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紺宇橫天室,迴鑾指帝休。曙陰迎日盡,春氣抱巖流。空樂
繁行
漏,香菸薄彩斿。玉膏從此泛,仙馭接浮丘。————《幸少林寺應制》」
佛教文化來源於古代的印度,最早進入中國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作為一種外來的宗教,當時的統治者給予的是一種寬容和開放,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漢朝統治者對於佛教的喜愛。當時的中國已經有了本土的宗教,但是統治者和教育家們依然很熱衷於佛教中讓人們修身養性、力行善事的理論。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對於富人來說生活中都時常會遇到沒有辦法排解的苦惱,對於窮人來說更是如此,而佛教中的眾多理論都是教誨人們如何排解苦惱,如何看淡人生中的各種錢權誘惑。讓人做到心平氣和、看淡名利。伴隨一個比較漫長的發展過程,佛教經過本土僧人的本土化發展,基本上也已經成為一種本土宗教,而它的影響也一直伴隨著這個國家的發展和變遷。
寺廟作為佛教的一個實體體現,是宗教信徒們生活以及實踐佛教真理的主要地方,而少林寺就是其中一個比較著名的地方。少林寺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寺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各種各樣的小說,說到少林寺相信有不少人會自然而然的和功夫聯繫起來,因為在小說和影視劇中少林寺就是一個佛教和武學兼併的聖地。在一些武俠小說中還有「南少林、北武當」這樣的說法,將武術文化和宗教文化進行了結合。
其實這些看似虛無的改編也是有其現實根據的,武當太極、少林功夫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東西。在真的少林寺中,這些東西也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沒有那麼神奇罷了。嵩山的少林寺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剎」,我們從中不難看出少林寺在人們的心中有多麼深遠的影響力,少林寺不僅僅是眾多影視劇的塑造原型,在現實生活中,少林寺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的收入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普通寺廟那麼簡單了,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少林寺的運行更像是一個商業集團,但是我們又聽釋永信說自己的工資僅僅只有700元,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少林寺每年過億的收入都去了哪裡?
少林寺的日常運營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時期,距離現代社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並且在這期間少林寺經歷了多次變故。這也是為什麼少林寺的背後蘊含眾多故事的理由,少林寺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古建築群體,裡面還保留著各種各樣的文化瑰寶、詩書文章以及佛學的眾多書籍。就連裡面的很多佛像菩薩像都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東西,正是因為這裡蘊含著很多值得一看的風景,所以說自從建國以後少林寺就成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途遊聖地,眾多的旅遊愛好者都會慕名而來,大多數的到訪者其實也算是佛教的信仰者,他們到了寺廟之後會力所能及的捐獻一些香火錢,畢竟這個東西是千百年來人們都保留的習俗。
再者在旅遊的層面,少林寺是需要門票的雖然說數額不是非常的大,但是相比其他寺廟來說少林寺的每年的門票收入就是其他寺廟望塵莫及的一個收入數額。少林寺還有一眾十分忠實的信徒,每年都會在固定的日期到訪少林寺並且捐獻一定數額的香火錢。很多的明星和企業家也是這樣的類型寺廟的常客,他們每年都會給少林寺這樣的寺廟捐獻不少的錢,對於已經錢權兼具的人來說,有些時候拿些錢去做善事是一種必要的選擇,畢竟買一個心安也花不了多少錢。在過去的幾十年時光裡面,有人做過專門的統計,認為少林寺每年各項收入的總和都早早的超過了億元,況且並不是所有的寺廟都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國內其他地方的很多寺廟都因為沒錢而已經無法繼續運轉了。少林寺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能夠獲得比較大數額的營業收入也算是正常,很多媒體在知道這些事情以後難免會有些好奇,比如說少林寺每一年那麼多的收入都去了哪裡,少林寺真的有那麼多的地方能夠用到這麼大的開銷嗎?
過億收入去了哪裡
首先接受詢問的當然是少林寺的主持也就是釋永信,作為真正意義上少林寺的一把手,他雖然不是寺廟運營的投資人,但是基本上所有有關於寺廟運營的一切事務都是他說了算,採訪他的記者也認為在他那裡應該可以得到第一手資料。但是釋永信的回答卻讓他們大吃一驚。釋永信回答道他每個月的工資只有700,這個回答不僅僅讓記者吃驚,更是讓觀眾們非常的吃驚,畢竟那麼大的一個寺院,並且每年的收入也如此的多,怎麼可能讓在寺院中的僧人沒有薪水呢?就連寺廟的主持都僅僅只有700,那麼其他人豈不是接近於沒有。這就讓眾人更加的好奇少林寺那些過億的商業收入都去了哪裡。少林寺每年收入上億,釋永信卻說自己工資才700,錢都去了哪兒?
釋永信耐心的給記者解釋起來其中的各個細節以及處理方式。很多人都覺得是寺廟裡面的僧人以及管理者將這些錢都進行了瓜分,其實並不是那樣的。雖然少林寺是一個寺廟,但是同樣在商業的運營中有著很多的規章制度,這些東西在有關部門哪裡都是有備案的,作為寺廟的管理者還是日常活動的運營者都是沒有任何權力去胡亂挪用資金的。收入中的部分金額會直接使用到寺廟,寺廟中的各種歷史瑰寶的維護以及修建之中,因為寺廟的面積非常的大,並且很多東西,比如說樹木綠植等等都是需要日常維護的,寺廟各個地方也有現代化的設施,一部分構建時間比較久遠的建築的修築費用是非常昂貴的,光是這幾項就已經使用了大部分的資金。在這些領域的開銷是必須的,而且這些東西都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企業的日常運轉中的磨損費用,想要維持寺廟的日常運行這些條件必須具備。
在少林寺中,在比較重要的日期還會舉辦重大的佛教典禮,這些典禮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如果說有企業或者有錢人能夠再贊助一些費用那麼當然好,如果沒有那麼這些活動的資金來源就是寺廟的日常收入,這樣的活動每年都有很多,如果說不加以節制或者積極的拉贊助光靠寺廟的資金是很難開展的。
結語
寺廟的運行不能夠單單依靠僧人,還有很多其他獨立的部門、比如說安全部門、環境衛生、現代化的設施業務等等,寺廟中的人員是比較有限的,因為作為僧人大家的主要工作還是要在寺廟的日常活動中而不是商業活動,所以說這些業務都是需要置辦硬體設施,並且支付薪水來聘請外來人員的,在這其中薪水就是很大一筆開銷。釋永信也說到寺廟中的僧人是不可能私自將這些收入瓜分的,他可以詳細的列出每一年這些資金的去向。並且如果到了流動資金核算的日子,寺廟還有剩餘的資金那麼這些錢也會去到固定的帳戶上,用於慈善和對外捐款,捐款目標就是貧困地區、受災地區或者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參考資料:《幸少林寺應制》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