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可以一直在十八十九歲之間徘徊就好了……」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挪威的森林》,有人說它好看,有人說它太過悲傷不好看!
其實好看不好看並不在於書籍本身,而在於看的人所處的心境。
大一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圖書分享活動,我糾結了很久要不要推薦《挪威的森林》,不是因為它的一些莫須有的爭議,只是自己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就已經陷進去了!我還是推薦了這本書,畢竟拋開一些個人情感,它的文字文風還是特別的清新舒服。不過呢推薦之餘,我建議是不要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看《挪威的森林》。

記得我是在高二的時候看完的這本書,那個時候沒有錢買,於是每到下課便往書店跑,蹭書看。高二是個特別敏感的時期,學習壓力,情感問題,都讓我特別的壓抑,偶然接觸到了這本書變一發不可收拾地陷入了。
開始不怎麼理解,看起來也是有些懵。越到後面反而越來越融入其中。感覺自己就是直子,不僅僅是生活,情感上也一樣。剛剛結束了一場沒有開始的感情,心情不好,腦袋裡是各種各樣的胡思亂想。
看完書以後又看了電影,記得特別清楚那個電影是兩個多小時,看的過程很痛苦,第一次看的時候一個人在被子裡咬著床單哭得稀裡譁啦。之後好長時間不敢去觸碰那本書以及它的電影。高考完之後,我又陷入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又去看了《挪威的森林》那部電影,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是一樣的心痛,書,至今也不敢再看了。

直子,綠子,玲子,和初美四個人都有著自己不可掌控的人生經歷。有自己愛的人,有不可觸碰的傷痕。
直子和初美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人生的掙扎,綠子和玲子沒有簡單放棄,綠子似一束陽光,玲子似一縷清風,自我救贖著……
大學後,我希望開啟全新的生活,遇見了自己喜歡的少年,也決定了義無反顧地和他在一起,可是反反覆覆的曲折終究一場太過短暫的夢。
在那以後,又重新陷入了直子的人生。我想隔絕一切,只想自己一個的世界……
他知道我喜歡《挪威的森林》,他也去看了。我告訴過他我好羨慕綠子,書中的綠子結局是怎樣我記得不太清楚了,可是電影裡的綠子是等到了渡邊君的一句:我愛你。綠子笑的那個畫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裡,我幻想可以和他有一個不那麼糟糕的結局。遇到了曲折,我們還可以在一個拐點相遇……

後來,重新聯繫的時候他說他又看了一遍《挪威的森林》,特別想知道它的結局,綠子的結局。我說我不敢看第二遍,他問我是怕哭嗎?我說:不會哭了……
是的,不會哭了,時光改變了一個人,縱使我曾經是那樣羨慕綠子,我卻又成為了直子。
好像還是愛你,可是因為離開,我好像又開始習慣了一個人……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無關,若使用不當,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