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2運輸機1次能空運2輛 讓傘兵深入敵後時也能變成鋼鐵洪流

2021-01-09 桌面戰爭兵棋
BMD-1傘兵戰車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這樣一個兵種,他們可以從天而降深入敵後,從敵人意想不到的敵方發起致命的突襲,他們就是空降兵部隊。雖然空降兵們可以通過空降投送到敵方防備薄弱的地區,但是他們也面臨著補給困難以及重裝備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後者直接影響著空降兵的作戰能力,試想只裝備輕武器的傘兵被敵方的裝甲單位圍剿,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實現空降部隊的機械化就是增強空降兵作戰能力的一個大的門檻,二戰後蘇聯的空降兵部隊在機械化這方面是有亮眼的建樹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蘇聯空降兵的初代鐵騎——BMD-1傘兵戰車。

BMD-1傘兵戰車

蘇聯在1946年將空降兵部隊作為陸軍的一個兵種開始重建,基於在二戰前及二戰過程中的探索和經驗,蘇聯對於空降兵部隊機械化的重要程度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早在1948年就開始試驗KSP-76輪式傘兵突擊炮,在隨後的1951年和1958年又分別定型了ASU57/85兩款履帶式傘兵突擊炮,率先解決了空降炮兵的機械化問題。但是光是解決了炮兵的機械化還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傘兵還只能步行機動,這既不利於同機械化的炮兵協同,也極大影響傘兵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為此,蘇聯決心解決空降兵自身的機械化問題,在20世紀60年代就幾乎與BMP-1步兵戰車同步為空降兵部隊研發類似的傘兵戰車,而最終的成果就是在914工程的基礎上研發的BMD-1傘兵戰車。

我們首先通過一些基本數據來了解一下BMD-1步兵戰車:

車長:5.4米車寬:2.63米車高:1.62~1.97米可調戰鬥全重:7.5噸乘員:3+4人最大速度:70千米/小時(水上10千米/小時)主要武器:1門2A28 73毫米低壓滑膛炮輔助武器:1挺7.62毫米機槍、賽格反坦克飛彈發射架裝甲厚度:6~23毫米

BMD-1傘兵戰車多視圖

從BMD-1的車體尺寸以及戰鬥全重上,不難看出其傘兵戰車的身份。在設計之時,BMD-1就是按照安-12能1次空運2輛,米-6能1次空運1輛的標準來進行設計的,因此BMD-1的車體要能塞進運輸機的機艙,同時重量又不能太大。BMD-1在車體上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採用了兩棲設計,而且還配備有噴水式推進器。這是由於蘇聯在衛國戰爭中機械化部隊各種渡河戰役中損失慘重,所以對於兩棲性能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這在蘇聯的其他裝甲車設計上也多有體現。同時,良好的兩棲性能也確實有利於機械化傘兵部隊在多河流的歐洲地形條件下機動作戰。

BMD-1傘兵戰車

在火力方面,BMD-1傘兵戰車裝備的武器系統幾乎和BMP-1步兵戰車一樣,1門73毫米2A28低壓滑膛炮,1挺7.62毫米機槍和AT-3「賽格」反坦克飛彈發射架。這門73毫米低壓滑膛炮可以為BMD-1提供良好的火力輸出,其發射的火箭增程破甲彈射程可達1300米,破甲威力可達180毫米,對付一般的輕裝甲目標完全不在話下。而對於遠距離的目標則可以使用AT-3「賽格」反坦克飛彈,該反坦克飛彈可以打擊3000米的目標,缺點是操作比較複雜,炮手不熟練的話會極大地影響其命中率。

烏克蘭軍隊裝備的BMD-1傘兵戰車

在防護方面,BMD-1正面可以抵禦12.7毫米子彈的設計,後部及兩側可以抵禦7.62毫米子彈的射擊。畢竟BMD-1需要嚴格地控制重量,所以裝甲不可能太厚,BMD-1更多的還是需要利用其機動性能來提高戰場的生存率。不過在其他的軟防護方面,BMD-1做的還是比較到位了,除了應對核戰爭環境的三防裝置之外,還裝有防止被擊中後產生爆炸造成二次傷害的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可見BMD-1對於車內乘員的保護還是比較重視的。

