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行千裡父母常憂,年輕如你走四方,年老莫毀孝敬遲

2021-01-09 香香籃球寶貝

聶紺弩先生講了《封神》裡哪吒的故事,陳塘關的守將李靖的三兒子哪吒,有一天在大海裡洗混天綾,攪動了海水,讓龍宮震動,龍族三太子就出來和哪吒理論,戰力懸殊之下,被哪吒抽去了龍筋,惹怒了龍王。龍王為了給兒子報仇,揚言:如果李靖不交出哪吒,就水淹陳塘關。面對人民性命和親生骨肉的權衡,只能選擇交出哪吒,苦苦哀求無果,哪吒只能「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辱之。這種觀念,就是守舊的一種,雖是大局為重,卻忽略了自己為人父的責任。

如果你的家長,還在堅守老觀念「養兒防老,」我覺得,這是作為子女的失職,讓他們沒有安全感,其實,家長比孩子更沒有安全感 ,我們總認為家長是大人了,天不怕地不怕,其實,大家都是第一次長大,第一次面對小生命的到來,沒經驗可談,他們仔細的呵護這個小生命,怕失去,就像是你丟了心愛的玩具,也會大哭一樣。人人都有父母,將來也會做別人的父母,如何處事,當對得起「天地良心。」

我的父親是一個如何的人呢?抽菸喝酒講究的老爺們,作為子女孝順,作為父親慈愛,出門捯飭的光亮

,對子女總是很寵愛,幾乎不發脾氣的一個爸爸。每次提到父親和家人,總是感覺眼睛很酸,爸爸是一個六零後,算是一個新時代的父親,沒有太多的舊思想,不重男輕女,如果忽略我從一個富二代變成窮二代的事實,父親算得上是一個完美的人了。只要他在家,早上都會去我奶家看一眼,坐一會,陪伴聊天,喝點茶,到了午飯時間回來,弟弟放學了,也會去接他,問一些學校怎麼樣,同學之間相處的還好嗎之類的問題,可以說,事事到位。前段時間,父親生了重病,大伯說,肯定缺乏營養,平時你爸捨不得吃喝,都給你們了。旁觀者,最清楚。

無論是質樸的語言來表達還是華麗的語言來表達,父母作為最愛你的人,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人常說,羊有跪乳之恩,我們不管是現在作為子女還是以後為人父母,敬老愛幼,這才是最大的原則。孝有千百種,不要「愚孝,」愛有千百種,不要「溺愛。」

