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升級、自學反偵察,長江禁漁期間的「躲貓貓」怎麼硬核打擊?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瞭望智庫

自2002年長江首次實行禁漁以來,近20年來,長江禁漁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長江魚類資源衰減趨勢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水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然而,隨著禁捕工作持續推進,漁業資源逐步恢復增長,非法捕撈的利益誘惑加大,長江部分流域非法捕魚屢禁不絕。一出出「貓鼠遊戲」仍在上演:非法捕魚者用盡渾身解數,鋌而走險,躲避查處;漁業執法者升級技術裝備,靈活應變,窮追不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原文首發於2020年6月16日,原標題為《晝伏夜出、派人盯梢、地下交易…… 長江禁漁數年,「貓鼠遊戲」仍上演(有視頻)》,首刊於《半月談》2020年第11期。

群眾在夜間拍到的非法捕魚船

1

非法捕魚者狡兔三窟

長江與其一級支流綦江交匯處,是魚類繁衍生息的天堂。眼下正值魚類產卵期,大量魚類在此洄遊、繁殖。

2005年4月,國務院批准設立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江津珞璜地維長江大橋以上115.22公裡江段,包括長江和綦江交匯江段,正處於該保護區的核心。

在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長江碼頭,增殖放流活動正在進行 王全超 攝

儘管是保護區,但在禁漁期內非法捕魚現象還是屢見不鮮。附近居民羅成輝(化名)說,經常半夜遇到非法電魚者。「這些人平時以其他身份出現,到了夜晚就開著快艇,從上遊往下遊順水電魚,由於使用了發電機和增壓器,各水層的魚都無法倖免。」羅成輝告訴半月談記者,眼下長江進入漲水期,魚類會遊向岸邊產卵,捕魚將變得更容易。

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在嘉陵江兩江新區禮嘉段柳吊溪渡口附近,溪流入江口隱蔽地橫著漁網,一男子正劃著簡易筏船收網取魚。不遠處的江面上,漂浮著幾個礦泉水瓶,瓶下則是捕魚用的魚籠。岸邊草叢,還有不少隱蔽的垂釣者。

嘉陵江邊

該渡口旁的燈塔值守人員說,由於查得緊,很少有人明目張胆下網捕魚,但天黑之後人就多起來了,有的甚至通宵垂釣。「昨晚幾個人12點才來,凌晨4點離開,釣了3條正在產籽的鯉魚,加起來大概有五六斤。」

不少非法捕魚者採取的是無差別捕魚,長江一些珍稀魚類也無法倖免。2018年4月和10月,長江航運公安局萬州分局連續破獲兩起非法捕獵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獲的漁獲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

「非法捕魚者的反偵察能力有所提升。由於很多執法船舶沒有夜航功能,加上工作人員夜間休息,給打擊非法捕魚帶來很大難度。」三峽庫區一名漁政執法人員說。

2

漁獲去哪兒了

誰在長江禁漁期非法捕魚?這些捕獲的江魚又去哪了?帶著這些疑問,半月談記者發現了一條黑色利益鏈。

執法人員表示,非法捕魚者主要分成兩類:一類純粹出於愛好,以垂釣為主;一類為了賺錢電魚、網魚,出售漁獲,以牟取暴利。

重慶兩江新區大竹林老街的一家餐館,長期經營嘉陵江野生魚。雖然該餐館位置偏僻,但由於「貨真價實」,受到不少食客擁躉光顧。

記者暗訪重慶兩江新區大竹林老街的一家餐館

半月談記者5月9日在此館暗訪發現,雖然禁漁後該店貨源受限,但店內仍有兩條嘉陵江的鮰魚等待出售,每條重約2斤。「是熟人拿來讓我們幫著賣,賣給我們一斤230元,店裡賣出去一斤260元。」該餐館經營者說,「現在查得緊、貨源少,我們都是做回頭客的生意。」

