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羅興亞人,為何被所有人嫌棄?

2020-12-12 我要解除鍵盤鎖

不得不說英國人的攪屎棍能力一流,即使緬甸脫離了英國70年,卻仍然無法徹底清除英國埋下的雷。

羅興亞人的由來

緬甸西部的若開邦靠近孟加拉國,若開邦的前身叫阿拉幹王國,由於距離印度很近,所以阿拉幹人一直信奉佛教。大概在8世紀,一些阿拉伯商人來到了阿拉幹,後來陸陸續續有阿拉伯商人來阿拉幹定居,但是人數很少,這些人是阿拉幹最早的穆斯林。直到1430年,當時已經伊斯蘭化的孟加拉,開始出兵攻打阿拉幹。

此時孟加拉實力強勁,派出的5萬大軍很快徵服了阿拉幹王國,並大規模移民孟加拉人到阿拉幹。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孟加拉男子和信奉佛教的阿拉幹女子結合,他們的後代成了阿拉幹早期的穆斯林群體,當地的阿拉幹佛教徒則是被壓制。

從宗教上看,阿拉幹人與緬甸人更接近,在1784年,此時的緬甸王國快速崛起,都能夠跟大清掰手腕,於是緬甸人趕走了孟加拉人,阿拉幹自此被緬甸管轄。只是好景不長,英國人很快從印度方向殺來,並一步步的蠶食緬甸的領土。1824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英緬戰爭,戰敗後的緬甸再次失去了阿拉幹地區,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緬甸全部淪陷。

一方面孟加拉人在阿拉幹地區有經營的基礎,可以幫助英國人在阿拉幹地區種地,緩解當地勞動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孟加拉人到阿拉幹,可以稀釋阿拉幹人的比例,有助於英國人的統治。於是英國鼓勵孟加拉人移民阿拉幹,並租給他們土地,從1826年到1925年的99年時間裡,阿拉幹地區的孟加拉人由3萬猛增到了22萬,之前被緬甸驅逐的孟加拉人也逐漸回流。

當時英國為了壓制阿拉幹人,故意給孟加拉人很多特權,新移民的孟加拉人經常把土著的阿拉幹人趕走,然後霸佔他們的土地。阿拉幹人失去土地後,只能向東遷移,到1925年的時候,阿拉幹地區的孟加拉人已經跟若開人數量相近了。

二戰結束後,緬甸在1948年也獨立,原來的阿拉幹地區建立了若開邦,並加入了緬甸,之前的孟加拉移民也留在了若開地區,並自稱羅興亞人。由於若開地區靠近孟加拉,在隨後的幾十年,不斷有新的孟加拉移民來到若開,尤其是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大量的孟加拉難民來若開地區躲避戰亂,並與早前的羅興亞人合流了。

目前若開邦有320萬人,其中若開人大約有200萬左右,羅興亞人大約100萬。由於地處偏遠,遠離緬甸中心地區,若開地區經濟比較落後,70%的若開人生活貧困,是緬甸最窮的地區之一。

目前羅興亞人認為自己是8世紀定居在阿拉幹的阿拉伯人後裔,而不是從孟加拉國移民來的,這樣就可以擺脫非法移民的說法。但是緬甸政府並不認同,因為當初的阿拉伯人非常少,羅興亞人只是想借這個身份,在若開賴著不走,緬甸方面肯定是不認同的。

羅興亞人與緬甸人的百年冤讎

1886年,緬甸被英國殖民後,大量的孟加拉移民遷入緬甸,英國特意把移民和當地人分開治理,導致兩方人隔閡很深。到了二戰期間,日本人也開始侵入緬甸,並試圖通過阿拉幹地區攻打英屬印度。眼看著日本人就要打進來,英國做了一個騷操作,那就是武裝了阿拉幹地區的孟加拉人,以便讓孟加拉人抵抗日軍,從而阻止日軍的步伐。

