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豬肉價格漲漲跌跌、跌跌漲漲,鬧騰得「不亦說乎」,弄得養殖戶和消費者心理一陣喜來一陣憂,內心的感受就像是坐山車一樣,跌宕起伏、難以言表。但現階段的豬價不管怎樣變化,總體情況仍然是在高位運行,消費者要想吃到豬肉,仍然需要付出不少的「銀子」;豆腐就不用說了,全國人民都喜歡「吃豆腐」,你也不例外,所以豆腐也是農村和城裡人餐桌上的一道常見菜。
正因為目前豬肉價格不菲,消費者買一次豬肉不容易,如果再因為買得不好,心理上豈不是就更加的難受。農村人還好,豬肉也好、豆腐也罷,都可以不用錢去購買,能夠自給自足,可是城裡的消費者就不行了,一分一釐都是需要真金白銀去付出的,所以如何才能買到好的豬肉和豆腐而不花費一分冤枉錢,就是很重要的事情。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請各位牢牢記住這句農村俗語吧:「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
早不買豬肉
這句老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他揭露出豬肉市場裡的一些內幕。我不是一個屠宰戶,所以我過去也不知道這裡面的奧秘所在;但因為村裡也有幾個專門以買賣豬肉為生的農民,其中有一個就是我表弟。在我的真誠請教之下,他告訴了我關於早市豬肉的內幕。
1、早上的豬肉難免會碰到注水肉。現在的豬肉價格高,多出一斤就能多收入30來元錢,所以少數不良商販會偷偷給豬肉注水,以此增加豬肉的重量;同時注過水的豬肉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自然揮發和滲出掉很多,因此下午的豬肉所含水分自然就比上午的少很多了;
2、過早的豬肉不一定是當天的新鮮肉。肉販子的豬肉並不一定能在當天全賣完,為了不讓豬肉變質而給自己帶來損失,商販在第二天清早,一般都會首先售賣頭天剩下來的豬肉,所以你如果買得過早,可能花錢買來的,不一定是當天的新鮮肉;
3、早上的豬肉一般都會貴一點。正常情況下,商販當天早上的豬肉,都會因為其比較新鮮,在賣價上都會跟著行情走,不會給你少價;而晚些時候的豬肉,商販為了能夠在當天銷售完,就會賤賣,這種現象在夏天尤其普遍。
以上三個早市豬肉的奧秘你明白了嗎?我相信在任何的農貿市場,豬肉的這幾個現象都是存在的。所以早上的豬肉你還願意去購買嗎?現在你應該相信農村老話裡說的「早不買豬肉」不是忽悠人的了吧!
晚不買豆腐
「晚不買豆腐」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豆腐的保質期很短,當天的豆腐一般在下半天就開始變質變味了,所以你如果在下半天去購買豆腐,大概率不會買到新鮮、細嫩的優質豆腐了。
豆腐很好吃,全國人民都喜愛,但是豆腐與豬肉不一樣,剛出來的豆腐,既熱乎又細嫩,還有濃鬱的豆香味,缺點就是非常容易變質,不像豬肉,第二天了還可以食用,可是在農貿市場的豆腐,一般到了下半天,就開始變味難吃了,所以買豆腐最好都不要下半天去購買。
總結語
以上就是我今天介紹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這些內容是否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莊稼漢,我是非常相信「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農村老話的,我認為很多農村老話都是農村老人們通過無數實踐總結提煉出來的經驗之談,非常具有道理。就比如我今天介紹的這句農村老話,是很符合很多實情的,所以我認為大家如果要想買到好豬肉、買到質優的豆腐,還得按照這句老話所說的去做。
大家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