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第一股」,上海灘一代傳奇劉會平

2020-12-17 界面新聞

文|艾問

外國人有賣薯條賣漢堡賣成全球連鎖,中國人也有賣饅頭賣包子賣成上市公司。

2020年10月12日上午,不是天津狗不理,不是慶豐包子鋪,43歲的安徽人劉會平身著筆挺西裝,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大鐘。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A股,「包子第一股」新鮮「出籠」,大漲44%,報18.32元,總市值45億元。

招股書顯示,巴比食品上市前夕,劉會平、丁仕梅夫婦合計持有巴比食品80.76%股權。本次上市,巴比食品公開發行6200萬股股份,發行後,總股本為2.48億股。上市後,劉會平夫婦的持股比被稀釋至60.64%。

巴比食品是劉會平一手創立,先後使用過上海中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中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中飲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截至2020年10月21日,巴比食品上市第10天,再度以漲停報收,報35.71元/股,市盈率79.47,總市值88.56億。

也即意味著,截至10月21日,劉會平夫婦持股財富為53.7億元。

上海灘「包子王」

小包子做成大生意,初中學歷草根逆襲,4000元做到幾十億……背景一交代,這註定將是一個傳奇勵志故事。

劉會平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小鎮雖小,卻是「中國麵點師之鄉」——全鎮總共3萬餘人,有近2萬人在全國各地做饅頭、包子等面點。90年代初,初中剛畢業的劉會平選擇輟學,並開始外出賺錢,飽受「社會毒打」。

1996年,18歲的劉會平離開安徽老家,跟著姐姐學做包子的手藝,將來也不至餓死。包子鋪的行當十分辛苦,劉會平每天十一二點才能睡覺,凌晨兩三點便要起床準備早上要賣的包子。劉會平說,那時候最想幹的事就是睡覺。

多年前,周潤髮飾演的許文強只身前往上海當痞子,書寫了上海灘一代傳奇;多年後,有志青年劉會平揣著借來的4000塊錢告別姐姐,來到大城市上海賣包子。

1998年,21歲的劉會平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包子店。

但,社會的毒打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現實很快給了劉會平一巴掌,他的店開了沒多久就以倒閉告終,資金虧得一乾二淨。為了生活,劉會平不得不去工地打短工,去市場幫人賣海鮮,去大排檔做炒菜師傅……

失意和平庸往往能迅速消磨時間,以及一個人的理想情懷。眼看著三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一天,劉會平在水產市場幫人殺蛇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他還是想自己當老闆。

劉會平開始反思,總結先前的失敗經驗。他跑到城隍廟嘗遍了上海的特色小吃,又觀察了很多包子鋪的情況。最終,劉會平發現:小店便宜卻不乾淨,大店衛生但機器攪拌餡料口感一般,要想成功,包子必須得有因地制宜的口味和略勝一籌的特色。

「上海有2500萬人,假如每個人每天早上消費四五塊錢,這就是一個巨額生意。」

2001年,劉會平捲土重來,他將選址選在黃浦區的繁華地段,「劉師傅大包」開業了。開業第一天,在這個上海最繁華的街頭,劉會平忙著搬東西,一個老交警剛好站在路口,他問:「你來幹什麼?」劉會平說:「賣包子。」

老交警仿佛聽了笑話:「這裡你賣包子,你喝西北風去你賣包子。」

然而這一次,打臉的是那些嘲笑者,揚眉吐氣的是24歲的劉會平。「劉師傅大包」的豬肉是從老家鄉下買的,肉質有百分百的包子;蔬菜每天一早去購入最新鮮的,梅乾菜用的是紹興的梅乾菜,菜的品種和醃製的時間,醃製的工藝全部都是有標準的。這樣做出來的包子迅速樹立了好口碑,一傳十、十傳百,生意異常爆火。

開店3個月,「劉師傅大包」,每天差不多二三十、三四十人排隊,還是從早晨一直到晚上。

短短1年時間,劉會平賺了30萬元,全上海的包子都震驚了。

2003年,隨著包子鋪越來越火,劉會平開始思考品牌與包裝。緊接著,「巴比饅頭」面世。在劉會平看來,這個「洋名字」新奇別致、朗朗上口,而且他們的消費者大多數是年輕人和上班族,這些人普遍存在好奇、獵奇的心態。

雖然初中學歷沒積累什麼理論知識,但多年的實戰經驗給足了劉會平底氣——「巴比饅頭」果然正中市場下懷。媒體開始爭相採訪報導,大家都好奇這個叫洋名字的饅頭怎麼天天都有人排隊。報導之後,「劉師傅」的巴比的名氣更大了。

