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農村老話,你做到沒?照做不吃虧

2020-12-14 灑脫農人

近期豬肉價格漲漲跌跌、跌跌漲漲,鬧騰得「不亦說乎」,弄得養殖戶和消費者心理一陣喜來一陣憂,內心的感受就像是坐山車一樣,跌宕起伏、難以言表。但現階段的豬價不管怎樣變化,總體情況仍然是在高位運行,消費者要想吃到豬肉,仍然需要付出不少的「銀子」;豆腐就不用說了,全國人民都喜歡「吃豆腐」,你也不例外,所以豆腐也是農村和城裡人餐桌上的一道常見菜。

正因為目前豬肉價格不菲,消費者買一次豬肉不容易,如果再因為買得不好,心理上豈不是就更加的難受。農村人還好,豬肉也好、豆腐也罷,都可以不用錢去購買,能夠自給自足,可是城裡的消費者就不行了,一分一釐都是需要真金白銀去付出的,所以如何才能買到好的豬肉和豆腐而不花費一分冤枉錢,就是很重要的事情。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請各位牢牢記住這句農村俗語吧:「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

早不買豬肉

這句老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他揭露出豬肉市場裡的一些內幕。我不是一個屠宰戶,所以我過去也不知道這裡面的奧秘所在;但因為村裡也有幾個專門以買賣豬肉為生的農民,其中有一個就是我表弟。在我的真誠請教之下,他告訴了我關於早市豬肉的內幕。

1、早上的豬肉難免會碰到注水肉。現在的豬肉價格高,多出一斤就能多收入30來元錢,所以少數不良商販會偷偷給豬肉注水,以此增加豬肉的重量;同時注過水的豬肉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自然揮發和滲出掉很多,因此下午的豬肉所含水分自然就比上午的少很多了;

2、過早的豬肉不一定是當天的新鮮肉。肉販子的豬肉並不一定能在當天全賣完,為了不讓豬肉變質而給自己帶來損失,商販在第二天清早,一般都會首先售賣頭天剩下來的豬肉,所以你如果買得過早,可能花錢買來的,不一定是當天的新鮮肉;

3、早上的豬肉一般都會貴一點。正常情況下,商販當天早上的豬肉,都會因為其比較新鮮,在賣價上都會跟著行情走,不會給你少價;而晚些時候的豬肉,商販為了能夠在當天銷售完,就會賤賣,這種現象在夏天尤其普遍。

以上三個早市豬肉的奧秘你明白了嗎?我相信在任何的農貿市場,豬肉的這幾個現象都是存在的。所以早上的豬肉你還願意去購買嗎?現在你應該相信農村老話裡說的「早不買豬肉」不是忽悠人的了吧!

晚不買豆腐

「晚不買豆腐」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豆腐的保質期很短,當天的豆腐一般在下半天就開始變質變味了,所以你如果在下半天去購買豆腐,大概率不會買到新鮮、細嫩的優質豆腐了。

豆腐很好吃,全國人民都喜愛,但是豆腐與豬肉不一樣,剛出來的豆腐,既熱乎又細嫩,還有濃鬱的豆香味,缺點就是非常容易變質,不像豬肉,第二天了還可以食用,可是在農貿市場的豆腐,一般到了下半天,就開始變味難吃了,所以買豆腐最好都不要下半天去購買。

總結語

以上就是我今天介紹的全部內容了,不知這些內容是否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莊稼漢,我是非常相信「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農村老話的,我認為很多農村老話都是農村老人們通過無數實踐總結提煉出來的經驗之談,非常具有道理。就比如我今天介紹的這句農村老話,是很符合很多實情的,所以我認為大家如果要想買到好豬肉、買到質優的豆腐,還得按照這句老話所說的去做。

