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缺鉀症狀診斷重點是啥?缺失發生的關鍵點是啥?如何科學補救

2020-12-17 果農益友

鉀元素雖然不是蘋果樹的組成部分,但卻是其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生產中,合理的鉀營養供給不僅能夠改善樹體結構、調控果實品質、增加畝產量,而且還能夠增強植株對各種不良狀況的抵抗能力,進而降低腐爛病、裂紋病以及白粉病等病蟲害的發生。近年來,根據對多數蘋果園的施肥結構進行調研分析發現,氮、磷肥的施用量已經基本滿足了蘋果樹生長需要,反之,鉀肥的供需矛盾日漸突顯,不少地區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鉀現象,所以蘋果園鉀肥的施用應該列入果農日常肥料管理的重要規劃中。

1. 蘋果樹鉀元素缺失有何症狀,怎麼診斷辨別?

2. 哪些蘋果園容易出現鉀元素缺失現象,原因在哪?

3. 果農如何預防蘋果鉀元素缺失狀況,哪些措施可用?

蘋果樹鉀元素缺失有何症狀,怎麼診斷辨別?

蘋果樹缺鉀症狀往往只出現葉片以及果實等器官上,缺失症狀重點呈現在葉片上,這也是果農進行症狀鑑別的重點。

葉片缺鉀症狀因為鉀元素在植物體內容易移動,可以被植物多次利用,當植物此種元素缺失的時候,往往會先從成熟器官向生長旺盛器官轉移,以滿足其生長需要,所以缺失症狀會首先在成熟器官或組織上呈現。蘋果植株缺鉀時,枝條伸長几寸後,中部和中下部的葉片邊緣部位會變為暗紫色,過不了多久,即便為茶褐色,枯焦。但除了枯焦部位之外,葉片其餘部位依舊為綠色,並且生長正常不受影響。對整個葉片來說,因為葉緣的枯焦和其餘部位的正常生長現象,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皺縮和捲曲症狀。

果實缺鉀症狀受鉀元素缺失影響,整個植株的正常發育系統紊亂,結出來的果實往往會出現發育不良、個頭小、含糖量低、著色不好、味道偏淡的品質下降現象,同時也會出現生產上常見的採前落果、產量下降現象。

症狀診斷重點首先,觀察出現葉緣枯焦葉片所處的位置,是否是中部葉或下部葉;其次,觀察葉片枯焦邊緣之外部位是否依舊為綠色,生長沒有受到影響。一般來說,擁有以上兩種症狀特徵的,果農就可以判斷外植株缺鉀現象。因為葉斑病引起的葉緣枯焦,病部多呈灰色,有明顯的黑色小點,並且起皮嚴重;根腐病引起的葉緣枯焦現象,病健部位有明顯的紅褐色暈帶。有時候為了更好的診斷,還可以採用植株營養診斷法,正常情況下,蘋果葉片的全鉀含量在1.0%-2.0%,如果全鉀含量低於0.8%-1.0%的時候,即為缺乏。

哪些蘋果園容易出現鉀元素缺失現象,原因在哪?

土壤鉀元素含量不足正常情況下,土壤中鉀元素的含量一般在0.5%-2.5%,但是真正能夠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只佔鉀含量的1%-2%,這些鉀元素主要是速效鉀,包括水溶性鉀和代換性鉀兩部分。對於土壤中的全鉀來說,紅黃壤、衝積物形成的泥沙土以及剛開墾的丘陵山區土壤,由於土壤中的鉀元素流失現象嚴重,所以其全鉀含量比較低。對於有效鉀來說,酸性的有機質土壤含量最低,中性或鹼性的粘質土壤含量最高。果農可根據自己果園土壤的形態以及酸鹼性進行分析判斷,以確定是否需要供鉀肥。

蘋果根系鉀元素吸收受阻在土壤溫度方面,正常來說,在0-30℃範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就會增強,這是溫度影響根系生長和呼吸,釋放能力增多的結果。通常來說,蘋果根系在15-25℃對養分的吸收能力最強。在土壤酸鹼度方面,酸性土壤中,土壤中的鈣、鎂等元素的利用率會明顯提高,植株對這些元素的吸收能力也會提升,因為拮抗作用的存在,植株根系對鉀元素的吸收能力就會下降。在土壤通氣性方面,供氧正常的條件下,根系生長正常,能力釋放較多,對養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也高,但是遇到果園積水,土壤氧氣缺失的情況下,植株根系的吸收活力就會下降,對養分的吸收能力也會降低。

