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底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各地教會停止實地聚會已有近兩個半月了。在這段時間當中,疫情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擴散擾亂了很多人的心,而新天地等異端邪教的侵襲與網絡信息的紛雜也給不少信徒帶來了困擾,加上恢復聚會看起來似乎還遙遙無期,教會恢復聚會之後情形會怎樣,許多人都在觀望和守候著。
這段時間,許多教會和牧者同工利用網絡音頻、視頻、直播或文字的方式與弟兄姐妹們分享聖經真理,也有不少小組和團契繼續在網絡上聚會,互相分享交流,彼此勉勵在屬靈成長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在諸多的網絡資源當中,我們注意到金陵協和神學院研編室推出的《每周靈糧》已成為眾多教會線上靈修輔導班的教材,目前為止,他們已帶領千餘名弟兄姐妹,在「聽+思+記」的方式當中,開啟中國化靈修方式的嘗試之旅。
《每周靈糧》:一本中國化的靈修手冊
提到靈修手冊,弟兄姐妹們耳熟能詳的,諸如《荒漠甘泉》《心靈麵包》等,大多是由外文翻譯而來。在汲取屬靈前輩信仰資源精華的基礎上,金陵研編室希望能夠立足中國教會和中國基督徒的生活,推出一本中國化的靈修手冊,這才有了2020年《每周靈糧》第一期的出版。
「靈修是每個基督徒生命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我們盼望與你同行,攜手並進。為此,金陵協和神學院的編輯同工精心組織了53篇靈修小品,每周一篇,編輯成《每周靈糧》這本小書,以期與弟兄姊妹一道讀經靈修,生命更豐盛。」《每周靈糧》的徵訂啟事中介紹說,書中所選文章均為近年原創,立足中國教會,關注中國基督徒生活。
2020年的《每周靈糧》分為歲首·更新、栽種·復甦、事奉·遵行、靜默·等候、收穫·成聖、聖誕·感恩六大部分。在每部分當中,配有兩個月的日曆和8-9篇靈修短文,簡練而精緻。
比如,在第13篇《信德》一文中,依據聖經馬可福音16章9節和14-15節兩處經文,對比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和跟隨主三年之久的門徒在信德上的差異表現,引導讀者反思我們跟隨主之人是否也如當時的門徒,在經歷復活的主之後最終克服恐懼。
《信德》一篇正文600餘字,閱讀下來不會超過5分鐘,但結合聖經經文細細默想,卻是直入人心、回味無窮。此文還以一段小詩結尾:「有信心就擁有光明, 有光明就沒有懼怕。在信仰中克服恐懼, 在信心裡得享安息。」
線上靈修輔導班:適合青年人的靈修方式
信仰助手微信平臺呼籲: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離不開網絡。而微信為日常生活、工作所提供的便捷與高效更是被青年人所青睞,千萬的網民中就有馬其頓的呼聲。教會借用網絡平臺牧養主的羊群,這個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我們若不保護好這方土壤,信徒便會被網絡上的異端邪說所侵擾矇騙。
為了更好地使用《每周靈糧》這本書,金陵研編室邀請了靈性豐盛的同工進行線上語音輔導,推出了53節課,為期一年。課課與書中篇章同步,一次10-20分鐘。在語音輔導當中,同工會介紹靈修的主題與核心,並結合信徒在默想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疑惑進一步解釋,進一步豐富了這一主題在文本之外的內容,引導參與者更深默想和明白。
該線上靈修輔導班的成員定位為網絡時代的青年基督徒。針對青年人生活忙碌和慣於使用網絡的特點,線上靈修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了靈修默想聖經的便捷方式:「上班地鐵,下班公交,等電梯,接孩子,教會、詩班、團契、小組……隨時隨在,聆聽分享,默想主言。」
此外,金陵還邀請了千餘名主內肢體加圈打卡,分享各自的靈修心得與收穫,在屬靈成長的道路上結伴同行。
