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緬甸發生暴力衝突,被全世界踢皮球的民族,羅興亞人該何去何從

2020-12-12 剪燈說史

一個公民對本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是推動其為其所在的群體做出貢獻,推動國家和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之一;而國家和民族對個體的承認也是個體能夠自由行動、安全發展的保護罩之一。而身份認證則是可以很好的證明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乃至一片土地歸屬感的東西,而且也正是這種歸屬感才會讓一個人產生對於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群體和事務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

但是對中華大地有著強烈歸屬感的我們很難想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批人是被整個世界所拋棄的族群。這就是羅興亞人,一個被以緬甸為首的南亞、東南亞各國所驅逐的族群。那麼羅興亞人到底是從何而來,又為什麼會被緬甸人所驅逐呢?

一、羅興亞人與緬甸的糾葛

由於歷史上對於羅興亞人的記載少之又少,而羅興亞人和緬甸以及孟加拉國三方對於羅興亞人的來源和歷史又各執一詞,所以實際上羅興亞人是怎麼出現的,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哪個組群的後裔,國際上並沒有統一的答案。

由於羅興亞人內部對於自己的來源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他們只知道自己是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忠實的擁護者。而且相比於世居在此的緬甸人,羅興亞人的語言卻是羅興亞語。所以綜合伊斯蘭教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擴張來看,緬甸人認為羅興亞這個民族是從英國殖民擴張時期開始入駐緬甸的印度、孟加拉等國人的後裔。羅興亞人雖然暫時活動在緬甸,但實際上並不屬於緬甸。

但是由於孟加拉國本國的領土面積和土地資源分配已經嚴重不足了,本國的居民的生存空間已經十分狹小了,實在沒有多餘的生存空間騰出來接納羅興亞人,因此孟加拉國實際上也不承認羅興亞人屬於孟加拉,並要求支持此說法的國際社會拿出證據。在雙方的僵持之下,羅興亞人就逐漸變成了這個被世界所拋棄的種族。

實際上緬甸人和羅興亞人之間的恩怨很深,他們之間的糾葛遠不止緬甸不接納羅興亞人這樣簡單。在緬甸時羅興亞人是少數的群體,被歧視的群體。緬甸政府通過對婚姻、計劃生育、就業、教育、宗教選擇和行動自由的限制,有效地將對羅興亞這樣的少數民族的歧視制度化。

例如,在緬甸針對羅興亞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嚴苛規定:羅興亞夫婦只允許生兩個孩子;結婚必須獲得政府的許可,並提供新娘不戴頭巾、新郎不擋臉的照片;而這些做法與穆斯林習俗相衝突。羅興亞人要搬到新家或到他們所在的城鎮之外旅行時,也是必須得到政府的批准的。

此外,據相關數據統計,若開邦是緬甸最不發達的地區,貧困率為78%,而緬甸全國平均貧困率為37.5%。若開邦的普遍貧困、基礎設施落後以及就業機會的缺乏,加劇了緬甸多數佛教徒和少數穆斯林羅興亞人之間的分歧。這種經濟和宗教上多重領域的分歧有時會爆發衝突,加劇了這種緊張關係。

但實際上羅興亞人變成現在這樣也不全是因為緬甸壓迫他們,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原因。在緬甸結束了英國對其多年的殖民統治獲得了民族獨立之後,羅興亞人曾受某些阿拉伯國家教唆在緬甸舉行大規模的"聖戰"、擴張的行為。20世紀40年代末,在首領的帶領下,羅興亞人曾將本地的緬甸居民趕出村莊、使其背井離鄉,而羅興亞人佔領了這些地方。

當緬甸軍隊接到重新解放這些村莊的命令時,雙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羅興亞人在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曾一度佔領了北若干大部分領土,但最終緬甸軍隊還是奪回了這些地方,並將他們趕到叢林中。在第一次"聖戰"失敗後,羅興亞人由陸陸續續發動了其他的打擊佛教徒的行動。雖然最終在緬甸軍隊的打擊下而宣告失敗,但羅興亞人的行為還是對緬甸的佛教徒產生了影響,並使雙方的關係更加惡化。

2017年8月,若開邦再次爆發衝突,一個由羅興亞激進的人群組成的組織襲擊了緬甸的警察和軍隊哨所。緬甸政府立即宣布其為恐怖組織,並由出動軍方的力量清繳這個羅興亞組織。這次的行動迫使近70萬羅興亞人離開緬甸。

