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問:為什麼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呢?

2020-12-22 東和茶葉

許多第一次接觸普洱茶的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都是茶葉,為什麼紅茶、綠茶、烏龍茶都是散茶,而市面上看到的普洱茶都是茶餅、茶磚甚至是笨重的金瓜貢茶呢?

其實普洱茶也有散茶形式出售,它們大多作為原料販賣給茶商、廠家,由他們來進行二次加工生產。

為什麼廠家不嫌麻煩、要在散茶身上多加一道工序呢?普洱茶從散茶形式變成緊壓茶,背後有什麼意義嗎?

#什麼是緊壓茶?

緊壓茶指的是以普洱茶為原料,經過蒸汽蒸軟(或增溼回軟)並施加一定力量,壓造成「餅」、「磚」、「沱」等形狀的再加工普洱茶。

為什麼選擇做緊壓茶?

(圖片源於網絡)
(圖片源於網絡)

隋唐時期,隨著邊貿市場發展狀大,官方開通了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線路眾多,其中主要一條線路從雲南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途徑西藏邦達、工布江達、拉薩,然後再經江孜、亞東,分別抵達緬甸、尼泊爾、印度,國內路線全長3800多公裡。千裡之遙,地勢高、山路險阻,來回一趟長達數月,在這條古道上,貨品運輸主要依靠馬匹與人組成的馬幫隊伍,途中需要花費的時間、人力成本基本是固定的。

因此在時間、人力成本固定的情況下,儘可能每一趟運送更多貨物,才能降低物流成本。而散茶是輕泡貨物,即體積大、自重輕的貨物。在同樣重量的情況下,散茶佔用的空間更多,體積更大,但是經過蒸汽加溼軟化後緊壓的茶磚、茶餅則不一樣,茶葉被緊緊壓縮在一處,充分利用每一處空間 ,存放方便、攜帶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運力的使用效率。

棉紙下的普洱茶餅

當然,除了體積形狀問題,還有就是普洱茶與空氣中水分接觸的因素。普洱散茶大多條索修長,茶葉之間有縫隙,與空氣接觸面積較多。與散茶相比,緊壓茶將茶葉的縫隙變小,接觸空氣面積較小,導致茶葉的轉化是從外部向茶葉內部傳遞,循序漸進形式進行,從長期儲存的角度來說,緊壓茶更加適合。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普洱茶緊壓茶由來而久。在唐宋時期,就有福建人製作「龍團鳳餅」,在茶葉上面壓制印「龍」、「鳳」圖案,華麗精緻。這一類龍團鳳餅專供皇室所用,開啟緊壓茶的歷史。

緊壓茶方便交易

後來,為了方便稅收工作與市場交易,政府出臺一系列標準,對普洱茶緊壓茶進一步規範化;比如一餅茶淨重是357克,一筒茶葉是7片*357克/片,約等於2.5公斤,一箱是12筒*2.5公斤,約30公斤。這一系列標準的推出,也方便了生產廠家的進銷管理。

無論是茶餅、茶磚、沱茶等緊壓茶,抑或是鬆散的散茶,從本質上說,都是普洱茶的形態變化。運輸需求與歷史因素決定了普洱茶普遍以緊壓茶形式傳世。如今普通人在選購普洱茶,大多選擇茶磚、茶餅等緊壓茶;未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新的流通渠道出現,屆時也將誕生新的變化。

