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皮尺部」眾泰汽車一年虧掉三倍市值 網約車將成救命稻草?

2020-12-22 騰訊網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

近日,眾泰汽車公布了2019年的年報,其中顯示營業收入為29.86億元,同比下降79.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1.9億元,同比下降1498.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13.1億元,公司總資產較上年縮水37.08%。

7月1日,眾泰汽車再度跌停,市值僅剩下29.40億,已連續4個交易日跌停。據此計算,眾泰汽車一年虧損達市值三倍多。

報告期內,眾泰汽車合計銷售汽車21224輛,而2018年這一數字為154844輛,降幅超過85%,為公司上市以來的最低值。

同時,眾泰汽車還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此外,眾泰汽車董事婁國海亦表示無法保證眾泰汽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6月23日,"眾泰汽車"停牌一天,24日,眾泰汽車A股開始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將由"眾泰汽車"變更為"*ST眾泰" ,為保障投資者權益,其股票日漲跌幅被限制在5%以內。

麻煩纏身的眾泰汽車何去何從?6月24日,眾泰汽車在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時發布公告,稱將在杭州開啟"眾車出行"網約車出行平臺,打響全國運營第一槍。

只是,這條路能走通嗎?

"左手換右手"登陸A股,未能履行對賭協議

眾泰汽車實控人為應建仁,截至2019年年底,應建仁持有眾泰汽車39.12%的股份。

眾泰汽車前身為金馬股份。2003年,鐵牛集團通過收購金馬股份大股東金馬集團90%股份,從而成為金馬股份控股股東。

同樣在2003年,眾泰製造成立,這是一家總部位於浙江永康、以汽車整車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為核心業務的民營企業。

成立時,眾泰製造最大股東金浙勇是應建仁的外甥。

2004年眾泰買下臺灣豐田特銳的生產線,眾泰2008車型於2005年6月下線;2008年,眾泰汽車照搬特銳模式,買來夢迪博朗車型生產線,同年,夢迪博朗上市。

2015年,金浙勇成立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並將眾泰製造納入麾下。

2016年3月27日,金馬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和現金支付方式,收購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116億元。

截至2017年1月,金馬股份總資產帳面價值為22.55億元,相比116億元的交易價格,永康眾泰的商譽超過90億元。

而彼時的永康眾泰,在2014、2015年分別實現營收66.2億元和137.45億元,但歸母淨利潤僅有1.81億元和9.09億元,如果再扣除財政補貼,那兩年甚至處於虧損狀態。

而吉利在收購沃爾沃100%股權時,花費了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億元)。對比之下,市場普遍認為,金馬股份併購永康眾泰溢價過高。

2016年5月,證監會的反饋意見指向應氏夫婦與併購雙方的特殊關係,尤其是與眾泰汽車法人代表金浙勇的親屬關係。證監會擔心併購重組後眾泰實際控制者金浙勇是否利用金馬股份「借殼上市」?

2016年9月,金馬股份撤回申請文件。隨後,以金浙勇為首的眾泰汽車前兩大股東主動將44.69%和7.23%的股份轉讓給鐵牛集團,使鐵牛集團成為眾泰汽車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者。

2016年10月11日,金馬股份重新披露了116億收購眾泰汽車的重組方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鐵牛集團和長城長富等22 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眾泰汽車100%股權,發行價格為每股8.91元,發行數量約為13.02億股,眾泰汽車估值達116 億元。

金馬股份還與鐵牛集團籤訂了一份《盈利預測補償協議》。鐵牛集團承諾永康眾泰2016、2017、2018、2019年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12.10億元、14.10億元、16.10億元、16.10億元。若永康眾泰實際淨利潤小於協議承諾金額,則鐵牛集團需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

最終,這一併購申請獲得有條件通過。

2017年6月1日,金馬股份證券簡稱變更為眾泰汽車。

乘著上市東風,眾泰汽車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公司全年汽車銷量達31萬,營收超208億元,同比增長1129%,淨利潤11.36億元,同比增長1209%。公司市值也一度攀升至303億元。

然而自此之後,眾泰銷量便一路下跌,開始了無休止的虧損。

據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審計結果,眾泰汽車除2016年扣非淨利潤達到12.33億元,完成業績承諾外,2017-2019年均未達標,且與承諾業績差距不斷加大。

