師傅看到小區門口的危牆被及時修復並且繪上了美麗的牆繪,打心眼裡高興。
據了解,幾天前,姑蘇區滄浪街道養蠶裡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邏時,發現人民路5號小區外牆從底部開裂,牆面明顯往道路外側傾斜。由於人民路5號位於古城河邊的東一路上,是典型的無物業小區,居住的多數是高齡老年人,小區外牆因年久失修已出現嚴重裂痕和破洞,且該牆毗鄰人行道,若不及時處理,隨時有倒塌可能,危及周邊居民人身安全。
發現此情況後,社區網格員隨即張貼溫馨提示,做好圍擋,上報滄浪街道。經過養蠶裡社區的多方聯繫和協調,最終依託姑蘇區城管委的環古城河沿線景觀提升工程,危牆得以拆除並重建。在此基礎上,社區黨委結合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我愛我家——守護家園行動計劃」,通過集思廣益、創新思路、精心策劃,將這面長20米,高2米的空白牆打造成為社區文明實踐新陣地。
「現在的牆安全又美觀,和原來完全不一樣了。自從小區門口有了這道文化牆,我學到了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雖然小區暫時還沒有垃圾分類亭,但我在社區的宣傳下早早地就在家中做好了垃圾分類。」人民路5號2幢居民張阿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