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6篇魯迅寫成了一首歌,網友:太北大了!

2020-12-22 澎湃新聞

把16篇魯迅寫成了一首歌,網友:太北大了!

2020-03-29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祝福》

《孔乙己》

《藤野先生》

《狂人日記》

《阿Q正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國人對於魯迅的文章是絕不陌生的

而當校園說唱碰上「硬核」魯迅

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近日

北京大學2017級本科生吳一凡

把《野草》的16篇散文詩

寫成了一首說唱歌曲

點擊播放《野草》

《野草》

詞曲:SealWu 吳一凡

編曲:Egco 蔡唯真

混音&母帶:朱彥安

Verse1

昏沉的夜 燈火溫吞地滅

我昏沉的夢裡 故事拉開畫卷

鮮花和雲朵在水影裡升騰搖曳

我坐在小船 岸邊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裡了

昏沉的夜裡我猛然睡醒了

脫離了軀幹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願意再跟隨你了

離開你 黑暗會吞併我

光明會讓我消失

有我所不樂意的

在天堂地獄裡藏躲交織

我不想沉沒於黑暗

死亡於光明 不想遺世獨立

嗚呼嗚呼 我將向黑暗裡彷徨於無地

噫 獨自遠行

不但沒有你

並且沒有別的影在黑暗裡

力 掀天揭地

覓 煢煢孑立

這世界全屬於我自己

我在野地裡趕路 瘡痍滿目

奇怪而 高的 天上星 灑下寒露

棗樹刺向天空 利 穿破慘霧

引惡鳥發聲 但飛蛾撲火

亦 義無反顧

得繼續走 前面是墳和野百合

走完了墳和百合後是什麼呢

我不能留 所以踉蹌地返回夜色

要繼續走 只有拿水補我的血了

Hook

昏沉的夜 燈火溫吞地滅

我昏沉的夢裡 故事拉開畫卷…

鮮花和雲朵在水影裡升騰搖曳

我坐在小船 岸邊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裡了

昏沉的夜裡我猛然睡醒了

脫離了軀幹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願意再跟隨你了

Verse2

有老人勸我休息 不

有孩子向我求乞 不

我看不到悲哀在他眸低 不

所以把疑心塞他手裡 不

我順著剝落的高牆走路

風吹來四面是灰土 四方有霧

我想著我會怎麼求乞

來繼續我的故事

我選擇用無所為和沉默

討得虛無來度日

不料討來她的寶劍

和帽 和巾 和一缸屠蘇

我回以赤練蛇、貓頭鷹 和冰糖葫蘆

本來她彎的眼 幾乎使我留下腳步

不料她翻了臉 我還是走我的路罷

我看到原野上兩人將爭鬥 赤身裸體

人群從八方蜂擁 看的忘乎所以

可始終沒人端起刀

群眾的喉嚨被無聊鎖緊

兩人在復仇的歡喜中

將人們的徒勞啜飲

我看到「神之子」被釘上高架

臨終的神情 悲憫 高大

神明在刀下怎會沒辦法招架?

只是又一個「人之子」的生命

被糟蹋罷了

我感到絕望 我感到枯竭

我這一路上再也沒有遇到青年…

「希望」是娼妓

等你犧牲了青春就將你拋棄

但絕望不亦是如此?

所以繼續等我消息

Hook

昏沉的夜,燈火溫吞地滅

我昏沉的夢裡 故事拉開畫卷…

鮮花和雲朵在水影裡升騰搖曳

我坐在小船 岸邊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裡了

昏沉的夜裡我猛然睡醒了

脫離了軀幹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願意再跟隨你了

Verse3

當月光開始降溫 凝成大雪傾城

雪花奮力上升 那是雨的精魂

我忽然墜入冰谷 腳下像有青燈閃爍

我用體溫輕撫 這團冰封的火

我將它叫醒 它燒在我胸膛之左

「你會先燒盡還是結冰?」 它反而問我

「我有更要緊的事情……」我不假思索

「那我不如燒盡」 它燒盡我身上的鎖

我舉起投槍 面對一致的點頭

他們說不偏心 但我偏側一投

我舉起投槍 但他們早已脫走

只剩投槍 和我顫抖的手

我重複地面對起一致的點頭

他們「太平」的高喊堵住我的口

我在狂熱時中寒 透過所有看見無所有

但我舉起投槍…用我顫抖的手

挖出我的心來品 創痛中怎麼細吃?

痛定後再嘗 本味又怎麼去知?

