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電影,共欣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在三年之前就已經上映了的影片《妖貓傳》。
隨著拍攝技術的進步,現在的電影是一部比一部華麗,而真正著重於故事本身的感染力的導演也是越來越少。一部影片,對女影星的特寫佔了全片一半的時長,這樣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妖貓傳》楊貴妃
影片開頭描述了一個十惡不赦的貓妖的形象,讓人膽戰心驚的同時 ,又急切地想要知道貓妖背後的故事。貓妖愛吃魚眼睛的細節,其實也是在暗示了主角所經歷的「魚目混珠」的騙局。這部影片曾經是2017年下半年國產電影戰場中最讓人期待的電影之一。導演陳凱歌在影壇的地位,讓許多觀眾都翹首以盼。
當時同檔期的《芳華》在上映後引起的強烈反響,相信也讓《妖貓傳》的製作組感到了不小的危機感。現在看來,《妖貓傳》是略述一籌的。這樣的結果著實有些對不起陳凱歌導演所擁有的聲譽。
這是陳凱歌的第二部玄幻題材的電影,與前一部的黯淡相比,這一部明顯有了起色。影片改編自日本作家的系列小說,或許是抱著冒險的心態,他選擇了一部海外作家的中國古典題材的作品,古今中外的混合,故事本身並沒有呈現出太強的分異感。更多的,確實製作本身帶來的缺憾。影片題材是傳唱至今的《長恨歌》,講述的是詩人白居易為了創作這部詩篇而進行的探索,從而引出玄宗與貴妃的悽美的愛情故事。
但是影片前半段的敘事節奏過於零碎和跳躍。導致空海和白居易的探案過程被剪切得令人無法完全跟隨節奏去思考,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氛圍的烘託以及服道化的拯救,這一部分幾乎可以說是失敗的。無法讓人沉入的探案過程,令人摸不著頭腦,想營造恐怖氛圍又想打造玄幻感的黑貓場景,糅雜在一起,呈現出一種水土不服的奇怪觀感。
《妖貓傳》片段 極樂之宴
唐朝雖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最輝煌的時期之一,卻似乎很少以盛世之貌出現在中國的影視作品中。畢竟想要展現一個朝代的強盛,並不是靠大價錢打造的CG技術就能達到。一個場景,一個場面的豪華,並不能展現整體。也是因此,陳凱歌導演耗時六年,打造了一座現代的「唐城」。大段的實景拍攝,使得影片能在無形中儘可能多的給予這個強盛的朝代以特寫。而這也可以稱得上是影片的加分項之一。
歌舞夾雜著幻術,亦真亦幻,應接不暇。作為影片最為人稱道的部分,極樂之宴確實做到了華麗至極。原本備受爭議的楊貴妃一角,也在鏡頭下展現了獨特的美感。飾演者張榕容憑藉著別具風情的面貌,貼合了影片前段提到了的關於楊貴妃一角的旁人的評價,也並不突兀。也許之所以《妖貓傳》仍舊能夠被許多人提起,極樂之宴片段居功至偉。楊貴妃這個角色的貢獻,更是首當其衝。
楊玉環劇照
作為一個演員,張榕容是合格的,她將情感蘊含在眼神中,演繹出一個執著的守候著君王之愛的貴妃。在火把點燃夜色的馬嵬驛,她佇立在破舊的樓梯上,望著玄宗輕輕點頭的一瞬間,無聲的情感從眼底迸發,稱為整個故事的點睛之筆。而最終,能與她相守的人卻不是那看似深情的皇帝。
出人意料的,是極樂之宴上那兩個翩然一現的白鶴少年。他們的快樂飄逸,與後來的別離,未來的衰落,形成鮮明的對比。
白鶴少年
比起人們想像中的美麗愛情,其實真相往往是更殘酷的。深情的皇帝連犧牲愛妃的罪名也不願背負,看似飄逸瀟灑無拘無束的白鶴卻甘心留在一具空殼邊三十年苦苦守候。以人比人,是無情。似乎在所有的宮廷劇中,帝王之愛都要被現實逼上一逼,並最終讓人做出那個最難看的選擇。《長恨歌》的結尾是美好的,而《妖貓傳》的結尾卻是令人悲傷的。
當然,回頭看看全片,除去極樂之宴部分,看似是主角的空海與白居易的探案過程則顯得過於簡單和平淡。唯一稱得上精彩的部分被黑貓與楊玉環瓜分乾淨。原著中作為主角的空海,甚至戲份的重量還不如一個做引的白居易。如果從比重上看,《妖貓傳》的剪輯確實十分扣分,但看在美術設計與耗時六年的「唐城「的份上,極樂之宴或許能勉強為它拉回一點分數。
《妖貓傳》
小編相信每一位觀眾都會為極樂之宴所動容,因為那是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更是海納百川的雄心之巔,但隨著貴妃的凋零,那絢爛的色彩,也一去不復返了。
《妖貓傳》
《妖貓傳》雖然華麗至極,但小編相信,這遠遠不是陳凱歌最好的作品。而具有冒險精神的他,還在路上。
好電影共欣賞,關注小編,更多電影評論,我們一同分享哦~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