讓我們拭目而待吧。

相關焦點

  • 揭秘普洱茶餅為什麼是357g?
    普洱茶根據其形態劃分有散茶和緊壓茶兩種。緊壓茶常見的有餅、磚、沱等形狀,其中以餅茶最為普遍,傳統的餅茶重量為357克一餅,那為什麼會是這個數字?357克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關於普洱茶餅重357克說法眾多,在此選取其中幾種較為合理的解釋。一、歷史淵源從普洱茶餅歷史源頭探究,普洱茶興於兩千多年前,盛於清朝時期的皇族。
  • 長期陳放普洱茶,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因為餅茶比散茶節約空間?
    普洱茶,最常見的形態有散茶和餅茶兩大類。很多收藏普洱茶的茶友都是以收藏餅茶為主;日常品茶,散茶也不是茶桌上的主流。相對來說,餅茶撬茶麻煩,還不能很清楚的辨別茶葉品質,為什麼大家都選餅茶存儲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餅茶所佔空間小,比散茶更加節約空間嗎?
  • 沒有幾年茶齡的人不一定知道普洱茶為什麼至今還要緊壓成餅
    沒有幾年茶齡的人不一定知道普洱茶為什麼至今還要緊壓成餅?「七子餅」,有人認為是繼承唐宋餅茶遺風。也有人說,把茶做成圓餅是寓意著飲茶人團團圓圓。事實上,七子餅的出現大體是清朝前期,普洱府建立前後的事情。至於為什麼要把茶餅作成圓餅狀,說來也簡單,就是圖個方便,便於計算統計與最大限度的運輸茶葉數量。隨著現在制茶技術的成熟與完善,完全可以將普洱茶做成散茶與其他形狀的茶,但普洱茶緊壓茶仍是主流導向。在市面上可以發現,普洱茶較多以緊壓茶為主,例如茶餅,茶沱,茶磚,就連近幾年出現的龍珠,小沱,也是緊壓茶的工藝,很少會有散裝的普洱茶。普洱茶從散茶到茶餅的過程稱為壓茶。
  • 普洱茶是什麼茶?如何正確的衝泡普洱茶
    普洱茶是我國的歷史名茶,普洱茶擁有令人陶醉的特性而聞名。普洱茶本身含有脂肪分解的脂肪酶,對於很多正在減肚子的人們可以起到脂肪的消化和消耗作用,而且,普洱茶還可以養顏護胃。什麼是普洱茶普洱茶屬於黑茶,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發酵,熟茶人工催熟。關於普洱茶的誕生有許多的傳說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了。
  • 談談普洱茶行業中的白手套,手中有套心理不慌
    近年來,隨著普洱茶老茶的價格飆升,早些年製造的假冒品牌茶也在市場中流通。這給行外人士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由此,普洱茶的中介平臺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因此,在鑑賞或者鑑定老茶的過程中,白手套(純棉)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
  • 收藏普洱茶是生茶好還是熟茶好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生茶都可以存放起來,等到升值的。 什麼樣的茶料才好呢? 而普洱茶,還分為有喬木普洱茶、臺地普洱茶;喬木茶不被限制茶樹的高度,所以數量是比較稀少的;而臺地茶,則通過不斷修剪處理來限制它的生長,使其不斷的發芽,一發芽就被採摘製成茶葉,
  • 包裝上沒有保質期被告違法銷售,普洱茶究竟能放多久?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普洱茶具有產品特殊性,在符合標準的儲存條件下適宜長期保存,保質期標籤瑕疵並不影響食品安全,所以判決駁回了這名消費者的全部訴請求。普洱茶沒有固定保質期,可以長期存放這個知識剛接觸普洱茶的朋友或許還不太清楚。
  • 吳鵬飛特製普洱茶專欄(31):普洱茶不存在過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鵬飛觀點,ID:wpfgd00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吳鵬飛喝吳鵬飛特製普洱茶吳鵬飛特製普洱茶專欄(31)>普洱茶不存在過期初次接觸普洱茶的人,會感到奇怪,因為普洱茶產品上面,一般都找不到生產日期。
  • 為什麼不同的普洱茶,要用不同的泡法?這幾方面(乾貨收藏)
    普洱茶種類很多,普洱茶有生熟之分,還有新茶和老茶之分。除此之外,緊壓茶還有鬆緊度之分、嫩度不同,衝泡的方法還是有差異的。為什麼不同的普洱茶要用不同的衝泡方法,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又有哪些不同的普洱茶類型呢?
  • 今天教你如何選購普洱茶!
    未來普洱茶的價格還會上漲到多少,是我們制茶人和老茶客們都想知道的。 有人譴責炒作「天價茶」,卻也有人拍手叫好。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呢?很高興您看到了這篇文字,也算是我們之間的一點緣分,也說明你是一位喜歡古樹普洱茶的茶友。作為勐海本地的普洱茶茶廠,我想向廣大茶友們介紹一下普洱茶的現狀,幫助大家買到真正放心的普洱茶,千萬不要再喝冒牌普洱茶了!