2018年,眾泰汽車子公司永康眾泰淨虧損4.19億元,業績完成率為-30.5%。根據《盈利預測補償協議》計算,鐵牛集團應補償眾泰汽車的股份數量為4.68億股,該股份由眾泰汽車以1元價格回購併予以註銷。

永康眾泰2019年度預計虧損額約20億元以上(未經審計)。據此計算,2019 年度鐵牛集團最大業績補償預計需要股份補償7.92億股以上,是2018年度的1.7倍左右。

但鐵牛集團卻遲遲沒能給出相應的補償金。5月14日晚,眾泰汽車披露,鐵牛集團持有眾泰汽車的股份全部處於司法凍結狀態,目前解除凍結存在很大困難,因此補償業績承諾近期無法實現。為此,鐵牛集團可能需要賣房賣地來解押股份,從而實現此前的對賭承諾。

"拿來主義"風光不再,技術問題仍難突破

眾泰汽車面臨如今困局,與公司無核心技術具有較大關係。

眾泰汽車自誕生之日起,就因為對豪華車的仿製被套上了"豪車皮尺部"的名號。2013年,眾泰旗下首款中型SUV車型T600在成都上市,因其車型結合了大眾途銳與奧迪Q5而收穫了不俗的銷量。

2015-2017年,眾泰汽車連續推出大邁X5、SR7、大邁X7三款新車,其外形分別酷似大眾途觀、奧迪Q3和大眾途昂。其中在2016年推出的眾泰SR9,因高仿保時捷Macan外觀,更是將"保時泰"的名聲推至頂峰。

但僅靠"復刻"和"模仿"帶來的銷量繁榮並不穩固,2018年眾泰的年銷量目標是48萬輛,但最終僅完成了23萬輛的訂單,2019年繼續下滑40%,而到了車企寒冬的2020年,眾泰的銷量更是跌至谷底,前五個月僅售出3573輛,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的幅度達到了96%。

自2019年國六標準施行以來,受限於在研發上的投機,眾泰始終沒有適配車型推出,這直接導致了眾泰的生產幾乎陷入停滯,在廣東、河南等銷量排名靠前的省市無車可賣。

國五和國六標準的差距,主要是車輛排放控制標準的差距,國六對尾氣排放物濃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車企需要具備更加強大的環保技術。

目前,眾泰汽車的兩款旗艦車型T700和Z700是在2017年上市的"老款車",曾經的"保時泰"SR9因穩定性差、故障率高連續12個月銷量掛零,最終無奈停產。

2018年8月初,曾有18家眾泰經銷商集體前往公司總部針對質量問題發起維權。就連本要在2019年四季度上市的緊湊型SUV眾泰TS5,到現在依舊杳無音信。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眾泰在2014-2016年收到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分別為4.43億元、11.41億元和15.5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69%、8.30%和6.89%。但在財政部調整新能源補貼計劃後,眾泰受到巨大影響。

新的補貼計劃不僅大幅降低了補助標準,而且規定150公裡及以下續航裡程數不再補貼。而眾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多低於150公裡,相當於失去了營收的重要來源。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表示:"目前汽車產業加速向網際網路、IT產業靠攏,研發節奏加快,以現在的流行趨勢,靠模仿已經跟不上產業發展節奏。簡單的理解就是,如今市場產品迭代的速度太快,你還沒模仿出來,這股潮流已經悄然過去。"

建設網約車平臺,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經營不善不僅導致了營收的驟降和市值的蒸發,還積累下了大額的欠款。

2019年下半年,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向法院起訴眾泰汽車下屬全資子公司傑能動力,要求對方支付貨款並逾期付款違約金共計6.16億元。據了解,比克電池與眾泰汽車的合作始於2014年,2018年比克電池為眾泰新能源汽車供貨1.89萬輛,佔眾泰新能源汽車比例的60%。2019年9月2日,比克電池對其再次發起訴訟並要求凍結其4183萬元資產。

眾泰汽車還拖欠了寧波永信汽車部件製造有限公司的貨款,後者也就此問題將眾泰新能源汽車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眾泰新能源汽車向寧波永信支付貨款約182萬元。