大家說對嗎?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
  • 俗話說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生活過或者是正在農村生活著的人,對於農村俗話一定並不陌生,黑嫂本人比較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會特別的留意。有句俗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非常有意思,有人覺得很容易弄懂這句話是啥意思,但又不明白裡面說明了個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這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一些俗語聽著很簡單,但是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很多的,這些農村俗語是老一輩人留給我們的財富,這些俗語各個領域都有的。關於吃飯的經驗,關於種地的經驗,就買菜還俗語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關於買菜的俗語吧,"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啥意思?
    很多人由於工作等原因,沒有時間去市場買菜,所以就會到早市去買豬肉。早市的豬肉相對便宜,而且早晨剛一開市,不同部位的豬肉,都會整整齊齊的擺在案板上,所以早晨購買豬肉選擇性也多一些。這種想法雖然好,但是卻容易買到不新鮮的豬肉。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就告誡人們什麼時候買肉最新鮮,什麼時候買菜不容易變質。
  •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老輩人的買菜經驗,到底是啥意思?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老輩人的買菜經驗,到底是啥意思?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比較「奇怪」的說法,現代人當然是不懂其中含義的,聽起來神乎其神的,有時候也給人一種謬論的感覺,但是就是找不到理由去反駁。
  •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何意思?老一輩人跟你講,別被坑了
    大家肯定都聽過這句話:「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是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這就說明古人早就已經看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食物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術發展的現在的網際網路科技社會,這一點也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再來說說老一輩人,老一輩人對吃飯飲食就比較統一了,通常老年人都是只要能吃飽,那好不好吃都不重要。但如果咱們深究的話,就會發現老一輩人對食材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他們追求的是「新鮮」。關於這一點老一輩人中還流傳著一句話叫「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一輩人是怎麼解釋這句話的。
  • 俗語「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讀完讓人受益匪淺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事實上這就是民間的一種俗語,大家不要小看俗語。這裡面可是蘊藏著大智慧呢。當然了這種俗語,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總結得出來的。我們先說為何會有「早不買豬肉」這一種說法?事實上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大致有兩個原因:1、早上的肉比較新鮮,相對來說要貴一些。一般人們都是去集市上買肉,屠夫剛到集市上賣肉,價格都是很貴的。所以,為省點錢在快要收攤的時候,再去買肯定就會便宜了。
  • 農村古話「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古言、古語、古話,都是經過數代農民生活經驗總結的結晶,自然有其特定的存在含義。這句「早市不買肉,晚市不買豆腐」說的什麼意思呢?是說在菜市場上,早上不要買肉,晚上不要買豆腐。為什麼呢?而豆腐呢,是古今農民都喜歡吃的食物,同樣的道理,早上豆腐都是新鮮出鍋的,早上豆腐當然好,並且價格不貴,一斤肉要買多斤乃至十斤豆腐,於是早上都喜歡買豆腐便成習慣了。豆腐為豆製品,時間長了容易發生質的變化,特別是夏秋季節,賣不完的豆腐到下午都變臭了,腐爛食物對身體有害,當然就不能再買再吃了。
  • 農村這句俗語「貨買三家不吃虧,路走三遭不陌生」, 有什麼含義呢
    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是關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那是「貨買三家不吃虧,路走三遭不陌生」,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上半句貨買三家不吃虧,你知道指的是什麼嗎?貨買三家指的是,買貨即買商品的時候,要對比三家,這個三不是字面上的三,而是泛指多家的意思,就是在買同一樣東西的時候,不要只看一家商店的東西,要看多幾家商店的同一種商品,也許有時候質量都是一樣的,但是價格都不一樣,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水平進行消費喲。
