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中國包子第1股」——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
2元包子做成大生意,巴比做到了
「只要品牌做出名堂,產品順應消費者口味,就不擔心銷路。」——劉會平
2塊錢一個包子,5塊錢就能吃飽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沿街開個小門店,夫妻兩人搭夥就可以做,起早貪黑、客單價低,並且利潤微薄,十分辛苦。
但巴比卻從這樣的小生意中發掘了巨大商機。巴比的影響力大到什麼程度呢?對於很多人來說,新的一天是從吃巴比的包子加一杯豆漿開始的。一個個小小的門店,組成了巴比的面點帝國。
安徽省懷寧縣江鎮鎮被譽為「中國麵點師之鄉」。據統計,2018年江鎮鎮面點業從業人員近2萬。但是只有一個人,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一家街邊包子店老闆,到「中國包子第一股」董事長的蛻變——他就是劉會平。
1998年,21歲的劉會平隻身來到上海創業,除了姐姐那句「上海的餐飲生意好做」,什麼經驗都沒有。
「因地制宜的口味」是劉會平在上海學到的第一個真理。
初到上海的那段時間,他反覆品嘗、琢磨上海人的口味,想在以飲食講究著稱的上海開出自己的特色店。經過多次口味改良後,2001年3月,劉會平在黃浦區的繁華地段開起一家「劉師傅大包」。
為了讓自己做的包子可以在上海站住腳跟,劉會平就堅持早起購買最新鮮的蔬菜,品質上佳的豬肉,做出來的包子皮薄餡足,新鮮好吃,而一傳十、十傳百,好口碑引得包子店門前排起長隊,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門店越開越多,2003年,「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巴比饅頭」。
明快的裝修風格、統一的店名招牌,讓門店的辨識度很高,各家店門口經常是排長隊的顧客,為此還吸引了數家滬上媒體前來採訪報導。當時還是傳統媒體影響力巨大的年代,這使得巴比品牌的知名度在短時間提升許多,堪稱最早的「網紅包子」,成為上海市民購買早餐的首選品牌。
如今,巴比已成立17年,截止2019年12月末,擁有16家直營店、2915家加盟門店。除了深耕上海為中心城市的華東市場外,未來將重點培育華北、華南等地區市場,逐步將業務拓展至全國。
劉會平也憑藉巴比這個在上海灘乃至全國都家喻戶曉的品牌,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包子大王」。
專注品質,成就包點行業龍頭品牌
「早餐行業競爭激烈,只有真正的好產品才能贏得好口碑,並且發展壯大。」——劉會平
「我經常跟巴比的員工說,在你想把原料退而求其次的時候,先問問自己,你自己敢不敢吃?放不放心吃?只有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才能不愧對自己的良心和社會的信任。」
劉會平始終堅持,不欺騙消費者,不昧著良心做事,社會是正義的,時間會證明品質。
「我們的產品,品質永遠是第一,絕對不能為了降低成本來降低產品質量。」
由此也可以看出,巴比對產品原料和產品品質的嚴把關和高要求。
「良心樹品牌,匠心鑄品質」是巴比的企業精神,17年來,巴比以真材實料、安全放心聞名於上海灘!
為保證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巴比食品花重金在上海建成透明中式面點生產中心、高效物流中心,形成比較成熟的、可複製的品牌連鎖管理體系、中式面點工業化生產管理體系,通過可視化全天候生產流程監控與嚴格的營運操作標準,守護食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美味與安心。
巴比先後被榮評為「國家商務部早餐示範工程建設企業」、「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名牌」、「中國餐飲業十大快餐品牌」、「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等。
完善供應鏈體系,打通線上線下渠道
「我想讓更多人吃的新鮮、吃的放心,我想與更多人分享中華美食。」——劉會平
除直營與加盟的業務模式之外,巴比食品近年來也大力拓展團餐銷售渠道,已為數百家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連鎖餐飲供餐。此外,考慮到公司主要產品中式面點具有較強的即食性,為保證產品的新鮮度與優良的品質,巴比食品建立起了一個完善的全方位供應鏈體系。
招股書指出,「公司以各生產基地為中心,對本地及周邊城市的特許加盟店的食材進行統一採購、加工、儲存、配送,以最優冷鏈配送距離作為輻射半徑,構建了一個『緊鄰門店、統一管理、快捷供應、最大化保質保鮮』的全方位供應鏈體系。」
供應鏈體系的建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產品的配送成本,減少冷鏈的壓力,實現快捷配送,同時保持食材的新鮮度,為門店的擴張與業績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電商平臺的建設也在同步進行。依託數量龐大的線下門店渠道,巴比推出了巴比商城小程序,打通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提供線上預定和送餐業務。通過這些線上服務,消費者可以直接預訂各種產品,付款後可以到任意一家門店自取,也可以由附近的門店外賣配送。
20年成就「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締造了一個商業傳奇;20年保持初心,包子大王
劉會平證明了小包子也能成就大生意。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