BMD-1傘兵戰車模型封面

總的來講,BMD-1作為蘇聯空降兵部隊的第一代傘兵戰車,其性能表現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雖然它也存在有諸如裝甲防護不足,傘降系統技術不夠成熟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的出現確實解決了蘇聯空降兵部隊整體機械化的問題,使蘇聯空降兵部隊對敵方的威脅大幅提升。一支具有高機動能力、強大的火力以及一定程度裝甲防護的傘兵部隊突然出現在敵方防線的後方,顯然比一支只配備輕武器並依靠步行機動的傘兵更令敵人頭疼和緊張。

相關焦點

  • 火藥味十足,大批戰機成功會合萬名傘兵,這次美國深感威脅
    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22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21日發表的聲明顯示,俄空天軍60架伊爾-76運輸機近日大舉南下飛往阿斯特拉罕州軍用機場,與近萬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的精銳傘兵會合。這些運輸機一次飛行超過2000公裡,機艙內搭載了傘兵戰車、火箭炮、反坦克武器和其他特種設備,以確保抵達目的地後立刻就能與傘兵一道投入戰鬥。
  • 俄將研製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要求比C-17大,一次能投多輛戰車
    這將使該機具備1.2萬米升限和850公裡/小時的巡航速度。正在研製中的PD-35新型發動機在文件中被視為候選發動機之一。同時,新型軍用運輸機能在未鋪設混凝土的跑道以及降雪的機場上起降。俄羅斯軍用運輸航空兵的所有新機均具備此能力。
  • 實至名歸的空中巨無霸,安-225運輸機,性能到怎麼樣?
    2020年4月12日晚,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安-225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降落,此次安-225運輸機是運送醫療物資的,此次運送的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和呼吸機,該機將攜帶這批醫療物資前往波蘭。一時間,網友們對此飛機比較關注。
  • 俄羅斯大型運輸機發展分析
    1. 研製新飛機是必要的TsAGI的文章指出,像安-124這種帶有貨橋和大開口艙門的重型運輸機,對於空運大型貨物和設備無論對軍用還是民用都是不可缺少,在敘利亞衝突和民航大型特種運輸中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研製新的重型運輸機應當既能替代俄軍的安-124,也應滿足民航貨運公司需求,空運的經濟性應媲美其他貨運飛機。3. 重型運輸機的設計目標綜合上述分析,TsAGI設計的新一代重型運輸機目標是能夠運載各種貨物,包括重型和超大型貨物,同時具備安-124-100和其他貨機(波音777F、747-8F和空客A330-200F等)使用特點。
  • 俄軍傘兵獨步天下?戰車火炮一應俱全,機械化程度領先中國空降兵
    也正是如此,現代傘兵基本只能在城市作戰中作為精銳輕步兵投入戰場,或者乾脆作為陣地步兵送到對手後方挖掘陣地,根本不具有快速進攻能力,整編制的傘兵旅甚至可能會被對手的裝甲連打散。包括美國在內的數個軍事強國已經基本拋棄了集團式傘兵空降,轉而採用空降特種滲透方式,基本上不會再將成建制的傘兵部隊空降到對手後方。不過,俄羅斯空降兵部隊至今仍然堅持集團式傘兵空降戰術,甚至具有敵後快速機動能力。
  • 全球十大軍用運輸機排行榜
    該型運輸機本來是蘇聯時期為了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而設計生產的,該機於1988年12月21日首飛,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蘇聯解體後,這架安-225劃歸烏克蘭所有。
  • 同是400噸級的大運輸機,安124為何比銀河C5曝光率高得多?
    最近各國搶運物資的大競賽中,2種前蘇聯時代研發和製造的巨型運輸機再一次高調亮相。這就是400噸級的安124運輸機和至今全球唯一的一架600噸級的安225運輸機。安124可以裝載100噸的貨物直飛6000公裡,而安225則可以重載150噸的物資直飛1萬公裡。
  • 10輛戰車從天而降!解放軍重裝空投訓上高原,彰顯列印硬實力
    【軍武次位面】:槍栓 ▲運輸機空投傘兵戰車 運-9型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中程運輸機。
  • 偉大的「空中大力神」:它是現代運輸機的爺爺,中美俄一齊效仿