半月談記者走訪了解,相比於普通養殖的魚類,長江野生魚價格普遍上漲2至5倍。以鯉魚為例,普通養殖的價格約10元/斤,但長江或嘉陵江鯉魚的價格多在40元/斤以上。有些稀有的長江魚類,比如刀鰍、鮰魚、胭脂魚等,更是價格高達數百元一斤。

除了江魚的地下交易,非法捕魚工具的銷售也十分火爆。今年3月,長江航運公安局萬州分局破獲重慶首起採用可視錨魚器非法捕撈水產品案。這種可視錨魚器有多個魚鉤,並可實時回傳水下畫面。

半月談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可視錨魚竿」,立即出現許多此類商品,價格多在1000元/套以上,一些網店的月交易量高達300至600單。

此外,在一些電商平臺和企業網站上,電魚器等非法捕魚設備也堂而皇之地銷售。這些捕魚工具一旦失去有效管控,將嚴重破壞長江魚類資源。

3

貓鼠同步,鬥智鬥勇

為將非法捕魚者繩之以法,執法者想盡辦法。

針對非法捕魚者晝伏夜出的習慣,長江航運公安局萬州分局創新警務模式,採取與犯罪分子同步的作息方式,提升破案打擊的針對性。

為避免打草驚蛇,民警往往開私家車執行公務。同時,該分局還公布報警電話,發動群眾力量打擊不法分子。

去年3月,萬州分局奉節派出所民警在奉節縣長江流域梅溪河偏巖子水域,將正在非法捕撈的一對夫婦抓獲,當場查處捕撈工具及漁獲3.335公斤。今年3月,該分局破獲的採用可視錨魚器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就是依靠群眾舉報獲得的線索。

據統計,近4年來,長江航運公安局萬州分局共破獲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達320餘起,查獲漁獲物1000餘斤,漁船、獵捕工具1000餘件,打擊處理110餘人。

「有些捕魚者對執法人員和船舶專人盯梢,執法船一出動,他們就撤離。」巫山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這種情況,他們建立了信息化監控系統和社會化護漁隊伍,在重要江面安裝監控,並組織捕撈專業合作社力量加大打擊。

4

護漁執法還有哪些短板

一些執法者表示,受制於人員不足和設備性能等因素,當前打擊非法捕魚仍有諸多短板。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檢察院在長江碼頭開展禁漁宣傳及增殖放流活動 王全超 攝

一方面,執法管轄區點多線長,執法力量有限,加之交通不便,往往鞭長莫及。另一方面,執法裝備落後,部分水域執法船舶無法通行,只能靠人力蹲守,部分執法船舶無法夜航,只能白天出動。以三峽庫區腹地某縣為例,該縣有296平方公裡執法水域,但漁政執法人員只有3名,執法船舶只有2艘。該縣漁政執法人員希望能充實執法力量,並添置設備、裝備,以提高打擊能力。

此外,漁業保護涉及農業、公安、海事、檢察、司法、市場監管等部門,有關部門間需加強配合協調。「以公檢法的配合為例,如果三者處罰意見不一,公安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比如毒蝦案,因為涉及觸犯刑法,公安一般主張堅決打擊,但檢察院、法院考慮到社會影響,往往選擇以教育為主。」一名執法人員說,由於對非法捕魚各管一段,漁政和公安只管非法捕魚,不管漁具、漁獲銷售,這也是黑色利益鏈無法徹底斬斷的原因。

5

禁漁新政呼喚更硬核執法

2020年開始,長江禁漁新政開啟,重點水域分類分階段實行禁捕——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最遲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這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該禁捕令涉及沿江10個省市的11.3萬多艘合法持證漁船、近28萬漁民。對此,中央財政安排了補助資金給予各地支持,並積極引導退捕漁民上岸和轉產轉業。

長江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屏障,禁捕是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的關鍵之舉,也是打破「漁民越捕越窮、生態越捕越糟」困局的必要措施。由於恢復水生生物資源及其棲息地是個長期過程,對非法捕魚如何嚴防死守、有效打擊,始終是禁漁工作的一大關鍵。

