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那些事那些人都蒙著一層傳奇的色彩,有一對父子的故事至今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那就是東北老張家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這對父子不僅都曾身居高位而且都很有傳奇色彩。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位張少帥與自己的恩師郭松齡當年的那些事。
熟悉張學良的人對郭松齡都不陌生。郭松齡出生於瀋陽東陵區趙家鋪村的一個普通家庭。1913年秋天,打小就聰慧的郭松齡考入了中國陸軍大學,畢業後又回到奉天。與小小年紀的張學良結識後二人聊得非常投機,讓張學良學到了很多知識。此後,張學良一直把恩師郭松齡當作自己的兄弟。
01
1925年郭松齡舉兵反奉,其實郭松齡反奉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與奉軍高級將領楊宇霆的不和,又因為張作霖與日本籤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激起了這位愛國將領的憤怒,於是假借「少帥」之名舉兵反奉,這「郭鬼子」還想著借「挾天子」的名義「令諸侯」呢。
也正因為這樣,郭松齡掌握了奉軍的精銳部隊。郭松齡的倒戈事件自然在全國產生軒然大坡,要知道此時奉軍剛剛贏得了第二次直奉戰爭,正是如日中天,內部卻出了問題,外界包括日本方面一開始都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只可惜,少帥在巨流河成功擋住郭松齡的攻勢,又從內部瓦解軍心,起兵反奉最終宣告失敗。
02
其實在12月中下旬,郭松齡的軍隊已經全無鬥志,郭松齡在12月22日在新民屯召開軍事會議。會議上,郭松齡面對一臉疲憊之色的將領們說,自己要親自去前線督戰。可惜,將領們低下頭沉默不語,郭松齡長嘆一聲,宣布散會。
郭松齡知道大勢已去,就開始計劃逃跑。23日凌晨2點,郭松齡攜妻子等一眾人逃走,走到遼中縣老大房村時,遇到了吳俊升部的騎兵。這時騎兵朝他們射擊,有一個隨行人員被射死了,他叫林長民,這林長民在民國也是著名的人物,林長民的女兒,叫林徽因。
03
郭松齡被俘後,曾給張學良寫過一封信,請他照顧自己的老母親,無奈張學良卻沒有從父親手裡保住郭松齡的性命,實在是可惜。少帥晚年後說起這事,還為沒有保住恩師的性命抹眼淚。
槍斃郭松齡夫婦後張作霖就與張作相一起商量如何處置隨郭松齡一起倒戈的奉軍,張作相就說,這些兵也是小六子的兵,就交給少帥吧。張學良不僅沒有追究其他人的責任,還讓他們繼續任職。因此這次倒戈事件結束後只死了郭松齡夫婦。
張學良此時25歲,這件事後變得更加得軍心,他知人善任,一直以來治兵「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東北軍無論是士兵還是將領都對他們的少帥很信服,他們心中也只有一個少帥。
可惜,雖然少帥的部隊上下一心,但是「九一八」事變後沒有打一槍一炮就把東三省拱手讓人,熱河戰役又遭慘敗,「不抵抗將軍」之名也就在張學良將軍身上坐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