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上映已經三天了,在這三天裡,關於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再一次經歷了一場輿論風暴。
這次的爭議的很大一個焦點就是:集萬千人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是不是活脫脫的瑪麗蘇?
關於瑪麗蘇的劇作有很多,具體的體現是:所有男人都愛我甚至恨不得為我去死,女主角具有超強的主角光環一路開掛,同樣在某種層面還將女性物化。
那麼,《妖貓傳》是這樣的嗎?顯然不是。
《妖貓傳》裡的楊貴妃,她是得到了萬千人的愛,但這種愛是瑪麗蘇的的男女之愛嗎?
顯而易見不是。
對於白居易來講,對楊貴妃的愛更多的是一種對於美好過往的留戀,楊貴妃代表著前朝盛唐的榮耀,也是她創作靈感的繆斯。
對於阿部來說,他對楊貴妃的愛是一種人性的本能,楊貴妃意味著美的原始嚮往。
而白龍,他對楊貴妃的傾慕則是一種對於真善美的最初幻想,同樣也是一種對於美的極致捍衛。
甚至大眾對於貴妃的愛,則完全是出於對皇權的敬重,朝代更替了,他們愛也可能會消逝。
這裡面唯一呈現出的男女之愛就是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然而這種愛裡面有背叛,有欺騙,在最關鍵的時刻,為了自己,可以放棄愛人。
在大唐鼎盛的時候,楊貴妃作為美的代表被推上了神壇,甚至站在鞦韆上讓萬千人敬仰;而當大唐步入危機時,她立刻落得個紅顏禍水之名,最後落得活埋下場。
這一切,楊貴妃本人都沒有的選擇,而即便知道是騙局,她也毅然選擇赴死。
所以這哪裡是什麼瑪麗蘇,這分明是一個愛與美的化身被背叛被辜負的故事。
《妖貓傳》裡,依然延續了陳凱歌的一貫的創作態度,仔細看看陳凱歌的電影履歷,他對於對於電影的主題刻畫其實就兩個字:愛與美。
女性形象也是他著力呈現愛與美的客體,《妖貓傳》中的楊貴妃如此,之前的電影亦是如此。
《黃土地》裡,翠巧經歷了從愛被喚醒,再到愛的死亡過程,她的眼裡甚至沒有眼淚,她是這個黃土地下感情被迫犧牲的一份子,陳凱歌對這個角色給予了深刻的同情。
《霸王別姬》裡,陳蝶衣在虞姬的世界裡人戲不分,不瘋魔不成活。在電影裡,相較於史書中的隻言片語,陳凱歌顯然將虞姬這個形象升華了,她與陳蝶衣已經完全融合成一體。
《搜索》中,葉藍秋因為一個小的過錯被逼上絕路,導演在她最後的時光裡充分捕捉到了角色身上的美,高圓圓在電影裡的回眸至今讓人記憶尤深。
還有《荊軻刺秦王》裡的盲女,《梅蘭芳》裡的孟小冬,陳凱歌的電影中出現了這些美的意象一直都是服務於劇情,絕非是服務於瑪麗蘇的幻想,《妖貓傳》裡尤其如此。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裡最具盛名的導演之一,也是最富有爭議的一個導演,陳凱歌在一路的從業中有過輝煌,也有過跌倒,但他初心始終是在的。
就像他如今坦然面對《無極》這部電影,在今年的電影資料館影展中,他甚至把《無極》作為了開幕片。
對於他來說,《無極》是一場冒險,儘管在當時看來是失敗了,但他對自己的冒險並不後悔。
而在《人物》專訪中他也提到,相較於口水之戰,他更願意做的事情是繼續探索自己喜歡的作品。
尊重不同的聲音,並從有意義的想法裡汲取營養,對於一位年過60的導演,這份謙遜也是蠻難得的。
陳凱歌在某種程度上像是《妖貓傳》裡的白龍,在捍衛自己對於美的路上一路狂奔,他曾經得到過讚譽,也曾經遭遇過詆毀,但還是奔著自己心中的光,一路走下去。
有《霸王別姬》的豐碑在,觀眾對於陳凱歌的作品無疑抱有極高的評判準則,如果橫向對比,陳凱歌近些年的每部作品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只是很多時候被口水聲淹沒罷了。
回到《妖貓傳》這部電影,最讓人念念不忘的是它對於大唐盛世的大手筆呈現,所謂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這種非凡的想像力無疑在當下的華語片市場是罕見的,把想像力最終轉化成執行力,這種氣魄大概也只有陳凱歌做得到。
同樣,陳凱歌這次請來了曾經編劇過《臥虎藏龍》、《色戒》的王惠玲,在敘事上化繁為簡,看過原著的人應該知道這部著作改編的難度之大。
從敘事上來講,《妖貓傳》算是近些年陳凱歌電影裡最親民的一次,它的劇情梗概其實很簡單,但裹的是懸疑片的皮,用心觀察下細節,《妖貓傳》其實是一部值得反覆咀嚼的電影。
它是華麗的,也是詭譎的,更是清奇的,看了整部電影,正像片中展現的幻術一樣,讓人神往又不知歸路。
當然在電影裡,整體氣質有些些許的割裂感,這或許是小小的遺憾,但這依然瑕不掩瑜。
很多觀眾反應的上下闋缺少關聯,這顯然不是,上闕是解開下闕的摩斯密碼,稍微用心注意下細節,你會對這部電影有更多體會。
比如上闕與下闕也有很明顯的對照關係,比如比如陳雲樵與春琴,李隆基與楊貴妃,在最終命運走向也是完全一致的。
陳雲樵為了自保殺死春琴,還喃喃自語:不是我殺的。李隆基為了江山,也最終讓楊貴妃痛苦地死去。
說到底,大唐的損落並不是楊貴妃的錯,她卻被作為禍水推了出去,妖貓專門吃人眼睛,也是在諷刺著世人的有眼無珠。
從這點看,陳凱歌的嘲諷力還是蠻厲害,他的電影也從來不是簡單的是非陳述,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與思考。
《妖貓傳》無疑是陳凱歌導演生涯中值得尊敬的一部電影,他也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在內容上有關於愛與美最直直接的表達,在形式上也達到了陳凱歌近些年最好的一次呈現。
就像一瓶酒,越往後勁頭越大,看完電影,腦子中《清平調》這首歌始終揮之不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