2003年,劉會平賣出了自己第一個100萬元,他拿出50萬元註冊公司。

「我覺得這個肯德基麥當勞,就是賣漢堡加可樂,它能夠賣遍全球,我想中國包子、饅頭不比它們差,並且我覺得中國人並不比老外們笨,所以我覺得我們中國的包子、饅頭完全也可以做成標準化的連鎖店,然後也可以賣遍全球。」

2004年,巴比開始投產自己的包子工廠,耗費百萬,不僅讓剛剛盈利的劉會平倒篋傾囊,甚至還負債纍纍。從流程化精挑細選蔬菜到統一加工餡料並配送至店,為了快速消化中央廚房的產能,2005年巴比開啟了加盟模式。

饅頭界的麥當勞?是「上海灘包子王」的啟航,還是狂人物語痴人說夢?

10天翻8倍,10億變80億?

2005年,劉會平在上海擁有直營店,加盟品牌「巴比饅頭」面世,劉會平也就此「一朝回到解放前」。眾人不解,饅頭包子本是小本買賣,興師動眾賭上一切,又是何必?

出人意料的是,由於集中生產之後成本下降,2005年啟動品牌連鎖加盟業務,當年即發展58家加盟店。

數字和規模呈現喜人的增長態勢,隨著包子生意越做越大,劉會平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但就在巴比饅頭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新的問題也接踵而至。一天,一個老顧客對劉會平說:「過去你家的包子一口就能咬出餡來,可現在不行了……」

劉會平發現,中央只是統一餡兒料,但這並不能確保質量的標準化。他深知,想要做連鎖品牌,如果不能保證所有店的包子質量統一,必然會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劉會平苦思良久,想出了一個對策:能不能運用機器化的做法,把包子饅頭全部統一在一個地方做好並且進行速凍,到了各個分店後再上籠蒸熟?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場傳統手工作坊與風口下機械化浪潮的PK。

劉會平沒輸,不過難題再次光臨,這在面點行業稱之為冷凍麵團技術。為此,劉會平還專門去請教了面點行業的專家,又花重金成立了開發冷凍麵團的技術小組,每天都和工人一起進行試驗。

一天晚上,劉會平正在和工人一起做試驗,在清理機器上的麵粉時,突然手指被機器絞了一下,工人們趕快將血流不止的劉會平送到了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劉會平的手指被機器切掉了一截,必須要將切掉的手指找回來迅速接上。於是工人們又趕緊打車回去,在機器裡面找到了那截被切掉的手指……

2009年,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劉會平的冷凍麵團技術終於獲得成功。

從2009年開始,「巴比饅頭」開始了版圖擴張之路。早在2008年,「巴比饅頭」已在全國擁有超過100家加盟店;2010年,這一數字增加到了500家;2012年則是1000家。10年以來,巴比食品的加盟店保持每年200家店左右的開店速度直到現在。

截至2019年底,巴比食品的加盟店已經達到2915家,相較2005年,14年間,加盟店增長了接近50倍。加上16家直營店,巴比食品的門店總數共計2931家,覆蓋了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幾十座城市。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慶豐包子鋪、天津狗不理。

在闖入資本亂舞的世界以前,巴比食品早已有著不錯的財務報表。以貨幣資金一項為例,截至2019年末,巴比食品貨幣資金4.87億元,約佔流動資產的78%。毛利率方面,2016年到2019年,巴比食品毛利率由28.38%升至33.11%;天風證券分析稱,巴比食品毛利率與行業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再從現金流來看,2017年至2019年,巴比食品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40億元、1.36億元、1.11億元。劉會平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麼多年來,公司的現金流都很健康。

2020年10月,巴比食品上市前夕,其在全國已擁有近3000家門店。

2004年,劉會平手握100萬,他沒有安於既有模式而是投產起中央工廠;2020年,劉會平掌管千家門店,成為包子界無冕之王的他選擇再次揚帆起航。劉會平笑著說:「現階段的成功就是企業能上市。」

《艾問人物》認為,巴比食品積極上市的主要原因在於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佔率。從募集資金運用來看,資金主要投資於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等,前述三個項目合計擬使用募集資金約5億元。

據天風證券研報分析稱,智能化廠房目標新增生產力包括年產包子2.07億個,饅頭花卷4.83億個,餃子1058.07萬袋;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目標新增餡料產能4400萬噸等。

10月12日,巴比食品正式登陸A股,媒體蜂擁而至爭相報導,他從「身價10億」到「身價20億」再到「身價50億」。10月21日,巴比食品上市第10天,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報35.71元/股,總市值88.56億。

上市雖不是劉會平的起點,但也絕不是終點。

2020年接近尾聲,黑天鵝亂飛,資本狂歡,包子店老闆劉會平,是否還能續寫傳奇?

