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3 - 史書上寫著的是「遺忘」

2021-01-10 聽見讀書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28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

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

博爾赫斯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經寫過一個短片小說,說的是一個普通人自從從馬背上摔下去之後,一切的生活都變了。他沒有落得殘疾,而相反還得到了一種的能力:凡是他見過、讀過、聽過、感受過的東西,都不會再忘記。咱們看一眼遠處的大山,最多記得山的形狀和植被的顏色,他卻能清楚的記得山上的每一棵樹、每一篇樹葉,他就像臺全景相機,腦袋裡裝的就是全息圖。有了這過目不忘的能力,顯然好處無限,但麻煩事也跟著來了。腦袋裡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高臺眺望,我們看到的是山河壯闊。

來自:電影《像素大戰》

他看到是一個個極其細小的像素塊,大量豐富的細節都藏在腦子裡,搞得他沒有辦法像我們使用電腦一樣去給他們分類。他的記憶就像一個不斷膨脹的垃圾場,直到他的生命被徹底的吞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其實很像計算機的存儲機制,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到足夠的時候,眼睛看到的東西,會有意識的進行區分這是一顆樹、那是一隻貓。但計算機不行,他看到的都是像素塊,像素塊哪有什麼規律可言。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難度,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才會像今天這麼火。但人畢竟不是機器,對於人來說,遺忘比記憶更加重要。我們始終還是要往前走下去,過去的東西不應該是絆住自己的泥沼。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遺忘就已經不是人類的生理缺陷了,反倒它成就了人類。

一直以來,人們的關注點都是集體記憶,都是那些得到大家共同認可的曾經發生的事。但近些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一些學科開始研究集體遺忘。確實被人們忘掉的、忽略的、沒被記述下來的歷史實在是太多了。

人們逐漸會發現,記憶這個東西,其實就是由遺忘來定義的。

我們的腦袋裡裝著什麼東西,取決於忘記了什麼東西。記憶就像一片孤島,環繞著這塊孤島的就是遺忘,遺忘就是大海。我們每天都在接受不同的事物,身邊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但記憶這個東西是由選擇性的。一方面它在努力記住一些東西,可能你永遠都不會忘卻。而另一方面他也主動放棄,你會發現,就是有些事過去沒多久,但腦子裡就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集體記憶說的是一個範圍裡人人都知道的事,要研究這些東西就得去翻翻過去那些留下來的文字。但這些還不夠,咱們之前說了,這些東西是會被人篡改的。總有人想引導人們向著自己想的方向走。用專業點的話來說,就是製造遺忘是社會用以構建和維持集體記憶的其中一個手段。人們會因為有了集體記憶而產生集體認同,你想想是不是這樣。我們相信有共同的祖先,三皇五帝、盤古開天,那我們就都是炎黃子孫。我們相信有共同的文化,孔孟儒道,上下綿延五千年,那我們就是華夏兒女。所以如果現在突然有人跳出來反對這個,人們下意識裡一定會感覺是這人出了問題,事情本身根本沒有什麼可質疑的。

歷史著作就是一本博弈錄,尤其是正史。博弈的雙方不像是簡單的貓和老鼠,因為這體現的完全不是個人意志 史家編下一本正史,人還正處在當朝,最起碼皇帝的面子是一定要給的,現任皇帝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那一定是人家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而對前朝的皇帝肯定要狠狠踩上幾腳,你之所以倒臺,那肯定是因為自己水平不行,才讓英明神武的後來者趕了出去。

皇帝是影響正史的一股力量,史家寫下的正史還得有更多利益和意志主題的考量。一個王朝下幫派林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往一個人臉上貼金的同時必然意味著有人會被抹黑,歷史上的人物根本沒什麼善惡美醜,一切都因為人們把自己的認識摻了進去。大家都想實現自己的主張,一個集團會想著絕對不能讓後人把這些事情忘記,另一個集團會盡己所能掩蓋痕跡,讓後世根本發覺不了這事曾經發生過。

所以,要記住什麼,忘記什麼。哪些應該被傳下去,哪些應該被遮住,在每一個時代和社會都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我們今天看到的史料就是競爭的結果,成王敗寇都密密麻麻寫在了書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 們今天看到的史書,其實就是一本當朝的勢力格局圖,如果當時競爭的派系很多,而能量又差不多大,那記敘出來的歷史一定會很混亂。但如果是某一個集團隻手遮天,那我們翻開的歷史就會相當工整,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成了他們這一派想讓我們看到的。在政治權利高度集中的國家和社會裡,史書上的內容基本都是繞政治權利來轉的。所以我們在看待以往的官修正史的時候,也得抱著一個審慎的態度。官修史書工整又嚴謹,代表的肯定是當代高水平的史學研究,被人們奉為圭臬也算正常。不過這種現象也恰恰映照了當時政治權利的絕對優勢地位,其他的所有競爭者都因為實力不夠而難以發聲。有太多太多非官方的歷史早已經被排斥了出去。

