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
汽勢Auto-First|孫金鳳
20世紀60年代,浙江出生了兩位汽車「大佬」,一位是李書福,另一位則是應建仁。兩人相差一歲,台州和永康相距也不過200公裡,不過50餘年後,二人的命運卻走向了截然相反的道路。李書福通過收購沃爾沃逐漸創立了吉利遍布全球的汽車帝國,而應建仁實際控制下的「鐵牛系」汽車,卻逐漸走向沒落。
今年6月被「披星戴帽」的眾泰汽車,近日發布公告稱收到浙江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泰汽車」)二級全資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被債權人杭州鐵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錦湖(中國)輪胎銷售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償到期債權,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被申請破產清算。
公告內容顯示,眾泰新能源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後,如果眾泰新能源後續因法定情形轉為重整程序且公司作為重整投資人並促成眾泰新能源重整成功,眾泰新能源將成為公司重要利潤來源,將對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眾泰新能源未轉為重整程序最終被法院宣告破產或雖轉為重整程序但除公司以外的其他方作為重整投資人,則公司將喪失對眾泰新能源的控制權,眾泰新能源亦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據汽勢Auto-First了解,眾泰新能源成立於2011年3月,為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那幾年,眾泰汽車迅速布局,推出了雲100、T11、E200等新能源車型,憑藉低廉的價格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不過,上述新能源車型的盈利主要來自於政府補貼。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眾泰新能源汽車收入為21.9億元,補貼就達到11.4億元。在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逐漸退出後,沒有實現自我造血的眾泰新能源生存就面臨了巨大難題。
今年4月,眾泰新能源被曝拖欠員工工資,70多名員工到杭州錢塘新區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維權。更早之前,眾泰新能源還因為拖欠供應商貨款而被起訴,貨款以及逾期支付違約金高達6.16億元。
實際上,眾泰新能源進入破產清算只是「鐵牛系」汽車經營困難的連鎖反應。眾泰汽車旗下全資三級子公司杭州傑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就在不久前,另一家全資三級子公司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也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重整。而「鐵牛系」包括眾泰汽車、君馬汽車、漢騰汽車、漢龍汽車等諸多汽車品牌均陷入經營困境,停工停產、欠薪維權、無車可賣等消息不絕入耳。
眾泰汽車一直是一家充滿爭議的車企,最大股東為鐵牛集團,旗下車型因模仿保時捷、奧迪等多款車型遭到詬病,甚至被一些網友戲稱為「保時泰」、「奧迪泰」。不過憑藉模仿和低廉的價格,在中國汽車快速增長的2016年、2017年,眾泰汽車連續二年銷量突破30萬輛。2018年以後,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眾泰汽車開始走下坡路。
由於缺乏核心技術,眾泰汽車無法適應中國車市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加之新能源補貼退坡,加速了其邊緣化。2019年,由於無法推出滿足國六排放的車型,眾泰汽車在大部分地區出現了無法銷售的局面。2019年,眾泰(不包括君馬)的品牌銷量為11.66萬輛,同比下降近50%。在疫情影響的2020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的銷售新車僅為1417輛。
眾泰汽車10月30日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81億元,同比下降72.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5.63億元,同比下降105.67%。眾泰汽車預測全年公司虧損22億-33億元,同比增長70.51%-80.34%。目前,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眾泰汽車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如重整失敗將存在被宣告破產風險。
君馬汽車是被應建仁寄予厚望的全新汽車品牌。於2017年6月27日發布於雄安新區,是獨立運營的全新汽車品牌,旨在進一步拓展眾泰汽車業務的市場覆蓋面,主要針對中國年輕人和年輕家庭打造。君馬汽車雄安發布的當天,應建仁也罕見露面,為君馬汽車站臺。不過,自第一款車君馬S70開始,君馬汽車並沒有像應建仁想像的那樣發展,銷量和品牌都不溫不火,直到如今面臨嚴重的經營困難。
而2016年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投資組建的漢龍汽車,在2019年11月上市了旗下首款全新量產SUV——漢龍曠世後,由於缺乏核心技術, 外觀「借鑑」了路虎攬勝的設計元素,內飾則「借鑑」了奔馳、捷豹路虎等品牌的設計理念,終究不長遠,不久前漢龍汽車宣布自2020年11月30日起全公司範圍內停工停產。
而是鐵牛集團投資的另一家汽車品牌,地處江西上饒的漢騰汽車,今年以來也被曝出欠薪和停產的消息。由此看來,無論是直接控股或者投資的汽車品牌,應建仁的「鐵牛系」汽車幾乎全軍覆沒。
對於同樣處於破產重整的鐵牛集團來說,應建仁能否從汽車領域遭遇的最大挫折中緩過來,仍充滿未知。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缺乏核心技術才是「鐵牛系」汽車無法撐過行業變革期的痛點所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應建仁17年的汽車夢就只能畫上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