果園管理措施不當果農在果園施肥管理過程中,傳統思維嚴重,格外重視氮肥的施用,極少施用磷、鉀型肥料和有機肥料,認為導致土壤中養分元素失衡。管理不善的果園,大小年現象嚴重,遇到高產年份,採收過量的蘋果,帶走過多的鉀元素,造成果園內土壤中保留有效鉀含量降低,如果採果後基肥施用不到、追肥不開展,就會導致植株缺鉀現象出現。除此之外,在施肥結構方面,因為植株鈣、鎂元素缺失,補充量控制不當,造成施入過多,也會抑制植株對鉀元素的吸收及利用。

果農如何預防蘋果鉀元素缺失狀況,哪些措施可用?

蘋果樹對鉀元素的吸收不是機械的、被動的,而是一個主動的、有選擇的過程,所以在果園管理中施用鉀肥的時候,也要抓住理論上的關鍵時期。正常來說,蘋果樹整個發育周期內,有2次需鉀高峰期,一次是蘋果現蕾期,另一個是果實膨大期。但真正應用到具體果園裡,果農還要根據自家果園的土壤含鉀狀況、蘋果樹齡等因素來確定。

對於蘋果秋季基肥來說,每畝果園基肥中鉀素用量大約在150-340kg,平均每株大約在0.25-0.5kg。

對於生長季追肥來說,建議果農在蘋果需鉀的第二個高峰期進行,也就是果實膨大期,此時每畝地施用硫酸鉀20-25kg或氯化鉀15-20kg,除此之外,也可以葉面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0.15%-1%的硫酸鉀水溶液。

