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資陽工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0-12-15 瀟湘晨報

量質齊升 動能澎湃

--「十三五」時期資陽工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在工業、關鍵在工業。「十三五」時期,我市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著力構建「5+N」現代工業體系,推動工業經濟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全市工業經濟在質效、結構、創新、融合、綠色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

產業格局加快重塑

初冬,資陽臨空經濟區產業孵化中心項目現場,400餘名工人正忙著內外牆裝修裝飾。外牆圍擋腳手架已拆除三層,建築頂部流線型的輪廓露出,顯示出極強的設計感。

資陽臨空經濟區產業孵化中心是我市臨空產業孵化的重要基地。不久之後,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臨空高端製造產業將在這裡破土發芽、茁壯成長。

「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近年來,利好政策交匯疊加,區位優勢更加凸顯,資陽將全域融入成都半小時、重慶1小時經濟圈,由此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將促進產業加快聚集、集群發展。

為搶抓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市委作出培育現代產業體系、以產業生態圈功能區為抓手重塑產業經濟地理、轉換發展動能建設成渝中部產業集聚核心區的決策部署。

工業方面,著力構建「5+N」產業體系,建設產業生態圈、功能區,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高標準謀劃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食品飲料、電子信息、紡織鞋服等5大主導產業生態圈,以及交通裝備與電子信息、臨空高端製造、醫藥食品等7個產業功能區。突破發展口腔裝備、臨空製造、航空食品、數字經濟、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

堅定以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體的增長動力、以工業為主力的新增長點的培育。「十三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242戶,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8%,成為推動資陽經濟增長的至關重要力量。

全市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持續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3.4%,高於全省0.9個百分點,列全省第6位。工業用電量累計實現4.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7%,增速排名全省第5位。

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今年9月19日,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牙谷研發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將全面提升中國牙谷的區域科研成果孵化和轉換水平,形成了涵蓋一、二、三類產業的全國性檢驗檢測聯盟和註冊認證綠色通道。

過去五年,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提檔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實施創新體系建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裝備製造產業有規模企業45戶,形成了26萬輛商用汽車、商用電動車、專用車及12萬臺柴油發動機等零部件配套生產能力。

生物醫藥產業有規模企業18戶,可生產414個品規的藥品、96個品種的醫療器械,國、省基本醫藥採購目錄品種分別達到66個、79個。

「中國牙谷」籤約入駐企業72戶,93個「資陽造」口腔產品投放市場。

食品飲料產業有規模企業61戶,集中於酒類飲料、豬肉、檸檬、糧油加工4個產業鏈。

紡織鞋服產業有規模企業21戶,紡織能力50萬紗錠,硫化鞋產能超過1億雙,加快承接成渝產業轉移,籤約鞋業轉移企業353戶,建成投產132戶。

「十三五」期間,全市工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共完成工業創新投入7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到126.7億元,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4家。發明專利年均申請130件以上。共享鑄造首創大尺寸3D列印項目被工信部確定為144個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示範項目之一;中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檢測中心被認定為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中車玉柴四川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我市首家成立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的企業。

平臺建設紮實推進。「十三五」期間,資陽獲批自貿區協同改革先行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創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安嶽經濟開發區、樂至經濟開發區成功創建省級經濟開發區;資陽高新區中國牙谷創建省特色產業基地。2019年,全市工業園區建成面積39平方公裡,集中度達到66%,對全市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53.5%。

營商環境日益改善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月6日,《資陽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推進方案》正式實施,在全省率先為企業復工復產「列清單」「劃重點」。市委、市政府創新開展「雙百雙增」行動,深化「保姆式」服務,一企一策,對工業企業在貸款貼息、市場拓展、用電補貼等方面給予支持,全市企業的復工復產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企業要發展好,營商環境必須好。過去五年,我市著力打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和生活條件。

圍繞資陽工業發展,我市各級各部門利用提前介入、模擬審批、全程代辦、「保姆式」服務等方式縮短項目前期工作時限,加快項目落地建設,完善企業需求快速響應和涉企問題快速調處機制,確保企業訴求得到及時回應、妥善解決;深化「放管服」改革,儘可能實現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爭取讓企業「一次都不跑」,進一步壓減企業開辦時間,簡化審批流程,讓企業真正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

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五年來,全市共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7個,計劃總投資576.3億元,其中,投資超10億元以上的項目19個、計劃總投資 314.9億元。組織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29個,投資超千萬元技改項目29個,累計投資超過11.4億元。(記者 李梅)

