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莫等閒

2021-01-17 文化要有牛

父母愛子女,人之常情,舔犢情深。那么子女應該怎麼樣對待父母呢?

是誰給了你生命,是誰讓你有了未來,很老的一首歌《酒幹倘賣無》,不管是蘇芮還是那英唱的都催人淚下。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動物中也知道知恩圖報,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然而作為有著各種思想的人類,怎能有不孝不敬父母之心呢?人神共憤啊。

我爸以前說過一個道理,一雙父母可以養活十個小孩,十個小孩不一定養活一雙父母。話糙理不糙,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三國時的李密為了照顧年邁的祖母,朝廷多次徵兆封他大官都不去做,在祖母床前梳洗打扮,端茶倒水,噓寒問暖,煎湯熬藥,一刻不離。

現在人心不古,可以理解,一切向錢看。父母自然是不會提任何要求,他們不願成為任何人的負擔,他們不願成為阻礙你大好前程的絆腳石。然而到了耄耋之年的老人還有多少年的盼頭,走路顫顫巍巍的,腿腳不靈便了,眼睛不好使了,耳朵不好用了,牙齒都沒幾顆了。老來難,老來難。老來怕孤獨,想找個人說話也只能坐在門沿上望眼欲穿。老來怕生病,身子骨弱了,血氣不旺盛,年輕的時候辛苦操勞,落下了各種病根,老了都找上來欺負自己,腰疼腿抽筋,胃寒胸口痛。糊塗了,沒個人在身邊做飯都不曉得熟不熟,吃飯沒個饑飽,吃了上一頓,下一頓都不知什麼時候吃。一連串的問題,這些小事小情的還好,一旦有個說不準的急症,三災八難的,說過去就過去了,豈不留下遺憾。

有七八十老父母的子女哦,切莫把掙錢當作頭等大務,是財不散,你總有掙錢的時機,父母是陪一天少一天。你孝敬父母鬼神都敬你。古代也有舉孝廉選秀才,聞名鄉裡。當然人心在,良心在,圖的不是回報,是天道。什麼叫天道?天然的道理,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則。父母疼愛子女,子女孝敬父母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不是法律施加給你贍養父母是公民應盡的義務的壓力和責任。

如何孝敬?孝看下這個字,老了有子,有子可依,可依什麼,可以陪伴,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敬是什麼是尊敬,不是說在你家吃飯,你摔盆摔碗,踢貓罵孩子甩臉色給她看,讓她難堪。很多人聽過大鼓書,有一個有名的大鼓書《木盆》,講的是一對夫妻,用木盆盛飯給母親,自己兒子說以後也要用木盆盛飯給他們吃,你不孝敬父母,你反過來想想你子女不孝敬你,不是一個道理嗎?

古人說孝順對一般人要求高些,孝順那就是你得順著父母,他說的無論對錯不能頂嘴還牙照辦就是,三綱五常,父為子綱,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