二、浪跡天涯的民族

在經歷了與緬甸人之間的廝殺之外,羅興亞人選擇了大舉外遷。他們認為自己代代相傳的孟加拉語言可以成為他們進入孟加拉,成為孟加拉國一份子的例證。

但是孟加拉國本國國民的生存空間已經嚴重不足,而且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上的證據能夠證明羅興亞人實際上是從孟加拉國遷出,曾經是孟加拉國的國民。所以孟加拉國並沒有接納這個流亡的群體,而只是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為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義援助,建了難民營。

而沒有被孟加拉國接納的羅興亞人選擇進入另一個國家——印度。從根本上來說,羅興亞人信仰伊斯蘭教,而在伊斯蘭教在南亞擴張時其較大的根據地就是印度。在英國對緬甸實行殖民統治時期,英國人本身並沒有十足的精力去管理這樣一個國家,因此當時背景下緬甸的殖民當局也多數是由印度官員構成的。所以很大程度上羅興亞人會是印度人在緬甸的後裔。

於是部分的羅興亞人選擇進入印度,並在印度駐紮下來。而同孟加拉一樣,印度政府本身也是不承認羅興亞人印度裔的身份,但是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印度政府出面建造了一定規模的難民營,將部分的羅興亞人接納在難民營中。

但是即便是在難民營,羅興亞人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也是由孟加拉和印度當局扶持的。這樣一來印度和孟加拉國本就擁擠的生存空間和分配不平衡的生存資源在羅興亞人的壓力下更是成下坡趨勢。除了經濟上的問題之外,羅興亞人的宗教問題也是印度和孟加拉國不能忽視的問題。

眾所周知,伊斯蘭教雖然是一個大的教派,但由於對古蘭經的解釋不同,教內分成很多不同的教派,每個教派所尊崇的教義也有所不同。所以對於孟加拉和印度來說,羅興亞人的宗教問題也是一個隱患。同時歐洲難民的例子時刻警戒著印度和孟加拉政府,難民的問題會對社會生活和安全造成影響。大批量的難民湧入印度和孟加拉,其中難保不會摻雜著一些別有用心的分子,這種人的存在會對國家的主權造成影響。

同時難民的湧入會引發印度和孟加拉國民的民族情緒,從而導致整個國家的社會構成和民族問題逐步成為國家發展路上的攔路石。而且難民會面臨著社會分配不均的問題,一旦分配不均時就會出現打砸搶燒等一系列的社會治安問題,從而引起全社會範圍內的混亂。所以孟加拉當局和印度政府都在國際社會上呼籲更多的幫助,並要求自己親近的大國向緬甸施壓,停止對羅興亞人的一些負面活動。

結語

羅興亞人因最初在20世紀40、50年代與緬甸佛教徒之間的武裝衝突而被趕出緬甸,卻因為種種問題不被其他國家所容。即便是國際上講究人權的組織和國家為其憤憤不平,但仍舊拿不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在大多數都在唾棄緬甸的時候,羅興亞人也應該自我反思一下,但終歸,小孩子是無辜的。

