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僑報》時評:兒行千裡母擔憂

2020-12-14 華輿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國心。」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中國該不該接留學生回國,自海外疫情蔓延開始,就一直引起極大爭論。近期,中國政府接連協調航班接回在英、美等地未成年留學生,此舉不僅僅顯示中國心系海外公民,是一種人道之舉;更是對弱勢群體的特殊關懷。

針對是否「接小留學生」回中國一事的爭議點,無非有二。一方面是一些人認為未成年留學生自小出國已沒有「家國情懷」,把他們歸為了「其他國家的接班人」。

從舊金山飛抵上海後,180名中國小留學生步出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圖片來自上海上觀新聞)

另一方面則是有些人質疑,一些自小就讓孩子到海外留學的家長,應是平日裡對中國教育文化等並不自信群體,在危難時刻卻想到了中國。

總之,從反對者的話中不難看出,「不愛國」是對小留學生的一大印象。

其實,造成未成年留學生出國的原因很多,有因家庭原因隨父母工作調動出國,也有為更好的升學機會出國,但無論如何,在這個具有多元化選擇的時代,出國留學與否不應簡單地和是否愛國畫等號。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高速發展,走出國門的留學生會發現,中國在很多方面早已走在世界前列。他們對中國國力的信心遠超此前的數代人。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中國心」的情懷在他們身上也更加濃烈。

並且,未成年留學生年紀尚輕,面對疫情應對能力不足。這也讓他們更有可能暴露在疫情的危險之中。

保護弱者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更是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原則,從這個角度出發,優先安排小留學生回到中國十分合理。

況且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未成年留學生在這一時期經歷重要時刻,或許將影響和改變他們的一生。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當下,在他們身處海外面臨無法解決的實際困難的時候,祖國伸出援手將留存在他們的記憶深處,也會在他們心裡種下責任和擔當。

「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是中國使館在發給身在海外一些中國留學生健康包上寫下的詩句,寓意兒行千裡母擔憂。

不論是加增臨時班機接留學生回到中國,還是為在外留守的中國留學生發放防疫物資,「祖國是你們最堅強的後盾」這句話,中國始終奉行。(原標題:僑報時評:兒行千裡母擔憂)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綜述銳評