英國人組建的孟加拉V支隊有1000多人,這些人在英國撤離以後,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反而藉機屠殺當地的佛教徒若開人。1944年,日軍從緬甸敗退,沒有了英國和日軍的約束後,孟加拉移民開始種族清洗若開人,十幾萬手無寸鐵的若開佛教徒被殺害,其中死在V支隊手下的就有3萬多平民。

二戰結束後,英國為了維持緬甸的穩定,於是催促孟加拉移民放棄在二戰期間搶佔的阿拉幹人土地,但是被孟加拉移民拒絕。不僅如此,孟加拉移民還試圖將阿拉幹從緬甸獨立出去,甚至是加入剛成立的東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拒絕這一要求後,由於英國人和緬甸政府的壓力,孟加拉移民代表同意加入緬甸。

1948到1962年,緬甸是文官政府,當時緬甸的領導人決定給予這些移民緬甸國籍,但是因為行政落後,很多移民沒有入籍成功。這導致很多羅興亞人起來叛亂,並組成了聖戰者組織,跟緬甸的政府軍進行了長期的對抗。經常是聖戰者發現政府軍逼近,就會選擇投降,然後再找機會繼續反叛,這種長期的拉鋸戰,讓緬甸軍方非常不滿。

1962年以後,新上臺的緬甸軍政府,開始逐步取消羅興亞人的自治地位,並拒絕承認這些人的公民權,而羅興亞人的零星叛亂也一直沒有停止。1978年2月,緬甸強人奈溫出動大軍,在6個月的時間裡,驅逐了25萬羅興亞人到孟加拉國,並聲稱這些人都是非法移民。經過多年的戰爭,到1991年,若開邦的羅興亞武裝幾乎都被剿滅,很多羅興亞人也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雖然肅清的羅興亞人的武裝,但是緬甸境內仍然有大量無法得到緬甸國籍羅興亞人,他們與若開人的關係很緊張。在2012年,3個羅興亞人性侵殺害女若開人佛教徒,導致羅興亞人與若開人的大規模衝突。一些羅興亞人藉機組成反叛武裝,他們也會找機會襲擊緬甸駐軍和若開地區的警察,這些人已經成為緬甸軍方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緬甸人看來,羅興亞人作為外來戶,不僅沒有好好融入緬甸社會,反而總是想著分裂緬甸的國土,甚至還對緬甸的佛教徒搞種族清洗,這自然是無法容忍的。緬甸境內還有其他種族的穆斯林,但是那些人比較溫和,早已經融入了緬甸社會,唯有羅興亞人一直圖謀分裂,被信仰佛教的緬甸主流社會排斥。

根據1982年公布的 《緬甸公民法》,新入籍者的血緣要追溯到1823年以前,這就堵死了絕大多數羅興亞人的入籍之路。雖然緬甸的文官政府對羅興亞人會相對溫和一些,但是緬甸整體的氣氛是排除羅興亞人的,一旦文官政府在這個問題有退讓,緬甸的軍方就有可能出手,就像1962年的軍人政變一樣,所以緬甸政府目前只會對羅興亞人強硬。

世界各國對羅興亞人的態度

緬甸政府自然不必說了,肯定是想把羅興亞人都趕走,因為這些人的生育率很高,一旦合法留在若開邦,後面當地的人口比例將會發生重大變化,可能會造成若開邦的分裂。現在緬甸正在逐步採取措施,包括不給羅興亞人國籍,甚至是武力驅逐等方式,試圖趕走羅興亞人。

而作為羅興亞人的母國,孟加拉國也不想接受這些人,因為在緬甸多次的驅逐行動中,孟加拉已經接受了130萬的羅興亞難民。孟加拉自身就是窮國,人口已經爆炸,自然不想在接受這些窮親戚。目前孟加拉一方面譴責緬甸的行動,並驅趕越境的羅興亞人;另一方面加強邊境和海上的檢查,不準羅興亞人難民上岸。

