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諾金:「一平臺四體系」普惠金融倡導者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1964出生的徐諾金,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行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不僅是經濟金融理論與政策的研究者,更是普惠金融的實踐者。

2016年12月26日,在徐諾金的奔走下,蘭考縣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下稱「蘭考試驗區」)。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普惠授信、信用信息、風險防控為基本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模式。蘭考試驗區以體制機制創新釋放改革活力、以制度保障破解普惠金融發展難題,形成了有參考意義的制度創新樣本。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蘭考農戶獲貸率達40.88%,比2016年底提高34.82個百分點,是蘭考試驗區批覆時的6.7倍,有力助推了蘭考穩定脫貧奔小康和鄉村振興。

2017年,蘭考縣在全國首批實現脫貧摘帽。蘭考模式入選中組部組織編寫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是入選的172個案例中的兩個金融工作案例之一。同時入選中央黨校教學案例和清華大學教學案例。蘭考模式已在河南省20多個縣(市、區)成功複製推廣。

徐諾金稱,蘭考試驗區的成功在於,注重從需求側建立保障農民等弱勢群體獲取金融服務的制度機制。具體來看,蘭考試驗區探索出臺全國首部《普惠金融促進管理辦法》,從基本金融權利出發,保障農民等弱勢群體獲取機會平等、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基本金融服務。蘭考試驗區針對農民信用缺失、空白、不易貸款的難題,大膽創新,出臺《普惠授信業務管理辦法》,將信貸前置,變「信用+信貸」為「信貸+信用」機制,對農民無條件、無差別授信3萬~5萬元,一次授信、3年有效,實現普惠授信戶戶全覆蓋,讓信貸服務的「觸手可及」「人人均享」,破解無信用記錄群體的貸款難題。

在完善信用信息體系上,根據徐諾金的設計,針對農民信用記錄缺失、農村信用環境不佳的問題,建立「信貸信用相長行動」機制,對失信者聯合懲戒,對守信者正向激勵,提升農民信用意識,疏通需求通道,從基礎和根源上推動農民獲取金融資源的良性循環與長期可持續。針對農民金融知識薄弱,獲取金融服務能力、創富能力不足問題,設立「普惠金融講習堂」、「金融知識宣講團」、「金融夜校」,通過多種途徑形成制度化機制,開展包括普惠金融、農業技術等知識教育,授人以漁,提高農民金融素養,提升農民創富能力,夯實普惠金融長期發展根基。

不僅如此,蘭考試驗區注重從供給側建設普惠金融良好制度環境。例如,建立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推行主辦銀行制度,實現普惠金融服務站村村全覆蓋和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人人全覆蓋,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推出產業發展信用貸、普惠授信、「三位一體」、產業鏈融資等標準化產品,讓不同需求主體都能獲取豐富、多樣化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

在建立風險防控體系上,在徐諾金主持下,印發《信貸風險補償金管理辦法》,出臺一攬子工作細則,建立由銀行、政府風險補償基金、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四方分段分擔的風險補償機制,解決金融機構開展普惠金融獨自承擔高風險的難題。制定《普惠金融財稅政策激勵辦法》等制度,統一規範財政獎補、差異化監管、上市公司培育等方面的政策,並利用貨幣政策工具等手段加強激勵引導,解決「幹與不幹一個樣」的問題。

在其位謀其職。如今,徐諾金繼續發光發熱,為儘快制定出臺普惠金融促進法而奔波。今年5月份兩會期間,徐諾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為《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收官之年,但系統性的法律框架還沒有形成。他說,目前,亟待出臺一部普惠金融方面的基本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普惠金融促進法》,以法律形式規定公民的金融服務權利,明確金融機構義務,強化政府部門激勵引導和監督職責,構建普惠金融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形成各方參與、協調配合、共同發力的長效機制,推進普惠金融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相關焦點

