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步戰高手,為什麼魯智深會馬戰,而武松不會?

2020-12-19 騰訊網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論步戰功夫,魯智深和武松絕對排得上號,一個是倒拔垂楊柳的豪傑,一個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好漢,恐怕除了盧俊義,無人是他兩人的對手。但有意思的是,魯智深不僅擅長步戰,馬戰功夫也相當了得,而武松只會步戰,卻不會馬戰。

別不信,任武松步戰功夫多麼了得,一旦他上了馬,那就完全施展不出來,只有挨打的份。而同為步軍頭領的魯智深,不僅步戰功夫精湛,馬上功夫也絲毫不遜色。魯智深的馬戰功夫到底怎樣,我們不妨來看看小說是怎麼寫的:

魯智深在馬上大喝道:「那個是梁山泊殺敗的撮鳥,敢來俺這裡唬嚇人!」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禿驢,豁我心中怒氣!」魯智深掄動鐵禪杖,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吶喊。鬥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暗暗喝彩道:「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

顯而易見,魯智深的馬戰功夫跟梁山五虎之一的呼延灼幾乎在伯仲之間,兩人在馬上鬥了四五十回合未分勝負,雙方都不見敗象,估計一百回合以後才見分曉,而且不一定是魯智深不敵呼延灼。呼延灼作為梁山五虎之一,整個梁山馬戰功夫在他之上的寥寥無幾,由此可見魯智深的馬戰功夫在猛將如雲的梁山也可名列前茅。但是武松,就沒有魯智深這樣的馬戰功夫了。

魯智深的馬戰功夫何以如此了得?原因不難想到,在上梁山之前,魯智深是渭州經略府提轄,作為正兒八經的朝廷軍官,魯智深一定接受過正規的馬戰訓練,騎馬作戰自然不在話下。而武松,除了當過一段時間的都頭,其餘時間都是社會青年身份,顯然沒有機會接觸馬匹,更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馬戰訓練。

看到這裡,我們需要了解一段宋代有關馬匹的知識。在宋代,馬匹尤其昂貴,多供於軍隊使用,尋常家庭很難接觸到馬匹,當然也沒有足夠的金錢購買馬匹,所以宋代的百姓不會騎馬,更別談騎馬作戰了。武松好歹是習武之人,基本的騎術他倒是會,但要騎馬作戰,那就難為他了。

武松不會騎馬作戰,表面上看是少了一種作戰方式,畢竟兩軍交戰,騎兵比步兵更具戰場優勢。但對武松來說,卻恰恰相反,武松不會馬戰算不上劣勢,相反卻是他的優勢,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想像,要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老百姓遇到老虎,別說赤手空拳跟老虎搏鬥,必定連招架之力都沒有,只能成為老虎的口中餐。而武松竟然能躲開老虎的猛撲,並且最後將老虎打死,這靠的是什麼?不是一股蠻力,而是出色的爆發力和靈活度,並且武松的爆發力和靈活度已經超過了老虎,不然他早就葬身於景陽岡,何談打虎英雄呢。

當武松的爆發力和靈活度超過了老虎,那麼他還需要戰馬輔助嗎?完全不需要,因為跟老虎比較爆發力和靈活度,世間再好的馬都遠遠不及,就別談跟武松相比了。所以,武松騎馬對他來說其實是一種羈絆,不僅不能輔助他更好的作戰,反而會大大降低他的作戰能力。

梁山徵方臘時,方臘帳下有一名馬軍頭領,名叫貝應夔,當他騎馬來戰武松時,居然被馬下的武松一回合斬殺,這說明了什麼?不正好說明武松的步戰功夫遠遠強於馬戰功夫嗎?武松不會騎馬作戰是事實,但武松壓根不需要騎馬也是事實。

