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快閃記憶體白菜價,其實是三星自己「作死」
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變得異常「慷慨」,千元機用上6GBRAM+128GBROM已經算是各大廠商的常規操作了,內存、硬碟也是越來越不值錢了。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數據,今年第四季度內存、快閃記憶體的的價格仍然處於下降趨勢,而且還會繼續下降。
一位供應鏈人士透露,由於供應過剩,今年第四季度DRAM和NAND的價格將環比下滑10%,而且接近年底,各大廠商都在清庫存,這將會進一步導致市場上內存、快閃記憶體價格的下降。毫無疑問,內存快閃記憶體價格的下跌最先衝擊到的是巨頭廠商三星,而這一切的發生,筆者認為是三星自己的「作死」。
內存、快閃記憶體是什麼?這裡筆者稍作解釋,內存通常指的是運行內存,是手機、電腦運行程序時臨時調用的存儲位置,通常關機數據就會消失,我們手機、電腦能同時在後臺運行多少程序就取決於內存的大小。快閃記憶體更容易理解,快閃記憶體一樣是用於存儲數據,不過是可以長期保存的,我們的電腦硬碟、手機硬碟、U盤都數據快閃記憶體產品。
毫無疑問的是,三星是內存、快閃記憶體領域的老大,一直以來都佔有全球市場一半的份額以上。但是在2016年的時候,三星做了一件大家無法容忍的事情,就是漲價,因為三星內存顆粒的漲價,短短幾個月一條DDR4內存條價格從200元左右上漲到了500元左右,價格上漲一倍還多,那段時間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是,買內存條賺的比買房賺的還多。結果當年的三星內存條產能有所下降,但是利潤卻上漲了很多,少幹活還多賺錢,這就是行業壟斷的好處。
當然三星不可能一直這樣壟斷下去,電子產品的正常規律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便宜。在嘗到三星壟斷的苦果之後,我們國內的企業開始發力了,到目前為止國內的合肥長鑫、長江存儲、福建晉華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市面上已經有不少純國產的內存條在流通了。而接下來國內廠商所要做的事情,就像京東方一樣,打破三星的壟斷後搶佔三星的份額,如果不是國內廠商的崛起,今天我們不可能看到內存、快閃記憶體的價格下降。
我們無法得知三星內存、快閃記憶體漲價的原因,可能是彌補當年三星note7爆炸帶來的損失,也可能是因為一時貪心。但不管如何,三星的「作死」直接斷送了自己行業壟斷的地位,以後想要肆意漲價已經不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