相關焦點

  • 樹體缺鉀時會出現哪些不良症狀?
    所以要做到對症下藥,就要學會「望、聞、問、切」,從病害發生的症狀、發生規律、發生病因等多方面進行研究,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問題,從而找到準確的應對預防方法。下面就跟著小果一起來詳細地了解關於獼猴桃缺鉀的內容吧。一、獼猴桃樹體缺鉀時會有哪些症狀?
  • 缺鉀有什麼症狀?吃哪些食物可以預防?聽聽醫生怎麼說
    缺鉀會有什麼症狀?首先要給大家講一講鉀的正常參考值,在我們正常人的體內,血清鉀的參考值為3.5—5.5mmol/L。如果血清鉀濃度低於了3.5mmol/L,那麼則提示缺鉀。當我們的機體血清內缺鉀之後,往往身體都會出現一些症狀,而症狀的輕重一般主要取決於鉀缺乏發生的速度、程度以及細胞內外鉀濃度異常的輕重。
  • 這些表現說明人體缺鉀,嚴重缺鉀會導致心臟停跳!生活中如何補鉀
    人體缺鉀會有什麼症狀呢?一、什麼是低鉀低鉀後也並不一定都有表現,只有當血鉀濃度低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一些症狀。正常的血鉀3.5-5.5mmol/L;<3.5mmol/L,屬於血鉀過低。因為低鉀會導致心臟停跳,低鉀輕症者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重症者發生陣發性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室顫,直接導致猝死。
  • 醫生提醒:高血壓就怕缺鉀!缺鉀的表現,吃什麼補鉀,詳細告訴
    高血壓就怕缺鉀!缺鉀的表現,吃什麼補鉀,醫生詳細告訴。身體若缺鉀,會出現哪些表現?1、時常感覺頭暈目眩缺鉀的人,會時不時地感到頭暈、噁心的症狀。這是因為鉀元素是人體中水鹽代謝重要的電解質,缺鉀就會引起電解質紊亂,從而導致頭暈、全身無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鉀水平的大幅降低還會使心率減緩、讓人昏倒,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 人體缺鉀會出現什麼問題?醫生分析常見原因和症狀,告訴您答案
    正常情況下,日常飲食中的鉀含量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並不會出現缺鉀。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人會出現低鉀血症,有時甚至嚴重低鉀血症,那麼如何通過症狀識別低鉀血症呢?首先我們看看低鉀血症的危害和常見原因。血鉀過低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導致低鉀血症的原因常見有哪些?
  • 身上有白色小斑點是啥原因?
    身上有白色小斑點是啥原因?身上出現白色斑點或白點,很多人都會想到白癜風。但實際上身上的白色斑點,不都是白癜風。若不全面檢查、科學診斷,很容易誤診誤治。研究發現,身上如果出現白色斑點或白點,很可能是以下幾種病:一、身上有白色斑點可能是白癜風:一種常見的皮膚色素脫失病,表現為皮損部位出現白色斑點症狀,表面光滑,不痛不癢,可發生於任何部位。
  • 農民種紅薯,了解缺鉀的症狀,採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提產增收
    意思是7月是芋頭膨大的關鍵時期,而8月則是紅薯膨大最快的時期。所以在8月以前要及時施肥,為紅薯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供應,促進紅薯的膨大,進而提高產量,增加農民的收益。紅薯的名字有很多,如紅茹、地瓜等,以前的農村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是吃紅薯的,從主食變成休閒食品,是在最近幾年才愛上的,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老農民不喜歡吃紅薯。
  • 人體缺鉀會有哪些症狀?吃什麼可以補鉀?聽醫生分析
    既然鉀離子在人體內有這麼多重要的作用,那人體如果缺鉀會有哪些危害呢?又有什麼原因會導致缺鉀?該如何補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1、正常人的血鉀是多少,缺鉀嚴重嗎?正常人的血清鉀離子,在3.5~5.5毫摩每升。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血清鉀離子降低。
  • 吃啥補啥,那吃什麼壯陽?聽聽醫生怎麼說
    中國古代一直都有一種以形補形的傳統,但相信隨著現代科學的衝擊,人們的觀念也混淆了,於是人們分為2派,一派是相信吃啥補啥的,另一派是堅信自己看到的科學,認為以形補形是偽科學。那到底能不能以形補形?我們站在現代醫學的科學角度來看,根據現有科學研究解釋,我們吃進人體的食物,最終會被消化系統分解成簡單的化學物質,比如蛋白質,葡萄糖,胺基酸之類的,才能夠被人體吸收,所以不管那個東西長得有多像我們身上的那個東西,最終都會被分解。在此基礎上,吃啥補啥肯定不對。另外,吃啥補啥也符合現代心理學當中的安慰劑效應。那什麼是安慰劑效應?
  • 人體缺鉀有哪些危害?如何正確補鉀?本文為你說清
    低鉀血症會有哪些症狀?低鉀血症是一種以身體缺鉀為特徵的電解質紊亂病理狀態,當血鉀偏低時,首先影響的就是我們的肌肉和神經系統,可能會出現乏力,肌肉無力,胃腸道不適,腹脹,嘔吐,噁心,四肢麻木,肌肉疼痛等症狀,嚴重低鉀血症患者,可能會影響呼吸肌而導致吞咽、呼吸困難,甚至引發窒息。