除了連累供貨商,眾泰汽車還承受著自家員工討薪的壓力。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截至2019年12月底,眾泰欠薪已達2.2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欠薪總額飆升40.96%,達到了3.2億元。

今年3月,眾泰汽車在回復深交所問詢函時已經承認:"2019年下半年以來,公司大部分車型處於停產或者不連續生產狀態"。

今年4月22日,有網友在微博曝出,眾泰新能源汽車拖欠工資,旗下大批員工維權討薪。

而眾泰汽車董事長金浙勇也於今年4月被限制消費,僅4月眾泰汽車就有10個開庭公告信息。

5月29日,眾泰汽車《關於公司員工順延放假通知》中寫到,因汽車行業下行壓力及疫情嚴重影響,其湖南基地全體在職員工放假時間延期到2021年6月30日。

通知還稱,眾泰汽車"鼓勵"員工主動離職,並給出了相應補償標準:底薪低於3000元者,以底薪乘工齡核算補貼,高於3000元者,以3000元乘工齡核算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實為變相裁員。

雖然內憂外患嚴重,但顯然眾泰自己一直也沒放棄過希望。2019年底,眾泰還推出了ZFA模塊化平臺戰略,同時提出要加速新能源平臺的研發技術,以完成未來三年推出20餘款新車型的目標。

而應建仁也曾表示,未來眾泰將引入國內外先進的經營管理團隊。同時,公司也將加大科研和創新的投入力度,尤其將在新能源領域主攻節能化和高效化,並計劃在2020年推出4款新能源車型。

6月24日,眾泰汽車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將在杭州開啟"眾車出行"網約車出行平臺,打響全國運營第一槍。

建設網約車平臺是眾泰汽車的救命稻草嗎?有出行行業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目前網約車市場滴滴一家獨大,內憂外患的眾泰汽車,機會不大。