來自:電影《鹿鼎記》

人家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一個社會的健康與否,跟歷史是分不開的。社會上的人身處各行各業,上至皇室貴族,下到凡夫走卒,都有不同的偏好和性格,大家對講述過去故事的要求都不一樣。橫徵暴斂的官員,也想留下兩袖清風,為富不仁的商賈想留下博施濟眾的名聲。霍金在《時間簡史》裡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記得過去,而不是將來呢?乍一聽,這問題有點無釐頭。發生過的事當然記得,沒發生過的事怎麼會知道。但我們或許也能這樣理解,大家都說自己記得過去,恰恰是因為過去是可以變化的,當下社會裡需要什麼,他就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這個歷史 纂就成了一項永遠不會停下裡的政治作業。

記述歷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史書所要表達的東西它也充滿了各種各樣可能。當時處於弱勢的人,寫下的文字也會被後人發掘出來,給現代人多一種對當時社會的理解。而官方的編纂機構寫出來的東西,其實有的時候也不那麼官方。只要是人寫下的東西,就必然會有「疏漏」。有的是沒把領導的意思理解到位,而有的壓根就跟掌權者的歷史觀格格不入,不經意間出現和官方相悖的內容也就成了可能。體制內的職業歷史學家從來就不缺乏滿肚子不和時宜的人,也會有剛直不阿的史官,下筆凌厲不加隱晦,孔子說的「良史」就是在講這個。