今年1月份,在編排好課程、部署網絡系統後,他們邀請了400位肢體,參與學習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和第一周「新歲祝福」課程,兩節課收到800多篇學習心得和課程評論。
至今為止,《每周靈糧》已經進行到第14周「做一粒種子」。這堂課於4月4日更新,閱讀近4000人,參與打開的有367人。在《每周靈糧》伴您成長的小組中,成員已有近千人,14課的學習心得和評論已有近萬篇。
每日靈修:培養一個受益一生的信仰習慣
「說起靈修,就很感恩大學時代青年團契的老師。是她不斷反覆地教我們靈修,才養成了今天日日靈修的習慣。每日的靈修時可以放下一切勞累疲憊享受在主裡面靈魂安息的美好時光……」
「內容:以靈修短文為引,引出主題,結合信仰談,輕鬆一點,當然可以深度思考;性質:團隊學習,克服惰性;目的:養成靈修習慣,用中國基督教的思考方式去靈修……」
「盼望藉著《每周靈糧》提供的學習平臺讓我們養成靈修的習慣。左手《聖經》右手《每周靈糧》,使我們的生命能夠紮根在主的真道上,不斷的反思自己跌信仰,以至於能夠把信仰活化在生活當中。」
「聽了老師的分享,感覺自己特別蒙恩,進入這樣的學習團契,牧養靈命,一年堅持53次打卡,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
以上都是《每周靈糧》公開課之後參與者們的一些反饋。從中不難看出,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養成靈修習慣都是內心深處的期待。然而,在現實忙碌的生活當中,在個人的惰性及與罪的爭戰當中,能夠持續靈修、在主的話語裡得到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怕一個人可以跑起來卻走不遠?不喜歡「鬥圖式」的靈修群?沒有同行的小夥伴?新的一年需要為你的青年牧養事工尋找一套輔助方案?……」
金陵協和神學院盼藉著這本《每周靈糧》靈修手冊,幫助到更多有需要基督徒的屬靈生命成長;也在這不能實地聚會的特別時期,藉助網絡平臺牧養主的群羊,堅固信徒的生命根基,免受異端侵擾,在各樣艱難爭戰當中依靠上帝得著智慧、力量與平安。
自1月底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各地教會停止實地聚會已有近兩個半月了。在這段時間當中,疫情在全國乃至全球的擴散擾亂了很多人的心,而新天地等異端邪教的侵襲與網絡信息的紛雜也給不少信徒帶來了困擾,加上恢復聚會看起來似乎還遙遙無期,教會恢復聚會之後情形會怎樣,許多人都在觀望和守候著。
這段時間,許多教會和牧者同工利用網絡音頻、視頻、直播或文字的方式與弟兄姐妹們分享聖經真理,也有不少小組和團契繼續在網絡上聚會,互相分享交流,彼此勉勵在屬靈成長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在諸多的網絡資源當中,我們注意到金陵協和神學院研編室推出的《每周靈糧》已成為眾多教會線上靈修輔導班的教材,目前為止,他們已帶領千餘名弟兄姐妹,在「聽+思+記」的方式當中,開啟中國化靈修方式的嘗試之旅。
《每周靈糧》:一本中國化的靈修手冊
提到靈修手冊,弟兄姐妹們耳熟能詳的,諸如《荒漠甘泉》《心靈麵包》等,大多是由外文翻譯而來。在汲取屬靈前輩信仰資源精華的基礎上,金陵研編室希望能夠立足中國教會和中國基督徒的生活,推出一本中國化的靈修手冊,這才有了2020年《每周靈糧》第一期的出版。
「靈修是每個基督徒生命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我們盼望與你同行,攜手並進。為此,金陵協和神學院的編輯同工精心組織了53篇靈修小品,每周一篇,編輯成《每周靈糧》這本小書,以期與弟兄姊妹一道讀經靈修,生命更豐盛。」《每周靈糧》的徵訂啟事中介紹說,書中所選文章均為近年原創,立足中國教會,關注中國基督徒生活。
2020年的《每周靈糧》分為歲首·更新、栽種·復甦、事奉·遵行、靜默·等候、收穫·成聖、聖誕·感恩六大部分。在每部分當中,配有兩個月的日曆和8-9篇靈修短文,簡練而精緻。