  • 農村俗話說「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不過,槽頭肉裡面有最差的豬肉,也有豬身體裡面最好的豬肉,這個秘密只有經常殺豬的農夫才知道,那塊最好的肉,人們稱之為「黃金六兩」,一般兩三百斤重的大豬,只能夠,得到不到一斤重的好肉,一般都是六,七兩重,俗稱「黃金六兩」,它在藏在槽頭肉中,這塊肉的顏色,就如雪花一樣好看,很美味,懂得吃的人才買得到
  • 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都看似都帶有一層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很多話細細扒來,都蘊含著最淺顯的道理,只不過是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表現出來而已。今天我們要來了解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湖北農村幾乎是通用的,但在別的地方說法就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農村老話:「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是非」什麼意思。
  • 去菜市場買豆腐,最好別買這3種,老闆:從不讓家人吃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晚不買豆腐」不知道大家理不理解這句俗語按照豆腐的製作工藝來說做豆腐一般都是半夜起床做做好後馬上到集市上去賣按道理來說,新鮮豆腐早上就能賣完了就拿受大眾追捧的豆腐來說,菜市場的這3種豆腐是不能買的,就算再便宜,不要錢給我們也不能要,賣豆腐的老闆自己都不吃,喜歡吃豆腐寶寶們的一定要留意,快來看看是哪三種吧!
  • 買豆腐時,這3種白送都不能要,老闆寧願扔掉也不吃,別再上當了
    買豆腐時,這3種白送都不能要,老闆寧願扔掉也不吃,別再上當了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買豆腐時,這3種白送都不能要,老闆寧願扔掉也不吃,別再上當了!』
  • 去豆腐攤買豆腐,從來不買這3種,商販一看就知道你是「內行人」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去豆腐攤買豆腐,從來不買這3種,商販一看就知道你是「內行人」平時買菜的時候,大家時不時就會順便買些豆腐回家吃,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買得其實是「假豆腐」。每次我去豆腐攤買豆腐的時候,有3種豆腐我從來不買,如果你也沒買的話,商販一看就知道是「內行人」。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即便是晚上可以點燈,但是,煤油也是需要錢來買的。所以,這個情況下制定一個好的作息時間,形成一種習慣就很重要了。「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俗語可以說是農村人長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下面我們看看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何為不貪三更色?
  • 豬肉和豆腐的神仙搭配,不需要很多調味料,簡單一煮超鮮美
    豬肉和豆腐的神仙搭配,不需要很多調味料,簡單一煮超鮮美 一道適合冬季的燉菜,有豬肉和豆腐就能做,好吃到停不下來
  • 春節將至,農村老話「豬出7,狗出8,肥羊能對中」,啥意思?
    很多人會說,不夠現買也來得及,那是對於城裡人來說,在我們這個村子,如果真遇上大雪封山,想出門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備足過年用的東西是很必要的,尤其在這個不穩定的年景。說起備年貨,農村人這雞、鴨、鵝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我們當地農村過年的小笨雞和大鵝是必備的,但這些一般家裡都養所以也不太擔心。
  • 買豬肉只用說出這兩個字,肉販就知道你是內行,不敢糊弄你
    疫情過後,我們的生活一步步恢復到正常,不管走到哪裡肉價一直居高不下,對小編這種無肉不歡的人一天不吃點兒肉都感覺不在狀態。疫情期間的肉都是冷凍肉,少了很多吃肉的樂趣,還是現在吃新鮮肉最合胃口。現在肉那麼貴買到不好的肉既浪費了錢還浪費了美好的心情。
  • 老話「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是什麼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語,都會在心中有一個疑問:怎么喝酒品嘗豆腐,還和狗扯上關係了?我們單憑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事實上這句俗語的深意我們了解清楚,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裡還有一則幽默風趣的小故事:某人請客吃飯,一桌上全是豆腐,客人就問主人:「為什麼你的一桌菜都是用豆腐做的?」主人回答道:「豆腐就是我的命」。過了幾天客人又請主人吃飯,知道對方喜歡豆腐,特意讓廚師做了素炒豆腐、燉豆腐,可是在吃飯的過程中,那人只顧著吃肉,於是有人就問:「豆腐是你的命呀,為什麼只顧著吃肉呢」,那人擦了擦嘴上的油說道:「看到了肉,命也不要了!」
  • 買豬肉時,要注意這「3點」,這些小妙招,讓你遠離不新鮮的豬肉
    作為能夠給我們提供豐富蛋白質及部分脂肪的越來越多的走上了我們食譜,要說肉類界被人們食用歷史應該當屬豬肉莫屬了,豬肉在我國的做法是非常多的,因為其產量多,肉質鮮美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最喜歡的肉類之一了。人們每天或許都會或多或少的買一點豬肉回家做菜,買到了不新鮮的肉類還是非常糟心的一件事的,那麼我們在買肉是應當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買到不新鮮的豬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