相關焦點

  • 「兒行千裡母擔憂,父行萬裡兒不愁。」這話有道理嗎?
    兒行千裡母擔憂,風露寒霜月照秋。更念他鄉遊子遠,窗前夜半不能休。兒子是每位母親的心頭肉,當他們即將遠離自己時,會有萬般不舍,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兒行千裡母擔憂,我也有同感。自從兒子上了大學,每天都想聯繫他,想打電話發微信,怕孩子在上課或休息,各種顧慮,不聯繫又時時刻刻擔心。想知道他的近況,剛剛開學就盼假期,好容易放假,還沒在一起待夠呢,又提著行李啟程回校,我又一次送他去車站,直到進站,再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我才轉身離開。接著又會聯繫他,上車了沒?車上要吃點東西,下車了沒?到學校了嗎?等他一一回復,我才放心。
  • 遊子意——兒行千裡母擔憂
    俗話說,兒行千裡母擔憂。倒也不必千裡,一日不見即思緒萬千矣。母親心繫子女,像是人性本能,始終如一。母親擔心孩子,不論距離,不論時光,不論一切。母親節又到了,遠行千裡的你,是否在思念母親呢?以前在千裡之外的時候,我就會想我家母親,到了母親節時候格外思念。那時候,想必母親對我的思念會比我對她多,這感情,一往情深。今年疫情期間情況特殊,在家待了半年,恰好能在母親身邊過個母親節,也算是五年來第一個真正承歡膝下的母親節了。同樣,由於疫情,很多遠行在外的遊子們無法還鄉,甚至有的同胞已經一年多沒見過母親了,距離遙遠,唯餘思念。
  • 「兒行千裡母擔憂」,祖國的包機來了,回家!
    兒行千裡母擔憂。不論中華兒女身在何處,背後總有祖國的掛念和照顧。對於海外留學生而言,祖國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母親總會為孩子點亮一盞歸家的燈,在海外學子有迫切的歸國需求的時候,祖國會在第一時間積極行動、全力以赴。網友留言說:幸福,被祖國實力寵溺。
  • 「兒行千裡母擔憂」,他們都是祖國的孩子!多樣關愛彰顯祖國「暖...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朱婉君 攝「兒行千裡母擔憂」。無論身處何方,海外留學生都是祖國母親的孩子,也是未來建設中國的重要力量。儘管個別留學人員存在「巨嬰」行為,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留學生都非常熱愛祖國,也能夠規範自己的言行。關心愛護他們,是祖國母親應盡之責。
  • 兒行千裡母擔憂!
  • 兒行千裡母擔憂,寫給兒子的幾句話
  • 母親節專輯:兒行千裡母擔憂,母行萬裡兒亦愁
  • 陳蓓蓓為母親圓夢亮相央視 深情演唱《兒行千裡》
    在闖關環節,陳蓓蓓為螢屏前的觀眾帶來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兒行千裡》,質樸的歌詞,溫暖的旋律,陳蓓蓓極富深情的演唱,很多的觀眾必定與之共鳴。在與主持人楊帆互動中了解到,陳蓓蓓的媽媽是《黃金100秒》節目的一位忠實觀眾,特別喜歡楊帆老師帥氣的相貌和風趣生動的主持風格。
  • 著名詞曲唱原創音樂人劉良智新歌(兒行千裡娘牽掛)即將全網發行
    他創作的歌詞情感至深,非常接地氣,很受大眾歡迎,在2019年11月16日創作發行感恩父母的歌曲(媽媽你辛苦啦)(父母的恩情難報答)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愛,短短一個月時間,在快手裡就有2.8萬視頻作品,80多萬播放量,2020年2月1號由他作詞作曲及演唱的新歌(兒行千裡娘牽掛)也即將全網發行。
  • 兒行千裡父母常憂,年輕如你走四方,年老莫毀孝敬遲
    面對人民性命和親生骨肉的權衡,只能選擇交出哪吒,苦苦哀求無果,哪吒只能「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辱之。這種觀念,就是守舊的一種,雖是大局為重,卻忽略了自己為人父的責任。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於歡刺死辱母者案
    俗話說「兒行千裡母擔憂」,其實「母行千裡兒也擔憂」的,這是人性中最樸實的一種情感,是骨肉相連的最真實的親情掛念。幾年前因刺死辱母者而被判刑的於歡,不久前也刑滿釋放。出獄後於歡曾經說過:「當時是個別人比較過分,並不是所有人都那樣,但氣勢洶洶那麼多人,我有點害怕,那種情況下我分析不了什麼,也沒時間去判斷這些事,把我逼急了,一心就想著保護母親了。」
  • 美國僑報網:美國年輕人在這些城市更幸福更舒服
    中新網8月1日電 美國僑報網近日刊文稱,美國年輕人要想過得舒服,最好忘掉舊金山、華盛頓特區還有紐約這些大城市。哪些城市更適合美國年輕人?Penny Hoarder列出了20個最酷、最實惠的城市名單。  文章摘編如下:  這份名單是基於對以下3點進行嚴格分析,獲得了年輕人的幸福等級、負擔能力等級和經濟健康等級之後得出的。
  • 駝臥腹不貼地屈足漏明則行千裡
    木蘭詩 [7]作者:無名氏 [注釋3]明駝,《西陽雜俎》:「駝臥腹不貼地, 屈足漏明, 則行千裡[12]、兒,木蘭自稱。[13] 、郭,外城。扶將,扶持;將,也是扶的意思。[14]、一作「阿妹聞姊來"。
  • 新華國際時評:實施網絡監控,破壞全球數據安全——美國威脅全球...
    多年來,美國在全世界肆無忌憚地搞監聽與網絡監控,把虛擬的「大洋國」變成現實。以「國家利益」為幌子,美國濫用其技術優勢,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無視基本道德信義,其所作所為恐怕連奧威爾筆下的「監聽帝國」都自嘆不如。  事實上,美國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長期以來,美國政府有關機構對外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實施大規模、有組織、無差別的網絡竊密、監控和攻擊。
  • 美國MLB教練賽後兩次行納粹禮慶祝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在近日結束的一場MLB比賽中,奧克蘭運動家隊的一位教練因賽後行「納粹禮」慶祝,引起了廣泛爭議。不過該教練隨後認錯表示道歉,其所屬俱樂部目前尚未公布處罰措施。綜合網易體育、南京《揚子晚報》報導,爭議發生在奧克蘭運動家6比4戰勝德州遊騎兵的賽後,獲勝球員們聚集到球場邊上。
  • 【醫者心語】兒行千裡父擔憂,一紙漫畫最堅強
  • 踱步集24行千裡路
    三,旅遊還有一個目的,叫行千裡路,這就有些難了。在古代行路難,現代行路快,古代行者要準備鋪蓋,碗,喝水的用具,現代人一到旅館飯店全有了。行千裡路?哪怕萬裡也不在乎,飛機票一張搞定。那就沒意思了,可以坐車,或開車,行千裡路的意思就是走,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走,走過那個地方,遇到什麼事?什麼人?
  • 65歲老人給女兒往日本寄口罩,卻在美國被籤收了,快遞員態度很豪橫
    文/TNT談論兒行千裡母擔憂,對於出門在外的孩子,做家長的都很擔心,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不好穿不好,這不某地65歲的老人,由於疫情,對身在日本的女兒也是很擔心,就想通過快遞給女兒郵寄去點口罩,結果寄往日本的口罩在美國給籤收了
  • 千呼萬喚始出來~局座終於要做時評了你們聽是不聽啊~
    各位老朋友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呀~ 今天趁著過節,老張要在這裡開闢一個新的版塊,叫做《局座時評》。
  • 新華國際時評:沉迷軍備競賽,侵蝕世界和平根基——美國威脅全球...
    如今,作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卻是叫囂各種「威脅論」、鼓吹「戰爭論」最積極的國家。美國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核態勢審議報告》中公然將中俄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渲染外部威脅,挑動大國對抗,侵蝕世界和平根基。  在實操上,美國沉迷軍備競賽,是世界上軍力最強大、武器最先進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