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2 - 不求找到真相,但求多種可能

2020-12-18 聽見讀書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27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

弗裡曼·戴森(今年2月份過世)

前些年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有位非常非常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名字叫弗裡曼·戴森。老先生都九十多歲了,滿頭銀髮,還堅持上班筆耕不輟 ,寫文章、做演講一樣都不落下。出自他手的有一本書就叫《作為反叛者的科學家》。說到這兒你就知道這本書書名的由來了。羅新曾經去普林斯頓拜訪過這位老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單單在科學領域適用,在歷史學方面也相當貼切。之後就有了這本書《有所不為的反叛者》,這本書的核心就是在討論一些我們一直沒搞清楚的問題,歷史學是幹什麼的,學他有什麼用,搞歷史研究又是為了什麼?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個事,歷史學家不是來傳承文化的。他們的使命是質疑現有被人們熟知的主流歷史,目前我們所處的環境是,大家無時無刻不在使用歷史,但絕大多數都被用壞了,這點就連專業出身歷史學家也不例外,在北大授課的羅新就碰到過這樣的問題。

歷史課本裡英俊的蔡倫

中學的教材裡,有這麼一截兒。說北方戰亂頻發,農民為了免遭傷害背井離鄉逃到了南方。這樣一來南方就有了充足的人力,先進的農業技術,江南地區由此化身為天朝糧倉,繁華富庶。和我們一樣,當羅新還是學生的時候,接受的也是這樣的歷史教育,而且對此深信不疑。但當他成為老師的時候,他就覺得問題出現了。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是什麼?是對時節的把控嗎?還是手裡先進的工具 鐵鋤頭?把北方旱地的那一套生搬到南方水田裡,還靠得住嗎?

納粹的反猶太示威活動

從這件事上來看,顯然敘述歷史的很多東西是靠不住的,根本經不住推敲。這個時候,歷史學家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作為反叛者,他們就是要去質疑那些被廣泛接受的說法。但學歷史的人裡,也不光都是探求真相的追光者,還有一部分其實也製造了黑暗。大家想想一戰後的德國,仗打輸了,一屁股債,人們吃不上飯,民族心如死灰。沒有希望誰來給他們希望?是納粹,納粹兜裡揣著的是那些黑色歷史學家寫好的稿子。

所以歷史是把無主之劍,亦正亦邪全看掌握在誰的手中。

比綜藝更刺激-孔明王朗巔峰對決

一直以來,傳統歷史文化對我們國人的影響是無窮大的。就像是在碰到很多事情的時候,人們都會不問緣由,自覺的按照之前的辦法來做,儘管他們也不知道這麼做有什麼切實的根據。你想想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事情,尤其是碰到一些重大的日子。造成這樣結果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傳統歷史學,裡面包含了大量崇古、信古的東西。現在我們在圖書館裡翻到的很多敘述的相當有鏡頭感的歷史著作,其中一部分甚至根本都沒辦法分清裡邊的故事到底有沒有發生,發生過得事情,是不是像書中描述的那樣充滿玄妙和波折。

一句話來說,作為歷史學家的養料,古文獻中的那些內容,成分太複雜了。裡面充斥著各種神怪、靈異、超自然的東西,除此之外還有難辨真偽的歷史事件,畢竟都已經是發生過的事情,沒有辦法更改,但史家的筆桿確是可以摻雜個人感情的。所以從20世紀初中國現代歷史學建立的時候,便要求歷史學家們要站在科學的立場,對史料進行研究和鑑別。當時的一句話「史學就是史料學」,引領著無數歷史學人走向新的研究徵途。

酷酷的胡適

胡適就是那個時候影響最大的一位,1917年胡適在哥倫比亞大學準備畢業,忙裡偷閒寫下了《文學改良芻議》投給了千萬公裡之外的《新青年》。恰巧在排版的時候給北大校長蔡元培給看到了,蔡元培一看,這小夥子少年有成。直接奉上一紙教授聘書,飄洋過海遞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從這個時候開始,胡適才萌生了歸國的念頭。我之前沒有專門去翻過北大教授名單的年齡記錄,反正要比最年輕的教授胡適肯定榜上有名,受聘當教授的那年他才26歲。26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接手了北大哲學史課程。胡適不一般, 講起來壓根跟之前給同學們授課的教授不是一個風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就連講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這在當時的學界可是一次不小的震動,到底是別出心裁還是離經叛道,這位年紀輕輕的教授備受爭議。