比如,在第13篇《信德》一文中,依據聖經馬可福音16章9節和14-15節兩處經文,對比了抹大拉的馬利亞和跟隨主三年之久的門徒在信德上的差異表現,引導讀者反思我們跟隨主之人是否也如當時的門徒,在經歷復活的主之後最終克服恐懼。
《信德》一篇正文600餘字,閱讀下來不會超過5分鐘,但結合聖經經文細細默想,卻是直入人心、回味無窮。此文還以一段小詩結尾:「有信心就擁有光明, 有光明就沒有懼怕。在信仰中克服恐懼, 在信心裡得享安息。」
線上靈修輔導班:適合青年人的靈修方式
信仰助手微信平臺呼籲: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離不開網絡。而微信為日常生活、工作所提供的便捷與高效更是被青年人所青睞,千萬的網民中就有馬其頓的呼聲。教會借用網絡平臺牧養主的羊群,這個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我們若不保護好這方土壤,信徒便會被網絡上的異端邪說所侵擾矇騙。
為了更好地使用《每周靈糧》這本書,金陵研編室邀請了靈性豐盛的同工進行線上語音輔導,推出了53節課,為期一年。課課與書中篇章同步,一次10-20分鐘。在語音輔導當中,同工會介紹靈修的主題與核心,並結合信徒在默想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疑惑進一步解釋,進一步豐富了這一主題在文本之外的內容,引導參與者更深默想和明白。
該線上靈修輔導班的成員定位為網絡時代的青年基督徒。針對青年人生活忙碌和慣於使用網絡的特點,線上靈修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了靈修默想聖經的便捷方式:「上班地鐵,下班公交,等電梯,接孩子,教會、詩班、團契、小組……隨時隨在,聆聽分享,默想主言。」
此外,金陵還邀請了千餘名主內肢體加圈打卡,分享各自的靈修心得與收穫,在屬靈成長的道路上結伴同行。
今年1月份,在編排好課程、部署網絡系統後,他們邀請了400位肢體,參與學習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和第一周「新歲祝福」課程,兩節課收到800多篇學習心得和課程評論。
至今為止,《每周靈糧》已經進行到第14周「做一粒種子」。這堂課於4月4日更新,閱讀近4000人,參與打開的有367人。在《每周靈糧》伴您成長的小組中,成員已有近千人,14課的學習心得和評論已有近萬篇。
每日靈修:培養一個受益一生的信仰習慣
「說起靈修,就很感恩大學時代青年團契的老師。是她不斷反覆地教我們靈修,才養成了今天日日靈修的習慣。每日的靈修時可以放下一切勞累疲憊享受在主裡面靈魂安息的美好時光……」
「內容:以靈修短文為引,引出主題,結合信仰談,輕鬆一點,當然可以深度思考;性質:團隊學習,克服惰性;目的:養成靈修習慣,用中國基督教的思考方式去靈修……」
「盼望藉著《每周靈糧》提供的學習平臺讓我們養成靈修的習慣。左手《聖經》右手《每周靈糧》,使我們的生命能夠紮根在主的真道上,不斷的反思自己跌信仰,以至於能夠把信仰活化在生活當中。」
「聽了老師的分享,感覺自己特別蒙恩,進入這樣的學習團契,牧養靈命,一年堅持53次打卡,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
以上都是《每周靈糧》公開課之後參與者們的一些反饋。從中不難看出,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養成靈修習慣都是內心深處的期待。然而,在現實忙碌的生活當中,在個人的惰性及與罪的爭戰當中,能夠持續靈修、在主的話語裡得到力量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怕一個人可以跑起來卻走不遠?不喜歡「鬥圖式」的靈修群?沒有同行的小夥伴?新的一年需要為你的青年牧養事工尋找一套輔助方案?……」
金陵協和神學院盼藉著這本《每周靈糧》靈修手冊,幫助到更多有需要基督徒的屬靈生命成長;也在這不能實地聚會的特別時期,藉助網絡平臺牧養主的群羊,堅固信徒的生命根基,免受異端侵擾,在各樣艱難爭戰當中依靠上帝得著智慧、力量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