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縣日前發布了關於媒體報導某校長毆打並逼學生寫「性行為」檢討書事件情況說明,指稱班主任給校長反映涉事學生早戀,校長組織人員調查了解得知,涉事女生多次在晚上熄燈後十一點左右主動開門或開窗讓男生進入宿舍,校長找涉事女生核對情況時打了該女生,並讓其寫了事情發生的書面具體過程。(新京報12月18日)<br/><br/> 隨後當地主管部門的調查也一再強調涉事女生存在早戀且主動讓男生進入女生宿舍的問題,這意思也許是說,就算校長打人不對,讓學生寫「具體過程」不合適,但這孩子的的確確就是做了一個學生不該做的事,難道不該管教一番?顯然想藉此堵住家長的嘴,並且企圖轉移社會輿論的焦點。我甚至認為,如此調查惡意滿滿,要知道,很多人仍然視中學生早戀如同洪水猛獸,即使成人的「性行為」也不是一個可以坦蕩討論的話題,更何況中學生跟「性行為」扯上關係,年輕人不講道德,那得有多少口水譁譁噴來!有關部門似乎在幫助涉事學校以及校長佔據道德高地抵擋社會輿論。<br/><br/> 然而,這樣的調查其實很不道德。涉事女生還未成年,所作所為也只是違反校規校紀,她仍然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需要保護的對象。可當地主管部門如此高調公開曝光一個未成年人的隱私,無疑是對孩子的進一步傷害,甚至對這個孩子的未來也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也許有人會說,就是因為該女生家長不依不饒獅子大開口且不肯坐下來協商,逼得主管部門不得不這樣應對。可誰家孩子遭遇這樣的羞辱,家長能心平氣和坐下來?在這個缺乏寬容的社會,孩子有所謂「不良行為」的嫌疑,很容易受到歧視,家長帶孩子體檢自證清白也是希望孩子不會遭到歧視。然而,社會的複雜人性的陰暗不是能夠用一紙證明清除的。一個人被貼上「不良」的標籤而遭遇歧視甚至嚴重的身心傷害,可能從此人生留下深深的陰影。<br/><br/> 身為教育工作者,難道不應該更有高度的自覺性來保護孩子嗎?「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這口號不能空掛牆上,要落實到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中。這一次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卻拿一個未成年人的道德表現做擋箭牌,犧牲一個孩子的尊嚴而求自保,心態何其陰暗!沒有寬容的心靈,沒有對孩子們的真誠善意,隨時都可能傷害孩子們,保護孩子權益的制度保障需要進一步完善。<br/><br/> 再者,強調一個未成年人的過錯,並不能減輕涉事校長、學校以及主管部門的責任。就事論事,涉事學校的管理疏漏十分明顯,可當地主管教育部門的調查卻迴避了這個問題——無意還是故意?按規定,學生宿舍應該有宿舍管理人員值班,必要的情況下還應該巡邏查夜。但這所學校裡,一個女生多次隨便開門開窗,一個男生多次非正常出入女生宿舍,宿舍管理人員哪裡去了?宿舍管理制度莫非只管學生不管值班的?這樣的中學生宿舍讓人很擔心啊,保不住哪天有居心不良之徒惡意闖入,怎麼辦?再說,一個宿舍有好幾個孩子,為什麼有異性多次非正常闖入,孩子們卻不敢當即叫宿舍管理人員?我懷疑,孩子們平時都被教導,這不準那不準,貌似嚴厲的管理對孩子們造成了一種恐怖氣氛,她們不敢輕舉妄動,除了害怕還是害怕,孩子們完全失去了安全感,不知道如何應對安全問題。不客氣地說,這樣不負責任的管理只嚇住了希望正常生活的孩子,反而讓非正常作為的人有恃無恐。這件事能不能讓各地中小學就宿舍管理疏漏有所警醒,並進行認真的反思和整改?<br/><br/> 保護孩子是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第一要務,不能以保護孩子的名義傷害孩子,更不能為了應付社會輿論推卸責任逃避責任而往小小孩子身上轉嫁責任。倘若犧牲未成年人的利益以求自保,那就無恥了。當學生在學校有了問題,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勇敢地主動承擔責任,檢討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問題,有擔當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才能讓孩子們感到安全,才能讓孩子們愛上這樣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