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無不克」的張學良,遇到這位佳人望而卻步!

2020-12-22 南京黃飛鴻

張學良年輕時風流倜儻,對於想要的女人近乎「攻無不克」,但有一位女子卻使其知難而退,退而止步。這位女子便是林徽因。

林徽因是我欣賞的民國女性,不只因其才貌,更因其為人與聰慧!林徽因是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司法部長林長民的長女,1904年出生在杭州,1916年隨父舉家遷往北京,就讀於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1920年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林徽因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鬥、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而張學良則只是其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

1924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兩人在父輩的安排下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由於當時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不收女生,林改入該校美術學院,而主要仍選修建築系的課程,實現了自己的志願。林徽因經過一番理性的考慮,同意了父親為她定的那樁婚事,嫁給著名學者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

1928年春,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舉行婚禮。8月,夫妻回國受聘清華大學任教。當時的張學良剛剛繼任父親張作霖的東北保安軍司令等職務,開始主政東北,並任東北大學校長,

東北大學是張作霖於1922年開始創辦的,張學良繼任東北大學校長後,提出「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應社會之需要,謀求文化之發展」的辦學宗旨,章士釗、梁漱溟、羅文幹、馮祖恂、劉先州等一批名師執教東大。

當時的東北大學雖然在國內設施較好,但也並不十分完備,連校徽都沒有,張學良向社會廣泛徵集。林徽因的「黑白山水」作品脫穎而出,被一致選中。張學良被林徽因的才氣所吸引,花重金將要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聘請到了東北大學。梁、林夫婦應來到東北大學,著手創建中國第一個建築系。

張學良很快又被林徽因的美貌所傾倒,明知林已是有夫之婦,照樣動起了心思,向這位才女下手。張學良好色名號早已名揚天下,林徽因也儘量避免與其單獨接觸。張學良幾次邀請林徽因都被拒絕,但是一直沒有放棄,專門設置了一次宴會,以便與林徽因交談機會。

張學良私下邀請林徽因家庭教師。這個「家庭教師」,與趙四小姐的「秘書」同出一轍,林徽因當然知道這其中的意圖。林徽因知道張的勢力,自己的父親林長民就是因為反奉而身亡的。才女畢竟是才女,以自己的肺病復發,東北的氣候不利於養病為由拒絕,並且與丈夫梁思成準備離開東北這個是非之地。據說,屢次受挫的張學良十分憤怒,甚至掏出手槍威逼梁思成。

林徽因和梁思成回到北京後,在北京東城區北總布胡同租了一個環境幽靜的四合院,到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民間學術機構中國營造學社工作,開始了他們平和安穩的新生活。