對於眾泰汽車的後續命運,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

註: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撞臉各式豪車的眾泰,快把自己撞沒了|原創
    / 澎湃新聞其實,疫情也僅僅是壓倒眾泰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此之前,這家備受爭議的企業早已經陷入泥潭。去年,眾泰生產了16215輛車,賣了21224輛車,與巔峰時期三十多萬的年銷量相去甚遠。上市僅僅三年後,眾泰在2019年的虧損就達驚人的111.9億元,虧損額超過公司總市值。
  • 外觀英菲尼迪,內飾凱迪拉克,眾泰走了,國產又出「豪車皮尺部」
    眾所周知,豐田早期也是靠模仿起家的,因為美國的汽車工業起步較早,在日本還不具備整車製造能力之時,福特的流水式生產線已經落地,而豐田在當時作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規模車企,它的首臺發動機是基於雪佛蘭Victoria的發動機改造而來的A型發動機,6缸、3.4L輸出功率為62馬力,之後在設計方面也多次借鑑雪佛蘭與福特的A型車,毫無疑問,豐田的發展初期與大多數國產車發展初期的路線是一致的,然而過程相同結果卻不同
  • 瀕臨破產的眾泰,竟擁有10個汽車品牌,看看有沒有你的車?(下)
    上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其中的大地汽車、江南汽車、眾泰汽車、眾泰知豆以及眾泰大邁五個品牌,本期小編將帶大家繼續了解眾泰其餘的五個品牌。漢騰汽車漢騰汽車成立於2013年底,2015年初獲得了贛州江環汽車製造公司的生產資質,而後,在2015年7月漢騰汽車又被鐵牛集團全資收購。
  • 瀕臨破產的眾泰,竟擁有10個汽車品牌,看看有沒有你的車?(上)
    每次和朋友聊到汽車,不管是自主還是合資,總有這麼一個品牌成為我們打趣的對象,相信它「皮尺部」的外號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臺SR9讓全國觀眾認識了眾泰這個品牌,也圓了不少人的豪車夢。除此之外,奧迪Q3、大眾途觀也都是眾泰的模仿對象。
  • 觀察丨眾泰危矣?
    從小作坊裡的「無名卒」到皮尺部上的「保時泰」再到的大躍進中的「質量門」,眾泰的起承轉合充滿了魔幻色彩。相比之下,虧損93億元的2019財報與董事長被限制高消費則成為眾泰面向這個時代投射出的最新剪影。高樓已成危房,賓客盡然散去,距離出局,眾泰從未像今天這般如此之近。
  • 眾泰汽車破產重整,誰來接盤?
    「眾泰汽車已經『休克了』一年多了,這次的公告基本上等於宣判死亡了。」汽車分析師周濤對子彈財經表示。自2019年債務及欠薪事件接連曝出後,眾泰汽車和其母公司鐵牛集團曾多次被傳出破產風聲,但之後均被闢謠,眾泰汽車還曾於2019年獲得各大銀行授予的30億元貸款和國家對新能源項目6000萬元的補助。然而,隨著一紙破產公告發出,眾泰汽車也丟失了最後的「救命稻草」。
  • 眾泰汽車向母公司「討債」 數額為市值的近5倍
    據悉,眾泰汽車申報,要麼將鐵牛集團持有的15.66億股股份移交眾泰汽車並予以註銷,若股份未予補償,則鐵牛集團需履行現金補償義務,應補償現金總額為139.5億元。   受上述消息影響,11月20日開盤後,眾泰汽車便迅速封住漲停,現股價為1.41元,漲幅為5.22%,總市值28.6億元。據此計算,眾泰汽車此次所討要的現金補償額度為其市值的近5倍。
  • 36億市值竟巨虧112億:「中華神車」徹底涼涼!財報還無法保真,退市...
    昨晚,眾泰汽車2019年成績單姍姍來遲,全年巨虧近112億,相當於每天虧掉3000多萬,一年虧掉公司市值的三倍。曾經眾泰汽車被稱作「中華神車」,10萬塊買眾泰,就能開上「保時捷」款的車,簡稱保時泰,巔峰時期公司市值達到近370億。如今,公司股價已從從最高點18元縮水至不到2元,市值僅為當時的10分之1。
  • 眾泰:換個馬甲應該沒人認識了吧!網友:化成灰都認識
    對於眾泰的大名,想必大家早有耳聞,而眾泰的皮尺部也是讓各大豪車忌憚得很!其實,早期自主品牌受限於技術封鎖等原因,基本都是從模仿走過來的。不過,眾泰卻一直堅持模仿的道路。曾經,因為SR9火遍大江南北,甚至成為了很多男人的撩妹神車。
  • 眾泰汽車:於無聲處聽驚「雷」
    雖然眾泰汽車(000980)的「危局」已經產生很長一段時間,市場對於今天的虧損也有預期,但當眾泰汽車在1月20日晚間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的具體數字時,人們還是被嚇了一跳。與此同時,眾泰汽車的2019年度銷量也讓人咋舌,幾乎腰斬。坊間有消息稱,眾泰汽車正在醞釀反攻,一個全新的眾泰將會捲土重來。
  • 眾泰巨虧近93億元,員工放假一年鼓勵離職,「保時泰」高光不再
    特別是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迫使中國汽車市場新一輪洗牌期的提前和加速。已經在艱險求生的眾泰、華泰們,即是被淘汰者的寫照。爆發: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5月29日,一則眾泰汽車湖南基地停產一年的通告將眾泰危機再次引爆。
