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臺嶄新的全自動整修檢測一體機整齊地分布在車間,每天可檢測超過100萬個密封圈;3個新建的全自動立體式倉庫內,自動機械手可快速識別出5000多個生產模具、6000多種產品……「光這三個立體式倉庫,我們今年已投資超過1000萬元。」江門市鑫輝密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軼夫告訴記者。
△今年,江門市鑫輝密封科技有限公司增購了20臺全自動整修檢測一體機,每天可檢測超過100萬個密封圈。 董有逸 攝
日前,江門公布全市上半年經濟數據。今年1—6月,江門高新區(江海區)多項經濟指標增速排名全市前列。其中,該區的工業投資增速、技改投資總量均在江門三區四市中排名第一,並成為全市唯一實現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雙位數增長的區(市)。
工業投資、技改投資逆勢增長的背後,反映了江門高新區上半年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專家認為,這兩項指標分別代表著江門高新區經濟發展的存量及增量。其中,工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說明企業看好江門高新區的未來發展前景,更多新項目的上馬將為該區做大經濟體量積蓄能量;技改投資增長超兩成,則反映了當地企業增資擴產的信心、轉型升級的意願持續增強,有助於該區加快優化產業結構。
新引進的11個項目投資額超30億元
在位於江門高新區的利和興智能裝備製造基地及創新中心,施工現場一片火熱,工人們正在加緊建設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廠區等。「我們這個項目總投資達8.5億元,佔地面積50畝,建成後將用於工業機器人、機械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打造一個自動化製造設備的開發和應用示範基地。」利和興智能裝備(江門)有限公司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該項目達產後年產值有望達到10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門高新區工業投資共完成21.7億元,同比增長18.2%,分別高於全市、全省平均增速32.8個百分點、25.9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工業投資快速增長,對全區工業經濟的穩定向好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力地拉動了工業經濟發展。」江門高新區經促局有關負責人說。
工業投資逆勢增長,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是重要原因。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成功引進涵蓋智能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大健康等重點發展產業的11個項目,包括光電研發製造基地項目、智能家居研發銷售生產項目等先進位造產業項目,優巨新材料、大灣區橡塑密封先進位造技術研究院等新材料產業項目、超高清顯示晶片封裝載板項目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項目,總計劃投資額超30億元。
更重要的是,一批重大項目在上半年順利落地,成為該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據江海區經促局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該區共推動42個重點項目集中動工投產,涉及總投資額超95億元。其中,國機鑫輝新材料項目經過約1年的建設,已於今年二季度順利投產;摩爾電子、康普頓等一批新引進項目在主體工程建設期間,也通過租賃廠房的方式實現了產能擴張。
近兩年來,江門高新區把培育高端機電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加快產業聚集發展。從產業結構的角度看,1—6月,該區新增的工業投資項目基本覆蓋了上述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德昌電機產業城項目完成投資3.5億元,優美科、中電能源等項目完成投資額均超億元。
「這說明,全區的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步伐正在加快,特別是先進位造業、高新技術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0.8%,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累計增長6.3%。
企業加大技改投資搶佔新市場
走進江門崇達電路技術有限公司,一臺臺自動化智能設備高速運轉。「今年5月,我們的智能工控印製電路板產業化項目已經完成,投資額大約1億元,新的生產線全面投入使用,預計每年將新增年產值2億元。」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繼續投資1億元購置自動化設備,開展通訊基板擴產技術改造,以滿足5G電路板產品高頻高速高清的生產需求。
加大技改投資搶佔新市場,成為江門高新區不少工業企業的共同選擇。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區完成技改投資19.1億元,同比增長20.33%,分別高於全市、全省平均增速49.6個百分點、43.1個百分點,總量全市第一。
江海區經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江門高新區全面落實各級技改政策,鼓勵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我們積極推動巴斯夫、三菱重工、西鐵城等一批世界500強項目及崇達電路、維諦技術、科世得潤等優質企業實施增資擴產和技術改造,使企業產品在技術、質量、成本等方面保持優勢。」該負責人介紹。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江門高新區新增工業企業實施技改備案總投資額超10億元,其中金羚、崇達等一批超億元技改項目順利推進。全區4家獲得防疫應急保障物資生產企業技改(擴能)獎合計近300萬元,獎補企業數和獎補金額均居全市第一。
此外,該區還通過股權投資、貸款貼息、事後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實施提質增效、智能化改造、設備更新等項目,以技術改造促進傳統製造企業提質增效,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水平。今年以來,組織推薦工業企業申報省、市各類技改專項,累計扶持資金近5500萬元。
上述負責人介紹,與新建項目相比,技術改造投資經濟效益高、見效快,優越性十分顯著。「據統計,通過技術改造來擴大再生產,投資一般可節約三分之二,設備、材料可節省60%,建成時間可縮短一半。」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嘗到了工業技改的甜頭,江門高新區製造業優化升級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目前,該區已推動超100家企業實施「上雲上平臺」項目,培育了漢宇集團、大冶摩託等省級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標杆項目。同時,該區還重點支持了建滔集團、崇達、奔力達、朗天照明等一批企業開展5G器件、5G網絡與基站設備、5G天線以及智能終端項目建設。
◎記者手記:政企合力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
今年以來,受疫情防控、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江門高新區不少企業的生產、經營都面臨較大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江門高新區是如何實現工業投資、技改投資雙增長的?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記者發現,「政策扶持+簡化流程+貼心服務」或是該區形成政企合力、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密碼。
在政策引導方面,上半年,江門高新區出臺了「黃金六條」等扶持政策,已兌現產業共建、技改、裝備、總部經濟等上級專項扶持資金超7000萬元。同時,該區還鼓勵企業擴產轉產,向上級推薦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近40家,鐵金剛機械等一批企業獲得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全區13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共獲得獎勵260萬元。
除了政策扶持,加速審批流程也是江門高新區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的利器。上半年,該區加快實施重大產業項目投資承諾制、容缺辦理,大大壓縮了工業投資項目的審批時間。數據顯示,推行承諾制後,該區重大投資項目的前期工作流程提速60%,開工時間普遍提前兩個月以上,立項時間平均控制在3個工作日內,審批平均提速1—2個月,項目基本實現拿地即開工、開工即加速、竣工即投產。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可能遭遇的發展難題,江門高新區建立了領導掛鈎聯繫項目(企業)機制,市、區、街道三級領導幹部掛鈎聯繫重點企業,靠前協調,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困難和問題。據統計,今年以來,該區各級領導走訪重點工業企業400家次,協調解決了威瑞電子廠房租賃、國機鑫輝融資、全球時代施工道路、建滔公司供電等生產配套、人員招聘等主要問題超百條,成功推動金羚電器、江益磁材等企業增資擴產,穩定了全區的工業投資存量。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董有逸 通訊員/劉豔明 梁雲峰
關注 「看江海」抖音號
(建議使用最新版抖音掃碼)
原標題:《總投資超95億元!高新區: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全市第一!省媒大篇幅報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