張學良對此「失敗」也是隻字不提,直到晚年,談笑間才說出這件塵封往事。

相關焦點

  • 重口味讓眾人望而卻步!
    重口味讓眾人望而卻步!話說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之下,各種新科技被發明出來,一種物品能夠根據用戶的設計需求變形成另一種物品,可謂用途廣泛。這天小桂子拿來一臺變形金剛板家用電器,這表面是一颱風扇,當把扇葉折起來便化身成一盞檯燈了。星太奇也拿出自己的設計,一副滑板,看著沒什麼特別的,隨著板子掀開居然是一臺電腦,不得不說這臺電腦的「硬體性能」真好,耐得住人的重量!
  • 臉臉的方法讓人望而卻步!
    臉臉的方法讓人望而卻步!通過第一關的同學們來到了第二關:數學組,不用圓規如何才能畫出一個圓呢?
  • 「更抱佳人舞幾回」,九一八之夜張學良與蝴蝶跳舞?裡面暗藏玄機
    是夜,作為節制東北的封疆大吏、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張學良在哪裡?在幹嘛?不久,坊間即轟傳:「事變」之夜,少帥正在北平六國飯店抱著趙四摟著朱五挎著胡蝶等一堆香豔女子,在燈光輝煌的舞池裡折騰。於是,全國譁然,國人對少帥張學良皆曰殺。
  • ...領導人張學良到底在做什麼?,有人說當晚張學良和電影明星蝴蝶跳舞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作為東北的領導人張學良到底在做什麼? 「九一八」一個多月後,天津《庸報》刊發《張學良的「九一八」之夜》一文披露說:「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發動大規模進攻,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東北三省之同胞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而東北軍之最高統帥張學良將軍彼時卻正與紅粉佳人胡蝶共舞於北平六國飯店……」11月20日,馬君武根據此文在上海《時事新報》發表兩首詩《哀瀋陽》:「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當行。
  • 「九一八」事變前後,張學良在幹啥?
    張學良之所以常住北平與中原大戰有關。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眼看蔣介石已勝劵在握,連忙派東北軍兩個軍入關,助了蔣一臂之力,促成了馮玉祥、閻錫山的失敗。中原大戰張學良成了最大的贏家,他不僅在戰爭中靠賣軍火和索要軍費發了一筆財(張部一入關蔣即發開拔費500萬元),還於戰後獲得了晉、冀、察、綏四省和平、津、青島三市的地盤,整編後的晉軍和西北軍一部也歸張指揮。張學良還獲得了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的職位,此後,他便從瀋陽常駐北平了。
  •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學良在抱著美人跳舞?多人闢謠,還是說不清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趙四,即趙四小姐趙一荻,朱五是曾任過北洋政府代總理朱啟鈐的女兒,「蝴蝶」就是蝴蝶——蝴蝶則是30年代上海的紅影星,後移居加拿大。這兩首詩不過重彈美人誤國的老調。
  • 趙一荻患肺癌,88歲還親自做飯,臨終時對張學良說了9個字
    說到二十世紀,大多數人會想到那個頻繁戰爭,動亂不堪的年代,但除了戰爭,這個年代還曾留下玫瑰的花,「少帥」張學良和「趙四小姐」趙一荻就是其中最絢爛的一對。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人影搖曳,宴會的眾多英年才俊都恍如不見,她的眼睛只跟隨著這位風華正茂的青年。如此,芳心已付,縱身情海,無以自拔。背棄後盾的愛戀,不顧一身的奔赴「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1928年,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亡故。失意的張學良寫了一封信給趙一荻,邀她是否願意來陪伴他。一心為愛的趙一荻毅然決然地選擇奔赴自己的愛情。
  • 《我的世界》變幻莫測的MC方塊,「邊境之地」讓無數人望而卻步!
    邊境之地裡面還有塌陷區、地獄邊境、末地邊境、邊界屏障,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地方,環境地形就十分惡劣,出現的也是危險度很高的怪物;例如邪術構建體、邪術守衛、血腥騎士、邪術領主、血腥主教,聽名字就讓人毛骨悚然安,都是一些黑色身體,方塊形狀的大boss,實在是令人望之卻步。「被蟲蛀的方塊」有些玩家會製造一些創意作品,就像這種空洞密密麻麻的方塊,看起來還是比較恐怖的。
  • 攻無不克英雄營
    「攻無不克,金戈鐵馬戰沙場;戰無不勝,赤膽忠心報國恩。」今天《中部榮耀》專欄推出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攻無不克英雄營」,敬請關注! 營 隊 名 片 「攻無不克英雄營」,前身為遼吉軍區保安第一旅三團二營,現為中部戰區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四營
  • 1925年郭松齡起兵反奉,揭秘張學良如何在倒戈事件中贏得軍心
