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章資本翁怡諾:我對消費品六個方面的思考

2020-12-17 浪潮新消費

近日,浪潮新消費弘章資本新品牌閉門會在上海舉行,近40位消費創業者、投資人參與,5個小時的深度分享討論,讓我們看到了新品牌熱潮下不一樣的底色。

在其中,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不僅做了主旨分享,也參與討論和回應了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多年消費投資經驗,讓他對消費品的基本盤有深刻、獨到的判斷。

先摘取其中六個側面24條思考,與大家共享!

1、什麼是大生意?把基礎的東西做出差異化就是大生意,但基礎的東西做出差異化難度非常高。倒過來看,很小眾的東西容易切入準確,容易有一盤自己的市場空間。但反過來,它的總容量就沒有大。

2、我這麼多年在這個行業裡面,分享一個有意思的經驗,就是幾乎所有的創業者幾乎都會高估自己所做生意的大小。

有的東西就是一個相對小的生意,這是天然屬性。沒有那麼多百億千億的市場,很多上市公司也就只有幾十個億,所以不要高估了自己這門生意的大小,天花板其實很低。

但大小只是個人偏好,也不是一定要做大生意才有意思,生鮮跑道很大,能做好的其實鳳毛麟角。

3、機會是什麼,倒過來做,就是大家都在做低定位的時候,我們倒過來做高定位,大家都飄在上面時,那我反過來做低的。

1、品牌的兩大功能:構建信任,與眾不同。貴的東西是有炫耀心理的,貴的東西的本質是品牌。在最末端、便宜的東西,它的內核就是性價比。

2、飲料是個極難做的生意,飲料的內核絕對不是品牌,是渠道,是一分一毫一個個小店打出來的,但飲料是個超級大的生意。

3、一個企業的成功一定不是唯品牌論,這是我們的核心觀點,它一定是多元因素組合,往上拉的品類品牌的權重會很高,越往下沉,裡面的影響因素是非常多元的。

4、品牌的拐點特別難抓,藝術大於理論計算,要看投資的手感,就是認知深度。其實真的好的項目是會有手感的,就是特別想在某個時機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

1、物理產品跟網際網路產品不是一個邏輯,物理產品你要極其熱愛,用星巴克老大的說法,就是將心注入,就是要窮盡。你得讓我們感知到,你得秀出來。

2、新品牌0到1其實沒啥資源,但還是要做點事,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產品說話。

3、對產品有深度的理解,它反映在供應鏈整合上。不是說包裝,這還只是技術環節,有的時候是想的出來造不出來,這是核心問題。反過來說又是你選品的問題。

4、我們真的要做一個事情,其實是要看它的供應鏈成熟度。從安全性來說,目前我看到在這種品牌認知效率下降的大背景下,優質供應鏈的騰挪空間會更大。

1、吃是人類獲取愉悅感成本最低的生意。

2、品牌能夠對大家形成認知,需要有記憶點,最好的記憶點是味覺。壁壘往往是味覺,就比如說像我們特別喜歡調味生意,其實很簡單,大家看所有食品的上市公司裡邊,調味品淨利潤是最高的。

3、品類我們最喜歡的實際上是天然認知,就是這個認知是什麼還蠻重要的。如果完全沒聽到過的東西,你要做一個東西出來,這個教育市場的代價也太大了。

4、代餐本身是個反人性的食品,我們一直不喜歡那種反人性的生意,基本上都是餓了幾天以後還是要吃頓火鍋,那我寧可去投火鍋,不希望跟欲望鬥爭的生意,那個太難了。

1、整體來看,我覺得流量玩法現在變成一個基本功了,你在杭州遇到10個人,可能5個人都能給你講流量玩法,這是一個氛圍。但反過來說,今天從0到1裡邊,權重哪些比較高的話,我第一選擇肯定是產品定位。

2、新品牌崛起,大都是玩電商運營起來的,但大家都很清楚,本身它的流量玩法的規律性並不強,你還需要不斷迭代。

這導致某個品牌可能階段性試出來一些打法,馬上就全都跟進了,這種差異是以月計的。反過來我們開玩笑說,誰把一些傳統的商超運營模式搞定,都20年了,堆頭費還是那個堆頭費。