參考文獻

1. 《被拋棄的種族》

2. 《緬甸近代史研究》

3. 《羅興亞人的生存問題研究》

相關焦點

  • 緬甸之殤:羅興亞人
    這場發生在緬甸的故事又將會如何終結?羅興亞人,可謂是緬甸之殤了。 在這個背景下,人口的流動為該地區注入了多民族的元素。 阿拉幹王朝衰敗後,為了不受外地入侵,阿拉幹王朝選擇向緬甸稱臣,由此併入了緬甸的版圖。羅興亞人正是在這時候逐漸進入到了這片土地,這個來自遠方的客人在這片土地上和若開人和平共處了很長一段時間,也盡到了客人的本分。但隨著英國人的到來,這一切很快就發生了改變。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他們做了什麼?
    但就在這樣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卻在上世紀末乃至本世紀初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那就是令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羅興亞人難民危機。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一個族群,與羅興亞人共同居住在若開邦的還有若開人、緬族人以及欽族人等多個緬甸民族。若開邦的人口規模大約在330十萬,而其中的羅興亞人則有80萬左右。
  • 孟加拉為什麼不接收羅興亞人?
    長此下去,若開邦的主體民族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羅興亞人,因此過去幾十年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與若開族,緬族等信奉佛教的緬甸原住民族之間衝突不斷,愈演愈烈。由緬甸的國內問題逐步演變成為在國際上關注度頗高的一大國際問題。看懂羅興亞問題,梳理清楚以下幾個問題便可以了。一、羅興亞人問題的由來。
  • 聯合國報告:緬甸羅興亞人遭暴行 或構成危害人類罪
    【觀察者網綜合】2月3日,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布一份關於自去年10月9日起從緬甸逃離至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的人權報告。報告稱,聯合國人權專員在今年1月8日到23日期間在孟加拉國採訪了從緬甸逃亡至此的204名羅興亞人。報告指出緬甸政府侵犯羅興亞人人權的行為之普遍,或許已經達到了危害人類罪的程度。
  • 皮球般存在的羅興亞人【魚魚】
    羅興亞民族組織認為在緬甸1948年獨立之前羅興亞人就有150萬,當時他們要求與英國單獨談判成立伊斯蘭教地方自治政府,所以被獨立後的緬甸政府認定其為分裂緬甸,改變緬甸佛教社會特性的分離主義;羅興亞人分別居住在孟加拉國(約100萬)、巴基斯坦(約35萬)、沙烏地阿拉伯(約40萬)和阿聯、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共約10萬)。
  • 緬甸羅興亞人出逃數量73萬,緬甸政府軍再度施暴:血腥大屠殺開始
    國際海牙法院在上周針對緬甸受迫害的羅興亞人採取的軍事暴行調查發現,緬甸政府軍只判罰3名軍官有罪。儘管緬甸在2016年至2017年的鎮壓行動中,面臨聯合國法庭的種族滅絕指控,但緬甸軍方依然對羅興亞人實施了暴力行動和武力鎮壓。緬甸陸軍參謀長辦公室說,緬甸本院法院已確認對緬甸三名軍官的有罪判決。
  • 國際法院裁決要求緬甸緊急保護羅興亞人
    當地時間1月23日,就甘比亞提出的「緬甸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指控,聯合國國際法院作出一項裁決,要求緬甸採取措施保護緬甸羅興亞人。路透社指出,就在國際法院宣讀裁決前,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表示可能發生了針對羅興亞人的戰爭罪行,但逃離緬甸的羅興亞人誇大了事實。國際法院是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和孟加拉國為何都不願意接納羅興亞人?
    雙方為此產生了嚴重衝突,羅興亞人生存狀況堪憂。羅興亞人現今生存狀況羅興亞人主要生活在緬甸,但得不到緬甸當局的認可。吳努政府議會民主制時期,緬甸政府頒布了《緬甸聯邦入籍法》和《緬甸聯邦選擇國籍條例》,允許羅興亞人入籍,但由於政令不暢、政府人員玩忽職守、消息閉塞等原因,大多數羅興亞人都未能入籍,這可能是羅興亞人最後一次加入緬甸籍的機會。
  • 那個讓翁山蘇姬焦頭爛額的緬甸羅興亞人是什麼人?
    因為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的種族清洗,國際上充滿對緬甸政府和翁山蘇姬的指責,那麼羅興亞人是一群什麼人,為什麼緬甸大多數人支持緬甸政府呢? 這個歷史要從緬甸英治時期說起,緬甸從1824年被英國打敗後,成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937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1942年日據,1945年獨立但仍受英國控制,1948年英國議會承認緬甸獨立。
  • 緬甸的羅興亞人,為何被所有人嫌棄?
    經過多年的戰爭,到1991年,若開邦的羅興亞武裝幾乎都被剿滅,很多羅興亞人也失去土地,成為流民。雖然肅清的羅興亞人的武裝,但是緬甸境內仍然有大量無法得到緬甸國籍羅興亞人,他們與若開人的關係很緊張。在2012年,3個羅興亞人性侵殺害女若開人佛教徒,導致羅興亞人與若開人的大規模衝突。
  • 緬甸 泰國|羅興亞人 大馬|同性戀謎團待解 印尼|大選波瀾再起