受訪執法人員建議,成立聯席會議制度或護漁法治小組,各成員單位適時召開會議,就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形成共識,從而確保處罰尺度統一,執法不留死角;網絡監管部門要加大對網售非法捕魚工具的打擊力度;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餐飲業的規範管理,從消費端切斷非法需求。

此外,還需群防群治。一方面,設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群眾檢舉;另一方面,充分調動民間力量,發揮專業合作社、環保組織等作用,壯大護漁隊伍。

相關焦點

  • 長江的十年禁漁和「無魚」困局
    2019年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發表論文指出,白鱘可能在2005年到2010年時已經滅絕。這種中國特有的「淡水魚王」在徹底消失後才開始廣為人知。「直到白鱘滅絕,我們都沒搞清楚它是怎麼繁殖的,太可惜了。」何舜平表示。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魚類研究。
  • 湖北公安以打促治助推長江禁漁
    為了江魚遠離非法捕撈之害  湖北公安以打促治助推長江禁漁  □ 本報記者 胡新橋   劉志月  夜已深,江面漆黑一片。  正在漢江湖北襄陽牛首段收漁網時,張某東等人的船被兩艘船「圍」了。  通過無人機攜帶紅外設備高空巡查,湖北省襄陽市公安局魚梁洲分局水上派出所準確掌握了張某東的行蹤。  「幾年前就說禁漁,漁政逮到就罰點錢,哪有警察天天夜裡4、5點不休息往河裡跑。」面對家人勸阻,此前多次深夜電魚得手的張某東不以為意。  這一次,不僅張某東落網了,他背後的「捕、購、銷」非法捕撈團夥也被「一鍋端」。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央視網消息:關注長江禁捕。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禁捕退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確保長江「十年禁漁」紮實推進,全面落實各項目標任務,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啟動活動由農業農村部牽頭,以湖北省武漢市為主會場,安徽省在蕪湖市設立分會場。
  • 【生態玉樹】長江禁漁丨玉樹展現源頭擔當
    編者按:近年來,玉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三江源頭水資源生態保護工作,做到了高瞻遠矚、提前謀劃,為長江禁漁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長江禁漁工作走在了全省甚至是全國前列。長江禁漁工作實施以來,這個擔子當仁不讓地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 長江「十年禁漁」首日,南京開展暗查暗訪!
    長江「十年禁漁」首日,南京開展暗查暗訪!「十年禁漁」。為進一步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全力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落實,2021年新年首日,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水上公安分局、馬鞍山市農業農村局和江寧區農業農村局分管領導帶隊開展聯合暗查暗訪,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非法垂釣等行為。
  • 權威訪談丨「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如是說
    新華社上海1月6日電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
  • 長三角禁漁一體化成效初顯
    12月4日上午,伴隨著滾滾波浪,崇明海事海巡01089以及中國漁政32550(海門)、中國漁政31108(崇明)、中國漁政32543(啟東)4艘漁政執法船馳騁在長江海門段與崇明、啟東的交界水域,開展打擊非法捕撈聯合執法行動。自今年8月探索建立長三角跨區域長江禁漁聯合工作機制以來,海門、啟東與崇明三地不斷加強合作,打擊交界水域非法捕撈行為,確保長江北支段全面禁捕有序落實。
  • 和縣石楊鎮:全力推進長江流域禁漁禁捕工作
    和縣石楊鎮提高政治站位,全力落實長江流域禁漁禁捕工作,堅持疏堵結合、長效管理,通過建立護漁員隊伍等,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做好轄區內滁河、駟馬河等長江流域的治漁文章。 一是「突」出主旋律,強化組織領導。
  • 長江「十年禁漁」意味什麼?為何要十年之久?將來會有哪些改變?
    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10年後長江會有什麼改變?從長江「無魚」到長江「無漁」日前,記者專訪了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未來10年長江「無漁」的背後,是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如何理解「無魚」呢?
  • 十年禁漁!我們是認真的→
    與公安、農業農村委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40次,立案查處涉禁漁案件56件。浦東在轄區內各大商圈擺攤設點進行「禁漁」宣傳,共發放長江禁漁倡議書2000餘份,通過掃碼答題的方式引導市民參與母親河保護行動,有效提高市民共行共踐「杜絕出現長江非法捕獲物」意識。
  • 長江禁漁後查獲「毀滅性」非法捕魚:視頻觀察水下,魚鉤大十多倍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四川段和沱江瀘州部分江段,實施永久性禁止捕魚。1月15日,瀘州漁政部門在沱江水域查扣一艘涉漁船,沒收視頻釣竿設備一套,現場放生漁獲物約6公斤;1月16日,長江航運公安局又查獲四支視頻釣竿。