相關焦點

  • 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上市了!
    2020年10月12日,「中國包子第1股」——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2元包子做成大生意,巴比做到了「只要品牌做出名堂,產品順應消費者口味,就不擔心銷路。」
  • 巴比食品開2931家門店年營收超10億 劉會平4000元創業13年賺得33億...
    、北京慶豐包子,「中國包子第一股」花落上海的巴比食品(605338.SH)。  2020年10月12日上午,43歲的劉會平身著筆挺西裝,走進上海證券交易所,敲響了巴比食品上市的鐘聲。  由此宣告,A股市場上第一家主營包子的上市公司誕生,巴比食品也插上了資本翅膀,有望繼續騰飛。  這是一個既勵志又富有傳奇的故事。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的劉會平,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創業。
  • 中國包子第一股來了!巴比食品今日敲鐘上市
    圖說:敲鐘上市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普通早餐店用了近20年的時間,蛻變成為上市傳奇,證明2元一隻的包子也能做出大生意
  • 2元包子做成大生意!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今敲鐘上市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程琦10月12日報導:一間普普通通的早餐店,經過20年的發展,如今走入了資本市場並成功上市,證明2元一隻的包子也能做出大生意。東方網記者獲悉,今天上午,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敲鐘上市,這意味著,巴比食品成為了「中國包子第一股」。
  • 對話巴比創始人劉會平:如何把2元包子生意做成10億營收?
    對話巴比創始人劉會平:如何把2元包子生意做成10億營收?隨後,他們2004年投產工廠、2005年在上海直營並開始發展加盟……轉眼間近20年過去,賣包子饅頭這個低利潤的小生意,已經在劉會平的帶領下年入10億元,並於今日(10月12日)正式登陸A股,成為國內「包子第一股」。   巴比食品招股書顯示,其發行價為12.72元,發行6200萬股,募資總額為7.89億元。
  • 賣包子也能上市?包子A股第一股「巴比」成神之路
    10月12日,包子連鎖店巴比成功登陸A股,發行價12.72元/股,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會平的身價超過10億。這要從這家早餐店的成立說起創始人劉會平出生於中國麵點師之鄉——安徽懷寧縣江鎮鎮,在1998年,劉會平從安徽的小縣城來到了國際大都市上海當時他跟隨老鄉學做面點,在做了2年學徒後便來到了南京開店了,生意還不錯,賺的了人生中第一桶金30萬元這時有錢了,他想著能不能仿照肯德基或者其他快餐店的模式開連鎖店,他想到就幹,於是在南京連開了三家連鎖店,開的連鎖店都是集中供貨
  • 「中國包子第一股」出自懷寧縣江鎮 中飲巴比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巴比食品上市,左一為「中國包子第一股」的創始人劉會平。採訪對象供圖12 ■本報記者 陳抒怡 見習記者 朱凌君用時髦的話說,最近,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破圈」了。
  • 專訪巴比食品劉會平:包子大王再出發 發力速凍鎖鮮水餃競逐新...
    來源:e公司2元錢一個包子,是大眾眼中的「小生意」,劉會平用了近20年時間,將這門小生意成功推向了資本市場。初中學歷、草根逆襲、懷揣4000元闖上海……都是劉會平創業路上的標籤。2020年10月,巴比食品在A股上市,隨著「包子第一股」新鮮「出籠」,投資者予以熱捧,目前公司市值已逾百億元。談及登陸資本市場感想,這位包子大王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感慨:「上市後責任更大了,最終公司要拿業績說話。從上市至今,我基本沒休息,新的業務要打開,要用更好的業績要回報投資者。」
  • 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剛剛上市了!
    10月12日上午,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這意味著,巴比食品成為了「中國包子第一股」。 自1998年董事長劉會平來到上海創業,到2001年3月劉會平在黃浦區開起了一家「劉師傅大包」,再到2003年「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饅頭」,這一親民的「包子鋪」門店越開越多,人氣越來越旺,堪稱最早的「網紅包子」,成為上海市民購買早餐的首選品牌。
  • 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剛剛上市了
    10月12日上午,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這意味著,巴比食品成為了「中國包子第一股」。自1998年董事長劉會平來到上海創業,到2001年3月劉會平在黃浦區開起了一家「劉師傅大包」,再到2003年「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饅頭」,這一親民的「包子鋪」門店越開越多,人氣越來越旺,堪稱最早的「網紅包子」,成為上海市民購買早餐的首選品牌。
  • 巴比食品背後的「中國包子幫」