3、很多時候線上線下不是個問題,流量哪裡便宜咱就往哪走,本質上這是一個流量跟供應鏈算帳對接的事情。

但到最後撓頭的都是供應鏈,所以我們最喜歡講的兩句話叫起勢靠流量,生死供應鏈。你一盤生意要起來,反正得抓對了一件事情,要麼開店,要麼在哪個平臺自己想辦法把這些流量組織出來。

在起勢流量做對的時候,你的空間就在於要在規定時間裡,迭代出消費者喜歡的、可持續有復購的供應鏈,這是非常生死攸關的事情。

兩件事情不斷迭代,就構成了這個商業模式持續的構建。所以說偉大是熬出來的,真的都是熬出來的。

1、資本我覺得這不是個問題,一單單賣有一單單賣的快樂,你賣的快你有賣的快的痛苦,這個不重要。大家不要把一個概念足夠抽象化以後,自己給自己設置很多問題,包括到底線上還是線下,其實就是個標準的偽命題。

2、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利潤對大家不重要,現金流很重要。你要想明白,你這盤生意現金流到底是怎麼賺的,背後的供應鏈邏輯極其重要,某些點到底擠壓了你什麼。

3、所謂做品牌,就是認知池子的積澱問題,池子需要用時間來的,有些東西快不了。一開始爬坡的速度比大家想的要慢的多,所以大家不要指望說我馬上哪個東西要2、3年就爆起來,那都是故事,品牌成長的路徑比大家想的要長很多。

4、一旦有人跟你競爭做類似的東西,如果都跑不快的原因,是大家的供應鏈都很難。反過來說誰能先抓到供應鏈的點,才會真正形成那個壁壘。

5、整個中國經濟,包括整個大消費行業的機會,實際上就是下沉市場。反正一波一波往下走唄,大家都是從勢能高的地方往勢能低的地方逐步下去。

6、今天阿里跟京東都在幹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在下沉市場搶到更多的消費者轉換。拼多多實際上是倒過來,它先佔了那個地方,然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量,然後從末端往上打。一個是品牌化往下打,一個是把自己洗白了往上打。