陳漢章先生和他的書法作品

之前給同學們講這門課的是國學大師陳漢章,這位先生可是相當厲害的人物。北大還叫京師大學堂的時候,就已經大名遠揚,有人專程聘請他來這裡做教授,不過人家還沒答應,轉頭就成了北大的一個學生。50歲的高齡以第一名身份畢業於北大第一屆史學門,成為北大校園一代一代學子手口相傳的 佳話。相比之下,26歲毛頭少年就顯得資歷淺了不少。陳先生在給大家講哲學的時候,都會從上古伏羲女媧那個地方開始,認認真真講了一個學期連上古時代都講不完。但胡適不一樣,最初開始授課的時候就已經在「史學就是史料學」這個概念上開始了實踐,什麼時候有可追溯的歷史就從什麼時候開始。所以他直接拋開了唐堯虞舜、拋開了夏朝商朝,跳到周宣王的時代。課程上有改動不要緊,但要是把學生們長久以來腦袋裡裝著的三皇五帝扔在一邊不管不顧,學生們也會鬧意見,畢竟從小到大都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走過來的,突然有人把相信這麼久的事推翻,大家受不了是肯定的。胡適還沒當教授的時候,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等胡適當了教授,中國的歷史就給他刪了一半。上古時代那些文字充斥著大量的神話和傳說,考察這些由來已久的論述就會發現他們根本就經不起推敲。經不起推敲的東西,胡適不認可,現代歷史學也沒辦法認可,排除他們就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當一個學科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發現依靠經驗和才能已經遠遠不夠了。這就是像咱們對優秀的定義,以前大家都不努力的時候,你只要稍微努努力,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但要是大家都在努力,那你稍稍努力就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了。只能找找有沒有什麼好的方式方法,總結總結前人的經驗,要是能踩在巨人肩膀上,這視野自然就寬廣起來了。在西方,人們都把現代歷史學誕生之前的傳統歷史學家叫古董學家,就是說他們不分青紅皂白,不管以前記敘的事情合不合理都一股腦的接受。所以由他脫胎而生的現代歷史學對這方面就更加注重,在分析和鑑別上也會花上更大的力氣。

《開國大典》復原圖-未刪減

中國的新史學到今天已經發展了一個多世紀了,很少再有像當年北大學子那樣質疑胡適的人出現了。那些歷史上曾經 被人主動選擇遺忘的東西,正在消失的鄱陽湖、霧霾下的北京城、油畫《開國大典》上被抹掉的劉少奇等等,也都成了歷史學家手中的史料。歷史是一種記憶,而遺忘是在塑造我們的記憶。我們每次在接觸到不同於以往認知的新信息的時候,都是在做一次選擇題,是堅持自己以往的看法,還是選擇擁抱新觀點是遺忘的第一步。當做好一個決定之後,接下來的事就成了不斷為自己的觀點做強化,最終頑固不化。我們在努力記住一些東西的同時,也在努力忘掉一些東西。

史學家也同樣面臨著這樣問題,主流的觀點會影響史學家的判斷,但他們還肩負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為那些被遺忘的人發聲。因為歷史是被說出來的、被製造出來的。歷史越是單一、純粹就越是危險。也就意味著那些被隱藏、被改寫、被遺忘的東西越多。一本史書的創作來自很多史書,不管編者對待創作有多麼慎重,都不會是毫無紕漏。這就像小時候玩的傳話遊戲,一個小孩告訴另一個小孩:我家有件兒民國時候的黃呢子大衣。這事一個很普通的事,但如果傳到最後一個人那裡肯定就得變味兒了,指不定就成了他們家有件皇帝的龍袍。