我像冬日的葉 從斑斕褪向蠟黃

還好勇士的血已將花朵灑滿家鄉

青年憤怒而粗暴的靈魂已遍布八方

夕陽西下燈火接續發熱發光

我實在不想死後身上被蟲豸爬來爬往

於是終於坐起… 太平裡舉起投槍

Hook

昏沉的夜,燈火溫吞地滅

我昏沉的夢裡 故事拉開畫卷…

鮮花和雲朵在水影裡升騰搖曳

我坐在小船 岸邊是村人和月

好的故事都融化在水裡了

昏沉的夜裡我猛然睡醒了

脫離了軀幹 我是你的影子

但是主人 我不願意再跟隨你了

歌曲MV上傳到網絡後

目前已有超200萬的播放量

網站彈幕上網友評論道

「每天都來聽一遍」「越聽越上頭」

還有老師把它搬上了語文課堂

令人感覺巧妙的是

從1920年到1926年北大是魯迅任教時間最長的學校

而《野草》正是這期間所作的

出自魯迅先生之手的校徽

亦陪伴北京大學至今

從北大講師的散文詩集《野草》

到北大學生的說唱歌曲《野草》

這個跨越百年的「對話」

到底是如何展開的?

在新疆長大的吳一凡

從少年時代就開始

嘗試創作說唱歌曲

初入北大時,他發現

學校還沒有說唱文化相關的社團

他便主動籌備創建北大說唱社

社團成立後

他和成員舉辦了系列活動

積極推廣說唱音樂

而說唱社也是他們

自由創作的實驗田

最初吳一凡獨自搗鼓的時候

「用音效卡、話筒、耳機什麼的

我都是在宿舍,自己錄音混音」

後來,他認識了蔡唯真

後者是北大藝術學院2017級本科生

他在宿舍裡放置著各類樂器

如同一個小型的錄音棚

吳一凡便常去蔡唯真宿舍錄歌

而《野草》

和吳一凡兩年前創作的

《歡迎報考北京大學》一樣

是假期裡他用筆記本電腦錄的

沒有話筒,沒有專業設備

卻也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兩首歌曲

蔡唯真負責了《野草》的編曲

歌曲引起關注後,他打趣吳一凡:

你的歌是不是音質越差越火呀?

吳一凡在宿舍的錄音設備

「我覺得最好的創作靈感

來源於生活

有真實的感覺才能有話說」

抱著「言之有物」的信念

吳一凡已經創造過不少作品

大一暑假,經歷了招生的體驗

他寫了《歡迎報考北京大學》

歌詞裡

有北大人耳熟能詳的

「思想自由 兼容並包」

吳一凡說:

「每個北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們不是批量化生產的

而北大對各種類型的學生

都會給予包容和欣賞

我本來也沒有想到,靠做說唱

能登上北大很多很大的舞臺」

讓文學藝術作品「再生」

是吳一凡的一種創作思路

在之前

有海子的《單翅鳥》

還有《藝術史》

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

而這一首《野草》

源於吳一凡對這本散文詩集的偏愛

也是對於當下情緒的記錄和表達

從《秋夜》到《一覺》

他把一個戰士覺醒到戰鬥的過程

用不同的內容連接了起來

「北大的學生在說唱方面

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中文說唱不只是加入

更多的中國符號和元素

而是體現更多的精神和素養」

魯迅曾說:

我的哲學都在《野草》裡

他筆下的《野草》

有夢的朦朧、沉重和詭異

有神幻的場景,荒誕的情節

奇特的想像與濃鬱的詩情相融合……

受散文詩集的觸動

吳一凡將許多意象和

戰鬥的精神加入歌中

這是一場「影的告別」

在黑暗中

影嚮往著光明

黑暗會吞併他

光明又會讓他消失

「影」遊歷人間

順著剝落的高牆走路

他看到了求乞和愛情

有人枯竭、有人絕望

有人冷眼旁觀

在困頓的環境中

他終於覺醒,選擇戰鬥

有人說

聽完這首歌

想去重新了解魯迅

吳一凡回應道:

這也許就是這首歌

最積極的意義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

每次讀魯迅的文字

我都有新的理解

願先生的文字快點『過時』

希望先生所批判的離我們遠去

但精神永不流逝

最重要的是我們

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思考」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

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也許你也聽過

《野草》裡的這句話

但願聽完這一曲

你將再次捧起

書架上的那本魯迅

個 人 簡 介

吳一凡(Seal Wu)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

北京大學說唱社發起人、首任社長

曾創作《愛在光華》

《歡迎報考北京大學》等

想成為金融界的好rapper

更 多 精 彩

文字:蔣書淇、夏星

視頻/圖片:受訪者提供;視頻插圖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野草:插圖本》(ISBN:9787020110216)作者裘沙、王偉君、裘大力