相關焦點

  • 對話弘章資本創始人:我9年前投藍月亮的邏輯和長期主義
    作為中國洗衣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中國洗滌市場份額排名第五的知名品牌,藍月亮獲得了資本市場和二級市場較高的認可和關注。據公開信息,在IPO之前,藍月亮的投資方只有兩家:弘章資本、高瓴資本。如今,藍月亮被稱為高瓴資本堅守「長期主義」的典範。鮮為人知的是,早在2006年,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就與藍月亮的創始人羅秋平相識。
  • 泡泡瑪特上市 | 潮玩品牌爆火的思考
    值泡泡瑪特上市之際,我們跟在大消費領域有多年研究的無界消費創新營首席創新教練、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聊了聊,從潮玩生意的邏輯說開去,談到了國內品牌生態的變化、新品牌的發展路徑、如何為新品牌創業者賦能等話題,觀點很有啟發,分享給你。
  • 華益弘資本商學院:科幻,難「掘」國漫
    華益弘資本商學院注意到,距離《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元年,華益弘資本商學院指出已經有600多天,受到疫情、政策等多方面影響,依然無片能接棒其創造的輝煌。跟風在2019年初立項的科幻項目,經過近2年的製作,也到了該交卷的時候。
  • 德弘資本宣布戰略入股通化東寶
    9月10日,德弘資本(DCP)宣布與東寶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寶集團」)及其關聯方籤訂協議,以約19.4億元人民幣的對價,收購東寶集團及其關聯方持有的天津楨逸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下稱「天津楨逸」)全部合夥份額。收購完成後,德弘資本將通過天津楨逸間接持有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通化東寶」或「公司」)約9%的股份。
  • 華益弘資本內容學習:麥當勞中國加速擴張
    華益弘資本內容學習消息,華益弘資本內容學習報導,12月18日,麥當勞中國攜四大供給商泰森、賓堡、新夏暉、紫丹與中國搶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籤約,方案投資15億元,在孝感打造麥當勞湖北供給鏈聰慧產業園。經過將食品消費、環保包裝、冷鏈配送等戰略設備匯集湖北,麥當勞將進一步完善在中國的供給鏈規劃,為持續開闢中西部市場奠定堅實根底。
  • 我們總結了這12個解法
    在近期的浪潮新消費✖弘章資本閉門會互動環節上,弘章資本創始合伙人翁怡諾圍繞創業者關心的這些問題,做了深度解答和思考。其中的很多思路是非常簡單、清晰的,但也需要創業者做真正深入的實踐和不斷迭代。翁怡諾從事風險投資和私募投資20多年,曾擔任中金直投部執行總經理,所投資多家公司在A股和香港市場上市。
  • 益弘資本金融商學院交流群:百度網盤與極空間
    益弘資本金融商學院交流群資訊,益弘資本金融商學院交流群報導,「讓私有雲像冰箱一樣提高!」2020年12月15日,在極空間私有雲新品發布會,這家公司的開創人袁斌發出來上述雄偉目的願景。有朋友和我討論,私有雲真的會像冰箱一樣提高到千家萬戶嗎?我說絕無可能。
  • 德諾資本林雲峰:醫療投資的六個法則
    在創始人林雲峰的帶領下主導投資了啟明醫療(2500.HK)、Vessix高血壓治療、Broncus肺癌導航、Sorrento(NASDAQ:SRNE)、世和基因、北海康成等數十個知名項目,成績斐然。作為一名「醫療健康獨角獸」的專業捕手,林雲峰有著自己的投資心得和邏輯,本文帶你一窺醫療投資的六個法則。
  • 益弘資本金融商學院交流群:潮牌容易被遺忘
    益弘資本金融商學院交流群資訊,益弘資本金融商學院交流群認為,潮流品牌有多風光,從泡泡瑪特的上市成果中就可見一斑。  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其在招股階段就超購近356倍,暗盤階段一度漲超100%,上市當天最終獲得收漲79.22%的成果,總市值迫近千億港元。
  • 新景舜弘上院
    答 判斷新景舜弘上院開發商的實力,1要了解新景舜弘上院開發商和項目土地情況;2、要看新景舜弘上院開發商資質水平。資質是通過開發商註冊資本、成功開發房地產時間、開發面積等指標對房地產開發商實力評級的證明。
  • 紅杉資本投資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基於紅杉資本的這種投資風格,不難判斷,投資機構在消費品領域的投資以及食品飲料領域的投資會更加注重確定性,也就意味著追求更加穩妥的投資回報。 消費品領域的投資對於紅杉資本、IDG資本以及今日資本這樣老牌投資機構來說已經深耕多年,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打法,一般不會輕易介入到早期階段。而新進入消費品領域的投資機構,集中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不過是最近3年左右的事情。
  • ...GR點燃了豐田的高性能夢想|豐田|汽車人|supra|豐田章男|成瀨弘...
    這一名稱以及豐田章男「課長」的挑戰精神,也由此成為GR品牌的原點。「GAZOO」與「Racing」的結合,則是又一個故事。若干年後,豐田章男已經成為豐田的高管,但在一次車輛評測時,被當時的豐田首席試車手成瀨弘批評。成瀨弘認為:「像你這樣連車都開不好的人,不要隨便和我聊造車的意見。」
  • 疫情導致復工延遲,光弘科技Q1淨利下降74%
    集微網消息,4月29日,光弘科技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和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年報披露,公司實現營收為21.9億元,同比增長37.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29億元,同比增長57.01%。
  • 辰海資本陳塵:後疫情時代的創投人感悟丨WISE2020新經濟之王新資本...
    在新資本分會場,我們以「穿越季候風——金錢湧向哪裡」為主題,邀請眾多走在行業前沿的大咖們,與我們一起用審慎的眼光回顧新資本十年,從發展的角度探討新資本的機遇與未來。在新資本分會場,辰海資本創始合伙人陳塵先生以「後疫情時代的創投人感悟」為主題,分享了辰海在構建以消費行業為底層生態且有產業縱深的基金方面的經驗。
  • 光弘科技控股股東光弘投資自願承諾不減持股份
    光弘科技(300735)(300735.SZ)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光弘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光弘投資」)持有公司限售股股份3.96億股,佔本公司總股本的51.08%。  近日,公司收到光弘投資出具的《關於不減持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承諾函》。
  • 青山資本張野:中國品牌,萬事俱備?
    第三,消費領域的創業者整體素質在明顯提升,過去十年,中國的科技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培養了大量的年輕人才,在這之前大部分優秀的年輕人選擇進入國企央企以及上個世紀誕生的傳統民營企業,而在過去十年裡百萬、千萬級的優秀年輕人進入了中國最高速增長的行業-網際網路,在這個行業裡造就了一批以用戶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資本為工具的思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