歷史的重重迷霧就在這裡,這就是歷史的魅力。歷史學家撥開雲霧去理解過去,不求找到真相,但求給過去多一種可能。

好,這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如果覺得節目不錯,就來用點讚,評論和我互動吧!期待和你的下周五的見面,拜拜!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羅新:有所不為的反叛者
    做了近30年歷史研究的學者成為了歷史中有所不為的反叛者。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研時,導師田餘慶曾送給他們《尚書·洪範》一書,裡面記有「有猷有為有守」六字。羅新覺得至少要守住「有所不為」,拒絕成為舊歷史的囚徒。「當你對傳統的某些說法懷疑的時候,你會自然地蔓延到所有領域,意識到這些都是有問題的。」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1 - 學歷史的人腦袋裡都在想什麼
    嗯~看封面像是本讓人提不起興趣的書上一期節目是我們解讀《浪潮之巔》的最後一期,這期呢給大家帶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新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有所不為的反叛者》。這個名字聽著是不是有點奇怪,人家常說君子有所不為,那是知道自己的分寸,知道自己什麼事情不該做不能做。但反叛呢,又是一個比較負面的詞語,這兩個硬生生放在一起總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但在作者看來,他自己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自己的身上充滿了矛盾和對抗。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本書的作者叫羅新,北大歷史系教授。這本書呢是一本隨筆,主要談的就是自己在多年的歷史工作中的理解和不解。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7 - 迷霧中的匈奴人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32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一直以來關於匈奴人的記述都布滿了陰雲,要想穿過迷霧尋見真相實在是太難了。因為匈奴不像是華夏文化,他壓根就沒有文字,更別提能夠留下來的文字資料了。那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記錄匈奴人歷史的文獻又是怎麼來的呢?答案是,漢朝官員寫的。但細想想漢朝和匈奴是什麼關係呢?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5 - 是天堂也是地域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30期節目了,感謝小夥伴們一直以來的聆聽和陪伴,也希望這個小節目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這期咱們主要聊的是歷史學裡邊的民族主義。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3 - 史書上寫著的是「遺忘」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28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其實很像計算機的存儲機制,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到足夠的時候,眼睛看到的東西,會有意識的進行區分這是一顆樹、那是一隻貓。但計算機不行,他看到的都是像素塊,像素塊哪有什麼規律可言。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難度,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才會像今天這麼火。但人畢竟不是機器,對於人來說,遺忘比記憶更加重要。我們始終還是要往前走下去,過去的東西不應該是絆住自己的泥沼。
  • 學者羅新:我們站在羅生門的門樓下,看到的是多種可能
    「大概歷史學的基礎並不是對真相的信念與激情,相反,卻是承認真相的不確定性、流動性和開放性……我們站在羅生門的門樓下,向過去看,向未來看,看到的都是多種可能」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8期 文 | 本刊記者 張宇欣
  • 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55歲香港著名歌手兼職送外賣
    「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一句讓人覺得非常勵志的話。這是香港著名歌手胡渭康的肺腑之言,女行間感受到的是一個中年男人對生活的感悟和自我的鼓勵。平淡的心情過著平凡的日子,不與人攀比,但是不局限於自己的生活,超越自己。最近在10月21日的這一天,他更是自稱做起了兼職外賣仔。
  • 歌詞賞析|粵男《是但求其愛》啟示錄
    「是但、求其、愛」or 「是,但求其愛」? 那種心動和浪漫粉飾了一切的不愉快, 期盼與你一起,無憂無慮。 若愛是但求 安心 怕只怕求其 安穩 如果愛情是求安心的話, 那在一起就是求一份安全感 和找到一個愛的港灣。
  • 不求最強但求最炫!完美新作《青雲志》CJ試玩
    三大門派亮相遊戲中的技能不求最強但求最炫在遊戲中的人物技能以色彩炫麗為最大的特色,和ARPG類遊戲不同,MMORPG遊戲中的技能沒有更多特殊的戰鬥效果,不需要位移、控制、buff等複雜的玩法,簡單粗暴才是這類遊戲的魅力。