    在轟炸機不斷發展的同時,美國的戰略空運力量在二戰時期也已經初步建立,在規模空前的諾曼第戰役中,美軍出動大批運輸機,成建制空投三個傘兵師,在諾曼第灘頭背後有效牽制了德軍增援力量,為諾曼第登陸戰的勝利提供了保障。而在後續的"市場-花園"行動中,大批盟軍空降兵經運輸機空投,佔領德軍後方縱深陣地,儘管這次行動本身是一次戰略上的失敗,但是行動本身給德軍造成相當大的麻煩,也客觀上加速了戰爭的進程。
  • 二戰中盟軍艦隊曾誤擊美國運輸機 致大批美軍傘兵葬身海底
    西西里登陸戰是盟軍第一次大規模地使用傘兵。雖然制訂了十分詳細的作戰計劃,並且為保證萬無一失,特地將傘兵降落在敵人兵力較少的後方。但是計劃到了執行之時還是出了重大紕漏。 7月9日晚至10日凌晨,第一階段空降行動還算順利,兩千多名傘兵被空降到了西西里島上。
  • 俄羅斯又出動20架大運,光2架魯斯蘭就運了10輛裝甲車
    (安-124巨型運輸機)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最新報導,日前他們再度出動了20架戰略運輸機,向納卡地區投送了大量的人員以及技術裝備,其中包括18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與兩架體格更龐大的安-124"魯斯蘭"戰略運輸機,僅僅這兩架"魯斯蘭"就空運了10輛BTR-82A裝甲運輸車、相應的後勤保障物資,以及約30名維和軍人,運力之強悍可見一斑
  • 空中運輸能力是戰爭後勤的根本,全球十大運輸機排名,運系列入榜
    這裡提到的所有這些軍用空運機都非常大。排名基於規格,可用數據和技術比較。主要因素是飛機的大小及其有效載荷能力。此列表不包含原型階段當前正在開發的飛機。它僅包括現役可用的運輸機。 當前,世界上最大的10大軍用運輸機是(排名1-10):
  • 哈士奇行動裡的英國傘兵,先是被狂風吹進大海,然後就遇上德國人
    因為戰鬥會很艱難,尤其是預計會遭到德意聯軍的反撲,所以在行動中還要派遣空降部隊深入敵後,佔據橋梁和公路並阻擊敵人對灘頭的進攻。盟國準備的空降部隊包括美國的老牌精銳第82空降師之外(原為第82步兵師,1942年8月改編為空降師),英國也派出號稱「紅魔鬼」的英國第1空降師。
  • 有大金主支持,第二架安225有望重生,讓我們拭目以待
    在多次重大戰爭中,運輸機都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運輸機是一種用於空運兵員、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並能空投傘兵和軍用裝備的飛機,即使在複雜的氣候條件下,也同樣能夠正常飛行,有的還裝有自衛的武器及電子幹擾設備,將大大提升後勤保障能力,如今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
  • 世界最大運輸機安-225來中國了
    這兩天,安-225要來中國的消息引起了網友的關泛關注。烏克蘭安東諾夫公司新聞處4月12日發布通告稱,安-225將飛抵天津,裝載防疫物資並將其運輸到歐洲。這架運輸機4月11日從基輔起飛,12日經停阿拉木圖,並於當晚23時30分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此次來華運輸抗疫物資的安-225運輸機,受僱于波蘭礦業公司KGHM,防疫物資是由KGHM和燃料公司Lotos購買的,包括700萬個口罩、數十萬件防護服及護目鏡、呼吸機等。據悉,安-225要將這批防疫物資運往波蘭,預計將於14日飛抵波蘭首都華沙。
  • 複製蘇聯鋼鐵洪流?印度要裝備6500輛坦克,軍力直追美俄
    不管是核武器,還是戰略核潛艇和航空母艦等等,印度都一應俱全,所以印度能排到世界第四,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水分的。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還在大力發展軍事,準備將軍事實力再次拔高一個臺階。
  • 一次皮洛士式的勝利,克裡特空降戰役,成為德國傘兵的噩夢?
    德國傘兵變得如此出名,第7傘兵師也被稱為"綠魔"。然而,在克裡特島中,德軍傘兵損失慘重,雖然最終贏得了勝利,卻失去了傘兵的未來。那麼,這是為什麼,這背後又發生了什麼?。1、命運之地-克裡特島當義大利王國於1940年10月28日入侵希臘時,盟軍在克裡特島登陸。
  • 運-20空運04A重型步戰車畫面曝光,離空運99A主戰坦克不遠了
    不過當我們把這兩型運輸機放入各自軍隊的裝備體系裡看,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了。 運-20的任務彈性可能比C-17還高,能運的主戰裝備更多,因為中國武器的重量和尺寸普遍更輕小。C-17能運一輛64.6噸的M1A2 SEPV2,運-20也能運一輛58噸左右的99A(寬度約3.5米),投送的地面作戰力量並沒有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