    把店鋪開遍全國的「安慶包子幫」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巴比食品能成為「包子第一股」?初中學歷的「包子大王」劉會平,有哪些不同尋常之處?2020年10月12日,以做包子聞名南方的巴比食品成功登陸A股,創造11個連板,截止11月27日,股價已經翻了四倍,總市值逼近13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包子第一股」。 沒錯,小柿今天就要跟大家聊聊做包子的生意經。 問題一:做包子的那麼多,為啥是安慶人做得好?
  • 「饅頭第一股」誕生:1年賺10億的中飲巴比上市
    「饅頭第一股」終於出籠。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股份)登陸A股,大漲44%,報18.32元,對應總市值45億元。將2塊錢的包子賣出一年10億元營收的中飲股份創始人劉會平,原本只是個普通的早餐店老闆。招股書顯示,劉會平與妻子合計持有公司80.70%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 手握3000家門店,一年收入10億,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靠的是什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賣包子的也有上市公司了,今天要分析的就是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 巴比食品是目前A股市場第五家餐飲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排除已退市的湘鄂情),其他四家分別是:西安飲食、全聚德、廣州酒家和同慶樓。賣包子的那麼多,為什麼只有巴比食品能上市呢?
  • 「包子第一股」上市在即,加盟模式背後隱憂重重
    記者 | 張欽編輯 | 昝慧昉18月6日,巴比饅頭母公司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飲巴比」)IPO順利過會,離成為「包子第一股」一步之遙。中飲巴比此次擬發行6200萬股,募集資金9.5億元,計劃用於巴比食品智能化廠房、生產線和倉儲系統提升以及直營網絡建設項目等。招股書顯示,中飲巴比成立於2010年,總部設在上海,主要從事中式面點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
  • 中飲巴比上市:創始人劉會平初中學歷靠賣饅頭身價超20億
    中飲巴比發行價為12.72元,發行6200萬股,募資總額為7.89億元。中飲巴比此次募資用於智能化廠房項目、生產線及倉儲系統提升項目,直營網絡建設項目、食品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品牌推廣等方面。靠加盟店經營 上半年利潤降29%中飲巴比是一家「連鎖門店銷售為主,團體供餐銷售為輔」的中式面點速凍食品製造企業,產品包括包子、饅頭、粗糧點心、餡料及粥品等。中飲巴比擁有「巴比饅頭」、「中飲」等多個國內中式面點品牌。中飲巴比被認為是一家賣了17年包子、也火了17年的企業。
  • 「包子大王」巴比饅頭A股上市 成為首家賣早餐上市餐企
    復盤巴比上市路:從一隻失敗3次的包子到20億餐飲帝國!創始人曾拿手錶抵押開店,一隻「失敗」了3次的包子。巴比饅頭創始人劉會平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這座小鎮上一共有3萬多人口,卻有1萬多人在全國做著與饅頭打交道的生意,它也被稱為中國的饅頭(包子)之鄉。初中輟學後劉會平開始學習做包子,隨後他便選擇來上海發展。
  • 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在京全面開放,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上市
    小包子也能上市? 今日上午,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股份)登陸A股啦。這意味著,巴比食品成為了「中國包子第一股」。而其創始人劉會平也是將2塊錢的包子賣出一年10億元營收額。
  • ...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在京全面開放,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
    小包子也能上市?今日上午,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飲股份)登陸A股啦。這意味著,巴比食品成為了「中國包子第一股」。而其創始人劉會平也是將2塊錢的包子賣出一年10億元營收額。發郵件至 ganhuo@startup-partner.com,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繫。
  • 賣饅頭到上市,年營收近10億,「饅頭第一股」中飲巴比怎麼樣?
    這不,就有人在包子、饅頭上下了不小的功夫,最終打造了一個數十億的商業帝國。最近,證監會審核通過了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請,這家主打「巴比饅頭」的公司一旦成功上市,即成為A股市場「饅頭第一股」。不僅如此,中飲股份上市後市值將達到數十億,成就一個「饅頭」王國。
  • 中飲巴比股份將成「饅頭第一股」,依賴加盟埋隱患
    8月6日,「巴比饅頭」品牌方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飲股份」)成功過會,將成為「饅頭第一股」。2003年,中飲股份創始人劉會平在上海開設「劉師傅大包」門店,主打饅頭、包子等面點產品,2004年申請註冊「巴比」商標。依靠加盟模式,巴比門店實現了在華東地區的快速擴張,並將業務版圖擴展到廣東、華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