印度與緬甸接壤的東北部地區,也是分離主義橫行,急需緬甸的支持,所以印度對緬甸的政策幾乎是全盤支持。而且羅興亞人經常發動恐怖襲擊,還跟印度教徒不對付,所以印度人不會給予羅興亞人任何援助,反而積極支持緬甸驅逐羅興亞人。

東南亞的馬來和印尼也是羅興亞人希望移民的地方,但是這兩個伊斯蘭家國家,卻也非常不歡迎羅興亞人。由於羅興亞人有恐怖主義前科,馬來和印尼是很警惕的,所以他們只是口頭上聲援,但並不打算接受移民。

俄羅斯、泰國、菲律賓和越南這些國家,由於都不是伊斯蘭教佔多數,自然是置身事外,他們比較支持緬甸政府的立場。認為羅興亞人是非法移民,還支持恐怖主義,就應該被趕走。

西方國家中,美國和歐盟經常藉機攻擊緬甸的政策,他們一貫認為羅興亞人是緬甸的少數民族,應該得到承認,甚至一直制裁緬甸政府。但是涉及到具體的難民接收問題,目前沒有西方國家同意接收,所以這些人只是在慷他人之慨。

鑑於羅興亞人在緬甸的劣跡,很多周邊國家都是支持緬甸的,即使同為穆斯林國家,印尼、孟加拉國和馬來都不願意接受這個包袱。而泰國和菲律賓等國,更是嚴防死守,堅決不允許引入非法移民。反倒是距離遙遠的歐美國家喜歡站在道義上,對緬甸進行譴責和制裁,但是卻也不願意接受任何難民。

總結

羅興亞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英國給緬甸埋下的定時炸彈,這顆炸彈讓緬甸西部地區一直處在動蕩中。作為後來者,羅興亞人不僅沒有融入當地社會,還多次屠殺緬甸的佛教徒,結果跟若開人成為世仇。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移民能夠積極跟當地人和平相處,而不是處處搞分裂,也許就不會到今天沒人要的境地。

