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往事》於1984年2月在美國發行。雖然這是部老電影,但還是值得一看。
一。故事大綱
在紐約猶太社區中,主人公「麵條」最初只是一個小混混,後來變成了黑幫大佬。這部電影是關於他的成長和黑幫兄弟。
麵條只是黑幫字符代言人和另一個重要字符麥克斯中的一個。
麵條
麥克斯
這兩個人,面是寬的,愛是重的重義;麥克斯對陰謀的攻擊,冷酷無情,更符合觀眾固有的黑幫觀念的成員——他們一定是100%的惡棍。
在這個世界上,好的和壞的是相反的。黑幫的成員也有積極的一面,他們也是具有鮮明個性的血肉之軀。
麵條與麥克斯形成鮮明對比。
麵條可以為他們兄弟的死報仇殺人,而麥克斯設下陷阱為自己的「洗白」殺死他們的兄弟。
麵條
麥克斯
麵條保存麥克斯和「告密」為警方提供線索,麥克斯是為了佔據團夥的根基,冒著假裝死亡的危險,使其他兄弟真正死於警方的槍枝之下,將計就計被困在麵條中的不公正。
他們年輕時手拉手。他們在街上打架殺人,進了監獄。他們帶著兄弟們到外面去發展和鞏固公會。
麵條出獄後,兩人的工作風格大相逕庭。他們的兄弟被殺後,麵條帶著內疚逃跑了,麥克斯轉過身來洗白,從官員變成了部長。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談論手足情誼,愛恨情仇,時光曲折和時間的變化。
2。故事背景
當時美國正在實施禁酒令,禁止正規酒類市場,走私和地下交易成為一項利潤豐厚的生意,黑幫組織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這樣的前景下,《美國往事》不僅是麵條回憶的兄弟們的過去,也是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發展史。
片中,麵條發明了水路走私的方法,使麵條和麥克斯團夥獲得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
發展和成長
後來麥克斯以殯葬公司為掩護,走私酒類,同時進行搶劫、盜竊、敲詐勒索等活動,使該團夥逐漸壯大。
禁令的取消成了麵條麥克斯和黑幫兄弟的命運。販賣私酒的警察的出現使他們彼此分離,並各奔東西導致該團夥垮臺。
影片中的莫大酒館和中國吸菸廳具有時代特徵。尤其是莫大酒館是年輕麵條經常出入的地方。在酒館裡,他們老了又回來了。他們記得舊時光。歲月的滄桑不僅是體形、眼神、雙手觸摸桌椅的觸摸,更是酒館的空氣。
三。時空魅力
電影的魅力在於它是一門時空藝術。它可以加速,減速,省略和停止時間。同時,它可以使用flash back來填充已經發生的故事。此外,不同場景的變換也使影片內容豐富,引人入勝。
喬·萊昂內爾是《美國往事》的導演,他把幾十年的時間縮短到了幾個小時,讓觀眾可以用主人公麵條重新開始生活。
小時候,出獄後時光和歸來後,導演採用了各種前向和逆向敘述的手法來補充片段。乍一看,他真的需要有跳躍的思維來跟上電影的節奏,弄清楚發生了什麼。
萊昂內爾最初計劃把這部電影分成兩部,每部一部三小時。後來,當歐洲發布時,發布的版本被縮短為3小時49分鐘。
在美國的首映式上,刪去了「麵條」中大量回憶過去的段落,最後一節還有139分鐘。這個版本基本上是一個單行的直接敘述,「美國」仍然存在,「往事」由於空間有限,很難找到。
幸運的是,我看到了歐洲版本的發布。2008年第一次看到電影都是兄弟友情和背叛,滿屏都是過去;
十年後,我在電影中看到了時間的流逝,社會的變化和美國當時。
這也可能是電影標題「美國往事」的意思。
4個射擊花絮
在《美國往事》上映十年前,第一部和第二部(19721974)黑幫電影《教父》即史詩上映。
因此,自從她拿到劇本後,利昂已經拍攝了11年的沒有人,因為我們沒有信心再拍一部可以與《教父》媲美的電影。
十一年後,在1983年,製片人艾隆貝爾聽了導演賽爾喬·利昂三個小時的劇本描述,然後決定投資這部電影。1984年上映後,這部電影達到了人們的期望,成為了一部經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