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一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很多的,這些農村俗語是老一輩人留給我們的財富,這些俗語各個領域都有的。關於吃飯的經驗,關於種地的經驗,就買菜還俗語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關於買菜的俗語吧,"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很簡單,就是不要買早上的豬肉,不要買晚上的豆腐。為什麼這麼說呢?
字面意思都能理解,但是原因知道的不是很多吧?這個的話就是買菜的時機,買菜的話也是需要時機的,我們一句一句的來分析。
早不買豬肉
早上不買豬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是因為在很久之前,豬肉不跟現在一樣能經常吃到,那個時候豬肉是貴重的食物,只有在逢年過節或者是家裡來客人的時候,才會買點豬肉做菜吃,所以豬肉的銷量很不好,一般豬肉都不會當天賣完,而時間久了肉會變質,為了防止肉變質賠錢,肉店老闆一般會在第二天先買這些隔夜的肉。
第二個原因是黑心的商家,為了能讓豬肉變「重」多賣點錢,就在豬肉裡面注水,這樣的話豬肉重量會增加,而增加的其實只是水,到家就沒那麼多的重量了,所以可以晚一點去買豬肉,這樣的話豬肉是裡面的水基本上都幹了,不會被騙到。
晚不買豆腐
小的時候我們吃豆腐基本上都是在早上,賣豆腐的商販也都是在早上的時候到各個村子裡賣,因為豆腐的保質期是很短的,一天之內就會變得不新鮮甚至會變質。所以說早上的都是最新鮮的,吃起來也更加鮮嫩可口,而到了晚上豆腐不新鮮了,口感也不好,甚至還會變質。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上一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現在的話,可能不怎麼能用到了,因為現在的保鮮技術還是很不錯的,你還知道哪些俗語呢?一起在評論區分享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