相關焦點

  • 那個讓翁山蘇姬焦頭爛額的緬甸羅興亞人是什麼人?
    因為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的種族清洗,國際上充滿對緬甸政府和翁山蘇姬的指責,那麼羅興亞人是一群什麼人,為什麼緬甸大多數人支持緬甸政府呢? 這個歷史要從緬甸英治時期說起,緬甸從1824年被英國打敗後,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37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1942年日據,1945年獨立但仍受英國控制,1948年英國議會承認緬甸獨立。
  • 緬甸之殤:羅興亞人
    這場發生在緬甸的故事又將會如何終結?羅興亞人,可謂是緬甸之殤了。 阿拉幹王朝衰敗後,為了不受外地入侵,阿拉幹王朝選擇向緬甸稱臣,由此併入了緬甸的版圖。羅興亞人正是在這時候逐漸進入到了這片土地,這個來自遠方的客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若開人和平共處了很長一段時間,也盡到了客人的本分。但隨著英國人的到來,這一切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 「羅興亞人問題」致緬甸再次陷入動蕩
    媒體報導稱,此輪武裝衝突爆發以來,已有約9萬名緬甸羅興亞人逃入孟加拉國避難;交火造成至少400人喪生。政府軍指責是羅興亞反政府武裝襲擊平民;某些NGO組織和難民則說是政府軍屠殺羅興亞人。半島電視臺報導稱,目前還有約2萬人被困在緬甸和孟加拉國之間的無人區。    國際社會尤其是周邊國家,對緬甸局勢十分關注。
  • 國際法院裁決要求緬甸緊急保護羅興亞人
    當地時間1月23日,就甘比亞提出的「緬甸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指控,聯合國國際法院作出一項裁決,要求緬甸採取措施保護緬甸羅興亞人。據路透社和英國《衛報》23日報導,位於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ICJ)當日作出裁決,要求緬甸採取緊急的臨時性措施,以使該國政府尊重1948年的《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並保存緬甸之前「迫害」羅興亞人的證據。
  • 緬甸羅興亞人出逃數量73萬,緬甸政府軍再度施暴:血腥大屠殺開始
    國際海牙法院在上周針對緬甸受迫害的羅興亞人採取的軍事暴行調查發現,緬甸政府軍只判罰3名軍官有罪。儘管緬甸在2016年至2017年的鎮壓行動中,面臨聯合國法庭的種族滅絕指控,但緬甸軍方依然對羅興亞人實施了暴力行動和武力鎮壓。緬甸陸軍參謀長辦公室說,緬甸本院法院已確認對緬甸三名軍官的有罪判決。
  • 翁山蘇姬在海牙國際法院作證:緬甸沒有種族滅絕羅興亞人
    據荷蘭媒體NOS報導,今天,緬甸政府負責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說,緬甸沒有對穆斯林少數群體羅興亞人(Rohingya)實行種族滅絕。在海牙國際法院,她強調在緬甸若開邦的衝突,始於穆斯林的襲擊,而可能存在的針對羅興亞人的罪行,會在緬甸國內受到懲罰。
  • 與緬甸發生暴力衝突,被全世界踢皮球的民族,羅興亞人該何去何從
    但是對中華大地有著強烈歸屬感的我們很難想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批人是被整個世界所拋棄的族群。這就是羅興亞人,一個被以緬甸為首的南亞、東南亞各國所驅逐的族群。那麼羅興亞人到底是從何而來,又為什麼會被緬甸人所驅逐呢?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他們做了什麼?
    但就在這樣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卻在上世紀末乃至本世紀初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那就是令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羅興亞人難民危機。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一個族群,與羅興亞人共同居住在若開邦的還有若開人、緬族人以及欽族人等多個緬甸民族。若開邦的人口規模大約在330十萬,而其中的羅興亞人則有80萬左右。
  • 聯合國報告:緬甸羅興亞人遭暴行 或構成危害人類罪
    【觀察者網綜合】2月3日,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布一份關於自去年10月9日起從緬甸逃離至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的人權報告。報告稱,聯合國人權專員在今年1月8日到23日期間在孟加拉國採訪了從緬甸逃亡至此的204名羅興亞人。報告指出緬甸政府侵犯羅興亞人人權的行為之普遍,或許已經達到了危害人類罪的程度。
  • 孟加拉為什麼不接收羅興亞人?
    羅興亞人大概有110萬人,110萬看似數量不算多,但是在緬甸若開邦面積36780平方公裡,若開邦面積雖然不大,但擁有緬甸西部沿海地區很長的一段海岸線,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若開邦全邦2019年人口3325116人(332.5萬),其中羅興亞人就佔據了全邦人口的三分之一,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雖然貧窮,但是羅興亞人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信奉佛教的緬族和若開族等緬甸原住民族。