相關焦點

  • 《水滸傳》魯智深對戰武松,誰才是真正的步戰之王
    比如說宋江和吳用,這幾個戰五渣的人物就排在前面,而武功高強的魯智深和武松都排到十幾位了。今天我們來說說梁山最強的兩大猛將:魯智深和武松,他們兩位誰才是真正的步戰之王。 很多人都知道盧俊義是梁山第一高手,這說的是綜合能力,若論馬戰,最厲害的當屬林衝,而步戰第一的應該是武松,而且據說他們三個還是同門師兄弟,都是北宋時期第一高手周桐的徒弟,盧俊義學全了周桐的本領,林衝學會了槍法,而武松學會了拳腳。
  • 魯智深馬戰也很強為什麼沒有入選梁山五虎將?
    梁山五虎將以馬戰為主,入選的都是馬上高手。關勝、呼延灼、秦明、董平都是純粹的馬上將官,唯獨林衝是馬戰步戰雙一流高手。以魯智深的馬戰實力其實完全有資格入選梁山五虎將的,因為魯智深的馬上功夫也是很有造詣的,他能跟呼家將後人雙鞭將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讓呼延灼暗暗稱讚已經證實了魯智深馬戰實力。
  • 水滸傳中,如果武松和魯智深進行生死對戰,誰能最終活下來
    在《水滸傳》中,武松和魯智深都是梁山好漢當中非常有知名度的,他倆不是親兄弟,但感情比親兄弟還親。當初在二龍山的時候,魯智深就是首領,武松是二當家的。他倆的本領也都非常強悍,以勇猛著稱。那麼,要是他倆進行一場生死對戰的話,誰能最終活下來呢?對此,我們不妨分析下。
  • 水滸傳108位好漢中,步戰排名第一的,究竟是誰
    在《水滸傳》中,梁山108位好漢,其中有很多都是武功高手,對他們的武力排名,筆者是這樣分析的,首先盧俊義排第一,魯智深、武松、林衝、楊志可並排第二。史進、楊雄、石秀、李逵、劉唐、朱仝和穆弘可並排第三。雷橫、解珍、解寶、燕青可並排第四。
  • 水滸一百零八將武功第一無爭議,第二是武松還是魯智深、林衝?
    我們梳理他在《水滸傳》中的記載後,會發現他是一位奇才。盧俊義是第一次在城中大戰,在大戰初期梁山兄弟可都受了重傷。史文恭先用毒箭射中晁蓋,再刺秦明。盧俊義率軍擒獲史文恭後,在江湖上聲名鵲起。後來,宋江南北戰,三十回合殺死李天潤,單槍匹馬衝鋒遼軍,與周昂打成平手,活捉卞祥,將司文趕入水中淹死,擊敗對手。
  • 武松對戰董平,雙刀對雙槍,誰的贏面更大一點?
    《水滸傳》裡的武松、董平、王道人都是能使雙般兵器的人,他們的武力表現亦是可圈可點。其中武松的雙戒刀大有來歷,據說為一頭陀留下,刀身由雪花鑌鐵打造,每到夜深人靜之時,就會獵獵作響。寶刀配英雄,只有武松這樣的英雄才能駕馭這樣一對寶刀,雙戒刀可以左右交替進攻,比單一兵器的殺傷範圍更大,而且更加利於防守,這就是很多高手都喜歡使用雙般兵器的原因。董平的雙槍,書中沒有交代出處,但是董平能攻善守,衝鋒陷陣,無往不利,因而得外號「董一撞」。曾一陣殺得宋江聞風喪膽,這一切全拜雙槍之賜。
  • 魯智深VS武松,同為八尺好漢,誰的酒量更大
    當然,有好的酒量,不見得有好的酒品,很多好漢喝醉後,直接進化為半獸人,唯有宰幾個人方才痛快。儘管作者施耐庵從頭到尾都沒有斷過酒,但似乎酒量比較好的兩人是兩位出家人,一個是花和尚魯智深,一個則是行者武松,和尚VS行者,究竟誰酒量更好?在武松沒有入夥二龍山之前,兩人從沒有同桌豪飲過,即便是武松入了夥,作者也沒有寫兩人一起喝酒的場面。
  • 為什麼說魯智深最好的朋友不是林衝,也不是武松,而是史進
    很多看過《水滸傳》電視劇的人想當然認為魯智深最好的朋友是林衝,認為魯智深和林衝是生死之交。其實,仔細分析原著,在林衝的內心中一直是不太能瞧得起魯智深的,魯智深後來對林衝也沒有了之前的熱情,上梁山後,對林衝的態度也比較冷淡,直接稱呼林衝為教頭,完全沒了往日稱兄道弟時候的熱情勁。
  • 同為梁山好漢,魯智深有哪一點不如武松?一個細節揭曉答案
    《水滸傳》的魯智深,早年從軍,在延安府老種經略手下當兵,後來官至關西五路廉訪使。小種經略鎮守渭州時,又將魯智深調至身邊。小種經略不僅將魯智深晉升為提轄,又讓他住在自己的府中,可見對其非常器重。按照正常情況發展下去,魯智深的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 被斬前方顯英雄本色:武松怒罵魯智深大笑,李逵成了一灘爛泥
    梁山中有108位好漢,其中武松、魯達、李逵,還被金聖歎評為了「上上人物」,但從武松、魯智深和李逵面對死亡的態度看,李逵無法和魯智深、武松相提並論,武松和魯智深是好漢,李逵只能呵呵了。李逵殺的人,無辜者多,弱者多,而被魯智深和武松痛揍和殺的人,大多都是罪有應得,也充分體現了他們之間的差距。同時,魯智深、武松和李逵面對死亡的態度,更能說明,武松和魯智深是頂天立地的好漢,而李逵只是一個色厲內荏、外強中乾的惡漢,與好漢壓根不沾邊。
  • 魯智深和武松是大力士,孫二娘為什麼說他們胖呢?
    但說力量最大的,一定是武松和魯智深。 武松一隻手就能按住老虎頭,使老虎動彈不得,用右手打死老虎。孟州安平寨內,武松還拋來三五百斤石頭,輕而易舉地拋到了一丈高,而且是輕而易舉地接住。更別提魯智深,大相國寺裡倒拔垂楊柳,比武松還猛。