  •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活動啟動 2021年1月1日0時至2030年...
    長江十年禁漁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全局高度和長遠發展角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措施、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為此,我市把長江十年禁漁和退捕漁民安置工作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全面抓好落實,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 焦點訪談丨長江十年禁漁!世代打魚,他們上岸後如何生活?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但是現在的長江「病」了,魚也越來越少了,有些魚種甚至滅絕,一些流域出現「無魚區」。保護長江,刻不容緩。「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晝伏夜出、派人盯梢、地下交易……長江禁漁數年,「貓鼠遊戲」仍上演
    導讀自2002年長江首次實行禁漁以來,近20年來,長江禁漁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長江魚類資源衰減趨勢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水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禁捕工作持續推進,漁業資源逐步恢復增長,非法捕撈的利益誘惑加大,長江部分流域非法捕魚屢禁不絕。
  • 長江十年禁漁首日 10萬餘尾魚放生嘉陵江
    2021年1月1日是長江十年禁漁啟動的首日,高坪區積極響應,在嘉陵江放生10萬餘尾魚,組織百名市民現場參與放生活動,修復生態環境,為新年祈福,共同見證這歷史性時刻。嘉陵江屬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作為長江的支流,今年1月1日起,全市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已全面禁捕,迎來十年禁漁期。「今天是長江流域禁捕第一天,我們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對長江流域十年禁捕,保護母親河的政策。接下來我們會加大宣傳,巡查等工作力度,保護好嘉陵江生態環境。」高坪區青居鎮明光村支部書記馬大正表示。
  • 漫說快評|令行禁止狠抓「禁漁」
    日前,如皋市人民法院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二法庭對兩起長江電捕魚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並當庭作出一審判決,分別判處五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個月至拘役四個月不等,並沒收違法所得及作案工具。  從今年1月1日開始,長達十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然而在長江部分流域,仍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用各種手段非法捕魚,包括用電捕魚,用網眼密集得連小魚都無法脫身的地籠網捕魚,甚至用農藥捕魚。這不僅嚴重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也嚴重破壞了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  長江「十年禁漁」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
  • 「省政府網站」適應長年禁漁四川將探索新機制
    嘀嘀嘀——伴隨著幾聲清脆的汽笛聲,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啟動活動在沱江畔舉行。作為千河之省的四川,在長江流域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未來如何完成禁漁任務?又有哪些創新做法和全局謀劃?
  •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長江禁漁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亮點三:全面細緻排查,嚴打違法廣告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於開展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以更嚴要求、更高標準做好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廣告的監測,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違法廣告,全面淨化水產品廣告市場環境。
  • 長江江豚
    2020年12月3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在漢全面啟動。早在今年7月1號,武漢市就提前半年實施了「長江禁漁」,堅持打防並舉、水岸同治,取得顯著成效。實施「長江禁漁」半年來,武漢市對150.5公裡的長江幹流、72公裡的漢江幹流和4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30.25平方公裡範圍,實施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常態化開展「聯巡、聯查、聯打、聯治」行動,共計辦理漁業行政處罰案件28件,聯合公安機關查獲漁業非法捕撈案件121起,抓獲嫌疑人員113人,有效震懾非法捕撈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