    以下是關於東南亞四個鄰國上周以來的故事,串起來看,是這樣的:65名羅興亞人受困,泰國籍船長遭起訴泰國警方日前表示,一艘載有65名羅興亞穆斯林的船隻因遭遇引擎問題,在沙敦府的拉維島(Ra Wi)海岸被發現。這些羅興亞人包含29名男性、31名女性,以及5名幼童。
  • 「羅興亞人問題」致緬甸再次陷入動蕩
    媒體報導稱,此輪武裝衝突爆發以來,已有約9萬名緬甸羅興亞人逃入孟加拉國避難;交火造成至少400人喪生。政府軍指責是羅興亞反政府武裝襲擊平民;某些NGO組織和難民則說是政府軍屠殺羅興亞人。半島電視臺報導稱,目前還有約2萬人被困在緬甸和孟加拉國之間的無人區。    國際社會尤其是周邊國家,對緬甸局勢十分關注。
  • 羅興亞人抨擊翁山蘇姬支持種族滅絕
    據外媒報導,世界各地的羅興亞人星期四回擊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在若開邦北部一個國際法庭上為軍方針對少數民族的罪行辯護的聲明。雖然全世界都在為2017年面臨殘酷軍事鎮壓的羅興亞人伸張正義,但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翁山蘇姬(Suu Kyi)周三在國際法院(ICJ)為軍方辯護,給這個獎項帶來了恥辱,她在1991年贏得了這個獎項。
  • 孟緬遣返羅興亞人遭西方潑冷水,翁山蘇姬該明白他們的用心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11月13日,緬甸和鄰國孟加拉國關於羅興亞人問題終於達成了初步的共識,因為緬甸軍方與羅興亞人衝突而躲入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終於可以被送回緬甸,根據初步計劃,11月15日孟加拉國會將第一批2000名羅興亞人難免遣返回緬甸,而緬甸方面表示已經準備好水和食物來安置這群難民
  • 緬甸羅興亞人危機3周年,新冠疫情與惡劣天氣夾擊,難民掙扎過活
    引發大批羅興亞人(Rohingya)從緬甸(Myanmar)逃往孟加拉國(Bangladesh)的暴力事件迄今已3周年,這些難民稱受到緬甸軍方迫害而逃離居住地,引起人權組織及多國政府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現時在包括難民營的地方肆虐,他們在疫情之下所面臨的危機更為嚴峻。
  • 翁山蘇姬在海牙國際法院作證:緬甸沒有種族滅絕羅興亞人
    據荷蘭媒體NOS報導,今天,緬甸政府負責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說,緬甸沒有對穆斯林少數群體羅興亞人(Rohingya)實行種族滅絕。在海牙國際法院,她強調在緬甸若開邦的衝突,始於穆斯林的襲擊,而可能存在的針對羅興亞人的罪行,會在緬甸國內受到懲罰。
  • 否認對緬甸羅興亞人種族清洗,翁山蘇姬將上訴至海牙法庭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 視覺中國 圖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將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庭,就緬甸對少數民族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的指控進行抗辯。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緬甸國務院辦公室周三(20日)發表聲明說,「為捍衛緬甸的國家利益,國務資政將率領一支團隊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庭提起上訴。」據聯合國網站報導,國際刑事法院第三預審分庭11月14日授權檢察官在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內對被指稱的有關孟加拉國、緬甸局勢的罪行進行調查。
  • 聯合國暫停糧食援助施壓,內外交困的緬甸悄悄靠攏中國
    曾被西方稱為「民主聖母」的緬甸實際領導人翁山蘇姬,現在成了「過街老鼠」。缺乏西方支持的翁山蘇姬,有可能被任何一根稻草壓垮,成為羅興亞人問題的犧牲品,緬甸有可能重新走上軍人強權政治的老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中國該出手了。下面的新聞為西方媒體的綜述。7萬羅辛亞人逃到孟加拉國山中傳來槍聲和爆炸聲。從燃燒的村莊冒出的縷縷煙霧划過灰色天空。
  • 彭斯與翁山蘇姬就羅興亞人問題交鋒,緬甸今日將接回首批難民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14日,新加坡,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新加坡舉行雙邊會談。視覺中國 圖正在新加坡出席東協峰會擴大會議的美國副總統彭斯14日會見了緬甸領導人、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兩人就羅興亞難民問題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 緬甸人權組織:兩名士兵承認曾隨緬軍隊屠殺80名羅興亞人
    在緬甸人權組織Fortify Rights10日公開的視頻中,兩名緬甸士兵承認他們曾在2017年被命令對緬甸羅興亞人實施大規模屠殺行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的報導,人權組織Fortify Rights公布的視頻由武裝組織「若開軍」(Arakan Army)於今年7月拍攝,視頻中曾屬緬甸軍方的士兵Myo Win Tun和Zaw Naing Tun描述了他們參與該事件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