相關焦點

  • 方大集團設立「孝敬父母金」為員工解憂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為了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方大集團專門設立「孝敬父母金」,幫助員工解決後顧之憂。 「現在我們在方大工作,心裡特別踏實,有什麼困難企業都會第一時間幫助我們。」中興商業的老員工王大慶體會頗深。
  • 婚後給父母五千,丈夫孝敬公婆五千,拿出本子他:再給你父母五千
    這個男人,可以幫她遮風擋雨,可以和她一起孝敬父母。只有男人有擔當有責任感,女人才會有歸屬感。嫁給老公的時候,他真的算是一無所有。雖然公婆供他讀出了大學,但在老公畢業後,公婆就明確跟他說,讓他自力更生,不要再啃老。有骨氣的老公,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裡打出了一片天地。
  • 「孝順」的意思是「孝則順」,並不是對父母長輩要又孝敬、又順從
    說到和父母相處,大家首先想到的,多是「孝順」二字。一般人認為「孝」是指孝敬、恭敬,而「順」,指的是順從、服從;合起來就是,既要孝敬、又要服從。所以,各位看官,很多年青人心裡都有了這樣的問題:父母的一些想法、看法、做法真的是錯的,我無論如何不能認同、沒有辦法去順從!這該怎麼辦呢?難道我就是不孝嗎?!你要是這麼想,那就錯了。孝順,並不等於對父母百依百順。即便是在《孝經》上,也是這麼說的: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 民間故事:鐵面無私的包拯也有至情至善的一面,十分孝敬父母
    本文我們不談包拯 的鐵面無私,我們來談一談包拯至情至善的一面,十分孝敬父母。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包拯的父親名叫包儀,曾任朝散大夫,包儀死後被追贈為刑部侍郎。包拯從小開始為人老實敦厚,心性純良。在包拯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孝敬父母而出名,包拯的至情至善也是從小就有的,一直陪伴在包拯身邊。
  • 對寵物好就是不孝敬父母嗎?明星養寵物為什麼沒人噴?
    因為明星相對來說收入高,有能力用物質寵溺寵物,也有能力孝敬父母。但很多普通人收入不高,在寵物身上花的錢和時間比在父母身上花費的都多,難道說在他們心裡,父母真的不及寵物的位置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自己的父母和寵物同時生病需要照顧,寵物首先會被排外,寵物,只是為了寄託主人情感而存在,但父母卻是一個人情感、道義、責任的綜合考量。
  • 熬膠孝敬活動讓濟南市民現場拍全家福
    盡兒女孝心」廣場熬膠孝敬活動啟動儀式,在濟南槐蔭區槐蔭廣場舉辦。  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京魯分公司總經理劉廣源、濟南市歷下區婦聯相關領導出席了活動。啟動儀式上,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為孝心達人代表頒發了獎品並向濟南癌症康復會代表贈送了東阿阿膠和複方阿膠漿。
  • 陳喬恩連續4年發粉色天空懷念喬任梁,替他孝敬父母,太感人
    所以陳喬恩和喬任梁這份友情確實是很讓人感動,而且陳喬恩有時間還會前往喬任梁的墓地進行悼念,並且還會去看望喬任梁的父母。但是陳喬恩把自己的懷念,更是付諸於行動,把喬任梁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來孝敬。 我們從照片中中就可以看得出來,陳喬恩和喬任梁生前的許多兄弟好友,經常會去看望喬任梁的父母噓寒問暖。
  • 男籃國手莫科現狀:28歲喪妻,二婚娶泳壇女神,仍孝敬前妻父母
    男籃國手莫科現狀:28歲喪妻,二婚娶泳壇女神,仍孝敬前妻父母 原標題:男籃國手莫科現狀:28歲喪妻,二婚娶泳壇女神,仍孝敬前妻父母
  • 母親節的中國傳統女性視角:孝敬母親與殘殺妻子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女性觀念,就會發現一個十分獨特的現象:孝敬母親與殘殺妻子並存。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際關係,一個最為重要的基礎,就是血緣關係。可以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際關係的起點,就是血緣關係。以血緣關係來確定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因素。
  • 莫等閒,一款解決排隊煩惱的APP
    古人云: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時間對每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時間創造價值。如果可以,每個人都願意將每分每秒用在刀刃上,用時間收穫金錢,快樂等等。然而時間如水,有時候我們把握不住,就會讓時間流入下水道裡,失去他該有的價值。
  • 2種不可交之人:不孝敬父母,不同人不同態度
    01不孝敬父母,只對你恭敬之人不可交「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一首出自於孟郊的遊子吟的詩詞,充分了表現了父母對孩子們的愛,父母辛辛苦苦給我們養大,我們長大了他們卻老了,最應該報答的就是他們。如果在工作中你發現你的手下,對你十分恭恭敬敬,但是對他的父母卻態度極其不好,這種人不可重用。一個連生自己養自己父母都不尊敬不懂得報恩的人,他怎麼能對你好過於他的父母呢?
  • 兒行千裡父母常憂,年輕如你走四方,年老莫毀孝敬遲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辱之。這種觀念,就是守舊的一種,雖是大局為重,卻忽略了自己為人父的責任。人人都有父母,將來也會做別人的父母,如何處事,當對得起「天地良心。」我的父親是一個如何的人呢?抽菸喝酒講究的老爺們,作為子女孝順,作為父親慈愛,出門捯飭的光亮,對子女總是很寵愛,幾乎不發脾氣的一個爸爸。
  • 郭夢琪:《春歸》《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春歸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文/郭夢琪 校長薦語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日子去了又來
  • 有多少父母生女兒,只是為了給兒子填坑?《安家》孝敬了他人……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父母皆是地道的農民,我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又不遺餘力的給我生了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家中本可以靠著父親的農民工手藝過上還算不錯的生活,可偏偏父親卻不是那種上進的人,本不富裕的家庭日子過得越來越困難。
  •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飛32歲時因率兵收復六座州郡之功,升為清遠軍節度使,成為中興名將。這些剛建立起來的個人功名,從整個民族和國家的角度來說,這些功業如同塵土,實在微不足道,未來艱苦卓絕的徵戰之路還很漫長。
  • 加入方大後,達州鋼鐵日產鐵水創紀錄、連續5個月發放孝敬父母金
    此外,達州鋼鐵盈利達到目標利潤的50%以上,將為員工父母發放1000元孝敬父母金,孝敬父母金已連續發放了5個月,使員工父母感受到企業的關懷。一系列的獎勵激勵制度,充分激發了員工的智慧和潛力。
  • 孩子要體諒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
    然而,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說教中,原本還能想到父母辛苦的孩子,漸漸變得麻木,對於父母的一切付出都習以為常。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愛當然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父母最好不要把這顆不求回報的心完全展示給孩子看。否則,孩子就會無視父母的付出,也根本不會主動體諒父母的辛苦,更不會感恩父母。
  • 嶽飛《滿江紅》,「莫等閒、白了少年頭」,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不要隨便虛度年華,使寶貴的青春無聲地逝去,到了白髮蒼蒼的時候,只能陡然地悔恨和悲嘆。 作者在那國家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勉勵自己,同時也是勉勵別人發憤圖強,為國家、為民族幹一番事業的懇切心情,確能振聾發聵,感人肺腑。 下片主要言志。
  • 人這一生,欠的最多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在,回家就是團圓,父母去,回家成了歸鄉。有父母一直在,就能擁有雙份愛,倘若父母走了,再也沒有人把你當孩子待了。 父母愛子女,是天性,子女愛父母,是人性。無論你是成功還是失敗,你都是父母的最愛。不管你是優秀還是普通,你都是父母的寶貝。別人在乎的是你賺得多不多,父母在乎的是你過得累不累。只要父母還健在,你就永遠有靠山,被偏愛!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因為伺候父母,而拖累自己,不值得
    孝敬父母無可厚非中國人的觀念是「養兒防老」,父母將我們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等他們老了後,我們就要盡到養老的責任,以感謝父母多年來為自己付出和努力,既然這樣,為何在養老問題上還這麼抗拒?在工作上,此時成年人已步入中年,可能處在公司的關鍵崗位,每天都要忙著公司的運營,處理好分內的工作,加班也成為常態,無法耗費太多時間孝敬父母。再者,中年人也是家裡的頂梁柱,需要為孩子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在中國,婚姻並非2個人的事情,男人需要在2個家庭中扮演不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