排版:文婧

原標題:《把16篇魯迅寫成了一首歌,網友:太北大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夥把魯迅的詩寫成歌詞,走紅後他表示:希望魯迅的文字早點過時
    到了當代,不少網友們也挺愛改詩。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被改成「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就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甚至被改成了《女友銘》、《教師銘》、《考試銘》等多個版本。這些改寫說到底,都是今人對古代作品的發散聯想,只要不過份,倒也無傷大雅。
  • 這個北大學生把《野草》改成Rap:還是要實事求是閱讀魯迅
    靈感來源於魯迅散文詩集《野草》,插圖來自人民文學出版社《野草:插圖本》。(04:30)最近,北京大學金融系17級本科生吳一凡,將魯迅所寫的數篇散文詩進行改編,並寫成了一首與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同名的說唱歌曲。歌曲發布網絡後,引發輿論熱議,頓時登上微博、知乎熱搜。
  • 北大學生將魯迅作品改成說唱歌曲,《野草》走紅網絡引關注
    近日,北京大學學生吳一凡創作的說唱歌曲《野草》引發眾多網友關注,這首歌串聯起了魯迅《野草》一書中16篇散文詩,風格獨特,十分具有感染力,在微博、網易雲音樂等平臺都獲得了上百萬的播放量。據了解,該曲是吳一凡在疫情期間重溫魯迅作品後,有感而發,希望能以這種方式喚起更多人重溫經典的興趣。「這次疫情期間在家,有很多時間來讀書思考,正好有空又讀了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在《野草》當中,我找到了很多精神上的共鳴,就想以書中的精神為核心寫一首歌。」
  • 直擊魯迅葬禮:16大佬抬棺;國母、北大校長扶棺;送行隊伍幾十裡
    現代文學家魯迅曾執筆在文中這樣寫道。魯迅敢於抨擊當局的黑暗,諷刺社會的醜陋,在當時眾多文人中屬於最矚目的一個。腰杆挺得筆直的他從不向權貴低頭,他寫的文章猶如一把匕首插入敵人的心臟。他生前德高望重,死後有16位大佬抬棺,北大校長蔡元培和國母宋慶齡親自為她扶靈,眾人排成十幾裡的隊伍為他送行。
  • 毛不易新歌43分鐘,網友:一首歌一節課,雖然好聽,但是太費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毛不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他的歌,本以為他是一個藝校出身的大男孩,沒成想人家卻是護理專業畢業的。他的歌淡淡的,淺淺的語調裡,多的是看不透的人生和深刻的生活。連楊冪都說:「你到底被生活抽過多少耳光,才讓你的歌詞裡,有這麼多故事?」也許是生活給了他太多的磨難才讓他有了今天的榮耀,而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到的。生活幸福快樂的人從來體會不到受盡挫折的人的喜怒哀樂,也正是這些經歷才成就了他今天的與眾不同。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2020-12-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藍精靈之歌:純「中國製造」 曾獲魯迅文藝獎
    1988年,《藍精靈之歌》獲得了魯迅文藝獎「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他們活潑又聰明,它們調皮又伶俐……」今日,這群藍精靈穿越25年,搭上了3D快車,登上大銀幕。不過,你肯定不知道,這首兒歌竟是中國人創作的!「藍精靈之歌」中國造當年廣東電視臺引進了《藍精靈》,效仿當時香港的做法,給外國動畫片配上了本土的主題歌。
  • 魯迅被邀到北大授課,滿身補丁被學生嘲笑,幾分鐘後全體鴉雀無聲
    邁入課堂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魯迅剛一跨進教室,便惹來了學生們的嘲笑。要說這1920年的北大,可是比現在的地位更高,作為新式學校之首,請來的講師都是西裝革履、講究排場的教授。不過年紀輕輕的魯迅並沒有被第一次挫敗嚇退,他淡定自如地按著提前準備的教案開始演講。很快,北大的學生們就被這位帶有前衛思想的老師徵服了,他普通話雖然不標準,可是講到動情之處,卻句句鏗鏘,擲地有聲。
  • 魯迅的二弟周作人,若沒事偽,也會是一代文學大師嗎?
    我是讀魯迅的時候,知道周作人的。他的《苦雨》、《烏篷船》、《初戀》等幾篇小品文,當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了解到他是文化漢奸,便沒有深入閱讀下去。周作人,是魯迅(周樹人)的二弟,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 《夢想的聲音》林俊傑最後一首歌完美收官 可網友卻不太滿意