  • VANKRI平臺安全:金融科技普惠未來
    VANKRI平臺安全報導,VANKRI平臺安全認為,在遍及常識來看,開展前沿科技與支撐小微企業好像是兩條駛向不同方向的軌跡。但在工業場景與技能立異交融於一體的時代,卻經常能發現二者殊途同歸。比方普惠金融走向小微企業的最終一公裡,此時正在被技能的立異與使用所打通。
  • 2018十大普惠金融人物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發展普惠金融將使得金融服務更加普及、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推進解決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
  • 以科技作為金融創新強大推手 招聯金融探索普惠金融之路
    招聯金融也通過靈活運用大數據挖掘、數據建模等技術,打造了首個面向運營商全網用戶的信用評分體系——沃信用分。這一評分體系由招聯金融攜手中國聯通一同打造,對消費者的多元化信息進行多維度、分類交叉處理,形成更豐富的用戶畫像和個人信用,構建了一套KS值超過40的價值評分體系。
  • 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發展推動效用的實證分析
    關鍵詞:VECM模型、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一、導論(一)選題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一再強調金融科技創新及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並指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要推進金融科技創新,建立金融業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技術規範
  • 從提升普惠金融能力視角看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
    從這個邏輯出發,金融作為經濟的鏡像,中小微企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暢通貨幣政策傳導和強化中小微企業流動性支持的雙重目標下,商業銀行通過數位化轉型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的路徑選擇可以概括為:依託數位化技術,以系統性創新為抓手,以平臺化、數位化和普惠化為目標,搭建基於數據和算法的場景生態,打造技術和業務雙螺旋驅動的金融服務體系。
  •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健全廣覆蓋、多層次的普惠金融機構體系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12月24日,上海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總結會在上海召開。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在會上指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中小微企業不僅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更是激勵創新、帶動投資、促進消費的重要生力軍,做好普惠金融服務責任重大。
  • 2020IFCFI|李東榮:著力提升普惠金融機構數位化能力
    當然,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數位技術在幫助解決普惠金融成本高、效率低、供需不匹配等老問題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數字鴻溝、風險疊加等一系列新挑戰。因此,我國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還需要進一步科學規劃、系統推進、精準施策。我認為,在「十四五」期間,我們在研討規劃普惠金融工作發展時應注重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 平安普惠發揮自身價值,保護金融消費者
    平安普惠自2018年起,就針對以上金融素養薄弱人群展開一系列消費者權益保護行動。如根據不同人群的金融需求,大力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的「維C行動」。今年9月「金融知識普及月」期間,平安普惠聯合新浪財經,發起「錢袋子守護計劃」,線上與新浪微博合作推出《黑貓課堂-金融消費者保護特輯》科普金融消費知識,線下安排 「維C大使進四區」。即:一、走進社區。
  • 萬惠集團PPmoney金融科技再升級,助力普惠金融深入發展
    作為行業頭部平臺,萬惠集團PPmoney通過創新金融科技,以「科技+風控」手段致力打造更安全穩定的平臺,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安全的普惠金融體驗。對於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而言,平臺資金安全是重中之重,監管層面關於這方面的措施也愈加嚴格。
  • 劉曉春:關於數字普惠金融的七個反思
    一、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首先必須明確普惠金融的目標人群。2005年,聯合國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提倡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
  • 從格萊珉銀行到金融消費者保護 亞洲國家普惠金融五大典型案例
    本文介紹了亞洲一些國家普惠金融典型的實踐案例,分別從政府推動與頂層設計、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創新的業務模式、消費者金融素養與保護等五個方面介紹和闡釋了亞洲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建設的經驗。印度的國家戰略政府在推進普惠金融的過程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一直重視「消除貧困,保證公平」的概念。
  • 普惠金融就是更加關心普羅大眾
    普惠金融需要建立健康、負責的金融機制   金融作為資本運作的重要形式,不可避免具有逐利性,普惠金融概莫能外,為此,陳志武先生提出要正確引導,合理利用。畢竟無論哪個金融行業都會發生欺詐行為,而且也為政府管制金融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全國每天發生的個人信貸可能有上百萬筆,如果一棍子禁止消費信貸,需求被禁止了以後,整個社會實際上付出的代價還是很大的。
  • 從格萊珉銀行到金融消費者保護,亞洲國家普惠金融五個典型案例
    本文介紹了亞洲一些國家普惠金融典型的實踐案例,分別從政府推動與頂層設計、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創新的業務模式、消費者金融素養與保護等五個方面介紹和闡釋了亞洲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建設的經驗。印度:國家戰略政府在推進普惠金融的過程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一直重視「消除貧困,保證公平」的概念。
  • 李東榮:關注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多元金融要求 實現普惠金融服務在...
    在此時代背景下,本次論壇以「立足金融為民 弘揚科技向善 面向『十四五』的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為主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相信通過大家的積極參與和深入交流,今天的論壇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利用今天論壇的機會,我想就金融業在推進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如何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談一些個人的思考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是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完善金融與科技互動融合機制。
  • 堅守服務實體初心 建行構建普惠金融新局
    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港股00939)一直在發揮傳統金融優勢的基礎上做好新金融的加法,探索新時代大格局下金融價值取向與功能作用的更新,在發展新金融的道路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如今,在新金融探索中,建設銀行已邁出了堅實步伐:發力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開啟「第二發展曲線」。
  • 2020金融峰會丨梁定基: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 梁定基中國經濟時報訊(記者 王彩娜)「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廣西農信社實現了四個第一:即向54個貧困縣貸款發放量全區第一、貧困戶貸款覆蓋面全區第一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委員、副主任梁定基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專題論壇·2020金融扶貧及創新峰會上曬出了一份金融精準扶貧的成績單。
  • 天道酬勤 人道酬誠:興業消費金融締造差異化普惠金融樣本
    興業消費金融成立於2014年12月22日,成立以來,該公司牢記普惠金融初心,堅持「寓義於利」理念,不遺餘力提升服務質量,為社會大眾提供專業、高效的消費信貸服務,積極助力社會消費結構升級貢獻力量,走出了一條興業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
  • 玖富普惠平臺誓與出借人共進退
    玖富普惠平臺承諾不甩鍋,不推責,負責到底,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即便一分不剩也會盡全力聯合多機構幫助出借人完成退出工作,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公開披露執行進度,一起懲戒和追償失信借款人督促回款,維護出借人合法權益! 此外,玖富普惠近期發布了《多元退出通道》來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 工行打造「有溫度的普惠金融」:創新產品、線上線下協同
    定位於中國專業化傳統菜市場/農貿市場改造、社區商業整合等業務的瀚立商業管理公司同樣也是工行普惠金融「孵化」出來的平臺型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萬有集市等項目的瀚立對於菜市場的改造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杆。促進普惠金融業務擴面增質提效是2020年銀行業發力聚焦的領域。日前,工商銀行上海虹橋商務區支行與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瀚立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籤署銀企戰略合作協議。
  • 銀行大咖復盤2020: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維繫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銀行業既承載發展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也具有推動數位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自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