在任何一個時代,不管是一本書還是一段旋律,讓你想起了家人,方便就回去看看,不方便就打個電話。兒行千裡父母常憂,年輕如你走四方,年老莫毀孝敬遲。

相關焦點

  • 「兒行千裡母擔憂,父行萬裡兒不愁。」這話有道理嗎?
    「你為什麼要撒謊,不告訴我。」兒子泣不成聲……也許母親都是這樣子的,為了不讓兒子擔心,總會隱瞞。兒行千裡母擔憂,我也有同感。自從兒子上了大學,每天都想聯繫他,想打電話發微信,怕孩子在上課或休息,各種顧慮,不聯繫又時時刻刻擔心。
  • 遊子意——兒行千裡母擔憂
    俗話說,兒行千裡母擔憂。倒也不必千裡,一日不見即思緒萬千矣。母親心繫子女,像是人性本能,始終如一。母親擔心孩子,不論距離,不論時光,不論一切。母親節又到了,遠行千裡的你,是否在思念母親呢?以前在千裡之外的時候,我就會想我家母親,到了母親節時候格外思念。那時候,想必母親對我的思念會比我對她多,這感情,一往情深。今年疫情期間情況特殊,在家待了半年,恰好能在母親身邊過個母親節,也算是五年來第一個真正承歡膝下的母親節了。同樣,由於疫情,很多遠行在外的遊子們無法還鄉,甚至有的同胞已經一年多沒見過母親了,距離遙遠,唯餘思念。
  • 孝敬父母,莫等閒
    父母愛子女,人之常情,舔犢情深。那么子女應該怎麼樣對待父母呢?是誰給了你生命,是誰讓你有了未來,很老的一首歌《酒幹倘賣無》,不管是蘇芮還是那英唱的都催人淚下。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動物中也知道知恩圖報,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 著名詞曲唱原創音樂人劉良智新歌(兒行千裡娘牽掛)即將全網發行
    他創作的歌詞情感至深,非常接地氣,很受大眾歡迎,在2019年11月16日創作發行感恩父母的歌曲(媽媽你辛苦啦)(父母的恩情難報答)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愛,短短一個月時間,在快手裡就有2.8萬視頻作品,80多萬播放量,2020年2月1號由他作詞作曲及演唱的新歌(兒行千裡娘牽掛)也即將全網發行。
  • 美國《僑報》時評:兒行千裡母擔憂
    其實,造成未成年留學生出國的原因很多,有因家庭原因隨父母工作調動出國,也有為更好的升學機會出國,但無論如何,在這個具有多元化選擇的時代,出國留學與否不應簡單地和是否愛國畫等號。另一方面,中國目前高速發展,走出國門的留學生會發現,中國在很多方面早已走在世界前列。他們對中國國力的信心遠超此前的數代人。
  • 陳蓓蓓為母親圓夢亮相央視 深情演唱《兒行千裡》
    在闖關環節,陳蓓蓓為螢屏前的觀眾帶來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兒行千裡》,質樸的歌詞,溫暖的旋律,陳蓓蓓極富深情的演唱,很多的觀眾必定與之共鳴。在與主持人楊帆互動中了解到,陳蓓蓓的媽媽是《黃金100秒》節目的一位忠實觀眾,特別喜歡楊帆老師帥氣的相貌和風趣生動的主持風格。
  • 老莫的腸粉店
    老莫對高佬遠說:「嘿,我們這些50年代出生的人,風波特別多。生在解放年,長在饑荒年,讀書文盲年,分配下鄉年,結婚晚婚年,生育節育年。到了中年,想幹點事又遇文憑年,求進步又碰上『四化』年,折騰來折騰去到了退休年。唉,不想幹了,房東要加租,大土豪看上這店鋪了。」高佬遠眼角有點溼潤了,動情地說:「莫老闆,我是60年代初生人,算是年紀相仿的人。
  • 少年于謙:吃夠了國營飯館,我開始嚮往「老莫」餐廳
    2020年上半年對於德雲社來說可能是過去十五年中最沉寂的半年,被觀眾們戲稱為「德雲皇后」的于謙也藉此放了個長假。自下半年開始,于謙老師便開始活躍起來,了解於老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抽菸、喝酒、燙頭是其三大愛好。
  • 也說「人老莫作詩」
    文/管劍剛「人老莫作詩」這句話,來自清人袁枚,前面還有一句叫「鶯老莫調舌」。本打算以人老莫作詩作為題目,忽然發現早已有人以此為題寫過文章,重名不好,便在前面加上」也說」兩個字以表示不是故意重複人家之意。
  • 「孝順」的意思是「孝則順」,並不是對父母長輩要又孝敬、又順從
    說到和父母相處,大家首先想到的,多是「孝順」二字。一般人認為「孝」是指孝敬、恭敬,而「順」,指的是順從、服從;合起來就是,既要孝敬、又要服從。所以,各位看官,很多年青人心裡都有了這樣的問題:父母的一些想法、看法、做法真的是錯的,我無論如何不能認同、沒有辦法去順從!這該怎麼辦呢?難道我就是不孝嗎?!你要是這麼想,那就錯了。孝順,並不等於對父母百依百順。即便是在《孝經》上,也是這麼說的: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 李展飛:《今生難報父母恩》