  • 持續打嗝、吃啥吐啥可能預示著失明、反覆癱瘓?為什麼?
    每天頻繁打嗝,每次能持續一小時, 伴有噁心、嘔吐不止,吃啥吐啥, 用了種種手段都止不住, 最困惑的是,怎麼檢查都找不到原因…… 這可能是一種重病的先兆——
  • 不懂職業病診斷的人討論職業病診斷,一派胡言
    事後再補救,打官司,可能非常麻煩請問,從企業的角度,如何從預防著手?離婚打官司分財產類似職業病診斷賠償胡建輝公明cdc:我看科學診斷是必須的,難道若干年後也象文革後一樣來個學術平反。我記北三院趙金鐸教授在一次學術會講,苯中毒診斷的病例一定要經受時間的檢驗,SUPERMAN:人家企業負責釆購的人,自己對自己釆購的物品清單,心裡清楚得很,多少錢都到小數點,不用你操心。
  • 腹膜癌很「狡猾」早發現早診斷是關鍵
    腹膜癌很「狡猾」早發現早診斷是關鍵胃癌、腸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各類癌症(腫瘤),已經逐漸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侵害人們的身體。但是,腹膜癌(腫瘤)卻很少被人熟知,只是到了惡性腫瘤末期,很多病人才知道,多個癌症在腹膜轉移後就成了腹膜癌(腫瘤),存活率下降。腹膜癌(腫瘤)有哪些症狀?
  • 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
    文/豬友巴巴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2019年幾月立秋,莊稼收成如何?立秋,是季節轉換的一個重要的節氣,自然對農業由特殊的意義,在農村,流傳著「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的習俗,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對於2019年來說,是幾月立秋呢?真的會影響莊稼的收成嗎?首先,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當然,此處「七月」是農曆日期,意義是說,如果立秋在農曆的七月份,那麼莊稼會得到豐收!
  • 夏天悶熱小心誘發低鉀血症,人缺鉀有哪些反應?幾種症狀都要注意
    很多中老年人因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或者出汗過多,體內電解質流失,造成鉀攝入不足,還有人因此增加低鉀血症的發生危險。所以,在沒發生低鉀血症之前,我們就要做好預防,那人缺鉀後有哪些反應?口乾、全身乏力:夏天沒有胃口的人居多,而鉀又是機體中重要的肌肉組織,具有維持營養物質代謝、細胞滲透壓、心肌功能的作用。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鉀和鈣缺乏的主要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1、主要症狀開始的症狀常發生在新成熟的上部葉片,葉邊緣出現黑色、褐色和乾枯,繼而發展為灼傷,還可在大多數葉片的葉脈之間向中心發展,包括中肋和短葉柄的下面葉子產生褐色小斑點,幾乎同時從葉片到葉柄色轉暗並變為乾枯或壞死,這是草莓特有的鉀缺乏症狀。
  • 深度探訪瀋陽市重點管控區!缺啥?吃啥?咋工作?
    ……這些問題既是居民自身和外界關注的焦點,也是這場戰「疫」的關鍵。 平穩、有序:六成店面仍在營業 從塔灣街行至崑山西路,進入到皇姑區明廉街道所轄重點管控區。 平價、充足:多點供應穩住「菜籃子」 菜籃子、米袋子以及各類生活用品的採買,是重點管控區居民關心的頭號問題。
  • 身體老缺鉀,心臟也總不舒服怎麼辦?教你正確方法,糾正低血鉀
    身體缺鉀,和心臟不舒服,老覺得緊張,其實是有密切關係的。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低鉀血症的相關知識。低鉀血症會引起心慌嗎?還有哪些症狀?鉀離子在人體中的主要作用是維持神經和肌肉細胞的正常運轉,如果體內出現缺鉀,導致低鉀血症問題時,身體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相關不適症狀,這些症狀包括渾身乏力,噁心,嘔吐,心律失常,這些都是體內鉀離子不足導致各種肌肉及神經受到的影響,不管是我們的骨骼肌,還是胃腸道的平滑肌,還是心肌,都有可能因為血鉀的偏低而受到影響,嚴重的低鉀血症問題,會累及呼吸肌,導致呼吸困難,心臟驟停甚至死亡
  • 啥是心梗?有啥先兆?怎麼救治?來看記者專訪我...
    一周就接診了10多名心梗患者有的人上午上班還好好的下午就因心梗住院了有的人正打著球呢突然犯心梗坐地上了可能很多人納悶身體好好的人為啥會得心梗心梗這種病初期啥症狀不明原因的症狀改變:冠心病患者出現症狀發作次數增多、症狀加重、不容易緩解等,比如以前吃1片藥可以緩解,現在吃2片也不管用;以前休息5分鐘就好了,現在要休息更長時間等,就要警惕心梗了。出現以上症狀時,都要考慮自己是否可能是心梗的前兆,要及時去醫院就醫,以贏得最佳治療時間。
  • 在普通人眼裡,科學的盡頭究竟是個啥?
    其中最著名的兩個理論(當然是因為作者就記住了這倆)一,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二,科學與神學的關係像一條直線上兩個挨著的線段,科學向前進一步,神學便退後一步,但他們並不對立。支持以上兩個論點最強大的論據就是任何用科學解釋不了的問題,用神學都可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