    林俊傑本季演唱歌曲的數量要比上一季多一些幾乎是每一期都有演唱,其實大部分觀眾看《夢想的聲音》就是衝著林俊傑去的,每一期聽他唱一首歌觀眾就知足了。本期收官之戰林俊傑自然也少不了登臺表演而且一來就是兩首,本期林俊傑自選的歌曲是林俊傑的《江南》,原唱就坐在旁邊怎麼可能不邀請一起演唱呢?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奠基人,雖然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身體力行的提倡白話文,但是魯迅的古文水平也是很高的。這從魯迅的著作《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就可以看出來,魯迅真是博覽群書,他讀過的古籍真是汗牛充棟。1924年,魯迅發表了一首現代詩《我的失戀》,表面看是講述了自己四次失敗的戀情,實際上是模仿張衡的《四愁詩》這首古詩寫的。
  • 被全網吐槽的作詞人,給周杰倫寫了一首歌,結果紅了16年零差評
    被全網吐槽的作詞人,給周杰倫寫了一首歌,結果紅了16年零差評說到周杰倫的歌曲,大家應該會想到《晴天》、《七裡香》等多首歌,這些都是周杰倫早期的歌,當時周杰倫才華橫溢,也時常會提攜一些有才的人,給自己寫詞或者曲子,比如寫出
  • 繼《盜將行》後,又一首歌被翻唱帶火,網友:抖音網紅的功勞
    繼《盜將行》後,又一首歌被翻唱帶火,網友:抖音網紅的功勞。我覺得音樂的力量的就是在任何時候指引著我們前行,就算是這條道路上不是那麼的順利,但只要心中有那些歌聲,好像一種莫名的力量便湧上心頭,不知道大家喜歡聽什麼樣的歌曲,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但是我覺得什麼歌都比不上情歌給我們帶來的那種感覺,但是大多數情歌都是很傷感的,圍繞著分手或者是感情上一些不順利的事情,在經過歌手那種極致的演唱,就很容易產生共鳴。
  • 抖音夏日進行時是什麼歌 一首日語歌この夏のパノラマ
    抖音夏日進行時是什麼歌 一首日語歌この夏のパノラマ時間:2018-07-25 23: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夏日進行時是什麼歌 一首日語歌この夏のハノラマ 抖音夏日進行時是什麼歌?
  • 一首歌20億播放量,這個被稱「小孫燕姿」的歌手太猛了
    最近在某APP上刷到了一首歌,歌詞這樣寫的:「如果雲層是天空的一封信,能不能再聽一聽,聽你的聲音。」當時只覺得這首歌旋律不錯,沒有太深的感觸。後來有一次下班,看到緋紅的輕雲布滿淡藍色的天空,煞是迷人,我瞬間想到了那句歌詞。
  • 北大美女學霸在美國遇害,赴美留學的意義何在?網友:現實太殘酷
    北大美女學霸被永遠定格在了27歲。雖然兇手受到了法律的懲治,但審判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章瑩穎事件也遠沒有結束。章瑩穎是一個標準的90後姑娘,出生在農村的她,從小學習便十分刻苦。因為讀書、高考是很多寒門學子魚躍龍門,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苦心人天不負,2009年,章瑩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山大學,13年大學畢業後又考入北京大學。
  • 教授模仿《將進酒》寫《將進茶》獲魯迅文學獎,網友紛紛腦洞大開
    2014年的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上,便有一個現代詩人套用了李白的名詩將進酒,自己創作了一首《將進茶》,不過內容水平頗有爭議。對於這首詩,許多名家也都給了極高的評價,有人說: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幹古無雙。這樣的千古名詩,想要模仿,喜歡模仿的人自然不在少數。不過將進茶出名的地方在於它拿下了第六屆魯迅文學獎。 將進茶的作者名叫周嘯天,1948年5月出生在四川渠縣。他是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教授,也是中華詩詞學會的副會長。周嘯天寫過許多的詩歌,將進茶僅是其中之一。
  • 聽完這首北大醫生版《滿江紅》:太酷了!
    聽完這首北大醫生版《滿江紅》:太酷了!我們應該用歌中所傳頌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去面對這場疫情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全球危機和全球響應。參與錄製歌曲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代表這是我第一次踏進錄音棚,希望這首歌可以為仍在一線奮戰的醫務工作者帶去慰藉和勇氣,也為醫院參與戰疫的同事們奏響勝利的旋律,迎接他們回家。
  • 他16年寫一首歌,成《父母愛情》主題曲,但很多人把榮譽給了他哥
    你沒有看錯,是16年時間寫一首歌,不是2016年寫一首歌,如此長時間的跨越,不只是因為夢想不滅,更是因為他對歌唱事業的熱愛。 2014年登陸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的電視劇《父母愛情》莫名就火了起來,該劇由孔笙執導,郭濤、梅婷、劉琳、任帥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劇。
  • 造地動儀的張衡寫下千古名詩,魯迅仿作一首,卻是為了諷刺徐志摩
    除了著名的《二京賦》,張衡還有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你可能沒有讀過全詩,但應該看過其中的句子:「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