  • 日系車被「夾」成餡餅,前有眾泰後有大眾,車主:一撞成名!
    汽車市場上的很多車型都會有專用的名號,一個標籤加在一個車身上似乎就能定性,但是我們說的比亞迪是公路坦克,除此之外名聲遠揚的莫過於日系車的紙糊車稱號,這也能夠從側面說明買發動機送車的傳言此言非虛。其實很多人不在乎中保研的偏置碰撞測試結果,言之鑿鑿認為買車不是用來撞的,但是在發生事故的時候,一輛車是帶自己通往鬼門關,還是帶自己逃出生天,這可又有了本質的區別!最近這輛日系車發生了事故,而且是追尾了眾泰汽車,我們從這輛日系車的事故現場,可以看出一定的質量差異。
  • 眾泰汽車難跨的2020_劉曠L雲掌號_雲掌財經
    2019年汽車界寒冬,眾泰汽車過得艱難;2020年突發疫情,眾泰汽車更是難上加難。眾泰汽車發布的2019年年報,揭開了這個龐然大物的千瘡百孔。從「眾泰汽車」變成「*ST眾泰」,眾泰汽車現今的總市值32.65億元,相比巔峰時期的370億元,僅剩不到十分之一。眾泰汽車的市值和其在2019年的虧損對比,眾泰汽車的虧損幾乎是其市值三倍之多。
  • 眾泰「繼承人」倒下了,國產「路虎攬勝」淪為笑柄,數月銷量為零
    「牆倒眾人推」,在眾泰汽車最火的時候,漢龍汽車是它的一個生產基地,眾泰現在搖搖欲墜,漢龍汽車也急著撇清關係,模仿豪車已經不是一個主流,消費者都對這種方法大加指責。漢龍汽車為了宣傳漢龍曠世,努力撇清和眾泰的關係,只不過消費者有不同的看法,漢龍曠世剛露面就被指出有模仿路虎攬勝的嫌疑,然後一傳十十傳百,新車漢龍曠世並沒有博得一個好彩頭,連續數月銷量為鴨蛋。
  • 被鐵牛集團「吸乾」的眾泰汽車還能撐多久?!
    加之從去年開年就傳出的無車可賣、工廠停工停產、到下半年的「被」破產,儘管再三否認,但眾泰汽車很顯然也已經是百孔千瘡。那麼目前的眾泰陷入了多深的泥潭呢?其中116億元用於收購眾泰汽車,另外不超過20億元的資金將用於眾泰汽車新能源開發項目;同年6月,金馬股份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儀式」,正式更名為「眾泰汽車」,並完成重組上市。
  • 眾泰汽車無力償還債務,被裁定破產清算
    同時,眾泰公告指出,眾泰新能源為公司的全資二級子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後,如果眾泰新能源後續因法定情形轉為重整程序,且公司作為重整投資人並促成眾泰新能源重整成功,眾泰新能源將成為公司重要利潤來源,將對公司的持續經營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 奇瑞路虎出手,又一國產車被迫停產停售,這次慌的卻是眾泰
    一輛車的銷售額和低與汽車的品質密切相關,除此之外,車身也不例外,現在很多消費者買車的時候一見鍾情,外觀漂亮的話,有好感的人自然也會增加,對提高銷量起到重要作用。這次的判決也給很多國產車敲響了警鐘,外觀上獲勝的不只是陸豐,而是大家都知道的泰式汽車,眾泰汽車雖然是一個新興的汽車品牌,但由於外觀設計與豪華的車型相媲美,新車型上市後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甚至有一輛車大受歡迎的現象。
  • 力帆公子坐擁上億豪車,眾泰巨虧112億面臨破產
    上個月,創業邦報導了三家新造車企業接連爆雷的消息:《兩位創始人「逃亡」美國,比賈躍亭更狠!》。結果,最近幾天另外兩家傳統車企,眾泰汽車、力帆汽車也相繼爆雷。根據公告,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力帆的重整申請,該公司將面臨因重整失敗而破產的風險。一旦公司被宣告破產,力帆股票也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雖然,眾泰方面回應稱,杭州人社局已對《公示》進行撤回,而力帆方面也表示,在積極償還各項債務。但在汽車行業裡,倒下了再站起來,談何容易。
  • 漢龍停工,母、子公司破產,眾泰汽車日暮窮途
    12月2日,*ST眾泰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被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權、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被申請破產清算。眾泰將喪失對眾泰新能源的控制權,眾泰新能源亦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 眾泰汽車「倒」在了這個冬天,創始人應建仁卻套現離場?
    應建仁十七年後,沒有多少人還會記得2003年的春天,應建仁孤注一擲決心「造車」瞬間的勇氣,但他們一定不會忘記,最後眾泰汽車「死」在了這個冬天。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2017年10月13日,眾泰汽車總市值277億元,銅峰電子總市值近40億元。當時有人以這兩家的市值和應氏夫婦持股數量進行了粗略計算,胡潤富豪榜對應建仁夫婦140億元的身家估算,還略顯保守。單從眾泰汽車來看,應建仁夫婦持有其56.82%的股份,對應市值157億元。但商業是一個必須用結果來檢驗過程的冒險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