    十月懷胎,坐立不安,如負重擔,三餐難下,就像患病之人,懷孕期間,母親的形象大變,身材臃腫,不事妝飾,以至於梳妝檯都沾滿了灰塵。為兒洗濯屎尿,不畏辛勞。乾淨的地方讓愛兒睡臥,尿溼汙穢的地方慈母自己躺著睡眠。自己忍受寒暑,不推辭任何辛苦。哺乳餵奶的三年期間中,孩子都是喝母體鮮血化成的白色乳汁。兒行千裡母擔憂,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子女的痛苦做父母常恨不得代受,子女一時的痛苦,常常換來父母長久的心痛。
  • 婚後給父母五千,丈夫孝敬公婆五千,拿出本子他:再給你父母五千
    這個男人,可以幫她遮風擋雨,可以和她一起孝敬父母。只有男人有擔當有責任感,女人才會有歸屬感。嫁給老公的時候,他真的算是一無所有。雖然公婆供他讀出了大學,但在老公畢業後,公婆就明確跟他說,讓他自力更生,不要再啃老。有骨氣的老公,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裡打出了一片天地。
  • 老莫升職記之虛驚一場
    一小時前老莫接到公司HR總監Mike的電話:「老莫,你今天可以來公司一下嗎?別問了,對你來說是個好消息……」。老莫在這家公司幹了10年了,從一線攻城獅幹到IT運維經理,深諳職場之道。公司這幾年的數位化轉型進展緩慢,早風聞他們的頂頭上司蛋總要被幹掉了。難道是……?
  • 兒行千裡母擔憂!
    母親就很生氣,帶著哭腔,說,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呢?手就高高揚起來了,但最終又緩緩放下了。我能清楚地感受到母親當時的無奈、無助。我好像一下子感覺出來,母親好難好難!!我真混蛋!母親是一個性格特別弱的人。跟母親相反,我家女性長輩,都特別強勢。姥姥、奶奶是這樣,兩個姨、三個舅媽、兩個姑姑、大娘也是如此。
  • 一條「天路」,吟唱著「老莫的呼喚」
    開旅館,做酒店,經營酒吧,老莫用三十年的時間幹完了這些。 那你在廣東這麼多年經營的人脈和物力呢?」 親朋好友的各種阻攔,也沒有動搖老莫堅定的心。西藏,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一遍又一遍地召喚他一般,讓老莫非去不可。
  • 方大集團設立「孝敬父母金」為員工解憂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為了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方大集團專門設立「孝敬父母金」,幫助員工解決後顧之憂。 「現在我們在方大工作,心裡特別踏實,有什麼困難企業都會第一時間幫助我們。」中興商業的老員工王大慶體會頗深。
  •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五一,你回家了嗎?
    娘常常這樣,什麼事情,總會替別人想,怕麻煩別人,怕累著孩子,因為回家還要走很長時間的高速。再就是,回家還要花錢。倒不是給爸和娘買東西,汽車加油、人情世事什麼的。又給娘打電話。「回家住幾天,行!」,娘說。
  • 民間故事:鐵面無私的包拯也有至情至善的一面,十分孝敬父母
    本文我們不談包拯 的鐵面無私,我們來談一談包拯至情至善的一面,十分孝敬父母。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包拯的父親名叫包儀,曾任朝散大夫,包儀死後被追贈為刑部侍郎。包拯從小開始為人老實敦厚,心性純良。在包拯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孝敬父母而出名,包拯的至情至善也是從小就有的,一直陪伴在包拯身邊。
  • 柞水民民俗:過年祭祖拜四方
    幾千年的文化積累和沉澱,形成了各地豐富多彩的年俗,彰顯著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位於秦嶺以南的柞水,年俗內容也非常豐富,有敬天祭地、拜祖訪友等民俗活動,其中,「過年祭祖拜四方」最具民俗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年節習俗,在和當地土著人融合中,傳承了過年祭祖拜四方這一古老的民間習俗。每逢過年,柞水人有祭拜祖先的習俗,這主要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其意表示對祖宗先輩孝敬懷念之情,又意在祈求祖宗保佑子孫後輩興旺發達,平安吉祥。
  • 駝臥腹不貼地屈足漏明則行千裡
    木蘭詩 [7]作者:無名氏 [注釋3]明駝,《西陽雜俎》:「駝臥腹不貼地, 屈足漏明, 則行千裡[12]、兒,木蘭自稱。[13] 、郭,外城。扶將,扶持;將,也是扶的意思。[14]、一作「阿妹聞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