【來源:資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十三五」,中國出版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回首這五年間中國出版業的發展歷程,高質量發展是最鮮明的特徵。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是行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體現,其本質內涵是出版業布局更加優化、出版產品結構更加合理,出版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在發展的目標上更加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出版業發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出版業的公共服務屬性更加突出。
  • 「「十三五」成就巡禮」我國汽車工業轉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十三五」期間,我國汽車工業規模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智能化、網聯化正成為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新牽引力,產業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2500萬輛,再次領跑全球,汽車行業表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和內生動力。這五年,中國在穩坐世界產銷第一大國的情況下,不斷加大對汽車產業基礎創新和核心技術創新攻關力度。日前,中國重汽的新產品在節能降耗上又有了新的突破。這輛黃河重卡幹線物流牽引車,它的風阻係數在0.4以下,比國內外主流產品低30%左右。
  • 資陽臨空經濟區抓項目促投資百日大會戰工作綜述
    聚力勝戰再出發--資陽臨空經濟區抓項目促投資百日大會戰工作綜述10月30日,資陽臨空產業投資項目機會清單發布會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成都成功舉辦,籤約項目29個、總投資693億元,其中,納入百日大會戰招商引資籤約項目8個,投資額84.38億元。
  • 【吉林日報】松原市「十三五」工業經濟發展紀實
    規上工業逆境突破 「十三五」末期,吉林油田受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影響,產值大幅下降,致使松原市的工業經濟發展遇到了很大困難。重點項目進展順利項目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幾年來,松原市緊緊圍繞增強產業豐厚度,全力發揮工業項目支撐拉動作用,堅定不移抓轉型、上項目,全市工業項目建設實現良性發展。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 乘風破浪 推進高質量發展——「十三五」的四川答卷(四)
    「十三五」期間,面對風雲變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帶領全川人民,堅定發展信心,不斷搶抓新機遇,拓展新空間,激蕩新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闊步向前。這座四川「十三五」標誌性工程,將重塑整個西部開放格局,更讓四川發展格局煥然一新。「新」是新起點上的新謀劃。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親赴四川,明確提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總體要求,以及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點任務。總書記出了題,四川要答好卷。
  • 資陽臨空經濟區:抓住用好重大戰略機遇 站位全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記者 趙明 攝作為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之一,資陽臨空經濟區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委將該區作為成資同城化的核心區,打造成資同城化發展新示範。今年尤其是市委四屆十次全會以來,資陽臨空經濟區準確把握新階段目標任務,全力抓項目促投資,全面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
  • 2020年,資陽有多贊!市委全會交出「成績單」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楊顏銘 攝影報導)12月17日—18日,中共資陽市委四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次八次全會精神,回顧總結了十三五時期和今年以來資陽發展的主要成就,全面分析「十四五」時期資陽發展方位和階段性特徵,深入研究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
  • 砥礪奮進寫華章 ——全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本報記者趙雲攝    本報記者劉軍旗   5年,是時間的標尺,也是發展的刻度。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5年來,全市上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砥礪奮進,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實施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補齊了一系列發展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整體工作成功邁入全省第一方陣。
  • 南存輝: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推進 電氣工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新浪證券2020年12月16-18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電協」)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肯定了第五屆理事會在過去五年來取得的成績,並進行換屆選舉。會議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主辦,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 權威發布|輝煌「十三五」,山東教育高質量發展
    11月17日上午10:00,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時期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白皓,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戴龍成介紹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新聞發布】聊城市「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
    【新聞發布】聊城市「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 2020-12-01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成就巡禮 泰安:推動老幹部工作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成就巡禮 泰安:推動老幹部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0-12-23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時期,我市重點項目招引、重大項目...
    抓項目、穩投資、促發展。「十三五」期間,我市實施省市重點項目793個,總投資7440.2億元,截至2020年9月累計完成投資1953.7億元。以項目為支撐,有效投入持續增加,發展後勁不斷增強。我市2016—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7.9%、8.1%、8.0%、7.5%。項目聚勢,挺起廣安高質量發展脊梁!
  • 「『十三五』成就巡禮」|這五年,煙臺教育高質量發展
    12月22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第十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煙臺「十三五」期間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教育公共服務實現新提升「十三五」期間,煙臺累計投入教育資金101.84億元,新增學位16.5萬個。
  • 高質量創造夯實高質量發展之基
    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第五代通信技術標準第一次被國際採用……「十三五」時期,多個「第一」反映出我國正向著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
  • 向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挺進——湖南「十三五」工業經濟發展...
    工程機械產業規模全國最大、產品類別國內最全,軌道交通裝備擁有國內最大的研發製造基地,智能網聯汽車躋身「國家隊」…… 「十三五」期間,湖南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重點培育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打造了一批在全國甚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名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勁動能。
  • 記者走企業·聚焦高質量發展②丨破繭成蝶振翅飛 「十三五」期我州...
    「十三五」以來,我州立足州情、順應全局,按照「優先發展全域旅遊,有序開發清潔能源和優勢礦產,加快發展生態農牧、特色中藏醫藥和特色文化產業」的思路,深入實施產業富民戰略,全力構建「4+6」現代服務業體系和「6+1」現代工業體系,全州製造業和服務業均取得長足發展,並彰顯出深度融合特徵。
  • 【「十三五」成就巡禮】慶陽: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劉易萌 鎮原臺 曹佳佳) 「十三五」以來,我市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合科技資源,著力搭建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科技創新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
  • 「十三五」時期我國出版業公共服務的 成效、經驗與發展建議
    [摘   要]  「十三五」時期,我國出版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全民閱讀、東風工程、農家書屋、盲文出版、實體書店建設扶持、中國出版專業博物館等項目都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經驗可以歸納為政策法令的引領、以圖書館為先鋒的全域覆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服務供給側的數字升級以及服務的時效性。
  • 「十三五」成就巡禮:煙臺曬教育高質量發展「成績單」
    』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發布會召開。   堅持需求導向,依據全市八大產業集群發展趨勢,按照差異化、特色化的思路,建立適應現代產業體系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增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工業設計、新能源汽車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等專業,撤銷不適應發展需求專業61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