  • 普洱茶為何要壓成餅狀,而非散存?
    前些日子同朋友一起逛茶展,在某普洱茶展區,一位隨行朋友拿了個周正的茶餅,費力撬出一點茶葉後不禁同我吐槽:「茶餅這麼難撬,真不明白普洱茶為什麼還要壓成餅狀?」關於這點疑惑,喝過普洱的朋友大概都有過。雲南普洱茶的成品,最常見狀態是餅狀,此外還有磚茶、沱茶等緊壓茶,雖也有部分散茶,但緊壓茶一直都是普洱的主流。
  • 人到中年,建議你多喝普洱茶,行家這席話,現在知道還不晚
    導語:為什麼建議你多喝普洱茶,行家一席話,後悔知道太晚!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茶葉是中國的傳統飲品,具有數千年的歷史,茶葉品種也眾多,綠茶、烏龍茶、花茶等,但你知道嗎?綠茶一般都是越新鮮的越好,烏龍茶也類似,這樣的茶葉才能保持天然的醇香感,時間長了就不好喝。口感不佳,但普洱茶不一樣,為什麼呢?普洱茶特色的結構,越留越香,而且會產生更多的益生菌,這是其它茶葉不能比擬的,另外,普洱茶具有保持的效果,留得久更加陳香感,對身體好處也多,人到中年,建議你多喝普洱茶,行家這席話,現在知道還不晚!
  • 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有什麼區別?功效一樣嗎?
    現在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喝茶,閒來無事就會泡一杯茶來喝,其實茶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大好處的,讓我們的身體能夠更加健康。普洱茶是茶類的一種,但是普洱茶也分為生普洱和熟普洱,很多人並不了解這兩種普洱茶之間的區別,其實區別還是非常大的,不了解的人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們之間的區別。
  • 普洱茶餅,究竟應該怎麼保存,怎麼開?被老鼠咬了怎麼辦?
    如何保存普洱茶餅,給出幾條粗淺的建議,僅供諸君參考:器材準備:存茶前,務必先購買「溼度計」。入手後的第一件事,是「校準」,否則容易被不準確的讀數誤導。一個簡單易行的校準方法是:用被水浸溼的毛巾將溼度計完全包裹,十分鐘後儀表的讀數應當為「95%」,否則可自行校準至該讀數後,方投入使用。
  • 關於普洱茶新貴「龍珠」,或許你知道的有點少
    普洱茶龍珠,又叫手工小沱茶,是普洱茶團茶的一種。 龍珠是一種外形揉成小圓球的普洱茶葉,體積比日常見到的小青柑要小,一般取在8-10克毛茶,蒸軟後手工將之揉搓成球狀,大不至團、小若珠丸,故名「龍珠」。 通常情況下,同樣的用料,龍珠的價格都會高於別的形狀的普洱茶的價格,為什麼呢?
  • 普洱茶的微觀世界,如何用科學的方式區分生茶和熟茶?
    對於區分普洱茶生茶、熟茶,其實很多人會覺得,僅僅用眼睛看就能分辨出來。隨著制茶工藝的傳承和發展,不斷精益求精的考量與研究後發現,其實一個不經意的微妙變化就可以改變普洱茶的屬性與品質。今天就讓我們從一個微觀的角度,實用而簡單地了解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區別吧。
  • 普洱茶評審——茶葉的葉底藏著什麼秘密?
    我們常常會從看幹茶,聞茶香,品滋味幾個方面去判斷一款普洱茶的品質如何,但也時常看到同事在喝完茶後,拔拉茶渣觀察茶底,觀察茶底到底有什麼用呢?在茶葉審評中,葉底是審評六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雖只佔影響評審結果10%左右的因素,但從葉底中能窺見茶葉的相關信息。
  • 一次性把普洱茶講清楚(建議收藏)
    乾隆,普洱茶的最佳代言人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中國已經有了普洱茶的栽種記載,而真正讓普洱成為名茶,是到了清代。傳說雍正、乾隆二帝對普洱茶都頗為喜歡,雍正為其專門設立茶廠,而到了乾隆皇帝,正式為普洱賜名,「夏喝龍井,冬飲普洱」一時成為宮中潮流,可謂是乾隆最為寵愛的茶種之一。
  •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榮膺2020「雲南十大名茶」
    「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榮膺2020「雲南十大名茶」。高黎貢山有機普洱茶是「高黎貢山」品牌的標杆產品之一,是由「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陳亞忠親制。「普洱茶傳承工藝大師」「雲南茶區十佳匠心茶人」的陳亞忠,是高黎貢山的女兒,是生於大山,長於大山的姑娘,數十年的光陰都與這些古茶樹為伴,為把古茶樹上的一枚嫩綠,繾綣成茶餅中的一生蒼老,把時光沉澱的味道,薈萃出迷人的久香陳韻,陳亞忠,付諸了畢生心血。
  • 普洱茶錯誤的3種喝法!浪費茶葉不香醇
    普洱茶,曾作為皇室地位的標誌,每年都有大量上貢朝廷。它憑著美味甘醇的滋味,上至皇帝皇后,下至王公貴胄,都在熱情追捧,時常飲用。到了現代,對於普洱茶的益處,更有了眾多科學研究的有力證明。於是存普洱、品普洱,被越來越多人當作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