  • 緬甸羅興亞人危機3周年,新冠疫情與惡劣天氣夾擊,難民掙扎過活
    緬甸政府聲稱羅興亞人是來自孟加拉國的非法移民,但孟加拉亦拒絕承認羅興亞人為他們的公民。根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介紹,羅興亞人自從1430年代起已在若開邦(Rakhine)定居,但他們不屬於緬甸135個正式族群中的一員。世居緬甸備受打壓被逼冒險逃走大多數羅興亞人是穆斯林,但緬甸大部分公民是佛教教徒。
  • 否認對緬甸羅興亞人種族清洗,翁山蘇姬將上訴至海牙法庭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 視覺中國 圖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將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就緬甸對少數民族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的指控進行抗辯。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緬甸國務院辦公室周三(20日)發表聲明說,「為捍衛緬甸的國家利益,國務資政將率領一支團隊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庭提起上訴。」據聯合國網站報導,國際刑事法院第三預審分庭11月14日授權檢察官在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內對被指稱的有關孟加拉國、緬甸局勢的罪行進行調查。
  • 緬甸人權組織:兩名士兵承認曾隨緬軍隊屠殺80名羅興亞人
    在緬甸人權組織Fortify Rights10日公開的視頻中,兩名緬甸士兵承認他們曾在2017年被命令對緬甸羅興亞人實施大規模屠殺行動。這兩名士兵在視頻中稱,自己曾在2017年8月夜間突襲了布迪當(Buthidaung)鎮的一個穆斯林村莊,帶領他們的官員告訴他們要殺死所有人,以確保羅興亞種族「被消滅」。這兩名士兵提到:「我們把大約80名穆斯林村民埋進集體墳墓裡,在殺害他們之後,拿走了他們的所有貴重物品。」他們還承認在槍殺婦女之前對她們進行了強姦。
  • ...羅興亞|難民|孟加拉國_時政|科克斯巴扎爾|羅興亞人|吉大港
    南亞孟加拉國目前收容超過70萬逃離緬甸政府迫害的羅興亞人(Rohingya),該國計劃將10萬名逃入其境內的羅興亞難民轉移至孟加拉灣上一座名為巴山查爾(Bhasan Char)的孤島。2020年12月4日正式啟動安置計劃,首批1,600多人已被送往島上;由於該島環境惡劣,聯合國(UN)與國際人權組織擔憂,將引發更嚴重的人道危機。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和孟加拉國為何都不願意接納羅興亞人?
    羅興亞人又叫洛興亞人、羅辛亞人或羅興迦人,是生活在緬甸若開邦阿拉幹地區的一個穆斯林群體,大約有80萬人。他們自稱是古代孟加拉灣經商的阿拉伯人的後裔,早在公元7世紀就定居緬甸,但緬甸認為,他們是19世紀英國殖民者遷移過來的孟加拉人,不是緬甸的原住居民。
  • 彭斯與翁山蘇姬就羅興亞人問題交鋒,緬甸今日將接回首批難民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14日,新加坡,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新加坡舉行雙邊會談。視覺中國 圖正在新加坡出席東協峰會擴大會議的美國副總統彭斯14日會見了緬甸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兩人就羅興亞難民問題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 緬甸 泰國|羅興亞人 大馬|同性戀謎團待解 印尼|大選波瀾再起
    以下是關於東南亞四個鄰國上周以來的故事,串起來看,是這樣的:65名羅興亞人受困,泰國籍船長遭起訴泰國警方日前表示,一艘載有65名羅興亞穆斯林的船隻因遭遇引擎問題,在沙敦府的拉維島(Ra Wi)海岸被發現。這些羅興亞人包含29名男性、31名女性,以及5名幼童。
  • 羅興亞人抨擊翁山蘇姬支持種族滅絕
    世界國際法院正在審理針對緬甸的種族滅絕訴訟,以起訴針對羅興亞的罪行報導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因爭取民主與和平而獲得諾貝爾獎。但活動人士說,上臺後,她並沒有達到諾貝爾獎的聲望。羅興亞激進分子Nay San Lwin周四說:「翁山蘇姬在世界最高法院否認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現在正式等於她支持緬甸軍方,罪名是危害人類罪。」。
  • 皮球般存在的羅興亞人【魚魚】
    但這個數字有一定的水分,研究緬甸民族問題的著名學者馬丁·史密斯認為在緬甸居住的羅興亞人大約在40萬左右。   在1948—1962年期間,吳努政府曾給予羅興亞人一定的政治地位,緬甸議會中有羅興亞人的代表,也有羅興亞人在政府任職。但是由於伊斯蘭分離主義在羅興亞人之間的興起,從1962年執政至今的緬甸政府認定羅興亞人為外來人,非緬甸土著民族。
  • 非法進入緬甸內陸居住打工,98名羅興亞人在仰光瑞必達被抓
    1月6日上午10時許,緬甸仰光省瑞必達鎮區8保普因瑙路上,當地警員和移民局工作人員查到一名身份可疑人員,經問話最終查獲98名羅興亞人。 消息稱,根據對上述人員審訊,當天下午1點半在該鎮區2保查獲8名羅興亞男性和10名羅興亞女性;在3保查獲17名羅興亞男性和63名羅興亞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