  • 吳用讓焦挺聯絡投奔种師道,魯智深跳了起來:洒家帶著武松陪你去
    從小種經略相公的介紹中,我們能發現魯智深原本是老種經略相公的心腹愛將,所以才派出來照顧小種經略相公——這是老種的信任,也說明魯智深(應為魯達,但是大家叫慣了魯智深,咱們也不改了)跟種家關係不錯。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魯智深上了二龍山然後又上了梁山,老種經略相公怎麼不下一道命令,讓魯智深帶著楊志武松一起歸建?
  • 武松是怎麼升級的?108將綽號只有他一人只叫行者,跟班魯智深?
    應該不是,武松的功夫是很好的,他在景陽岡打死過大老虎!鬥殺過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等等高手,參與抗遼和徵方臘時屢立戰功,可見功夫是很不錯的。 也不是,他抵禦了潘金蓮的美女誘惑,為了義氣幫施恩戰鬥,對朋友宋江、魯智深、楊志等等都很真誠,絕非人品不佳之人! 那作者施耐庵,為什麼跟他安排一個這麼不響亮的綽號呢? 原來,《水滸傳》也是有修行思想的!跟我們印象中的打打殺殺截然不同!
  • 鬥勇鬥狠鬥智:梁山六位高手捉對比拼,公孫勝林衝和武松能贏嗎?
    梁山一百單八將各有所長,馬上林衝步下武松的說法,一直也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有人還調侃說:林衝騎著武松,能打孫悟空。之所以有這樣的調侃,實際是對「馬上林衝步下武松」一說的不贊成,因為梁山馬上高手並不少,步戰精英也不僅僅是武松一個,所以很多人都期待梁山六位高手也來三場巔峰對決。
  • 魯智深武松沒有動手除掉梁山七個惡人,是打不過,還是打不得?
    武松就勢抱住那婦人,把兩隻手一拘,拘將攏來,當胸前摟住。卻把兩隻腿望那婦人下半截只一挾,壓在婦人身上。那婦人殺豬也似叫將起來。」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娘這對以客人為食材的黑心店家,卻成了魯智深和武松的朋友,後來同上二龍山,又成了搭檔兄弟。
  • 魯智深若和武松拼死相搏,誰能活到最後?景陽岡店小二道出真相
    文/金寶講故事 想必很多朋友看讀過《水滸傳》,因為在我們當時的語文書裡就有兩篇課文,一篇是《武松打虎》,另一篇為《拳打鎮關西》。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武松和魯智深二人,尤其是武松,整本書總計一百二十回,單單武松就佔了十幾回。
  • 林衝的教頭,武松的都頭和魯智深的提轄,3人誰的官職最高
    梁山好漢上梁山之前,很多人都在大宋朝廷任過職,例如梁山中戰力較強的馬軍五虎和八驃騎,13位高手中,只有史進和穆宏沒有在朝廷任過職,其他人都是朝廷將官和官吏出身。除此之外,宋江、武松、魯智深、李逵、戴宗、雷橫等眾多梁山好漢,也都在大宋朝廷任過職。
  • 日本版的水滸傳,武松像野人,魯智深讓人大跌眼界
    好的作品受到人們的歡迎是對的,但是一味的去翻拍不加入自己的特點,是不會被大眾所認可的。翻拍不僅在中國成風,在國外也是非常流行的,我們的鄰國日本便是其中之一。日本在歷史上一直和我們中國有著莫大的淵源,這不作為我們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便被日本拿去翻拍了,我們一起來去看看他們拍的如何吧!
  • 水滸眾多山頭中,魯智深所在的二龍山實力最強嗎?
    一些讀者認為,二龍山有魯智深、武松、楊志三大高手,所以二龍山實力最強。這種看法是沒有道理的,頭領武藝高,的確是山頭實力的證明,但不是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是,有沒有合格的軍師和一把手,讓頭領和嘍囉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很可惜的是,二龍山沒有軍師,更沒有合格的一把手。
  • 《水滸傳》中梁山36天罡武藝排行榜,最後6名一起上也打不過武松
    別說武松、魯智深這樣的牛人,七十二地煞之一的沒面目焦挺就把李逵摔服了。 能夠戰平林衝、魯智深,這意味著楊志的步戰武藝已經達到了《水滸傳》中一流高手的水平。 呼延灼善守不善攻,跟一流高手對陣時基本上全是平局。呼延灼十幾個回合才把扈三娘打退,而林衝3回合活捉扈三娘。這說明呼延灼跟林衝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董平的敏捷係數較高,連續躲開了張清兩顆石子。但董平缺乏過硬的戰績,50回合平徐寧,這是徐寧的巔峰之戰,不能說明董平有什麼出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