  • 55歲香港著名歌手兼職送外賣: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在他近年來的社交動態之中,幾乎每一條都有「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竊以為,這是胡渭康的自我感悟,也是他的自我惕厲。 人到中年,歷經滄桑如許,看盡風雲變幻。臉上少見了由心綻放的笑容,多掛上了歲月蹂躪過的風霜。
  • 為人剛正不阿的3個星座,不求顯達於庭閭,但求無愧於寸心
    這樣的人,有斬獲榮耀的實力,也有堅守本真,不忘初心的純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人剛正不阿的3個星座,不求顯達於庭閭,但求無愧於寸心。天蠍座降生在天蠍宮的蘇軾,照他自己的話說,這就是他一生飽經憂患的原因。不管是好謠言、壞謠言,他總是謠言的箭垛,太好的謠言,他當之有愧;太壞的謠言,他無端受忍。
  • 《盜賊之海》反叛者孤獨淺墳在哪 反叛者孤獨淺墳位置一覽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盜賊之海反叛者孤獨淺... 在盜賊之海遊戲中,當玩家來到WanderersRefuge這個地方以後才開始自己的尋寶之旅,但是這個藏寶圖上面的話卻讓很多玩家搞不懂,大家在島上找不到這個地方。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盜賊之海反叛者孤獨淺墳位置一覽!
  • 不求最貴,但求最好的降噪藍牙耳機——漫步者NB2
    為了能讓藍牙耳機不被外界環境的噪音幹擾,給使用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聽歌環境,藍牙耳機的降噪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起來。目前,藍牙耳機的降噪方式主要分為主動降噪和被動降噪兩種。根據兩種降噪方式耳機的使用效果的反饋來看,主動降噪耳機的效果更好一些,因此很多藍牙耳機廠商紛紛推出主動降噪耳機。在眾多的藍牙耳機廠商中,我們該如何選擇?是不是最貴的就是最好的?
  • 《盜賊之海》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攻略 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
    導 讀 盜賊之海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在哪,這也是一款十分火爆的遊戲,那麼WanderersRefuge
  • 豆瓣評分9.2,《沉默的真相》中,有哪些心理學真相
    原創 KY KnowYourself 收錄於話題#KY趣味心理速遞37個作者 / Letty編輯 / Celia這幾天,我每天都在追《沉默的真相》。能夠在社會壓力當中堅持道德行為的「道德反叛者」的確存在,即使ta們只佔人群中的極少數。但出人意料的是,比起選擇服從的被試者,這21名在外人看來可能道德感很強的「反叛者」,卻在自我道德評價中打了更低的分數。
  • 有所為,為則極致 有所不為,獨善其身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盲人的聽力比一般人要強;老會計的心算能力非常差,甚至「2+3」這樣的算數都要撥拉算盤才能算出來。這正是因為,當你把一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其他能力有可能會隨之退化,相對的即使你某方面有一些缺陷,但只要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把他發揮到極致,也能夠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 陳奕迅《是 但求其愛》,歌詞絕了!又是一首單曲循環
    陳奕迅《是 但求其愛》,歌詞絕了!又是一首單曲循環陳奕迅(Eason ),別名阿臣、醫生、E神、E臣、陳小胖、所長、陳胖,出生於1974年7月27日,香港著名歌手、演員,香港演藝人協會副會長之一。2020年11月20日00:00,陳奕迅全新粵語單曲《是但求其愛》正式上線啦!開口就是暴擊,好聽哭了,又是單曲循環的節奏啊!《是 但求其愛》由林家謙操刀作曲,小克作詞,編曲與監製也由林家謙主導,陳奕迅輔助完成。
  • Eason陳奕迅時隔一月再次發布新歌,《是但求其愛》全網首發!
    新歌《是但求其愛》發布 《是但求其愛》,於11月20日零點正式在全網各大音樂平臺發布。《是但求其愛》歌曲封面 標題如何斷句,是什麼意思? 是但、求其,在粵語中都是隨意、隨便的意思,是但求其愛。
  • 成長|有所不為
    【日更第681天】知道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件非常值得修行之事於生活中,帶著覺察,無處不是修行之所當目標更加明確時,就會知道自己要走哪條路,踏實地走這條路,就有可能會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這時,就會拒絕其它的路——但不明白目標在哪的時候,會出現非常多的分岔路口,煙霧氤氳,無從分辨,令人無比迷茫。有目標的人,眼神堅定,行為果斷,始終朝著一條路走。
  • 沉默的真相江陽的名字有什麼含義 江陽人物故事詳細解讀
    明明他要的只是一個司法公正,只是受害者的冤屈得到伸張,可是尋找真相之路阻礙重重。難到每一次找到關鍵證據,就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毀掉,難到自己受了兩年牢獄之災,難到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換來程序正義。  都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事實上,真的不平等。《沉默的真相》為了過審,改動了一些劇情,所以,壞人都受到了懲罰,而原著《長夜難明》裡,黑暗依舊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