    民國的那些事那些人都蒙著一層傳奇的色彩,有一對父子的故事至今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那就是東北老張家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這對父子不僅都曾身居高位而且都很有傳奇色彩。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位張少帥與自己的恩師郭松齡當年的那些事。
  • 張學良說:宋美齡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這位謝頂的老人也馬上心領神會地伸出了自己的手,隨後兩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全場一片譁然。因為蔣夫人一般不會在這種場合同人握手的,更別提這種單獨握手的意義。然後,宋美齡帶著她招牌式的微笑離開了現場。這位謝頂的白髮老人立刻就成為了現場的焦點。望著他的面孔,有的感覺有些陌生,有的則心裡暗暗一驚:怎麼會是他?
  • 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詩作選
    「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被長期囚禁,失去了自由,楊虎城則被蔣介石派人殺害於重慶「中美合作所」。 張學良將軍字漢卿,遼寧海城人,生於1901年。曾任國民黨東北邊防司令長官、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他與楊虎城一同發動「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長期軟禁。2001年,他病逝於海外。
  • 面對張學良寄來的離婚信,于鳳至最後一次為張學良犧牲了自己
    于鳳至18歲的時候便和16歲的張學良結婚。由於比張學良大兩歲,而且于鳳至在很多方面多比張學良成熟許多,張學良便一直以大姐稱呼于鳳至。于鳳至確實做到了大姐的職責,在家裡對張學良呵護有加,在外面又幫張學良出謀劃策,打理一切。
  • 張學良的後半生(五):我有十一個女朋友
    "我們結婚,可以說是蔣夫人出的力,蔣夫人非常喜歡她(趙一荻)",原來,在宋美齡的推薦下,張學良決定放棄佛學研究,成為蔣宋夫婦那樣的基督教徒。正要受洗時,宋美齡發現張漢卿沒有資格,因為按照基督教義,每名教徒只能有一位妻子,張學良名義上只有一位:遠在大洋彼岸的于鳳至,可實際上有兩位,趙一荻陪伴張學良三十多年,和妻子沒有任何區別。
  • 攻無不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攻無不克,克:攻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出自: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近義詞有:戰無不勝,反義詞有:望風而逃,攻無不克是中性成語,兼語式;可作謂語、定語;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 七十六年關懷備至,沒有她,張學良真的活不下來嗎?
    兩人熟悉後,宋美齡稱呼張學良為「Peter(張學良的英文名)」,很是親切。 遺憾的是,當時少帥已經成婚。後來,張學良曾對撰寫其傳記的作者王書君說:「若不是當時已有太太,我會猛追宋美齡。」 中原大戰勝利後,國民黨在南京舉行三屆四中全會,張學良奉邀參會,和夫人于鳳至一同到達南京。
  • 張學良的後半生:客死異國他鄉不回大陸是個迷
    在洛杉磯的一塊墓碑上,寫著"張于鳳至"和她的生卒年,旁邊還有一座空穴,那是她留給張學良的。雖然兩人已經離婚,于鳳至仍然把張學良視為自己的丈夫。1991年3月,張學良乘坐華航飛機從桃園起飛,向舊金山飛去,五十多年了,他第一次離開臺灣,離開國民黨統治的地區,順利到達後,他與女兒、女婿一起遊覽了灣區、金門大橋,還品嘗了法國菜。
  • 張學良晚年重獲自由後,為什麼一直沒有回大陸呢?
    張學良晚年重獲自由後,為什麼一直沒有回大陸呢?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獲準赴美探親,曾公開表示有回祖國大陸探親的意向。中央知道後,便派人去邀請張學良回大陸,派去的人是張學良的老部下呂正操。鄧穎超後來又連續寫了3封信,每次張學良看到鄧穎超的信,都非常的激動,為此感慨萬千,但都婉拒了邀請。許多人猜測張學良不回大陸有幾種原因。第一,張氏夫婦系因生病而失去了回大陸探親的機會。張學良晚年確實染患過多種疾病,但大部分病症都陸續好轉,應該不是張學良不能回大陸的根本原因。
  • 張學良:一個漢奸
    有人猜想,也許日本的媒體記者,是想從這位曾經的「東北王」口中,了解當年中日兩國,在東北地區留下的諸多未解之謎的真相。而已經將近90歲高齡的張學良,似乎因為重獲自由心情不錯,對於記者的訪問也是來者不拒。 一次,來自日本NHK電視臺的記者在訪問中,向張學良提問道:「如果您有生之年能夠回到大陸,第一個想見的人是誰?」
  • 蔣介石去世,葬禮上「古稀老人」張學良留下16個字揚長而去
    只見這位老者俯下身去,輕輕地撫摸著水晶棺。他的手指微微顫抖,神情凝重。他就是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西安事變」、人稱少帥的張學良。 張學良的到來立刻在現場引發了不小的轟動。隨後,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送來的輓聯上,輓聯是怎麼寫的呢: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