「良史」因為總是要記錄掌權者認為要忘記的東西,所以通常都不會有好下場,對於史書來說亙古不變的東西就是遺忘,遺忘才是這場衝突的主旋律。

好,這就是我們今天節目的全部內容。如果覺得節目不錯,就來用點讚,評論和我互動吧!期待和你的下周五的見面,拜拜!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2 - 不求找到真相,但求多種可能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27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老先生都九十多歲了,滿頭銀髮,還堅持上班筆耕不輟 ,寫文章、做演講一樣都不落下。出自他手的有一本書就叫《作為反叛者的科學家》。說到這兒你就知道這本書書名的由來了。羅新曾經去普林斯頓拜訪過這位老先生,覺得這個書名不單單在科學領域適用,在歷史學方面也相當貼切。
  • 羅新:有所不為的反叛者
    做了近30年歷史研究的學者成為了歷史中有所不為的反叛者。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研時,導師田餘慶曾送給他們《尚書·洪範》一書,裡面記有「有猷有為有守」六字。羅新覺得至少要守住「有所不為」,拒絕成為舊歷史的囚徒。「當你對傳統的某些說法懷疑的時候,你會自然地蔓延到所有領域,意識到這些都是有問題的。」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1 - 學歷史的人腦袋裡都在想什麼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26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嗯~看封面像是本讓人提不起興趣的書上一期節目是我們解讀《浪潮之巔》的最後一期,這期呢給大家帶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新書,這本書的名字叫《有所不為的反叛者》。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7 - 迷霧中的匈奴人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32期節目了。希望節目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這期我們要聊的內容還多少和上一期有點關係,上一期我們在節目中提了一嘴這個蒙古鐵騎,我們這期的主題就是鐵騎的祖師爺——匈奴。咱們耳熟能詳橫掃歐亞的遊牧帝國的源頭就是他。細數數,從匈奴到蒙古,得足足有一千五百年。
  • 解讀《有所不為的反叛者》5 - 是天堂也是地域
    精選書目,悉心解讀,各位聽見讀書的朋友大家好,我是躍犇。這是聽見讀書陪伴大家的第30期節目了,感謝小夥伴們一直以來的聆聽和陪伴,也希望這個小節目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正在分享的是《有所不為的反叛者》,作者北大歷史學教授羅新。這期咱們主要聊的是歷史學裡邊的民族主義。
  • 《屠殺者3:反叛者》免安裝版下載
    《屠殺者3:反叛者》免安裝版下載 【遊戲封面】
  • 《盜賊之海》反叛者孤獨淺墳在哪 反叛者孤獨淺墳位置一覽
    導 讀 在盜賊之海遊戲中,當玩家來到WanderersRefuge這個地方以後才開始自己的尋寶之旅,但是這個藏寶圖上面的話卻讓很多玩家搞不懂,大家在島上找不到這個地方
  • 有所為,為則極致 有所不為,獨善其身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盲人的聽力比一般人要強;老會計的心算能力非常差,甚至「2+3」這樣的算數都要撥拉算盤才能算出來。這正是因為,當你把一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其他能力有可能會隨之退化,相對的即使你某方面有一些缺陷,但只要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把他發揮到極致,也能夠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 寫讀書筆記,難如借錢給別人 | 讀書周DAY1
    No. 5《有所不為的反叛者》懷疑與批判的美德有助於我們在那些暫時難以撼動的新老神話面前保持警惕、保持距離。最初書還沒到之時,確實已經搶先看了一些豆瓣上的書摘,也充滿了期待。現在,看了7分之一後,隱約覺得,好像不是我原先想的那種歷史書。羅教授是有鮮明的立場的,帶著立場來寫的這本隨筆,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史書(當然他自己也說這是隨筆)。我理解的史書,貴乎真,貴乎客觀和中立。
  • 史書上說是痢疾,為什麼墓裡只一個頭?
    李蓮英的死因,史書上寫的是痢疾。據李蓮英的侄女介紹,李蓮英連續幾天都在拉肚子,但一直沒有痊癒。沒過多久,李蓮英就去世了,隨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公墓裡。1966年,一支考古隊挖出了李蓮英的墓。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在他們面前。墓中的李蓮英只剩下一個頭,軀幹部分早已不見蹤影。在場的專家立即意識到,史書上李蓮英的死因是假的。
  • 《霓虹深淵》武器反叛者技能怎麼樣 武器反叛者技能效果詳解
    導 讀 《霓虹深淵》中的反叛者是非常好用的武器,有一個主動技能,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它技能的具體效果是什麼
  • 《盜賊之海》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攻略 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
    的解謎任務「到了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再打開地圖,找到線索,探明前路」又應該怎麼做呢,相信還有些小夥伴不... 盜賊之海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在哪,這也是一款十分火爆的遊戲,那麼WanderersRefuge的解謎任務「到了反叛者在東南的孤獨淺墳再打開地圖,找到線索,探明前路」又應該怎麼做呢,相信還有些小夥伴不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成長|有所不為
    【日更第681天】知道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件非常值得修行之事於生活中,帶著覺察,無處不是修行之所明白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階段,當我們可以單純地,樸素地思考問題,生活就會呈現更有效率,也就有了更多空餘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我為我所為之事自豪,也為我能拒絕所不為之事而驕傲。
  • 《魔獸世界》懷舊服反叛者便鞋怎麼獲得 反叛者便鞋獲得方法
    導 讀 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魔獸世界懷舊服的反叛者便鞋在哪掉落,以及反叛者便鞋的屬性和裝等一些內容,在這裡小編為大家帶來了
  • 本田反叛者1100發布確定,日系中量級巡航王者!
    該車型將於2021年在日本與火爆的反叛者 250 / 反叛者 500一起發布。本田反叛者1100系列有兩款車型,配備了不需要離合器操作的「 Reble 1100雙離合變速器(DCT版本)」,以及「 Reble 1100」車型。這將是反叛者Reble系列中的第一款DCT規格機車。
  • 《反叛者》發終極海報 伍德蕾情侶持槍衝突加劇
    《分歧者》續集——《反叛者》發布極海報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由美國頂峰影業出品的《分歧者》續集——《反叛者》(Insurgent),今日發布了超炫終極海報,謝琳-伍德蕾扮演的女主角比阿特麗斯,和西奧-詹姆斯扮演
  • 本田反叛者1100發布確定,日系中量級巡航王者_易車網
    日本本田反叛者1100的國產車型,已經決定在歐洲和美國發布!該車型將於2021年在日本與火爆的反叛者250/反叛者500一起發布。本田反叛者Rebel1100,車重:223公斤本田「反叛者1100「的特點本田反叛者Rebel1100系列的發展理念是「坐下來享受旅程」
  • 影評《尋夢環遊記》解讀催淚佳片,被放逐也好過被時間遺忘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意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尋夢環遊記》解讀催淚佳片,被放逐也好過被時間遺忘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去年上映的一部催淚佳作《尋夢環遊記》。作為一部動畫片,它竟然賺足了觀眾的淚水,明明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動畫片卻弄哭了一群大人,可見這部動畫電影是多麼的感人。
  •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為什麼道路上不文明不規範的行車行為隨處可見?說到底這些不文明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批評、指責和有效地制止與糾正,有些甚至見怪不怪、熟視無睹。通過曝光,讓人們看後觸目驚心,讓當事者無地自容,從此知其醜陋和危害,這效果遠比正面宣傳好。  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揭醜的目的是「知不足,然後能自返也。」媒體對不文明行為的曝光能給人們起到這個作用,從而更自覺地在身體力行中做到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